3岁半的宝宝去幼儿园会学到什么?

Mr_Dash


听过不少家长说,上幼儿园不就是让孩子们一起玩嘛,能学到啥。我曾经到幼儿园当了半天助教,当时的感受是,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和在家里完全不一样啊。



为什么?在幼儿园里能学到的也许不是跳支舞唱首歌那么简单。

1.规律的作息时间



孩子小的时候,在家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作息时间常常是不固定的。我同事的孩子,每天习惯下午三四点睡觉,七八点起床,玩到晚上十一点睡觉,把大人折腾坏了,可是白天老人带,又不好说什么。现在上幼儿园一个月,作息好了,到点九点多就睡觉。

2.规则意识



孩子上幼儿园之前,都是家里的宝贝,什么都依他的,吃饭追着喂,家里玩具乱丢乱扔,反正有人收拾。在幼儿园里可不是,老师会告诉孩子,吃饭要坐着好好吃,活动的时间要排队,玩了玩具要大家一起收拾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些都是规则,听指令,能帮助是他们融入集体生活。

3.学会交往和合作



在家里孩子习惯了自己玩,或者跟家长玩,霸道是最突出的表现。但在幼儿园里,玩具就那么多,想玩就要跟小朋友一起玩,就要学会轮流玩。遇到问题了,会找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在这些过程中孩子学会了交往也学会了合作。

4.学会一些常识



在幼儿园阶段,一般不会学认字、写字,更多的是念念个药物,看看图画书,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生活的尝试。包括生活习惯的(保护牙齿)、亲情的(我的家庭)、科普的(颜色、不同的材料)、自己的身体、身边的事物,安全常识等等,这些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帮助他们认识世界。

5.增加体育锻炼



在幼儿园,孩子们每天需要户外活动2小时,以前在家里,可能有时间了带去活动,没时间了就呆在家,孩子会越来越宅。固定的活动时间,有丰富的活动器械,老师会教做操、跳绳、拍球等,锻炼协调性,孩子很愿意玩,自然增加了对身体的锻炼。

其实幼儿园里学到的可能还远不止这些,但一定会比在家要多,毕竟环境和氛围都有。毕竟只是幼儿园,作为家长,只要看见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开开心心下课就可以了。


肥羊妈妈聊育儿


三岁半的宝宝去幼儿园能学到太多东西了!比如生活习惯的改变,性格的改变,规则意识、分享意识提高,知识面拓宽。

很多人都说现在幼儿园又不教知识,孩子去幼儿园玩好吃好就行。幼儿园也就是个看孩子的地方。事实是这样吗?非也,非也,且听我一一道来。



我闺女三岁半,上幼儿园两个月了,她每次展现出来的改变都让我们欣喜不已。

1、生活习惯变好,新技能get√。

闺女上幼儿园之前,她生活上大大小小的琐事都是我一手包办。

上了幼儿园,变得独立自主。

早晨起床,自己主动把小被子叠好;洗手洗脸的时候,自己搬个板凳站着洗干净,自己擦干,自己抹香香;吃完水果,自己把小果盘放到洗手盆;上厕所,也可以完全自己搞定。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穿袜穿鞋、自己吃饭……



虽然孩子奶奶说,看着孩子突然这么懂事,感觉挺心酸,我却觉着异常欣慰。

孩子慢慢长大,掌握生活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毕竟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外界的风吹雨打。

2、不再内向怯懦,性格变得开朗。

闺女上幼儿园之前,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带她出门,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有小朋友打她抢她玩具,也不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敢表达,只会让大人帮忙说,或者远远的可怜巴巴地看着。



上了幼儿园,性格变得开朗,也有了自己的朋友。

出门遇到熟人,离得很远,就会大声打招呼。出去玩碰到小朋友,也能自己主动问小朋友能不能一起玩耍。有小朋友抢她的东西或者动手打她,也知道跑开,或者大声告诉别人不能打架抢玩具,然后再给大人讲清问题。

3、学习力提升,接触更多丰富的知识。

没上幼儿园之前,虽然在家我们也学儿歌、背古诗、画画、做游戏,但总感觉方式单调,缺点什么。而且她一个人学习,兴趣也不大。

上了幼儿园,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孩子们一起陪伴学习,学习面广泛,兴趣提高。



儿歌、古诗、弟子规、手指舞,各种知识都系统接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老师会科学安排教学计划,通过游戏,带孩子辨颜色、认形状、听声音。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生活知识,提高生活技能。

幼儿园并只是一个看孩子的地方,它是孩子从家庭到校园的过度阶段。孩子在幼儿园会收获朋友、知识、能力,在幼儿园健康快乐成长。


喵妈陪娃




孩子三岁半,属于适龄入学。不要以为上幼儿园只是学习唱歌跳舞,老师只是管孩子的吃喝拉撒。其实,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孩子是可以学到很多本领的。

一、自理能力



上幼儿园不比在家,孩子需要开始学习如何独自照顾自己。例如基本的吃饭、床衣服、穿鞋子、上厕所等等。

幼儿园就是一个再适合不过的地方了,因为在家,有父母老人在,孩子难免娇气。很多事情都会依赖家人,有些老人家也不忍心孩子哭闹,什么都帮着做。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事事都想着依赖别人。

在幼儿园则不一样了,老师没有家里照顾得细致。也不会事事代替包办,孩子就必须要去学习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增强自己的自理能力。

二、动手能力

在幼儿园,老师会培养孩子的班级责任感。会让孩子轮流当值日生,给其他同学分玩具、分午餐、清洁班级卫生等等。

既培养了孩子主人翁的意识,也让孩子有机会动手去做一些平时在家里几乎都不需要做的事。

不要以为孩子会很抗拒、不愿意,其实在孩子心里,能为自己的班集体做事,是会增加孩子在班级中的责任感和价值感的。

而在幼儿园,老师也会特别重视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会有很多的美工活动。

不是每个家长在家都会教孩子画画和手工的,但在幼儿园活动中,孩子却会跟着老师学到很多发展手部灵活性的活动。例如:剪纸、串珠子、折纸、黏土等等。

三、社交能力



幼儿园是个小社会,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同伴之间的争吵、抢玩具,如何对不好的行为说不等等。

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孩子没有依赖的对象,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学着解决。或许他们会犯错,会有一些跟平时在家时不一样的举动。但他们都是在探索,在一次次的尝试和错误中学会如何去与同伴交往。

这一项重要的能力,是在家庭中学不到的。幼儿园的环境,给予了孩子更多的挑战和尝试,也让他们从中收获技能和友谊。

四、语言表达能力


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都会彼此学习和模仿。这也是孩子上幼儿园后,有好有坏的地方。

在孩子还不能正确分辨对错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应该给孩子一个正向的引导的。

另外,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他们需要学会如何表达,才能与老师和同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虽说幼儿园还是以游戏为主,但不要小看这些游戏哦,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也能从中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

毕竟3-6岁的年龄阶段,是孩子精力最旺盛,接受新事物最快的时候。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和交到的朋友,是会影响孩子整个童年时光的哦!


豆妈说育儿D


从知识层面来说,每个幼儿园的教学不同,获取的知识也不同,例如我在江门这边有一家比较高级的私立,他每天教孩子的内容都不同,包括插花、茶道、国学等等。

这些表面知识都只是一个媒介,一方面满足家长的焦虑(认为孩子必须学点什么知识才算上学),另一个方面,是以此为媒介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适应家以外的规则(这才是重点)。

3岁半,孩子的语言系统基本发育完善,身体机能也大部分能自由控制了,这意味着他们完全具备了自己独立探索世界的能力。

而探索世界,是独立但绝不是孤立,往大了来说,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的个人价值必须在集体中才能得以体现,离开家庭的小集体,进入幼儿园的大集体模式中,才是孩子最需要学习的,这为他们小学生活做铺垫。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与人交流,修复在家庭中所学的社交模式的偏差,学会遵守规则。

而另一个层面,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谱来说,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得以满足之后,就需要往更高级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发展,这同样需要集体、需要社交来体现。

他们也同样在集体生活中,获得这一需求的满足。


如果单纯以表面知识来衡量孩子去幼儿园是否有价值,那么大体上可以不用去,在家自己就能教,而且精力、时间更集中:一个人教一个孩子跟教一群孩子是两码事。

但从综合发展来说,孩子在适龄阶段去幼儿园的利大于弊。


淅爸育儿记


知识与技能不过是幼儿园学习内容的一部分,与年龄相对的能力培养才是幼儿园时期学习的重中之重。

逻辑的初始与幻想的萌芽

逻辑思维在两三岁时产生萌芽,认知结构发生更迭,零散的信息可以在幼稚的逻辑的引领下产生新的嫁接,甚至发生化学变化般的融合,心理机能的发展带来认知的闪光点。

对孩子而言,想象是在心理世界中对物理世界的改造,这种神奇的心里操作直接为孩子打开了一扇大门,那扇门里,有“过家家”这种社交探索,有“童言无忌”的奇思妙想,有对“虎阿婆”的深深恐惧,还有第一次对谎言的尝试。

说这些,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有些年龄特性的事情,是有心理规律可循的。发展的任何阶段,给个体带来的心理改变,都有正面或负面的区别。

作为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你孩子的这一部分改变发生没有;如果发生的话,是不是在一个社会氛围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发展的波动很大,或者倾向略极端,有没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三岁以后,幼儿逻辑与想象能力开始发展,此时幼儿园会适当增加一些锻炼孩子逻辑能力的游戏,帮助幼儿更好发展。 合理的想象空间和逻辑能力可以平复孩子的情绪,分离焦虑也慢慢不见了。

语言的质变发展

爸爸去哪儿中曹家的grace,说话很爱“姐姐(姐姐是她的小名)如何如何”,而他哥Joe就不会这么说,因为Joe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该阶段的语言质变。拥有逻辑、充满想象。

发现我与别人不是一回事儿之后,就面对着一个新的问题:怎么表达你的逻辑、想象,以及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关联词语、递进性质的话语开始出现在这一阶段的孩子的语言中。

“为什么?”这个烦死了无数老爸老妈的万能问题的出现频率也开始增多。这都意味着,组织语言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由于对主体和客体的心理区分已经形成,自然而然就对语法产生了近乎直觉的理解,讲出来的句子,终于能够称之为句子了。

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世界

区别了你我他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技能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观察世界:“爸爸很困了实在不能再陪你玩了”;“妈妈找了半天没找到你,你知道妈妈有多着急吗”;“你不能欺负别的小朋友,你看,你都把人家打哭了”。

3~5岁的孩子,只有学会了站在别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真正领会上面这些苦口婆心的话。这恰恰就是社交功能与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

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过家家的时候,就是最典型的角色扮演,即站在另一个角度展现角色与约束行为。

上个月,在医院碰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要抽血,他的爷爷奶奶死死地把孩子摁在护士面前,孩子一个劲儿地因为恐惧而哭闹——也许是因为急中生智,他扯开嗓子带着哭腔在抽血大厅里大喊了一句:“我还是个孩子!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人们哄堂大笑,我跟我老婆也不禁笑出了声。

我跟我老婆说,这孩子聪明,小小年纪,已经知道了可以要求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了。

自控力

我们终于聊到了自控,这个能力3岁以下的孩子就不要多奢望了,基本上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什么表现的——但是一过了3岁,这个能力在人群中会出现了像身高一般的极为分散的增长。

有的人自控能力在短短两年内提升到了非常高的层次,有的人却长进平平。不同的孩子们选择的自控策略不同,有的会刻意转移注意力,有的会到房间的其他角落高声唱歌,有的会进入自言自语的状态自己给自己打气。

自控,归根结底还是对情绪的把握和对逻辑的觉知,它只是一个对孩子而言具体的困难情景,面对这种情景,自控的表现好坏,的确算得上是对我们上面提到过的多个方面的一种综合考量。

安全和自救意识

这也是幼儿阶段孩子应该具备的第一能力。知道必用的急救电话、懂得遵守交通规则、具备一定的防拐意识才能保证基本的生命安全。 不要觉得孩子太小难以掌握这些能力,跟着幼儿老师一起耐心教导孩子吧。正确的求生和安全意识在危及时刻可是救命稻草哦。

身为家长,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

1、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作为孩子的最亲密的陪伴,是孩子最重要的刺激来源。没有我们,也许孩子照样可以发展出该有的语言、逻辑能力等。但如果有家长的正确引导、细心培养,孩子各方面发展就一定会更好、更快、更健全。

很多时候家长忙于工作没有足够时间内陪伴孩子,这种不足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但有时问题也出在效率上,花一整天的时间陪着孩子,但你看的你的电视,他玩他的游戏,这样的陪伴可以说也是非常低效了。

你要给孩子刺激,不是你要刺激孩子。你要致力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窗口,孩子可以透过你看到更多的鲜活元素,而非满世界雾霾。

2、做最及时的反馈器

家长是幼儿倾述对象的第一选择,不管是在学校取得了好成绩,还是和同伴闹别扭,小朋友回家都会想第一时间和家长分享心情。这时家长的反馈对孩子的情绪影响是不容小视的。

不管孩子在园里表现好坏,家长都敷衍地说一句“还行”;小朋友有了情绪问题也不会主动关心,这就是对孩子行为的消极反馈。

心理研究表明幼儿时期孩子十分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呵护,家长对孩子行为的积极反应不可缺少,及时表扬和适当批评便是最基础的反馈。

三岁之后就可以教宝宝开始识字啦,我闺女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认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养她的兴趣,最有效的还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猫小帅学汉字】挺不错的,我闺女用了1年多了,特别喜欢,现在还经常给我讲故事,棒棒哒。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还可以关注一下【小评果快乐育儿】哦,我的育儿知识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学来的,做的非常用心。


辣眼睛的大脑斧


三岁半的宝宝,按照这个年纪读的是小班,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去幼儿园,主要是学会适应幼儿园的环境,适应幼儿园的氛围,简单的学习一些常识,认知,培养上幼儿园的习惯,认识一些朋友,适应集体活动,宝宝每个年纪段都有每个年级段正确的认知,不要急于给宝宝过多的压力,不要看别人家的小朋友已经会写字了。会背古诗了,每个人的发育不一样。不要拔苗助长,反而不利于宝宝的成长。给他一个好的环境,培养好的习惯。这样子才能利于以后的成长,学习


90后宝妈成长生活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4960000247e0df13e17\

墨墨的volog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d7a30002b1b06674a777\

东东创业记


希望能过优质,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1fa000e9da16aaff7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