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最近連續碰到了幾位魚友,因為在開缸初期飼養觀賞魚的密度過大,最終導致了魚缸的水質渾濁,根本就無法處理,結果只有一個,讓觀賞魚等死,死到密度合適,它就不會繼續死亡了。
但是,有些觀賞魚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爆發一些急性病,比如說比較嚴重的水黴病或者大量的細菌感染,引起水體缺氧,可能就會直接悶缸,不管我們的過濾多麼強大,只要是開缸初期,不困水、不養水、大量的往魚缸裡投放觀賞魚的,幾乎都會遭遇這個問題。
一、不要死等,該換水就要換水,但是有些時候換水也解決不了問題
按理說如果我們的飼養密度比較合適,即使是沒有養水,困水兩三天再放魚也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頂多就是魚缸的水質看上去白濁一點,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換水,適度的等待幾天,魚缸的水質完全可以自清,這是因為一開始魚缸裡的菌類和濾棉的粘附性都沒有形成,其中必定會有一個過程,所以說我們需要適度等待。
但是,如果我們的飼養密度過大,這個問題就很難辦,假如說已經看到了觀賞魚出現了大批量的浮頭或者臥底、紅血絲上身等現象,水質已經渾濁不堪,我們就需要根據情況去適度少量的換水,而且對於大部分的觀賞魚來說,必須在入缸初期換水時困水。
再者,正如上述所述,假設飼養密度再大些,怕是換水也解決不了問題了,那就直接讓觀賞魚等死好了,即使現在去及時添加過濾也不一定有效,即使使用到淨水劑來淨水,兩、三天甚至於一天以後,魚缸的水質還是那樣,繼續渾濁,根本就是救無可救,所以說我們不去注意飼養密度,神仙也救不回來這缸魚。
二、哪些觀賞魚最容易出問題?
首先第一個就是錦鯉、草金魚和金魚,這三種冷水魚當中,錦鯉更為關鍵
但是錦鯉就不一樣了,很多魚友使用的是底濾魚缸,自以為過濾系統強大,我們就應該飼養大型的錦鯉,所以說直接購買的就是體長在30釐米以上的這些錦鯉魚,它們一旦數量較多的進入魚缸,馬上魚缸的水質立刻就難以處理。
再者,下濾系統的乾溼分離,在初期飼養觀賞魚的時候,幾乎是根本無任何作用,特別是那種四處漏風只有一塊破濾棉的乾溼分離,其實和魚缸裡沒有物理過濾根本沒什麼兩樣。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魚友總是嚷嚷著要長期養水、一養水半個多月還要去添加硝化細菌的原因,我們只能依靠底濾魚缸的生化過濾系統來頂起物理過濾的大梁,所以說養水時間必定要長,各種所謂地理論就都跑出來了。
而在鋪設有兩、三層濾棉和生化棉的上濾系統,這個問題根本不會出現的如此嚴重,如果是物理過濾比較好的底魚缸濾,它也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問題。
但是很多的新魚友不管它是什麼底濾魚缸,只要是購買了底濾魚缸,就拼了命的往魚缸裡塞魚,特別是錦鯉魚,一大、一多很快就玩完了。
即使是金魚和草金魚,如果飼養密度過大,它們的排洩物也會相當的多,所以說水質很快完蛋。
三、高氧魚、容易心理壓抑的觀賞魚都容易死
再者就是一些高氧魚,還有比較容易出現心理壓抑的觀賞魚,它們都很容易在這種水質中徹底完蛋。
高氧魚我們就不必說了,大部分心理壓抑的觀賞魚基本都是高氧魚,只要是觀賞魚一出現心理壓抑,它們的呼吸首先就會加重,因為害怕嘛,其次遊動極為迅速,再者就是經常的撞缸、驚缸,這就會導致它們遭受各種體表外傷,或者鱗片直接大量脫落,同時還會大量的排便,最後就是體表開始分泌大量的黏液。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呼吸加重、外傷、鱗片脫落、大量排便、再加上體表粘液,這些因素全部加在一起,我們再去高密度飼養,什麼高檔的過濾系統在這個時候幾乎都是等同於虛設。
不但如此,像鸚鵡魚、地圖魚、龍魚、虎魚、招財魚、七彩、燕魚,小型觀賞魚中的紅箭魚、鬥魚、金波子類的,它們在這種水質下和飼養密度下,幾乎是不出三天就開始矇眼,體表只要有傷,就會出現白蒙、或者白毛。
本來魚缸的水體就差,餘外的再加入這些蒙啊、毛的,細菌很快就在魚缸裡大量的繁殖,這個結果是會在上述的任何一種觀賞魚缸裡出現,只要我們飼養密度過大,一條龍魚、幾條小虎魚蒙個眼啥的,我們還是可以輕易地處理一下,頂多少量換換水,下點消炎藥,它們的矇眼就會解決掉。
如果是大量混養的呢,如果是其他觀賞魚呢?還是那句話,要麼快速減密,要麼就是直接等死完事
四、全缸換水很不好辦
剛才還和一位魚友聊天,因為給錦鯉全缸換水,導致了一缸錦鯉不但出現了水黴,而且全部尾巴、背鰭、尾鰭充血,還伴有輕微的矇眼,對於這種結果,養魚老道真的是無能為力了,我們也只能慢慢養水,下點消炎藥維持著,能活下來多少是多少了,也有可能全缸上西天。
特別是
只要是捱過了這個時間以後,也就是十天半個月的,只要它們能夠恢復狀態,那麼我們飼養起來幾乎再無任何的難度,我們為什麼偏要急於一時,最後導致場面根本無法收拾?
錦鯉和金魚不一樣,金魚可能本身體質就差,毛病較多,而錦鯉只要是進入魚缸大量患病或者死亡,一定是我們自己的原因,就是這樣,言盡於此,大家看著辦吧。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