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降肌酐、尿酸,關鍵在於2點,不想腎衰竭別錯過機會

血肌酐、血尿酸是腎病血常規檢查中常見到的指標,尤其肌酐作為衡量腎功能的關鍵指標之一,備受關注。這兩項指標的升高都表明了腎臟代謝毒素的能力下降,無法在正常的發揮過濾作用。

多餘的肌酐、尿酸正常情況下都會排出體外,但如果不能及時代謝,便會蓄積在血液中,大量的沉積在腎臟內,損害腎功能,還會誘發腎臟炎症,加速腎衰竭的進程。

因此在腎病後期的治療過程中,腎病患者必須要重視這兩項指標的變化,做到及時防治。針對這兩項症狀,治療中有2點非常關鍵:

一、內在原因:提升免疫力,預防感染

肌酐、尿酸的代謝關鍵在於腎功能情況的好壞,因此要想降低這兩項指標,必須保持腎功能的穩定。而在治療過程中,對腎功能穩定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頻繁感染。感染會讓腎臟內的炎症反應“捲土重來”,再次造成腎小球等組織的損壞,腎功能持續下降,繼而會造成肌酐、尿酸的升高。

因此腎友要注意預防感染,一方面是平時注意個人衛生,防止外在感染,如勤刷牙預防口腔感染、勤換內褲防止泌尿感染等,二注意飲食營養攝入,配合適當運動,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提高抵抗力更有益處。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感冒高發期,建議腎友們有必要可以提前注射流感疫苗,防治感冒的發生。

防治感染是穩定腎功能的關鍵,腎功能穩定住,肌酐、尿酸等指標也固然能穩住。

二、注意外因:改善生活習慣,護腎養腎

除了內部的影響原因,外在因素同樣重要。當腎臟代謝能力下降,多餘肌酐、尿酸不能及時排除時,為減輕腎臟負擔,腎友要減少會造成肌酐、尿酸升高的食物的攝入,還有一些日常不利於保護腎臟的習慣也該遠離。

飲食方面,攝入太多肉食會升高肌酐,因此腎友在飲食搭配上要均衡,不要每天大魚大肉,應葷素結合,營養搭配,肉類食物主要是日常蛋白質的來源,腎友每天攝入2兩為宜。尿酸高的患者要遵循低嘌呤飲食原則,其中動物內臟、海鮮、高湯類食物含嘌呤都超過,腎友應少吃或不吃。

此外,肌酐、尿酸升高的患者都要注意在身體負荷內,每天堅持多喝水,既有助於增強腎臟血流量,同時有助於促進尿酸、肌酐等多餘雜質的代謝,減輕腎臟負擔及對腎功能的損耗。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規律作息,也對保持腎臟代謝很有益處。如果有腎病方面的問題,可以點下面“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