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斷,空間裡的改造大師


愁腸隔斷珠簾外,只為今宵共聽人。

——唐·司空圖《歌者十二首》

隔斷,萌芽於美國二戰時期,發展於五六十年代,在充分的的工業化浪潮中蓬勃;而在中國,我們有類似的文化產物——屏風。“屏其風也”,她在三千年前的周誕生,韻致卓絕,流傳至今。





當下的隔斷,糅合了中西文明,穿過亙古的時光,向我們娓娓透露,空間的“猶抱琵琶、欲拒還迎”之美。

東西韻致、自成風景

“隔斷”一詞,

粗聞便覺驚豔。

無論是伶仃一架雕花屏,

還是大片的剔透玻璃,

細看,東西韻致皆自成風景。







滿室書香,三兩瑣物,

和穿堂而過的風,

都是一道隔斷能收容的。

置身其中,

愜意,溫存,歲月靜好。








隔而不斷、藕斷絲連

透過斑駁的光影,

瞥見一斷之隔的空間另一面。

半遮半掩、若有若無,

藕斷絲連般繾綣,

相對分隔又絕不割裂,

靜謐中令空間闊遠。







我們看到文明融合,

滋生無限創意。

有意思的隔斷設計,

如同鋼筋混凝土澆築的世界裡,

開出一朵解語花,

葳蕤生長,含苞待放。







含蓄優雅、錦上添花

隔斷是錦上添花,

以美好輕盈的姿態,

營造絕妙的空間語境。

恰到好處、含蓄優雅;

溫柔解語、靈氣萬分。








添一道隔斷,

是空間與空間的耳語,

是令居室闊氣的絕妙手段。

也是我們生逢繁華里,

堅守自我的憑證。







獨愛這一份含蓄之美。願捧一杯清茶,輕倚隔斷,細品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