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分摊越来越高了,你们怎么看?

影子4


支付宝里的一款产品——相互宝,和水滴筹、轻松筹差不多,都是属于互助计划。不同的是,相互宝并不是免费的,与其说它是互助计划,不如说像一款一年期的团体重疾险。

一开始,我们发现相互保每个月分摊只用几分钱甚至不用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摊的金额不断地上涨,从几分几毛涨到一块多,涨了近50倍,这让加入相互宝的人感觉到了巨大的落差。

同时他们也会担忧,以后的分摊金额会不会越来越高?甚至有些人也在想,要不要现在退出相互宝互助计划?

今天,奶爸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相互宝是保险吗?

相互宝值得加入吗?

相互宝分摊金额为什么暴涨?

分摊金额不断上涨,我要退出吗?

奶爸总结

01

相互宝是保险吗?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相互宝已然给出答案:

1.相互宝是什么?

相互宝既然不是保险,那是什么呢?

相互宝是由蚂蚁保险、芝麻信用、信美相互共同合作推出的一个大病互助计划,成员要符合加入条件并通过审核。

在这个计划中,当有人出险,则参与计划的人一起平均分摊出险人的理赔款,而参与计划的人也会得到同样的重大疾病保障。

2.相互宝加入的条件是什么?

这款大病互助计划,跟重疾险一样需要健康告知,除了要符合健康告知,年龄要求为18-59岁(未成年人随父母加入),且芝麻信用分要达到650分以上。

3.相互宝保障什么?

既然是大病互助计划,那么保障的肯定是重大疾病,奶爸看了一下相互宝的保障内容:

1. 保障恶性肿瘤在内的100种重大疾病

2. 40岁前出险可得30万互助金,40-59岁之间,只能得到10万互助金

30万/10万的保额,对比起市面上保额最高50万甚至达到50万以上的重疾险来说不算高,也没有轻症、中症、豁免等其他保障。相比之下,相互宝的保障其实比较简单。

4.相互宝要交多少费用?

作为一款不算稳定的互助计划,它的费用也不固定。

相互宝采用“先保障,后交费”的方式,加入的时候并不需要掏钱,但是每个月一般会有两次扣费。

每月的14日、28日为相互宝的分摊日,每期分摊的金额=(互助金+管理费)/分摊成员数。

也就是说,支付宝每期会计算出理赔人数,然后加上10%的运营管理费,这笔钱由所有成员来平均分摊。

举个例子:蛙蛙在加入这个相互宝计划时,相互宝的成员已经有400万,这时当期有100人需要理赔,每人赔30万,总理赔金额就是3000万,加上300万的管理费,则这期要分摊的总金额是3300万,而这期的每个成员就需要分摊:3300万/400万=8.25(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超过5天支付宝没能向你的账户扣款成功,就会让你自动退出相互宝,并且影响芝麻信用记录。

5. 相互宝要怎样理赔?

如果确诊了重疾并且符合相互宝保障范围,可以通过支付宝在线提交病历资料。

信美保险审核通过后,就会进行为期3天的案件公示。如若大家没有异议,出险人即可获得10万/30万的互助金;如若有异议,信美则会进行第二次调查,或者引入陪审团的机制。

02

相互宝值得加入吗?

对相互宝有所了解后,也有人问奶爸,看着需要交的费用远比重疾险要低,却还是能得到一个不错的赔偿,相互宝会不会有什么坑啊,值得加入吗?

奶爸这就来给大家总结相互宝的优点与风险之处:

优点:

1.加入门槛低

这个互助计划的加入,只需要在支付宝在线申请审核,且加入条件也只有上文所说的几条

2.先保障后交费

这也是这个计划的亮点,在一开始加入并不需要像传统保险那样先交一年期或一个月的费用,而是在加入之后即可得到保障,后续有人出险了大家再一起均摊。

3. 费用低

虽然从一开始到现在,平均分摊的金额暴涨了50倍,但暴涨过后的分摊金额也仅是一块多,一年下来也不会超过200块钱,对比起市面上一年期起步就要两百的重疾险,这个价格确实是白菜价。

4. 可以随时退出

相互宝随时退出不是问题,且在退不退出这个问题上,一般会比保险纠结少,因为保险所交费用高,升级保单或退保换产品也带有风险。

而相互宝因为支出的费用少,即使退出也不会不甘心,退出对买保险产品或换保险产品的影响也不大。

当然,没有一个事物是十全十美的,除了这些优点,相互宝也存在着不少风险:

1. 相互宝机制并不稳定

与保险不同,即使购买的产品,保险公司倒闭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不会有影响,这个奶爸在之前就说过:小保险公司不靠谱?别再被忽悠了

但相互宝不一样,它并不是保险,在监管方面也存在争议。而奶爸在其宣传资料上看到了以下提示:

出现不可抗力或政策因素,导致相互宝无法存续

官方停止相互宝服务

成员少于 324 万人时,有权主动终止或调整该计划

也即是说,相互宝在发生以上情况时,就会“倒闭”或者“停售”,在那之后,消费者的权益也得不到保障。而保险监管以及经营方面,要规范得多,因为有保监会严格监管。

2.保障内容可以随时更改

每一个保险产品,保障什么不保障什么,明明白白写在保险合同上。一旦出险理赔,都是按照合同来,但相互宝的保障内容却并没有限制与固定。

今年的5月份,相互宝就对甲状腺癌的互助金规则做出调整。

对于这些随时的调整,相互宝的成员其实是很被动的,他们不能阻止也不能上诉,因为一开始相互宝与加入的成员的地位就不对等。

3.随着年龄增长,保障降低

40岁,一般在这个年龄,小孩还没能独当一面,老人却已年迈退休,自己患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但相互保的互助金却只有10万。这10万,对于一个家庭支柱倒下的家庭来说,真的杯水车薪。

相反绝大多数的重疾险,就算 40 岁以后,也还可以买到 50 万以上的保额的,这样一对比,相互宝在高龄保障上,其实并不足够。

4.理赔时效不固定

保险合同上规定的:收到理赔报案后,需要 30 日内做出理赔结论。

相互宝在理赔时间上是不固定,有很多一些 2、3 月份就确诊为癌症的患者,但是在 7 月份才公示理赔,这样的理赔时效,对于一个急需拿钱治病的人来说就如远水救不了近火。

03

相互宝分摊金额为什么暴涨?

以今年为例,我们来对比一下1月份的分摊额与7月份的分摊额:

分摊额从年初的0.02涨到了7月的1.48,足足涨了近50倍,为什么会暴涨?奶爸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相互宝加入的人数在增加

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相互宝的成员足有8千万人,基数大,理赔的人自然就变多。我们可以看到,理赔人数从1月份的2人涨到7月份的500人,分摊的金额自然也在增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分摊金额才更趋于真实保障成本。因为基数越大,样本越大,奶爸预计随着加入的人数的增加,未来理赔金额与概率会逐步趋稳,而分摊金额也同样逐步趋稳。

2. 等待期过后,理赔人数暴涨

跟重疾险一样,相互宝也有一个90天的等待期。

相互宝是2018年10月17日上线的,被监管约束后,2018年11月28日,相互保正式升级为相互宝。

年初加入相互宝的成员,如今都已渡过等待期,获得理赔的资格,所以理赔人数才暴涨,大家要分摊的金额也在增加。

3.理赔调查压力大,理赔时间长

据悉,7 月份第二期有近 500 件理赔案件。

其中不少 2、3 月就已经有了医院报告,但相互宝的理赔调查需要实地走访,排查医保,医院和商业保险等记录。这需要大量人手,且在确诊、报案后,理赔文件都要准备,受益人那方也消耗不少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理赔案件结束,轮到成员分摊金额了,大家才会感觉到分摊金额在上涨。

所以一开始分摊的几分钱,其实都是因为理赔人数不多、患病成员还没渡过等待期、理赔调查未结束。

但大家也不用觉得受骗,毕竟这个不是真的保险,而是一个互助的大病计划,而且现如今的分摊额还是低于重疾险的。

04

分摊金额不断上涨,我要现在退出相互宝吗?

讲了这么多,大家对这个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里的弯弯绕绕应该都缕清了。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加入人数的平稳增加、相互宝理赔机制的稳定,分摊金额会趋于平稳,不会再出现暴涨的情况。

所以奶爸建议大家不要立即退出,可以再观望一段时间,毕竟蚂蚁金服也承诺:2019年分摊金额不超过188元,就相当于用188元买了份一年期30万的重疾险。

拿微医保一年期30万保额的重疾险来比较,男性保费295一年,而相互宝只用188,这个价格,已经很划算了。

05

奶爸总结

看完文章还在犹豫要不要加入的朋友,奶爸的看法是,相互宝可以作为一个临时的保障。

但它的不确定性,奶爸在上文也有详细说明。因此,转移风险,提高保障,真正能做到的还是保险,搭建完善的家庭保障,还是要靠四大险种:重疾险+寿险+医疗险+意外险的科学搭配。

奶爸之前在一万元预算,如何买保险最划算?以及两万元预算,如何买保险最划算?有详细讲过不同的家庭保险配置方案,也曾写过简单3招,全面保障你的家庭的保险配置知识。


锁哥在线


昨天支付宝给我发消息了,相互宝分摊支出5.92元,大家说我还要再继续下去吗?
原本打算将全家人都拉进来,现在想一想自己都准备退出去了。

我记得刚加入相互宝的时候,每个月的分摊才几分钱,感觉很便宜很划算,一年下来几毛钱就能获得30万的保障,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现在累计分摊了21.85元。


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估计也是看到了网上关于相互宝是骗局的消息吧。

平常我也关注过这方面的消息,以前觉得这是支付宝的肯定正规没问题,但是随着分摊越来越高心里也是半信半疑的,时不时想着退出去,可是转眼又一想每个月分摊几块钱还是能够接受得了的,一包烟钱而已少抽一包还对健康有益。
大家可以看看为什么分摊会越来越多,因为加入的人远远跟不上需要帮助的人,像九月份的两次公布,分摊人数上涨


两百万,待帮助的却翻了一倍有余。

分摊费从1.49元涨到了2.96元,因此有网友怀疑有人在其中骗保,但是却没有证据佐证。

我准备坚持到年底,再观望几个月如果分摊费继续翻倍的增长我肯定会退出去买一份保险更合适。


黑暗科技世界


我有加入相互宝,已经加入323天,在我的支付宝上加了两个账号。共帮助4420人,累计分摊21.82元。

支付宝分摊费用越来越高,记得去年每个月就分摊几分钱,后来上升到几毛钱,但这些分摊金额都非常小,但是从今年7月份每月每人分摊金额开始上升到了“元”的单位,最近几个月分摊金额更是快速上升。以上个月为例,第一期分摊1.47元,第二期分摊1.44元,共分摊2.91元。

再看9月份的分摊情况,第一期1.49元,第二期2.96元,一共分摊了4.45元。分摊金额比之前大幅上升,这也是很多人开始觉得相互宝值不值得加入的原因,毕竟当初看着每月只分摊几毛钱,大家都在拉朋友亲人加入。

其实相互宝分摊金额上升也是一种必然,相互宝为支付宝上推出的大病互助计划,前期之所以分摊金额小,是因为加入人数多,而获得赔付的人数少,形成了小分母大分子。赔付人数少是因为有90天的等待期,很多刚加入的在三个月内是不能理赔的。

而加入的人越多,也意味着潜在的生病的人会增加,在90天待待期过后,真实的陪付需求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两个月分摊金额大幅下降。不过按照相互宝官方的预计,2019年全年人均分摊金额30元左右。

所以我依然会继续使用相互宝,这个分摊金额并不大,也就是少抽两包烟,但是可以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份保障。未来则需要看具体的摊销情况,如果摊销费用继续上升,甚至超过了商业保险每年的保费,那么我就会考虑是不是退出了,只要每年摊金销不超过100元,我都会继续使用相互宝。


财经宋建文


今天刚扣的,这个钱虽然不多,但是它越来越多,个人感觉可信度越来越低。以前我们这边有个人搞了个水滴筹,一点小问题在医院里面,后来还赚了上万,听说他一家人都搞过,所以我觉得现在网络上很多都不可信,想退出,但不知道怎么退,求教。



佳源青蛙养殖


本人和我媳妇已经累计分摊的18元,本人发表下个人意见,其实没有月就1块多钱,一年也是十几块,其实就是一顿牛肉面的钱,但如果你真的出现意外,这个就是你的一颗救命稻草了,所以说当前的分摊费用还是可以接受,少吃一顿牛肉面即可。



攻城狮宋先生


我一开始是自己在,后来把我父母,老婆孩子,全加入了这个相互保,刚开始一块多一个人每个月,后来不断变多,现在都三块多一个人了,期间也是这个相互保负面消息看到不少,到现在也还是没退,当做善事了,只是,还是说一句,这种类型的,可千万不要再爆出来什么黑幕了,是看中的支付宝做的这个,别让大家失望啊


叽叽复叽叽叽喳喳


昨天支付宝给我发消息了,相互宝分摊支出5.92元,大家说我还要再继续下去吗?

原本打算将全家人都拉进来,现在想一想自己都准备退出去了。

我记得刚加入相互宝的时候,每个月的分摊才几分钱,感觉很便宜很划算,一年下来几毛钱就能获得30万的保障,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现在累计分摊了21.85元。

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估计也是看到了网上关于相互宝是骗局的消息吧。

平常我也关注过这方面的消息,以前觉得这是支付宝的肯定正规没问题,但是随着分摊越来越高心里也是半信半疑的,时不时想着退出去,可是转眼又一想每个月分摊几块钱还是能够接受得了的,一包烟钱而已少抽一包还对健康有益。

大家可以看看为什么分摊会越来越多,因为加入的人远远跟不上需要帮助的人,像九月份的两次公布,分摊人数上涨两百万,待帮助的却翻了一倍有余。

分摊费从1.49元涨到了2.96元,因此有网友怀疑有人在其中骗保,但是却没有证据佐证。

我准备坚持到年底,再观望几个月如果分摊费继续翻倍的增长我肯定会退出去买一份保险更合适。



游戏人超超


在了半年多,分摊越来越多。当时我说这个东西不靠谱,很多人喷我。我退出时候,最后退出那一期是扣钱最多一次,而且假设你9月28号退出的,但是最后一期截止到10月某一天。你也得把最后一期的分摊才给你退出。我看到这点儿,更加决心退出了。(喜欢相互宝的继续进,我只是说下我的经历,别的不多评价了。这是一个类似于“围城”的游戏。我不玩儿了,每期出钱我不怕,就是它越来越多,其次,越来越不透明。所以,我退出来了。)


国学论衡


不知道那些觉得分摊的多的人是怎么想的,那么多生病的人,基数在那里放着,每个月才那么一两次互助,而且每次才一两块钱,这也叫多么?想想自参加以来,总共互助了10多块钱,但是看到小小的分摊也能帮助到那么多人,还是挺开心的。


蛋挞要趁热吃


我是退了,月初退的,为了退相互宝,还百度了一下流程,退的过程反复弹出挽留的界面。还是坚决退出了,潜意识可能也是在乎这所谓的一年最多188的钱吧。

每次分摊金额越来越高,是可以理解的,你可以换位思考下,一部分人可能是为了给自己多个保障,但会不会有更多身体有恙的人参与进来争取多个援助呢?等待期几个月不长的,很快就过去了。另外,薅羊毛党无孔不入的能力也肯定盯上这块儿,因此费用快速增加是必然。

其实相互宝有个失策,既然每年上限是188元,不如每年一开始就扣188元,大家也不觉得疼,每个月公布一次,援助了哪些人,花了多少钱,到年底了,给大家一个分摊了多少钱的对账单,多退少不补,这样,参加的人每月都乐滋滋的,想我这月又帮了多少人,到了年底,更是占了小便宜的乐滋滋。要么乐滋滋地想,188元年底还退给我88元,才花了100元,要么乐滋滋地想,你看蚂蚁金服多好,今年本来要分摊288元的,结果只出了188元,蚂蚁金服帮我出了100元。

你看这么一来是不是比这样每个月时不时地拿小钝刀子慢慢地割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