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惨的盗墓贼,在墓葬里遭遇了什么?到底是谁害死的?

历史公元


史上最惨的盗墓贼,小太阳认为应该是金三金四两兄弟了吧。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古代皇族的墓室也相继出土,在1960年到1962年这两年的时间内,考古专家们,对唐朝永泰公主的墓室进行了发掘,发现了永泰公主的墓室,构造讲究,全长有81.5米长,说到永泰公主,她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也就是武则天的七孙女,17岁的时候,因为难产去世了。

在考古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一处盗洞,显然是这座墓室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正在专家们一边惋惜,一边通过盗洞前进的时候,发现盗洞里面有一具骨架。

骨架旁边是盗墓用的铁斧子等工具,四周散落着各种金银玉器,最显眼的是在骨架前方还有一处血手印,专家们认为,这是之前的盗墓贼,不知道什么原因死在了盗洞里面,没有出去。

关于这次盗墓事迹的记载,出现在宋朝《青箱杂记》中,具体是这样说的。

说有三个盗墓贼,其中一个名叫杨春,另外两个是亲兄弟,一个叫金三,另一个叫金四,这三个人以盗墓为生,在发现了永泰公主的墓穴之后,认为能够大发一笔,于是约好带齐工具一起来探一探永泰公主的墓穴。

挖到了墓室后,他们发现墓室里面十分豪华,而且分为四个小墓室,东边放了各式各样的乐器,西边呢放的是陶瓷等漆器,南面放了很多的丝绸锦布,至于北边的墓室,则是主墓室,放着永泰公主的棺椁。

三人走进主墓室后,来到了棺材旁边,发现棺材里面的女子,头发细密,十指修长,宛如睡着了一般,一抬头,看见棺材前面有两个银质的酒杯,酒杯里面还有酒,上前一闻,酒香醇厚,金三和金四对视之后,举杯喝了杯中的酒,之后就开始搜刮墓室里面值钱的物件。

这时金四发现,棺材里面的公主,手上有一枚戒指,十分美观,于是把棺材盖打开上前拿戒指,杨春劝说给主人留些东西,我们已经拿的够多了,但是金四不听,非要取下来,因为不好拿,还把女子手指掰断了,断口处流出鲜血。

杨春看到就指责金四说他太过狠毒。金四听到后十分生气,就想在背后杀掉杨春,举起斧子正要砍下去的时候,突然一抖,对着自己身上狠狠落下,旁边的金三也是一样,不一会,两人就被自己生生砍死了。

杨春吓得哇哇大叫,但是他还是十分讲义气的,背起金三的尸体就往外跑,跑到盗洞口,放下金三后,准备回去把金四的尸体也背出来,却发现墓室门已经合上了,后来杨春出去之后就再也不干盗墓了,活到九十岁无疾而终。

虽然听起来很是玄幻,但是也是史书上记载的故事,可能添加了一些神话色彩,但也未尝不是在告诫后人,不要再做盗墓的事情了。

所以小太阳认为,最惨的盗墓贼应该就是金三金四兄弟俩了,是被自己杀死的,而且还受尽折磨。

至于他们是被谁害死的?应该就是他们自己吧,自己的贪心,对古人的不敬畏,害死了他们。


小太阳D


早在08年5月,在苏皖交界的盱眙县大云山顶,每至夜晚总有一伙人穿梭于忙碌与大云山间,他们这里挖挖,那里挖挖,折腾了将近两个多月后,终于被当地某村民察觉,发现自己行迹似乎被败露的这伙人迅速隐匿消失在了大云山间。

该村民有点搞不清楚状况,大半夜的这十来个人在这大云山的荒郊野岭弄啥嘞?于是第二天他又再次摸着黑来到了这个地方,又发现了这十个忙碌的身影,过了一会似乎想到了什么的村民大喝一声,直吓唬得这十来个人仓皇而逃。于是,第二天该村民叫来了几个同村人一起来瞅瞅,看到地上那伙人因为惊慌失措作鸟兽散落下的铁锹、洛阳铲、绳子、炸药等,他们马上晓得“果然这些人是来盗墓的土夫子”。


原来,盱眙县当地一直盛传大云山附近有汉代大墓,这在诸多县志与历史资料中均有记载,并非什么秘密。过了几个月,当地派出所与村民联合蹲点个把月,这伙人却是销声匿迹。此事便算是告一段落。

时间回到09年1月,又有一伙约摸十人昼伏夜出摸索在大云山顶。碰巧的是因此前有人盗墓的消息传出,当地的老摸金校尉赵某联合团伙共四人也商量着共赴那大云山定去寻龙点穴,抢在之前那十人之前一决雌雄。结果在09年元旦刚过,这两伙人就在大云山顶碰了个满怀。既然目标一致,很快他们便协商拧作一股绳一起发财。

于是,在分工明确技术与器械精良的团伙协作下,1月4日的凌晨,他们终于摸到了汉墓的门路。


(盗墓贼工具)

之所以如此快便找到了墓的所在位置,当然得感谢赵某。资深摸金校尉过来的他对于墓的位置可是做了不少工作,心知肚明。

但是,由于墓室坚固又在池塘底部,所以众人只能在池塘边以直径1米,纵深7米,横向向池塘底部挖了30来米,这才挖到墓室门口。

(盗墓贼所挖洞口)

当然,在下面带头挖的自然是赵某所在的四人团队呢,谁叫人家熟门熟路又技高一筹呢?其他人则在洞口鼓风、看风、运泥。突然,在最前面挖的两个人一铁锹凿穿了池塘底部因淤泥枯枝树叶多年沉积发酵而成的沼气洞,顷刻间两人便倒在了墓口。后面两人因为在离洞口近的地方负责运送泥土也先后倒地。很快,洞口负责拉泥的两人见迟迟没有动静发现了端倪,马上把人叫来,因为沼气浓郁,他们马上意识到是因毒气倒在了洞里,他们先用鼓风机通风一段时间才将四人拉出。其中墓口两人早已断气,洞口两人倒是有一息尚存,但也奄奄一息。

于是他们分两路,一路人找了车马上拉去医院。自然是抢救无效死亡。本来大伙商量另一伙人留下通知死者家属,但是他们却担心事情败露事大担责任,在张某运送尸体途中连车带人丢在了桐城轧花厂里。

(大云山西汉江都王刘非墓)

后来事情败露,十四人团伙,四人惨遭非命,十人锒铛入狱。团灭!

后来经过考古队员抢救性发掘发现,该墓为西汉江都王刘非之墓,但即使他们挖开,见到里面的情景恐怕得气死,原来这墓早在东汉末年就被正儿八经的摸金校尉光顾了,墓中除了留下的几十把木铲子,文物被破坏得满地殆尽,空空如也。赔了夫人又折兵,撅人坟墓非死即伤啊!


不书


在宋朝的时候,也就是宋朝快完蛋时,有一个叫盗墓贼叫老黑,但他生来皮肤白净,以前叫老白,最后因为他盗墓时碰到怪事脸上有一大片黑疤,所以现在叫老黑。老黑与第一代永昌陵陵使的后人是邻居,在一次闲聊中,这个叫老白的盗墓贼得知赵匡胤下葬时陪葬了一条白玉金丝牌。价值连城,世上罕见。上面镶嵌好多奇珍异宝。这个老黑祖上就是干这行的,从小耳渎目染自己也稍微懂点这一行的风水卦象。直到他十八岁时他爹因为盗墓被官府抓了砍了头,临死前告诉他他吃不了苦,做不了农民,就继续干这行吧。老黑听了他爹的话一直在找古墓,但一个墓葬都没盗成。这次听了邻居的话,心中大喜,于是算了一个良辰吉日就带着工具出发了。



他拿出了罗盘在一片荒山上左挪五步,六走三步,嘴里念叨着扔了一个铜钱,铜钱落地是正面朝上。十有八九就是这了。他拿着铁铲挖啊挖,晚上挖,白天回家睡觉前找点茅草吧挖的洞盖住,挖了五天终于挖到了赵匡胤的墓,打开墓葬发现什么都没有。里面被人盗过,正想走时,想起他爹活着的时候告诉过他达官贵人的墓葬中死人身下才是最值钱的东西,他看着赵匡胤的尸体心一狠,用绳子把他们俩绑在一起,腰向上一挺就抬起了赵匡胤,往下一摸,果然有一个白玉牌。心中一喜把绳子解了,哐当一声尸体砸在地板上,尸体口中一口黑水喷了出来,正好喷在了老黑脸上,老黑也顾不上那么多,东西一拿就跑了回去,回家一看,脸上那坨黑水喷过的地方已经洗不下去了,又不疼不痒。也没管那么多,心里想着把这玉牌卖了发大财。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山上的盗洞被老百姓发现了,也有人说是老黑盗的墓,没过几天老黑就被抓了,这县太爷也不是省油灯,老黑一口咬定自己没干,被县太爷下令打的是皮开肉绽,再说没干,又被县太爷拿刀把十个手指甲全拔了,老黑终于受不了了,说出自己盗的墓,想着把玉牌献给县太爷让他放过自己,县太爷玉牌是收下了,但也给他判决斩立决,就这样老黑悲催的挂了,而县太爷把这块价值连城的玉牌献给了元世祖忽必烈,自己反倒升官进爵了。这就是我爷爷讲给我听的最惨盗墓贼。


大老二爷


早在08年5月,在苏皖交界的盱眙县大云山顶,每至夜晚总有一伙人穿梭于忙碌与大云山间,他们这里挖挖,那里挖挖,折腾了将近两个多月后,终于被当地某村民察觉,发现自己行迹似乎被败露的这伙人迅速隐匿消失在了大云山间。

  该村民有点搞不清楚状况,大半夜的这十来个人在这大云山的荒郊野岭弄啥嘞?于是第二天他又再次摸着黑来到了这个地方,又发现了这十个忙碌的身影,过了一会似乎想到了什么的村民大喝一声,直吓唬得这十来个人仓皇而逃。于是,第二天该村民叫来了几个同村人一起来瞅瞅,看到地上那伙人因为惊慌失措作鸟兽散落下的铁锹、洛阳铲、绳子、炸药等,他们马上晓得“果然这些人是来盗墓的土夫子”。

  

  原来,盱眙县当地一直盛传大云山附近有汉代大墓,这在诸多县志与历史资料中均有记载,并非什么秘密。过了几个月,当地派出所与村民联合蹲点个把月,这伙人却是销声匿迹。此事便算是告一段落。

  时间回到09年1月,又有一伙约摸十人昼伏夜出摸索在大云山顶。碰巧的是因此前有人盗墓的消息传出,当地的老摸金校尉赵某联合团伙共四人也商量着共赴那大云山定去寻龙点穴,抢在之前那十人之前一决雌雄。结果在09年元旦刚过,这两伙人就在大云山顶碰了个满怀。既然目标一致,很快他们便协商拧作一股绳一起发财。

  于是,在分工明确技术与器械精良的团伙协作下,1月4日的凌晨,他们终于摸到了汉墓的门路。

  

  之所以如此快便找到了墓的所在位置,当然得感谢赵某。资深摸金校尉过来的他对于墓的位置可是做了不少工作,心知肚明。

  但是,由于墓室坚固又在池塘底部,所以众人只能在池塘边以直径1米,纵深7米,横向向池塘底部挖了30来米,这才挖到墓室门口。

  

  当然,在下面带头挖的自然是赵某所在的四人团队呢,谁叫人家熟门熟路又技高一筹呢?其他人则在洞口鼓风、看风、运泥。突然,在最前面挖的两个人一铁锹凿穿了池塘底部因淤泥枯枝树叶多年沉积发酵而成的沼气洞,顷刻间两人便倒在了墓口。后面两人因为在离洞口近的地方负责运送泥土也先后倒地。很快,洞口负责拉泥的两人见迟迟没有动静发现了端倪,马上把人叫来,因为沼气浓郁,他们马上意识到是因毒气倒在了洞里,他们先用鼓风机通风一段时间才将四人拉出。其中墓口两人早已断气,洞口两人倒是有一息尚存,但也奄奄一息。

  于是他们分两路,一路人找了车马上拉去医院。自然是抢救无效死亡。本来大伙商量另一伙人留下通知死者家属,但是他们却担心事情败露事大担责任,在张某运送尸体途中连车带人丢在了桐城轧花厂里。

  

  后来事情败露,十四人团伙,四人惨遭非命,十人锒铛入狱。团灭!

  后来经过考古队员抢救性发掘发现,该墓为西汉江都王刘非之墓,但即使他们挖开,见到里面的情景恐怕得气死,原来这墓早在东汉末年就被正儿八经的摸金校尉光顾了,墓中除了留下的几十把木铲子,文物被破坏得满地殆尽,空空如也。赔了夫人又折兵,撅人坟墓非死即伤啊!


给个老婆饼


永泰公主

永泰公主是武则天的孙女,他的名字叫做李存会是当时太子李显的第七个亲生女儿,但是这名可怜的公主竟然因为难产悲剧的死去。永泰公主去世的时候仅仅只有17岁。

当时太子李显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万分悲痛,他决定为永泰公主修建一座非常豪华的陵墓。这座墓里面陪葬品非常珍贵而且,数量非常多。



在1960年,我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永泰公主的陵墓,当考古学家们进入到永泰公主的陵墓当中时。发现这个墓葬全部都是用石砖堆砌而成的。


并且在这个陵墓的第六个天井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盗洞,这就意味着,在专家发现这座陵墓之前,已经有盗墓贼提前来光顾了。这种情况之下,可想而知,铃木里的陪葬品应该都被盗墓贼全部拿走了。

但是当考古学家进一步进行勘测的时候,却在墓室深处发现了一个骷髅,这个坐在地上的骷髅身上挂满了金银珠宝,手里还攥着价值不菲的陪葬品。

就连四周也散落着许多金银珠宝,而在旁边的角落里放着一根铁棒和一把斧头,而当考古学家们检查之后发现这个人并不是永泰公主墓里面的古人。

这个人就是前来盗墓的盗墓贼,这个盗墓贼,他应该是一个人进行盗墓的,因为在墓室里面还存在着这么多的金银珠宝,如果还有盗墓贼的话,绝对不会放弃这些财宝,而这个死在墓室里的盗墓贼应该是旺季带绳索,或者是出现意外上不去了。

明明已经得到金银珠宝,得到梦想中的财富了,却发现自己连花钱的机会都没有了。还有哪个盗墓贼比他更惨的吗?

还是他的应该是那不专业的职业素养吧!大家觉得呢?


替鲸照顾海


这个事情是发生在2009年的江苏盱眙县的大云山。据诸多县志和历史资料记载,在这片大云山中,有一座规模非常巨大的汉代古墓,据说是诸侯王级别的,里面的宝藏不计其数,可比肩我们最近几年刚出土的海昏侯墓穴。

不过,由于这片大云山面积太大,所以虽然不断有盗墓贼光顾,但这座汉代古墓,却始终没有被发掘,甚至古墓的具体位置,都还没有被人找到过。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所谓大云山里有古墓,只是百姓们口中流传的民间故事而已。

但在2009年1月份的时候,又有一伙约摸十人得盗墓团队昼伏夜出摸索在大云山顶。碰巧的是,当地的老摸金校尉赵建新和他得团伙共四人也商量着共赴那大云山定去寻龙点穴,抢在之前那十人之前一决雌雄。

这赵新建长年奔走于深山大川之中,是个盗墓的惯犯,对于寻找墓穴很有一套,据说祖上就是摸金校尉,所以盗墓贼也都喜欢称呼他为“校尉”。当时,这两伙盗墓贼在大云山顶碰了个满怀。不过他们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既然目标一致,还不如拧作一股绳一起发财。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便临时组成了一支14人的盗墓团队,由赵新建暂时出任他们的领头人。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勘测,赵新建判定这座汉代古墓的位置大致在大云山中的一座水塘里。这座水塘很有些年头,当地人历来对此敬畏不已,所以称之为“龙塘”。

正所谓好水有龙,当地人对这个水塘有一种宗教般的信仰,也说明这座水塘不一般。事实上,这水塘虽然你没有真龙,但下面却真的有“龙墓”。于是,在经过一番规划和分工后,他们便开始开挖。

不过,这挖掘的工作可不好干,由于墓室坚固又在池塘底部,所以众人只能在池塘边以直径1米,纵深7米,横向向池塘底部挖了30来米,这才挖到墓室门口。然后,就在他们以为大功告成之时,突然出了意外。



原来这水塘常年生长着水草,周围的枯枝败叶也落入这里面,经过千年时间的发酵,下面竟然形成了一个沼气池。

下面的四个人有两个在前面掘进,两个在后面负责运送淤泥,结果前面两个人突然挖塌了沼气池,一股恶臭涌来,前面的两个人率先窒息倒地。

很快,洞口负责拉泥的两人见迟迟没有动静便觉得不对劲,于是想逃走,可是已经来不及,他们俩也相继倒下。这时,在上面负责把风的几个人,等了许久不见了下面的动静,加上也闻到沼气,便猜到下面可能出事。

于是他们就先用鼓风机通风了一段时间,这才下去将四人拉出。其中墓口两人早已断气,洞口两人倒是有一息尚存,但也奄奄一息。本来,剩余的几个盗墓贼想要把还有气的两人送去医院抢救,但又担心事情败露事大担责任,于是最后将他们四人全部抛尸在桐城轧花厂里。



与此同时,这些盗墓贼的行为其实早已经引起了当地村民的警觉,所以事发后,很快就有村民前去举报,最后在警方的追击和村民的配合下,这伙人很快被抓回,都被判了不同的刑期。

于是,这场轰轰烈烈的盗墓运动,最后的结果就是,14个人前去盗墓,4人被沼气毒死,剩余10人全部入狱,其判刑都在十年以上,还一毛钱没赚到!这样的团灭遭遇,在业内恐怕是最惨。

最后,至于那座汉代古墓,后来经过考古队员抢救性发掘发现,该墓为西汉江都王刘非之墓,这刘非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的哥哥,是西汉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诸侯。从这层意义上说,这座汉代古墓,确实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墓穴。

但可惜的是,这座墓早在东汉末年就被正儿八经的摸金校尉给一扫而空,墓中除了留下的几十把木铲子,文物被破坏得满地殆尽,空空如也。所以这群盗墓贼,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堪称人生大悲剧!


我是赵帅锅


虽然,人们对于“挖人祖坟”的盗墓贼非常鄙视,但是他们却揭开了一个个绝命咒语、传说宝藏、诡异地宫、不朽古尸……的神秘面纱。同时,也伴随着一个个恐怖怪异的事件发生。

国内:身中尸毒,得宝丧生

据史料记载,宋末元初,有个叫朱黑脸的盗墓贼,竟然盯上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寝陵。当他费尽心机,好不容易打开赵匡胤的棺椁,刚要去拿宝物,谁知尸体突然坐了起来,张开大嘴,一口漆黑的黏液喷了朱黑脸的一头一脸,当场吓得他瘫倒墓中。

其实,这个盗墓贼原名叫朱白脸,由于是盗墓世家,经常白天休息,晚上“工作”,而且身体也不是太好,因此脸色比较清瘦白晰,所以人称朱白脸。而他的朱黑脸之名,则是被赵匡胤那一口漆黑的黏液所喷的结果。

相传,朱白脸和第一代永昌陵陵使的后人为邻,一次闲聊中,偶尔听说赵匡胤下葬时,曾陪葬有一条白玉带,带内镶嵌49颗夜明珠,49颗大钻石,49颗白翡翠,绝对是一件无价之宝。但是,金国灭亡北宋时,也曾大肆盗掘永昌陵,不知什么原因,白玉带却一直未曾面世,想必这件宝物仍然留在陵墓之中。

一听此事,朱白脸的双眼瞬间放光。接着,他顺着金人挖掘过的痕迹一步步挖了进去,很快就找到了赵匡胤的棺椁。当他打开棺木,发现赵匡胤的尸体依旧完好如初,心下明白尸体曾做过防腐处理。因此,他不及细想,将早已准备好的麻绳,套在尸体的脖子上,另一头拴在自己腰上,一个360度的转身,便将尸体拉了起来,行语叫“贴面盗”。

这下,他一眼便看到尸身下面有一条白玉带,正要伸手去拿,谁知尸体对着朱白脸蒙头盖脸,张嘴便喷出一大口漆黑的黏液,当场将朱白脸吓得晕倒在地。当他醒过来后,第一件事便是抬手在脸上抹了一把,感觉并无异样,这才解开腰上麻绳,抓起玉带,溜出地宫,回到家中,洗了把脸,一照铜镜,又吓一跳,自己的白脸竟然变成了黑脸,用手指使劲一搓,依旧还是漆黑一片。此后,人们再也不叫他朱白脸,改叫“朱黑脸”了。

不久,这件事情便传到了洛阳知府的耳中,他派人将朱黑脸抓了起来,一通严刑逼供,朱黑脸只好交出了“脏物”白玉带,知府也依照律法将他判处死刑。接着,知府又将这条白玉带进献给了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一高兴,也对知府给予升职封赏。

可以说,朱黑脸因盗墓沾染尸毒,虽盗得宝物,最终又因宝物丧生。

国外:墓室倒塌,殉葬墓主

1994年,一个盗墓者掘开法老王棺,跳进棺中寻得无数黄金,突然厚重的棺盖掉下,将其堵在了棺材之中,正当盗墓者挣扎之际,墓室屋顶又瞬间倒塌,当场将盗墓者砸死在了法老的王棺之内。

后来,当考古学家们挖掘该墓葬时,在盗墓者身上找到了一张腐烂的新闻时报,上面的出版日期便是1994年。

此外,据《酉阳杂俎》、《中国盗墓史》等史料记载:“(墓)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些贵族墓葬中便布有暗弩、连环翻板、刀林、流沙积石、反扣等机关,触之或万剑穿心、或命丧黄泉。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的盗墓者,或是国外的盗墓者,想要通过盗墓的捷径一夜暴富,最终又都因盗墓而丧生。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家人的幸福,远离盗墓,拒绝盗墓,杜绝违法。


祥子谈历史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盗墓贼进入古墓大肆破坏古人的墓葬,拿走值钱的陪葬品,本来就是一件违法的事情,但是很少有盗墓贼一个不漏全部落网的情况。事情发生在2009年,盗墓不像电视电影上表演的情况,古墓不会有什么稀奇古怪夺人性命于无形的各种机关。

想法盗墓时,最担心的是盗墓贼人黑吃黑,还有古墓中的毒气。古墓中的毒气多是由甲烷作为主要成分,下墓时要携带煤油灯也是为了防止突然遇到氧气不足可以及时撤退。在2009年一伙盗墓贼就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们一行十四人在开挖古墓,现行进去探墓的四人却离奇死亡,碰上了古墓的毒气,在古墓外警戒十人胆子太小以为遇到古墓中的怪物,仓皇而逃结果留下大量线索,剩下十人全部被抓获。

陕西省考古队在发掘一具古墓时,就发现盗墓贼黑吃黑的现象。考古队挖开墓穴后,在古墓的东南角发表现一具不同寻常的骨架,旁边还散落了一把盗墓用的大斧头,现场还残留有搏斗的痕迹,可能是因为分赃不均引起的火拼才导致这名盗墓贼死亡。


陆弃


人点烛,鬼吹灯。烛灭莫取一物,鬼笑末如听鬼哭。

说到盗墓,小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叔的《盗墓笔记》和天下霸唱的《鬼吹灯》,这两个真的写的很经典。但是里面说的粽子什么的应该是不存在的,能害人的主要就是墓中的机关和有害气体了。



盗墓一行,古来有之。三国时的曹操为了筹备军饷,成立了专门倒斗的官职——摸金校尉,这也是第一次有官方背景的倒斗行为。除了这个,民间也有很多倒斗的手艺人,特别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很多地方的人都是靠从墓中摸出来了的东西跟别人换粮食,才活了下来。



这里说一个盗墓团伙集体作案,两人死亡,两人被困被困古墓中,只好报警求救的事情。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大和水村有一批县级的古墓文物,为了满足私欲,10名盗墓贼组成团伙,但是这几个人应该都是门外汉,在挖掘盗洞时为了隔绝声音,在洞口铺了一层棉被,导致洞内的有毒气体无法排出,结果两人吸入气体后死亡,两人困在洞中无法脱困,只好报警。之后困住的两人虽然被救了出来,但是等待他们的是明晃晃的手镯子。



盗墓这种事,看看小说想象一下就好了,千万不要实际尝试啊。


历史伶俜者


盗墓是高危行业,不仅要提防同伙的毒手,更要躲避墓主人留下的机关,一不小心就会丧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座古墓,坑死了历朝历代的众多盗墓贼,把他们都变成了陪葬者。



这座大墓被发现纯属偶然,陕西宝鸡的一位老人在自家修建地窖,不经意间挖出了一块墓砖。在陕西这样地下遗存丰富的地区,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老人马上报告了文物部门。

考古专家到了现场以后,立刻开始挖掘,可是大家越挖掘心越凉,因为在挖掘的过程中,居然陆续发现大大小小十几个盗洞,这表示此墓已经被很多盗墓贼光顾过,而且里面的文物也有很大可能被盗墓贼荡一空。

接下来的事,让专家们都瞠目结舌:挖掘的过程中,土层里不停地发现尸骨,从穿着上看历朝历代的人都有,甚至有的人手里还握着铁棍等物品,明显是不同年代的盗墓者。

最后经过挖掘,这座古墓被确定为战国时期的墓葬,墓主人是战国贵族,里面的陪葬品种类丰富保存完好。这座古墓之所以能杀死众多的盗墓者,是因为它独特的积沙积石墓。

古墓的夯土层下,是大面积的细沙和石头混合物,将古墓的墓室包裹于其间。沙是细细的黄沙,石头则小到十几公斤大到上百公斤。盗墓者在打盗洞的过程中,这些沙石会从四周向盗洞流动,盗墓贼不是在细沙中窒息,就是被石头砸死,根本就不能对古墓形成威胁!

不论是窒息而死还是被石头砸死,都绝对够惨!

同样让盗墓贼望而生畏的,还有河南上蔡的一座古墓,同样是积沙积石墓。从古至今的盗墓贼们留下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盗洞,在留下多条性命后,有的甚至已经挖到了墓主人的棺椁旁边,但最后都无功而返。现代的一伙盗墓者愤愤不已,最后气的用炸药去炸古墓,结果引来了周围村民的注意,只能仓皇逃走!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这样一句话:要想富挖古墓,一夜一个万元户!高风险的确有高回报,不过赔上了性命,就不值当了,更何况,犯法的事绝对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