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一家独大的情况还会持续多久?

七号足球


个人感觉一家独大这说法不确切,应该说是相声界的龙头企业才对。

正象每个行业都有一个龙头企业一样,网商的代表是阿里巴巴,京东,物流的代表是顺风快递,三通一达,方便面最早的龙头是康师傅一样,现在的德云社在规模和商演上已经代表了相声的最高水平。

不论你承认与否,德云社的商演上座率是其它相声团队没法比的,不说郭德纲 于谦老师了,就说小字辈张云雷的相声专场吧,反正国内的票永远是开票就没,也叫秒灰。票价最高1799元,票价也远高于其它相声团队。至于黄牛价更是上万,也还有市场。

现在德云社的规模也是其它相声团体没法比的,德云社现在人员400人左右,而其它几个较为出名的相声团体如相声新势力的卢鑫、玉浩团队,虽然连开三个分店,也只有几十人的演出队伍,再就是陕西青年曲艺社(青曲社),苗圃的青曲社也就几十人吧,看过年演出的合照,单单从规模上离德云社也差的很远很远了。其实人数多少还是个最简单的问题,把相声界集齐400人不是个难事,难得是让这400人都有演出的机会,都有挣钱的机会,这是个大问题。目前来说除了德云社还没有其它人能办得到。

德云社的人材培养还是延续了老一辈相声人的传统模式,从基本功,贯口,老段子开始练,底子厚实,功夫扎实,每个人才都是从小园子里一步一步磨出来的活,所以现在随便拉出一个九字科的鹤字科的参加商演绝对都会出彩,更别说云字科了,现在都是德云社的精英。老郭的云鹤九宵 龙腾四海是一种战略,是做大做强德云社的必经之路,没有几十年的功夫,想取代德云社只是空谈。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老郭做相声做累了,不想做了,想移民海外了,自动解散了德云社,这个时侯德云社就不会一家独大了。再有一种可能就是姜昆的曲协发威收购德云社,要是钱出到了位,老郭正好又想卖的话也行。

无论怎样,从目前情况来看,德云社的龙头地位一时还无人能取代,随着德云社的越来越红火,也带动了一些相声团队的兴起,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团队,真希望他们多多努力,以德云社为标杆,为社会,为观众创作出更好的相声作品,比肩德云,共创相声盛景。



萍水相逢777


德云社在相声界确实一家独大,无人比肩很久了。作为相声观众,我一直期待能有一家团体能够迎头赶上,给德云社一点点竞争压力,互相促进,共同为大家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那就完美了。

然而,现在德云社已经具备了垄断优势,而且为自己的优势建立了一道又一道的屏障,同行想要越过屏障,或者弯道超车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德云社为自身建立的最大屏障是人才优势。从数量上来说,德云社拥有演员400多人,其中能够在小剧场长期演出的就有近200人,这些人每天都在成长,时不时就有新秀冒出来,只需郭德纲顺势捧一捧就能大红大紫,确保德云社的人才梯队不断档。


目前,德云社已成名的演员中已经有了三代人,有郭德纲、于谦为首的老年组;岳云鹏、张鹤伦为首的中生代;以张云雷、郭麒麟为首的新生代,他们可以覆盖绝大部分的相声观众,令同行根本找不到超越的机会。


相声界同行中,不乏有潜力的演员,但是无论主打什么样的风格,都能在德云社找到同类型的竞争对手,并且已经具备了领先优势。想要超越,就必须正面硬杠,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当然了,德云社的人才梯队也不是百分百完美的,目前就有一个明显的软肋,而且已经被同行抓住;这个软肋就是文化。


郭德纲虽然一直讲“相声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但是徒子徒孙们恐怕没有多少人真正把这句话听进去,所以现在德云社整体文化水平偏低,这就给了同行机会;卢鑫、玉浩自从2016年在《笑傲江湖》夺冠以后开始走红,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有文化底蕴的相声创新,给看惯了德云社的相声观众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卢鑫、玉浩自从2018年10月成立了自己的相声团队,并开设剧场以后发展很快,一年不到的时间已经连开三店,有一点要挑战德云社的意思。但是德云社并不会轻易被超越,这就要说到德云社的另一大屏障,即资源屏障。


郭德纲、于谦、岳云鹏等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将相声圈差不多所有的变现道路都摸的门清,比如影视剧、综艺、商业代言、商演等等,并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同行想要以相声演员的身份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都会被拿来和德云社演员相比较,无形中就减少了同行出圈的机会。


以卢鑫、玉浩来说,无论是参加综艺还是参加影视剧拍摄,其自身的能力和德云社演员相比都没有特别突出之处;任何一个导演,在想到找一个相声演员出演一个角色时,会选择新人卢鑫、玉浩还是选择知名度差不多,但是有大量德云社粉丝为后盾的德云社演员呢?结果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相声界同行想要通过自身努力去超越德云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德云社哪一天真被超越了,唯一的可能就是自己犯错。

德云社现在被很多人盯着,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有一帮幕后黑手进行穷追猛打,所以德云社看起来一片繁荣,实际上也是危机四伏,绝不可掉以轻心。


孙破天


所谓"一家独大"是因为现在相声界德云社最为活跃,可以好不夸张的说是"家喻户晓",为什么近几年发展,分化如此严重。



1.恒心

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相声艺术走进低谷期,不少大腕儿相声演员都改行发财,不挣钱又费力不讨好的买卖谁会去做。但只有郭德纲坚持根本,继续传承曲艺艺术。德云社度过了最最艰难的时期,虽然有人在中途放弃离开了,但留下来的人上下齐心,不忘初心,走到至今。



2.口碑

德云社善于自省,演出内容低俗、色情等立刻整顿,接受观众监督,听取大众建议。从弟子殴打记者事件到张云雷地震门,德云社对待负面事件的态度非常端正。只想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通过这些事情,郭老板对社员的从里到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受众群体

郭德纲懂得根据时代不同,节目调整。德云社的风格可以说不是传统相声"死板",观众想听什么,就讲什么。用各年龄段都能接受的方式达到演出效果,又能传承艺术。老郭也不吝啬的不断捧红新人,新一代的年轻人,抖的包袱也十分新颖,如:抖音梗,KTV梗等,什么流行来什么,这也是更多年轻人喜欢听德云社相声的原因。

4.共鸣

人设真的十分重要,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标志,观众听完相声如果只是哈哈一乐,回头什么也没记住,那也是徒劳。

而我们一提到,抽烟喝酒烫头就会想到于大爷于谦,贱萌唱着《五环之歌》那就是小岳岳岳云鹏,养大象把大象养瘦的是孙悦,一说起,干干巴巴,麻麻赖赖,一点儿都不圆润,盘他!就是堂主孟鹤堂,一想起《探清水河》最爱的就是张云雷版。



这就是深入人心的共鸣感。

做到以上几点,要想不成功也很难。


兔囔囔


  近期随着郭德纲2018年全球全国相声巡演的开拔,北京专场15分钟2万张门票售罄,再度来到娱乐圈的头条,很多自称权威人士担忧,一家独大的德云社会不会对未来相声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小编对此嗤之以鼻。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说对于相声行业发展好不好的问题,德云社是否能够一家独大,主要还是要看市场,市场来源于观众,观众如果认可,那就是对于行业发展最好的。

  

  >德云社的一枝独秀在于:优质产出和良好群众基础

  > 一个组织在行业内是否能成为一家独大,最大的原因在于:市场占比和产品质量,德云社是目前国内最全体制的相声团队,完整的师承,紧密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德云社能走的更远,而且作为商演和相声回归剧场的倡导者,德云社本身就具备强大的市场占比,兼之德云社人才储备较足,骨干团队和组合不断涌现,新的作品不断出现,表演风格变化增多,未来真的可能出现一支独大的情况。

  说的白话一些,如果其他的相声团队能够多出好作品,多出好人才,也可能解决德云社一支独大的问题,观众很现实,谁好听谁的,如果自己不争气,谁能奈何德云社。

  

  >相声界一家独大的好坏取决于郭德纲

  > 我们再来讨论下一个行业出现寡头垄断(一家独大)的坏处,一般一个行业处于完全巨无霸控制下,会出现“游戏规则”修改,强行打压其他同类公司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电信、联通、移动下几乎没有其他的通讯公司出来,这就是寡头垄断的坏处,前段时间的《相声有新人》郭德纲淘汰新人,有很多网友说郭德纲是在立定相声行业规则,其实这一点无可厚非,虽然在相声行业里,确实有很多老前辈比郭德纲辈分高、实力强,但是最关键的是:你得能让观众知道这个行业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这一点,只有郭德纲做到了。

  

  一支独大的德云社对于整个相声行业是好还是坏,我们就要看这艘巨轮的掌舵者郭德纲的人品了,众多的波澜后,我们也知道,老郭对于相声行业的喜爱,对于相声行业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未来的相声行业只能说:有利无害。起码因为有了郭德纲,作为观众才能知道什么是传统相声艺术,对于艺人,才能知道要基于传统相声基础上进行发扬和创新,而不是一味的蛮改和涂鸦(直指某些人)。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志明先生说过:传统相声界里,只有郭德纲在做艺上有老相声演员的坚持,也正是这种坚持,会让德云社在相声行业做的更好。

  

  >只有踏踏实实做艺才能改变市场

  > 现在比较有名的相声团队,比如说陕西的青曲社,北京的嘻哈包袱铺等等,还仍然处于地方性占比市场的状态,虽然相声团队的台柱子纷纷的巡演来扩大知名度,但是仍然没有办法撼动德云社的相声江湖地位。

  总而言之,如果德云社不出现大面积的人事变动,组织不出现任何的毁灭性问题,德云社未来的路子会越来越宽,在整个相声市场的占比也会越来越大,即使从2013年以来众多的相声团队出现,但是仍然没法改变德云社的霸主地位。也希望其他的相声团队能够踏踏实实做艺,做出更好的作品,让我们在欣赏德云社演出之外也能听到新的声音。


美少女的时间


德云社一家独大还能多久,我希望这个团队能够发展到更好。自从有了黑 就会有白与它作对,从郭德纲红喽,就一直有人在反所谓的三俗,所以虽然德云社到今天的成绩已经不错,但也不能称他为:独大!

因为总有一顶帽子在上面压着他,他的不得以而为之,才把德云社办的这麽强这麽有规模,也有很多小私企的相声团队,但都不如老郭这么上心这麽挚爱,他把相声这行给吃透了,无论说相声或管理方式。

如果回答这个问题:其码短期内老郭的德云社没有对手! 还是老一套:老郭继续着:俗的不是那麽雅,雅的不是那麽俗。对立方继续开会:以反三俗为主,横扫“俗”的概念相声。 德云社当下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向上,后起之秀都能独挡一面了。

只要老郭按自己的理想信念发展下去,管理上再严格一些,继续为老百姓多写多说观众们喜欢的相声,愿意他和他的德云社陪我们度过每一年每一天,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