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赚1元却要多交45万的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需要考虑这几点

近年来,由于一波接一波的减税降费政策,使得"小微企业"这个概念越来越火。很多企业都特别关心自己是不是小微企业,能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临近2019年年底了,有关本年所得税的事项也开始进入了清理的尾声,那么其中一项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的就是"小型微利企业"。以下,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 分清自己是哪个"小微"

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小微企业"的称呼,其实,很多时候这是一个统称,对应到是否能够享受税收优惠,还要看是否符合具体的条件。

1. 分清"小微企业"

我们经常说的小微企业,有几种情况。

最早提出的小微企业的概念,是指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而在税收减免中的规定,我们需要仔细区分小型微型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

(1) 小型微型:这是企业类型上的划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

(2) 小型微利:这是所得税中的一个概念,需要满足4个条件,可以认为是小型微利企业。包括:

①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②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③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④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所以,不同的"小微企业",划分的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只有了解了划分的标准,才能找到对应适用的优惠政策。

2. 小型微利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

小型微利企业对应的税收优惠主要是所得税上的。我们来看看这两年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变化,就可以看出今年的优惠力度有多给力。

今年的优惠政策,将应纳税所得额的限制从100万提升到了300万,最大优惠的幅度从50%提高到了75%,对小型微利企业来说,如果应纳税所得额没有超过100万,那么实际的税率只有20%*25%=5%,这样的优惠幅度可谓力度空前。

那么,作为小型微利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更好地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二、 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优惠可能碰到的问题

我们通过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分析,看看纳税中可能碰到哪些问题。

1. 预缴和汇算清缴

如果企业在预缴的时候是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而汇算清缴的时候,却因为不满足4个条件中的一条,那就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条件,而必须要按照25%的税率交税了。

假设原来是应纳税所得额100万,享受优惠税率后,应交所得税为5万元,而因为年底多招了几个人,致使平均从业人数超过标准,最后不满足条件,不能享受优惠,需要缴纳所得税25万元,那就相当不划算了。

2. 符合条件下的利益权衡

由于今年的优惠条件是采用的超额累进算法,在某个临界点会产生税费的激增。如果对净利润的数据进行测算,那么会发现,在某个临界点的时候,会出现利润上涨,但净利润反而下降的情况。

利润增加1元所增加的所得税

比如,当应纳税所得为100万的时候,所得税为5万元,对应的净利润为95万元,然而当多取得了1元的利润(假设没有纳税调整),净利润却变成了90万元,反而减少了5万元。

对于另一个临界点,应纳税所得为300万的时候,所得税为30万,对应的净利润为270万,而当增加了1元的利润(假设没有纳税调整),净利润却变成了225万元,足足少了45万元。

我们通过观察应纳税所得与净利润的曲线,可以看出,在某个区间内,虽然净利润随着利润值在升高,但仍然低于临界点的净利润。

应纳税所得与净利润曲线

我们假设第一个利润临界点为X, 那么使得X-X*20%*50%=100-100*20%*25%,求得第一个临界点为X=105.55

同理,假设第二个临界点为M, 那么使得M-M*25%=300-300*20%*50%,求得第二个临界点为M=360

因此,在不考虑纳税调整的情况下,当利润在(100,105.55)的区间,净利润会低于临界点100万时的净利润,在(300,360)的区间,净利润会低于临界点300万时的净利润,因此,当利润处于这两个期间的时候,企业要思考如何进行税收的优化。

三、 小型微利企业纳税优化的建议

1. 定期体检,考虑是否需要瘦身

只有满足了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才能享受优惠政策。因此,企业要进行定期的"体检",看看自己是否还能满足这个条件。一般来说,小企业的资产规模不超过5000万的条件相对容易满足,而对于应纳税所得和从业人数的限制则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从业人数,包括企业自有的职工和劳务派遣的用工,并且是用全年的季度平均值来进行计算的,因此需要定期关注。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人员出现季节性波动的,也要特别关注。

2. 考虑利润临界点时的选择

当利润处于临界点时,会出现税收激增,净利润反而下降的情况,那么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考虑如何让税收更优。

(1)第一个临界点

如果企业利润在(100,105.55)这个区间,那么利润的变化范围比较小。因此,企业可能进行一些策略上的微调就能避开这个区间。

比如,通过对于某些订单进行降价或者给与客户折扣,来换取未来更大的销量;增加原来削减的某项必要支出,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行公益性捐赠等,都可以在节税的同时,带来价值的增量。

(2) 第二个临界点

如果企业利润在(300,360)这个区间,那么利润变化的范围比较大。企业选择何种策略,更需要进行战略上的思考。

比如,是否需要重新规划各部门投入的经费,是否需要重新规划员工的薪酬激励计划,是否需要开启新的项目等等,当然,也可以考虑是否能够进一步提高利润,让企业的业绩有更好的突破。企业要在利润和净利润间做好规划。

所以,当企业的利润正好处于临界点的时候,需要引起关注,并做好测算、计划和选择。

四、 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优惠需要避免的风险

虽然小型微利企业今年的优惠政策非常给力,但企业也不能为了享受政策而铤而走险,采用不规范的做法,增加企业的纳税风险。

1.条件变化下的应对

如果企业在预缴时是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但在汇算清缴时确实已经不符合条件的那么按照规定,该补缴税款的要进行补缴。不能为了享受优惠而故意瞒报,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纳税风险。

2.特殊情况下的应对

如果企业出现了临界点的特殊情况,只能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理的筹划,而不能采用隐瞒收入、虚列开支等行为来进行虚假申报,否则构成了偷税漏税,则会得不偿失。

五、 结语

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范围和力度都越来越大,能够享受优惠的企业,要根据条件尽量享受。在具体操作时,不仅要了解标准的细则,也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合理的规划和选择。

但是,企业也要注意,不能通过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来进行筹划,避免将企业陷入巨大的税收风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