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浅析王家卫电影极致的写意表达以及带来的现实思考

前言:看过很多部关于武术家叶问的电影,总是痛快于咏春拳拳拳秒击鬼子。而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虽然也讲述了民国期间南北武林多个门派宗师级人物,以及一代武学宗师叶问的传奇的一生,并没有用拳脚去对抗机枪,却依然让人震撼一代宗师的风骨!

故事讲述了武林派系林立,宫羽田作为武林中的领头羊,一心想要改变武林间门派之见,却被已投靠日本人的徒弟马三重伤。其女宫二要替父报仇,南派武林代表叶问要实现宫羽田的愿望。故事以此开始,展开了一段荡气回肠曲折动人的武林爱恨情仇。

故事叙述方法当然是王家卫式的风范。电影里有个细节,叶问和武林朋友交手,对方说咏春拳不就三板斧,摊、膀、伏。叶问微微一笑:打你够用了。王家卫的电影招式也不多,也就那么三板斧,不过很极致,打很多人够用。

那我今天就来分析分析,王家卫式的电影风格为什么总有别人替代不了的极致感觉。在我看来,意境是王氏电影永恒的主题,写意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电影表达的主要方式。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来分析王氏电影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和思考。

01,王家卫为了真实表现那个年代的武林中拳派招式和武学精神,从搜集资料探访民间武学传人,到演员挑选并让其纷纷拜师学艺,这其中花费的时间和经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在宫羽田的隐退仪式上,作为南方代表的叶问同各路豪杰过招,富丽堂皇的金楼在王家卫刻意营造的浓郁的古典美学意境氛围下,成为了这场交锋的华丽背景,而无论是八卦掌、形意拳亦或是兼而有之的杂家路数,一招一式颇为讲究,特别是开拳的路数,永春的三板斧摊,膀,伏,洪拳的分定存,八卦掌的袖里藏花等等,一招一式都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武术的气息。

《一代宗师》的问世可以说是“八年筹备,三年拍摄”的电影,他这样的导演在世界范围内也很难找到第二个。

在我看来,追求极致完美是王氏电影的一大特点,并不是说其他人粗制滥造。只是在追求极致完美的道路上,一般会有更多的阻力和困难,很多人会有一万个理由放弃,或者差不多算了。我相信,我们做任何事,如果能像王家卫这样地孜孜以求,结果自然不同。

02,写意是王氏电影主要表达方式,所以无论打斗还是爱情,都被唯美或者诗意化表达。

与大多数武侠片不同,王家卫的武侠从来不是以武为主。《一代宗师》所着意表现的除了四大拳派的招式仪轨,更多的是描摹民国时期的武林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以及其中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在《一代宗师》中有许多武打镜头都能让人感到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同梁朝伟饰演的叶问在金楼有一段精彩的打斗,虽然不太懂里面的武功招数,但我依然被导演所营造的视觉盛宴所感动。

当然了,王氏电影似乎永远离不开爱情这条线索,而对于爱情又从来是不做深究,萍水相逢,重要的不是发生点什么,你看我时那凝望的眼神,我送你寄托相思的纽扣,一切感情在无声中酝酿,又在离别中惆怅,爱情被䑃胧诗般诗意化表达。难怪有人说王家卫的电影讲述的都是拒绝和被拒绝,也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

在我看来,可能对于王家卫而言,电影本身不是一种简单的记录,而是一种瞬间的留存,是对即将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美好东西的一种记忆。

03,王家卫团队为拍摄《一代宗师》,历时数年,考察各大武术门派功夫。这是在用千分之一千的精力在拍电影!而这做电影的态度映射的是做人的一面,那就是:热爱、真诚和对美执着的追求!

王家卫曾说,电影是一个工业,不能光靠营销、概念,明星,必须依靠故事,依靠技术,才会进步。“做到极致是我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最高的要求是自己喜欢,观众也喜欢吃”。他虽然拍的电影不多,但部部是经典。而这也正是对他的专业和坚守的工匠精神的回馈。

当今社会心气浮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短期利益,很多快餐化了。太需要王家卫这样的工匠精神了,不仅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赚钱工具,而是要树立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做人这个层面那就是真诚,认真和热爱。

专注地做一件事,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结语:

巜一代宗师》电影的最后,宫二对叶问说了句话:“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看王家卫的电影,就是这样久别重逢的感觉。你会发现打动你的不仅仅是故事和意境,更多的是这份专注和真诚带给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