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受过一觉醒来天都黑了的孤独吗”|当代独居青年实录

你心里的独居青年是什么样子的?

“潇洒、财务自由、有自己精致的小房间?”

前几天,我们征集了一些来自不同城市独居青年的故事,对于很多人而言,独居实在是一件太难的事。

他们在描述“独居里最难的时刻”时,是这样说的:

毕业工作,北上广,出租房,大多数年轻人都避免不了的独居和合租,独居以后才明白现在别说是邻居之间不联系了,就连合租在同一个三室两厅里的人一年也说不了几句话。

@高育良

午睡的时候一觉睡到了天黑,那种醒来发现全世界都是黑漆漆的失落感,让整个人都很崩溃,仿佛一下子被全世界遗弃。@长乐路恁小学生

搬家真的很痛苦,东西不能乱买。@howell9

原来房间可以这么小,房租可以这么贵,小强可以这么大,竟然有人听不懂普通话……

@笑___笑

据统计,全球独居生活人数已经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15年内上升了55%,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新增4800万独居家庭。

在日本,孤独终老的人已经形成一个人群,有的有福利机构帮他们料理后事,也有些人在去世几天后才被发现,最后只得草草处理,没有家人来陪他们走最后一程。

如果你也正处在独居中,那么希望下面的这些故事,可以让你觉得自己不是独自一人,你也可以试着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对抗孤独的方法。

01 “独居时,我最害怕生病”

在即友提交上来的答案中,独居里最难的事,除了搬家、孤独,剩下有一半都是生病。尤其是突然来临的病痛,会让人一下子被击倒,但最后还是要咬牙挺下去。

在国庆长假,别人满世界浪的日子里,一个人宅在家。一天晚上洗头,一滴泡沫水直直滴到眼睛里,前所未有的疼。除了尽力冲水和忍耐,还有一点害怕。在浴室蹲了二十分钟,脑海里闪过各种想法。眼睛终于能微微睁开了,一看镜子,红血丝遍布眼球。思考过后没去医院,立刻关灯关手机睡觉,让它自己恢复。

第二天起来没有红血丝了,放心下来。然后拿起手机把房东的电话加入通讯录,建了快捷拨号放在手机桌面上。

@fing 独居四个月

为了订单和客户应酬喝多了,半夜又生病,完全起不了床,不是不想麻烦别人,是连坐起来都感觉天旋地转宇宙崩碎,独自躺着,头晕呕吐腹痛中迷迷糊糊想着点有的没的。

那时候还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微信,朋友打不通我电话问了单位没去上班直接来了我租的房子,踢开门然后带我去医院~。

@Anson最爱吃火锅 独居5年

02 “第一次独居,

像是提前进入了深夜”

独居,会面对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自己住、第一次下厨、第一次对抗老鼠蟑螂,每一个第一次都让人成长,让人觉得“最后,还是要靠自己”。

最难的感觉还是第一次从黎明到黄昏再到夜晚,第一次实习自己租的房子,吃完饭洗碗后不想玩手机,感觉好像提前进去了深夜。

那时候会自己唱歌度过,回去后对着四面墙,感觉只是来到了牢笼一般,在里面度过漫漫长夜后等日光升起然后出门。

也不能说解决了吧,就是后来认识到旁边还有楼下的小哥。那段时间刚搬过去,蹭旁边对门的小哥的饭,各种交流,和楼下小哥打篮球。

晚上和大学舍友语音通话,虽然还是会在休息日醒来然后叫外卖,但也知道独居的意义就是要一个人成长起来,后来实习期过后就回到家里边工作。

@业兜 江门 独居半年

03 “为了对抗孤独,

每天早上我都要把电视打开”

对抗孤独,是独居者永远要面对的问题。有人找到了方法,有人仍然没有...

一个人的迷失。23年来第一次一个人生活。太惶恐了。

每天早上要把电视打开,就是为了听点声响。最喜欢一边打用扩音电话一边打扫屋子,显得自己不像那么孤独。

和之前的舍友散了伙,再也聚不起来。以前误以为自己是个爱安静的人,不是,慢热的性子没有改,但是太需要一个朋友。与性别无关,只要是个朋友,就不会这么难过。

独居的成本太高了,而我自己也太low了。作为一个死宅,可以把自己扔在床上一天不吃不喝,不知道想什么。

从前不明白大城市的陌生人社交有什么意义,现在懂了,大概是太想认识新的人却又被自己的圈子自己的小屋子框起来。

@大丸子 独居3个月

一个人站在武汉市中心32楼的房顶,翻遍通讯录一千六百多人,竟然没有一个能说心里话。后来我删了一千人。

@吃豆皮 独居5年

04 “一个人搬家,才是最孤独的”

一个人搬家,被列为“国际孤独等级表“的第九位,除了断舍离,独自打包、把东西搬到新家、再重新收拾新家,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一个稳定的住处有多难得。

留学的第一年租房很困难,顶着学业ddl压力,各种寄人篱下,一年内搬了五次家,最后一次搬家前差点露宿街头。

最后拎着行李去了一个离市区很远的学生宿舍找宿管碰运气,结果当时上天眷顾,有个房间空了出来,自己不必露宿街头了。

@叔桐 独居5年

对于一个每换一次租住就要收拾的像自己家一样的人来说,搬家是最难的事。每一次搬家都要经历 打包 收拾旧物 整理记忆,是一次周期很长的断舍离。断舍离的不止是物件还有记忆和对未知生活的计划。

在找新的住处的时候,尽量找到自己特别满意的,并告诉自己,这是一次新生活的开始,经历过这次阵痛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琳琳琳 独居3年

05 “回头看,没什么是最难的了”

独居让人痛苦,也让人成长,也许若干年后,再看那些,就会觉得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现在回头看看,已经没有什么事情是最难的事了。

和最好的一帮朋友告别自己独自去了远方的城市,丢了手机,生病没时间看病自己买药,发现自己到了失眠的年纪,发现自己以为最正确的人只不过是个过客而匆匆分别。

一步一步的走过来,发现生活中偶尔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的沮丧和悲伤,每一个细节集聚起来变成一个令人崩溃的瞬间,这些东西往往成了比较阴暗和灰色的体验。

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就跟伤口愈合一样,你除了保证不再受伤和伤口不感染之外,别无他法。所有令人崩溃的事情也是这样,等着时间慢慢过去,给自己创造一个温暖的时间和空间。

点一支香薰烛,冲一杯热可可,回忆起在春熙路上五光十色的流光溢彩,在千厮门大桥上两个人漫不经心的合拍。有的时候遮掩比逃避更有效果,在水中扑腾挣扎不如自己给自己丢下一个救生圈。

@Joe-L 独居1年半

END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一个观点:每个人都要至少经历一年以上的独居,经历过柴米油盐的洗礼,才能明白最后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才能学会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大概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吧。

前几天一位朋友,刚刚从家里搬去了杭州工作,从离我4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了1小时,看着她找到工作找到还算满意的住处,颇有一种未来可期的感觉。

让我想起自己刚来上海时的心情,或许每一个独居的人都是从“未来可期”开始,慢慢学着忍受孤独、感受另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温暖吧。

最后,分享即友的一段话做结吧:

往往远走他乡时,才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时候,学会了人情世故,也学会了被爱和爱别人。之前自己每次离开家,登上火车之前,总是不明白,为何父母会对我不回头地走掉,心怀不满。

直到有一次,去火车站送走最爱的人,目送她不回头地远去,独自一个人走回家的时候,湿润的眼眶解答了我的疑惑。从那次以后,我都尽可能走得慢一点,多回头看一眼。

@白露未霜

今日话题

你觉得独居时,最难的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