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故乡拿撒勒,犹太人眼中的穷乡僻壤,一个上帝从未遗忘的角落

拿撒勒,这个曾经的小山村是耶稣和他母亲马利亚的故乡。在这里马利亚结识了来自伯利恒的约瑟,并和他订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这里向等待出嫁的马利亚宣告上帝的道将在她腹中成为肉身。耶稣随马利亚和约瑟从埃及回到拿撒勒后,在这个犹太人眼中的穷乡僻壤(《约翰福音》1章46节)默默地生活,直到30岁开始传道。

拿撒勒位于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区,眺望圣经中屡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来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绘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为瞭望地的功能。

圣经在福音书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两条关于这里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众多,有需要和财力修建犹太会堂(《路加福音》4章16-27节);二是拿撒勒附近有个悬崖(《路加福音》4章28-30节)。

到了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至15世纪),关于拿撒勒的记载增加了许多。四世纪的伊皮法纽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亚 (Tiberias) 的约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请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纪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亲海伦娜 (Helena) 的传记中指出,海伦娜曾在拿撒勒搜寻大天使加百列向马利亚报喜的地点,并在其上修建了一座华丽的教堂。

六世纪一位皮亚琴察 (Piacenza) 的无名朝圣者在游记中记述说,当时拿撒勒的犹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礼拜场所:犹太人有犹太会堂,基督徒有建于马利亚故居的大教堂。教堂里供奉着一件女式外衣,据传曾属于圣母马利亚,可以赐福给任何触碰它的人。

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巴勒斯坦地区,拿撒勒的犹太人与波斯王霍斯劳二世 (Khosrau II) 结盟,迫害基督徒。

公元630年,拜占庭征服了加利利,犹太人遭到极端迫害,逐渐在拿撒勒消失。阿可夫 (Arculf) 主教在记述他公元670年到圣地朝圣的经历时写到拿撒勒的两个教堂——建于耶稣养父约瑟的木工坊上的圣约瑟堂和建于马利亚故居上的天使报喜堂,但他对曾经存在的犹太会堂却只字未提。

十字军之前的阿拉伯时期(公元638-1099年)关于拿撒勒的纪录所存甚少。巴伐利亚主教威廉巴 (Willibald) 在公元723-726年的著作中只提到有一座天使报喜堂。

公元943年阿拉伯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马斯欧迪 (Al Mas'udi) 也提到了这座教堂。

据十字军时期历史学家提尔的威廉 (William of Tyre) 记载,1099年十字军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后,欧特维尔的坦克雷德 (Tancred of Hauteville) 成为加利利 (Galilee) 公爵,开始维修和重建与福音历史有关的教堂,工程的重点在拿撒勒 (Nazareth)、提比哩亚 (Tiberias) 和他泊山 (Mount Tabor)。

西沃夫 (Saewulf) 于公元1102年到达拿撒勒。他在著作中写道,在满是残砖碎瓦的村庄里,大天使加百列向圣母马利亚报喜的地方,有一座极其华美的修道院耸立在废墟中。

1109年至1100年,拿撒勒的天使报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被华丽地整修一新,取代贝珊 (Beit She'an) 成为当地教区的主教座堂。另有许多与教会历史有关的地点也被标记出来,并修建了教堂。有圣撒迦利亚堂、圣加百列堂和为纪念早期教会神学家耶柔米 (Jerome) 到访拿撒勒而修建的圣耶柔米堂。在耶稣曾讲过道的犹太会堂(《路加福音》4章16-27节)和他险些被推下去的悬崖(Mount Precipice,《路加福音》4章28-30节)也都修建了教堂。

1170年,一场大地震由叙利亚一直波及到巴勒斯坦,正与十字军作战的撒拉逊人 (Saracens) 趁乱攻击拿撒勒。1187年7月4日,十字军在哈丁战役 (Battle of Hattin) 中被萨拉丁 (Saladin) 击败。这次溃败直接导致了拿撒勒的陷落,避难于天使报喜堂的基督徒全部被杀。科格索尔的劳尔 (Raul of Coggesshall) 在这段动荡的年月访问了圣地,在描述圣地遭到的破坏时他说道,“所多玛之子”毁坏了数不清的圣迹。为使基督徒朝圣者不再受到穆斯林的限制,十字军与穆斯林在1192年签订了和平条约,要求后者允许基督徒管理天使报喜堂。1211年萨拉丁的弟弟阿迪勒苏丹 (Sultan Malik al-'Adil) 撕毁了这项条约,基督徒在拿撒勒再次失去了信仰自由。

在此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和阿迪勒苏丹的儿子卡米勒苏丹 (Sultan Malik al Kamil) 签订了十年条约,再次允许基督徒到拿撒勒、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朝圣。朝圣活动由此恢复。

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于1251年3月24日在天使报喜堂参加了弥撒。

1260年,埃及穆斯林马穆鲁克人 (Mamluks) 发动了针对十字军和叙利亚巴勒斯坦阿尤布王朝 (Ayyubbid) 的军事行动。

1263年,拜伯尔斯苏丹 (Sultan Baibars) 命令其军队占领并摧毁圣地的基督教场所,拿撒勒的天使报喜堂也未能幸免。

马穆鲁克人对圣地的占领 (1291-1517年) 开始于十字军最后一个堡垒阿卡 (Acre) 的陷落。在此之后,拿撒勒变为一个人口稀少的村落。偶尔有一些敢于冒险的朝圣者到达这里,根据他们的描述,天使报喜堂的遗址上建有一个小教堂,在向当地穆斯林支付费用后,基督徒可以进入参拜。这个时期尚存的教堂还有前面提到过的圣加百列堂,犹太会堂教堂和拿撒勒附近悬崖上的教堂。这些都由希腊正教会管理。

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下,圣地的希腊正教会 (Greek Orthodox) 因其领袖所在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现伊斯坦布尔, Istanbul)位于奥斯曼帝国内部,从奥斯曼苏丹那里获得了比拉丁公教会 (Latin Catholic) 更多的权益。

1620年,在信奉德鲁兹教 (Druze) 的黎巴嫩酋长法赫尔丁二世 (Emir Fakhr-al-Din II) 的批准下,来自意大利诺瓦拉 (Novara) 的方济各会圣地会省监督 (Franciscan Custody of the Holy Land) 托马斯·欧比斯尼 (Tommasso Obicini) 接管了天使报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的断壁残垣。玛龙派 (Maronites) 和默基特派 (Melkites) 这些东方公教会 (Eastern Catholic) 也相继回到拿撒勒 (Nazareth),与希腊正教和拉丁公教一起组成现在拿撒勒的主要基督教团体。

1624年,在特拉贝 (Tarabei) 酋长的命令下,拿撒勒被洗劫,当地的方济各会士和居民为逃避抓捕而背井离乡。

1635年支持方济各会的法赫尔丁二世酋长死后,教会遭到了更加剧烈的迫害。

1638年,以基督徒为主的拿撒勒被附近城市的穆斯林袭击。拿撒勒居民以十字军时期教堂的废墟作掩护进行顽强抵抗,但终不敌穆斯林的强大攻势,以致拿撒勒被占领,住宅被焚毁,居民被迫逃亡。

到了17世纪末,萨费德 (Safed) 酋长持续蹂躏天使报喜堂,屡次放火烧毁祭台,洗劫修道院。直到1730年方济各会士才得以在天使报喜堂的断壁残垣上重建一个方形小教堂,并在旁边新建了修道院。拿撒勒及其周边地区在18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自己的行政机构,民政和司法工作不得不交由方济各会士代管。

到了1789年底,拿撒勒才有了自己的总督。19世纪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向奥斯曼阿卜杜勒·迈吉德苏丹 (Abudulmecid) 施压,要求实行较为自由的改革派政策。拿撒勒得益于这样的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迅速。当时的人口由4,000名不同教派的基督徒和2,000名穆斯林组成。1877年由于基督徒不断增多,天使报喜堂得以扩建。

1918年,拿撒勒被阿伦比 (Allenby) 将军率领的英国军队占领。当时的人口约有8000,其中三分之二为基督徒。英国人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当地居民的安全与自由,拿撒勒从此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并成为加利利 (Galilee) 的行政中心,由各个教会支持的慈善、社交和政治活动也得以蓬勃发展。

到了1948年英国托管后期,拿撒勒居民增长到18,000人。当时的巴勒斯坦共有基督徒10万人,由24个不同的派别组成,其中1万人生活在拿撒勒。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拿撒勒成为以色列的一部分。当地以阿拉伯裔为主的基督教会在接收犹太裔基督徒和向这个新国家过渡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艰辛。

以色列独立战争急剧改变了阿拉伯人在该地区的分布。战争后期,12,000居住在乡村的巴勒斯坦穆斯林沦为战争难民,迁徙至拿撒勒,改变了这里一直以来以基督徒为主的人口结构。到了90年代,拿撒勒穆斯林比例增加到了70%。

拿撒勒从60年代初的不到6万人,激增到了2012年的30万7千人。1957年,一个以犹太裔为主的居民区在拿撒勒东北部形成,因海拔较高被称为“上拿撒勒” (Upper Nazareth, Nazareth Illit),最高法院和市政府都设在这里。

1969年在原址上新建的天使报喜堂完工,成为拿撒勒的地标,每年吸引着几百万世界各地的朝圣者。

现在的拿撒勒已发展成为以色列北部最大的城市,因绝大部分居民为阿拉伯裔而被称为“以色列的阿拉伯之都(the Arab Capital of Israel)”,居民里69%信奉伊斯兰教,30.9%信奉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