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范跑跑”跑了之后,留给我们什么?

10年前的512汶川地震,被称为“范跑跑”的范美忠一跑成名。之后,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范跑跑之歌》中,一个被妖魔化的范美忠在一所学校的地震废墟上逃跑,这样一幅图景构建了民众对于“范跑跑”难以磨灭的印象。后来,我们得知范美忠所在学校无一师生伤亡。不知大家对于这个结果怎么看?又该如何去面对当时被千夫所指的范美忠。

10年前,“范跑跑”跑了之后,留给我们什么?


“范跑跑”跑了之后,留给我们什么?首先,是道德焦虑。面对生死,人人皆有求生本能,这一点无可厚非。并不因为范美忠是教师,就理所应当该为学生牺牲。这一点,无关乎师德,而是更高意义上的人性。请永远记住,我们可以去认知人性,但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在面临生死等极端的人性考验下,我们得到的答案不能说是好或是坏,但很可能是令人失望的。我们面对道德焦虑的困境,从来都是指责别人为首要,反思自己的却很少,以此来掩盖自己的脆弱。比如,我们与范美忠易地而处,很难保证自己就不跑吧?


10年前,“范跑跑”跑了之后,留给我们什么?


其次,是真相焦虑。地震后,我们往往把“范跑跑”与那些勇敢救护孩子最终却牺牲的老师对立起来。当然,死去的老师是光荣的;范美忠则是可耻的,值得批判的。大家忙着去树立一个个英雄形象,却忘了去追问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那些在豆腐渣工程下丧生的师生们,仅仅是因为跑与不跑所能够决定的吗?如果我是一个家长,我会认为老师先跑与后跑都没关系,只要建筑质量过硬,一样不会有人员伤亡,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活着,不好么?难道非要去赚亏心钱,然后老师英勇挺身而出,和学生死成一片,最后大大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一番,这样就能够缓解我们内心的痛苦么?毫不留情的说,这恰恰是对当事人家庭痛苦的一种消费和误解。相信他们最大的心愿,从来只是一家人能够齐齐整整,平安幸福吧?

10年前,“范跑跑”跑了之后,留给我们什么?


最后,是个人主义的焦虑。在中国,提起个人主义,仿佛马上就要被打倒,是非常要不得,不道德的。我们往往赞赏为别人牺牲的人,歌颂集体主义,觉得为国、为民、为他人牺牲是最大的光荣和幸福。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个人本身的生命、健康以及幸福同样是值得尊重的。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样值得尊重。地震天灾来袭,难道仅仅因为范美忠跑了,学生就会死光?或者范美忠要是不跑,学生就全部幸存?这种荒谬的逻辑显然站不住脚。其实,与其有功夫做这种道德上毫无意义的讨论和指责,还不如做点实事——把校舍工程质量搞上去,那样,即是面对地震,师生幸存的概率会大得多。

10年前,“范跑跑”跑了之后,留给我们什么?


最后,我要以《圣经》中的一个小故事来结尾——耶稣有一次带着门徒,看到大街上人们纷纷指责一个妓女,觉得她令人作呕,有伤风化,都准备朝她身上扔石头。这个时候耶稣说:你们谁若没有罪,便可以朝她身上扔石头。最后大家都沉默不语,没有一个人扔出石头。同样的话送给我们每一个人:你们谁若没有罪,谁便可以朝着“范跑跑”扔石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