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融资去向不明 达实智能实控人这是什么操作

来说,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有很多,比如银行借款,定向增发,债券等等,基本面差一些的公司,上述渠道无法获得资金,就可能采用股权质押的方式筹钱。获得的资金一般也是用于公司日常经营。而达实智能实际控制人的操作,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上周六(11月16日),达实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拉萨市达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实投资”),及持股5%以上,公司指控人刘磅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办理了质押及解除质押手续。根据公告内容,本次达实投资和刘磅分别向深圳市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办理了接触质押,合计股数1亿3369万股;但同时又办理了新的质押,合计股数仍然为1亿3369万股。质权人仍然是深圳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在用途一栏里则写明:偿还债务。

截至本次质押,达实集团和刘磅累计质押股份2亿75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4.25%。

大股东资金链不稳?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指出,本次股份质押融资未用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相关需求。或许是为了安抚投资者,公告中称,达实投资以及一致行动人刘磅的还款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投资分红,资产处置和其他收入等多种方式,具有足够的资金偿付能力,并表示上述股东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况。但公告中写明质押融资的用途为偿还债务,如此说来很可能是实控人需要偿还与公司无关的个人债务或其他公司债务,这不免会引起投资者担忧,究竟是偿还何种债务?实控人的资金链情况到底如何?

此外,除了股权质押,达实智能本身经营状况也不理想,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5.67亿元;净利润1.288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2.28%和17.35%。公司股价长期运行在3元-6元之间,从去年至今也没有过分红。对公司的前景也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