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三则——董 吉,褒女,班孟

董 吉

  董吉是于潜人,三代人都信奉佛法,到了吉则更加精心勤奋,常常斋戒诵读《首楞严经》。

  村中有病人,总是请董吉去诵经,大多都能痊愈。

  同县人何晃也信奉佛法,最后得了山毒病,非常痛苦。

  何晃的哥哥惶恐不安,急忙就去请董吉。

  董、何两家相距六七十里,又隔着大河。

  五月中下大雨,晃兄刚渡河时,山水还没有到,吉答应他吃了午饭后再走,等到去的时候,山水暴涨不可以过去,吉不能泅渡,迟疑叹息了好久。

  吉守信正直,一定要按时到达,于是心里推测,而发誓说:“吾救人的苦痛,不考虑我的生命了,希如来大士,普照我的诚心。”

  于是脱掉衣服,用口袋装着经书顶在头上,一直入水中。

  根据水的深浅,应当到吉的脖子,等到渡水,才到膝盖罢了。

  已经上了岸,丢了经书,他非常悲恨,不一会到了晃家,施三礼表忏悔,流泪而自责。

  俯仰之间,就看见经袋子在高座上,吉悲喜交 加取来看,香气袅袅的象有湿气,打开口袋看经书,还是象以前那样的干净整洁。

  于是村中人一时都信奉佛法。

  吉家的西北,有座高险的山,山中有许多妖魅,侵害居民。

  吉用经戒的力量,想要降服它们。

  在山边的四五亩地上,亲手砍伐林木,建造小屋,安设高座,咏诵《首楞严经》一百多天,寂静而无妖,民害才稍止。

  以后有几个人到来,和吉攀谈很久,吉想他们并不是于潜人,山穷而幽绝,是从那里来的呢?

  疑心他们是鬼神,就对他们说:“你们难道是这里的鬼吗?”

  答道:“是的。听说您的德行洁廉,所以前来相见,并请求一事,想要听听你的意见。吾们世代住在这山里,是游居之地,你已来这里,怕要冒犯,我们总是怀着不安的心理。现在想要划个界限,应当砍树为定。”

  吉说:“我喜欢这个地方寂静,诵读典经,不相干扰,正高兴想这样做呢,愿你等庇祐帮助。”

  鬼答道:“听凭你的安排,我们再不侵扰了。”

  说完不见。

  过了一宿,所割的地四周之外,树木都枯死,象焚烧过一样。

  【原文】董吉,于潜人也,奉法三世,至吉尤精进,恒斋戒诵首楞严经。村中有病,辄请吉诵经,所救多愈。同县何晃亦奉法,卒得山毒之病困,(困原作“因”,据明抄本改。)晃兄惶遽,驰往请吉。董何二舍,相去六七十里,复隔大溪,五月中大雨,晃兄初渡时,水尚未至,吉与期设中食后,比往而山水暴涨不复可涉,吉不能泅,迟回叹息良久。吉既信直,必欲赴期,乃测然发心,自誓曰:“吾救人苦急,不计躯命,冀如来大士,当照乃诚。”便脱衣 ,以囊经戴置头上,径入水中,量其深浅,乃应至吉颈,及渡,才至膝耳。既得上岸,失囊经,甚悲恨,寻至晃家,三礼忏悔,流涕自责,俯仰之间,便见经囊在高座上,吉悲喜取看,浥浥如有湿气,开囊视经,尚燥如故。于是村人一时奉法。吉家西北,有山高险,中多妖魅,犯害居民。吉以经戒之力,欲降伏之。于山际四五亩地,手伐林木,构造小屋,安设高座,转首楞严经百余日,寂然无妖,民害稍止。后有数人至,与吉言语良久。吉思惟非于潜人,穷山幽绝,何因而来,疑是鬼神,乃谓之曰:“诸君得无是此中鬼耶?”答曰:“是也。闻君德行清肃,故来相观,并请一事,想必见听。吾世有此山,游居所托,君既来止,虑相犯冒,恒怀不安。今欲更作界分,当杀树为断。”吉曰:“仆贪此寂静,读诵经典,不相干犯,方喜为此,愿见祐助。”鬼答曰:“亦复凭君,不侵克也。”言毕而去。经宿,所芟地四际之外,树皆枯死,如焚焉。(出《冥祥记》)

褒 女 

  褒女是汉中人。因为是褒君的后代,就以褒为姓。

  住在汉水、淝水二水之间。

  她小时候就好道,淡泊清静,到了盘发插笄的年龄后,常在浕水上学浣纱。

  有一天,忽然天地昏暗云集雨落,褒女似有所感而怀了孕。

  她的父母责怪她,她忧愁痛苦,就生了病。

  临终时对她的父母说:“死后葬我的时候,希望你们用牛车送到西山上。”说完就死了。

  她的父母把她的尸体装到车上,还没有来得及套上牛,那辆车就自己走了,越过汉水和淝水,横流而渡,径直登上了浕口平元山顶。

  平元山就是浕口化。家里的人追车时,只见五彩祥云如车盖,天乐惊空,旌旗仪仗前导后从,见到褒女升天而去。等到再看车中,只剩空棺而已。

  乡里人建立祠庙祭祀她,水灾旱灾时向她祈祷,都有灵验。

  现在浕口山顶上车辙的痕迹还存在。

  其后张世安也在这座山得道,白日升天。

  【原文】褒女者,汉中人也。褒君之后,因以为姓。居汉、淝二水之间。幼而好道,冲静无营。既笄,浣纱于浕水上,云雨晦冥,若有所感而孕。父母责之,忧患而疾。临终谓其母曰:“死后见葬,愿以牛车载送西山之上。”言讫而终。父母置之车中,未及驾牛,其车自行,逾淝、汉二水,横流而渡,直上浕口平元山项。平元即浕口化也。家人追之,但见五云如盖,天乐骇空,幢节导从,见女升天而去。及视车中,空棺而已。邑人立祠祭之,水旱祈祷俱验。今浕口山顶有双辙迹犹存。其后陈世安亦于此山得道,白日升天。(出《集仙录》)

班 孟

  班孟,不知是哪里人,有人说她是女子。

  她能在空中飞几天,又以坐在虚空之中与人说话,还能钻入地下,刚进去时,从脚开始没入,一直到胸部,渐渐地进入地下,只剩帽子头巾没有进去,过了很久,就全部没入而不见了。

  她用手指刺地,就能成井可以汲水。吹人家屋子上的瓦,瓦就飞入人家家里。几千棵桑果树,班孟全部把它们抓出来聚拢成一堆,堆积得象山似的;这样放着十几天了,她吹一口气,这几千棵桑果树就各自回到原来的地方,象平常时一样。又能在口中含一口墨,把纸放在面前舒展开,她嚼墨一喷,都成为文字,写满了纸,各有意义。她食酒和丹药,年纪四百岁反而更年轻了。后来进入大治山中。

  【原文】班孟者,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女子也。能飞行经日,又能坐空虚中与人语,又能入地中,初去时没足至胸,渐入,但余冠帻,良久而尽没不见。以指刺地,即成井可吸。吹人屋上瓦,瓦飞入人家间。桑果数千株,孟皆拔聚之成一,积如山;如此十余日,吹之各还其故处如常。又能含墨一口中,舒纸着前,嚼墨喷之,皆成文字,竟纸,各有意义。服酒丹,年四百岁更少。入大治山中。《神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