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打霜后收获红薯,这样的红薯能长期储藏吗?

农村老俗话


一直到现在,我们家都还是种有红薯的,每次到了收红薯的时候,都很容易弄得衣服上、手上,全是红薯浆,在手上黑乎乎的,怎么都洗不掉。再说回来,我们那边没有人会等到打霜之后再收红薯,不过偶尔也有天气突变,还没收完就打霜的情况。我可以确切地说,打霜之后收的红薯,口感会发生变化,很不好吃,而且很容易烂。



霜冻后的红薯储存问题

我刚刚说了,在打霜之后,再收获的红薯,很不利于储存,即使你收获的时候,红薯看着是好的,放进红薯窖之后,不久就会发生霉烂,而且霉烂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物质,还容易导致其他本身好的红薯一起相继发生霉烂腐烂,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连着烂一大片。即使你及时处理,红薯没烂,但是红薯的口感也会大打折扣,吃过的人都知道,受过霜冻的红薯,红薯中心部分煮熟了吃着都是硬的,口感很不好。

那么为什么打霜之后,再收获红薯的储存就这么容易烂,难以储存呢?相信大家都有感觉,打霜之后,温度很低,红薯就会发生冻伤。有一些红薯会有一部分露出地面,即使没有露出地面,因为温度骤降,土地温度也会下降,一般土地温度在9℃及以下,红薯就会发生冻伤。如果土地含水量高,红薯更容易发生冻伤。

相关注意事项

一般红薯的收获,在霜降前十天左右就会开始,但这个也要根据不同地区以及种植量的不同而调整,比如你种植的红薯很多,收获过程要花很长时间,那就可以再提前一点。最好的就是根据天气温度来决定,研究显示,一般在15℃时,红薯的膨大就会停止,土地温度降到9℃时,就会发生冻伤。

红薯收获时,水分越高越容易发生冻伤,就越不利于储存,所以一定要做好红薯地的排水工作,红薯栽种一般都是要垄沟的,高度和宽度都要合适,一般不要雨后立即收,不仅会给收获带来难度,水分过高也不利于储存。收获前,可先将红薯藤割掉。在收获、储存过程中,尽量不要伤到红薯。对收到冻害、有伤的红薯要单独捡出来,先利用处理。


三农实事分享


农村打霜后收获红薯,这样的红薯能长期储藏吗?

老娘舅是农村人,一辈子种植红薯。最好的时候一年可收红薯上百担红薯,光加工红薯粉就有二千多斤。我地区山区,过去种植红薯是为了填饱肚子,早上红薯粥,中午红薯饭,从九月份开始一直吃到明年清明。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红薯储藏方法,万一红薯在储藏时霉烂了,那来年开春就要饿肚子了。所以啊,储藏的红薯必须在打霜前采挖,而打霜之后采挖的红薯根本不利于长期储藏,如果量多只能加工红薯粉了。

为什么呢?因为打霜了,红薯怕冻。一般来说,打霜气温应该是在零度左右,这时不但天气寒冷 ,土表皮都是冻着的霜,白白的跟雪一样,就是没有雪的厚度,可冻害却比下雪更厉害。每当想起挖红薯就想到冻裂的双手,还有满手的红薯脂。特别是我们山区霜比雪冻的更厉害,太阳一晒都熔化了,水也就湿了土地里的红薯,到晚上一冻红薯就被冻熟了。肉眼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可要是把它储藏起来,这样的红薯肯定过不了冬。所以啊,储藏的红薯一定要打霜前采挖回家。

那么,红薯储藏有什么具体要求呢?凭我多年来的储藏经验,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到打霜前采挖,最好是抢晴天,忌雨天,将挖好的红薯让太阳晒一下,方便除去红薯上的泥土。


二、储藏的红薯要选择,有挖破的、有开裂的、有烂薯的、有冻伤的一概不能储藏,可以把这些红薯清理加工成红薯粉,或者喂猪当饲料。



三、储藏地窖 一定要挖在向阳区,最好朝西方向,离地面2一3米为妥,这样有利于沥水,保持地窑干燥 ,并铺垫干稻草,放一层红薯并铺上一层细沙,储藏好后密封洞口就行。



亲爱的读者,你也是吃红薯长大的,你认为打霜后采挖的红薯有利于长期储藏吗?


老娘舅说事


红薯曾是我们豫西地区的当家农作物,“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这里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说实在话,由于吃得太多了的缘故,我对红薯那个厌烦劲,这辈子不会改了。

红薯春种秋收,我们在“寒露”节气一过,小麦种上后,就开始刨挖红薯,晾嗮红薯干了,这是要为后来的磨红薯面,蒸馍、擀面条打基础用的。“霜降”过后,红薯秧子霜一打,全变成黑、紫色,萎抽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出下窖红薯了。我问父亲这是啥道理,父亲告诉我,霜打过的红薯,水分就大大减小了,才能放住。后来,我做了粮食保管工作,通过理论学习,知道了:霜打过的红薯,游离水大大减少,几乎只剩下束缚水了,红薯果生命活力减小,就好贮存了;另外一个原因是,霜降过后,土壤里的虫卵和病菌遭到杀害 ,红薯这时候出,就不会有携带现象,自然就好贮藏了。


程红森


打霜时间长了,地里土质是湿的,这样的红薯收取后难以长期储藏。打霜时间短,地里土质是干的,这样的红薯收取后,可以长期储藏。


因为:



红薯是喜欢高温的作物,在高温下它可以很好的生长,在25度以上,即使把红薯用刀切成几块,把它放入土中,这些红块过几天都可以长出新苗来。


但红薯怕低温,红薯的茎叶在15度以下就会停止生长,遇霜后就会枯萎。冰点下红薯就会受冻。


如果土地潮湿,外部低温很容易导入地层,红薯在地里时间长了,白天和晚上的气温较大,使浅层的红薯受冻,这样的红薯当时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但可能其表面物理性质遭到破坏,这样的红薯,在储藏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很容易烂的。


如果打霜时间短,土层又干燥的话,干土保温性好,短时的下霜,还不能迅速的降低土层里的温度。虽然夜晚外部气温较低,但干燥的暖土层一时难以降下低来。


这种情况下收获的红薯,其实没有受到半点伤害,所以可以长期储藏。


即使没有受冻伤的红薯,要想长期储藏,也要有一个适宜的储藏环境,并要对红薯进行挑选,洒上保鲜剂,如果有地窖、地洞最好,如果没有,放在地下室里,用沙土全部包盖好,也可以储藏很久的。


我是一生好人大司马,愿与您一块关注、探讨三农的各种问题,也愿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一生好人大司马


在商洛市的川道地区,红薯留种都是在打霜以后采挖的,而红薯大部分在霜降前采收。因此上,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来说说打霜的温度

我们都听说过“霜打低洼地”、“霜打平川”吧,也就是说,同处在一个地方,打霜首先从海拔较低的地方出现,而山坡地出现霜冻的时候相对推迟。但是,川道地区的地温绝对比山坡温度高,这一点毋容置疑。打霜其实就是地面温度短时间降低到0℃或者以下的时候地热和冷空气相遇,在植物上的表现,都是出现在晚上晴朗的时候,其余时间的最低温度大多都在4℃以上。在这个时间段,平均地温在11~13℃之间,红薯并没有出现冻害现象。但是,经历了霜冻以后,气温就降低很快了,地温也随之降低,也就要尽快挖红薯了。


红薯收获储藏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红薯原产热带地区,属于喜温作物,地温在15℃以下就几乎停止生长,在9℃以下就容易遭受冻害,所以,采挖红薯最低温度在11℃以上,红薯的储藏温度保持在11~13℃最为最适宜。

为什么种薯都会选择在霜降节前后采挖呢?

在商洛地区,每年都会预留一块地,专门用作第二年的红薯种栽植地。基本方法就是在春季栽植的符合本品种特征的红薯蔓上面剪取一段顶部嫩稍,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嫩稍没有感染病毒病,相当于选择了脱毒红薯品种,产量会增加很多。由于栽植的时间基本上在6月下旬,比回茬红薯栽植迟20天左右,生长期相对偏迟,所以块根膨大期也迟的多。因为商洛川道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温度相对于北方的温带地区要高一些,秋季末期气温和地温还保持在红薯继续膨大的区间,所以,老农都会有效地利用这些有效积温,保证红薯延长生长期。一般,等到霜降节以后,土壤墒情合适的时候就开始采挖,最迟不超过立冬节气。


大田红薯采挖时间为什么提前?

在商洛市川道,红薯从栽植到收获,全部都是纯人工操作,没有实行机械化。而红薯采挖受土壤质地和土壤湿度的影响,采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情况下,春季栽植的红薯都在秋分以后开始采挖,到寒露前结束。回茬红薯从寒露后5天开始采挖,霜降节结束。然后才开始采收,这是长期以来的习惯,也符合当地的情况。

实践证明,商洛市这种采收红薯的方法,是合情合理的,只要做好浸种处理预防红薯黑斑病,就能长期保存。这只是商洛市的红薯采挖情况,北方地区必须提前。


农耕子


当前临近霜降节气,玉米、花生等不少农作物已经收获完毕,而地里的红薯还一片片生长着呢。这要是打霜后再收获红薯,这样的红薯能长期储藏吗?

虽然还有一个星期就到霜降节气了,但庄稼人都知道,当前昼夜温差大,红薯藤蔓还是绿油油的,红薯内部的淀粉积累加强,红薯会越长越甜。采挖过早,红薯甜度、粉糯程度都会降低,达不到最佳风味。

但是,随着季节来临,到了霜降前后,一旦打过几场霜,再绿再茂盛的红薯叶都要被霜打蔫变黑。并且,被霜打过的红薯,容易出现腐烂,已经不耐储藏了。被霜打严重的红薯,直接从土里挖出来时,就能看见红薯表皮已遭霜冻发黑了。

经霜打过的红薯,不仅不再耐储藏,红薯品质也已经降低了。被霜打后的红薯,直接生切来晒的话,会出现不容易晒干的情况;如果将红薯蒸熟后再晒的话,这种红薯干干硬发黑,没有韧性,口感较差。

有的人会说,打霜之后的红薯会很甜,说的应该是红薯收获回家之后,经过打霜时节后很甜。而不是红薯在地里直接遭受霜冻,因为在地里遭到霜冻冷害后的红薯,会变得不易煮软,吃起来发硬、口感很差。

因此,要想收获能长期储藏的红薯,最好在打霜之前将红薯从地里挖回来。通常,红薯收获期在霜降前后,赶在打霜前收获完成。除了看时节,也可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温度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通常情况下,土壤温度在18℃时,红薯长大的幅度很有限了;而土壤温度低于15℃后,红薯停止长大。因此,在土壤温度在18℃左右时,就可以着手挖红薯了。当土壤温度降到9℃以下时,红薯就会发生冻害了,再不及时采挖的话,红薯就要腐烂在地里。

在南方地区,霜冻来得较迟,红薯经受初霜也无大碍,可以推迟到霜降之后再收获,但是最迟也不宜超过立冬。红薯表皮薄,水分含量高,尤其怕霜打。因此,最好的打霜来临之前,将红薯采挖完毕。

除了以上对霜降收红薯的这些看法之外,你对收红薯还有哪些的建议呢,欢迎关注我并留言分享哦!


田园漫记


笔者家住南方,家里每年都会留出几块旱地栽种红薯,除了少部分红薯是家里自食外,其余主要还是用于喂猪,而猪只整个冬季的主粮就是红薯。因此,红薯的长时间储存就成为很关键的一环,如果与红薯存储有关的多种措施不到位,都会影响其保鲜时间长短。

首先,成熟红薯的采挖时间要合理。根据品种的不同,红薯的采收时间一般在8-10月期间,但最迟要在霜降节气到来前采收完毕(虽然霜降并不意味会打霜)。当前正是笔者家乡的红薯采收季节。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季节,过了霜降节气,就预示着冬天的到来,气温将越来越低,昼夜温差会更大。红薯存储的适宜温度为10-15℃,如果等到打霜(霜降节气以后)才采挖红薯,很容易导致红薯的表皮组织被冻伤,既容易造成红薯腐烂不利于保存,又会影响红薯口感。

其次,采挖、存储方式要合理。在采挖红薯的时候,尽量做到不要损伤红薯;从地里到家中转运过程中,也尽可能保持红薯的完好无缺。同时,采收完成的红薯先不要立即入窖或放到稻壳堆里,而是应该先将其均匀平摊至干燥通风的地方,待自然阴干红薯表面的水分后,再跟进红薯的健壮情况分类存储。存储过程中注意做好保温、通风工作。

最后,定期检查红薯保存情况。这样操作主要是查看红薯有无出现腐烂现象;如果发现有个别红薯烂了,就应立即将其清理出去,以减少因此引发周围红薯相继腐烂的情况出现。


乡鉴


今天是阳历的10月20号,而今年的霜降是在24号,我们这里红薯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没有收获。对于题主说的霜打的红薯在收获以后能够长期储藏我是这样认为的:

(1)霜打的红薯应该是最好吃的,因为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有这样的一个说法“霜打的红薯比较甜”。所以很多农民朋友们选择在霜降后开始收获红薯。

(2)霜降收获红薯能够长期储藏的原因是有红薯的生长发育周期所决定的。我们这里的红薯种植大都是麦茬红薯,而红薯的生长发育周期是120天左右,也就是到了霜降的时候就是红薯成熟期。所以这个时候收获红薯是最好的。


(3)红薯收获以后想要储藏的时间就必须的经过3--4天的晾晒才是最好的。并且要在晚上的时候用材料布盖好不然露水给打湿了。

(4)红薯想要储藏的久一点,必须得存放到红薯窖里比较好。红薯窖有圆口窖和长方形的窖,我家的是圆口的红薯窖,储藏的比较少一些,但由于挖的比较深,所以储藏红薯的效果好时间长。


豫东小农


我们农村种植的红薯,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导致红薯采收晚,遇到打霜后的红薯是极其容易损坏的,倘若打霜后在进行采收红薯,这样的红薯是不易贮藏的。

红薯都会在十月份的时候收获,不过由于各个地区种植红薯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在收获时间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红薯的收获适期,应根据气候条件、安全贮藏时间和下茬作物的安排等确定。

红薯收获过早,会有显著降低红薯的产量的影响;而收获过晚,红薯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这期间采收的红薯不耐贮藏,切干率大幅度下降。因而,红薯收获时要注意根据地温来收获、根据土壤干湿来收获、根据是否留种来收获、根据用途来贮藏四个要点。

去年流芳家里的红薯就因为,采收过晚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遭受冻害的红薯不易贮藏,会慢慢的腐烂化水。

红薯尽量在下霜前后收获,因为霜降后温度降低,红薯容易受到冻害。霜降前后一段时间白昼温差大,有利于红薯内部淀粉积累,这样的红薯食用起来口感是非常好的,种植的红薯是否甜,这也主要和淀粉是否转化为糖有着重大的关系。


农人顾流芳


农村红薯多,且听茶哥说。

又到了红薯丰收的季节,大家都知道霜后收获的红薯口感更好,更甜,煮或者烤出来,更软糯,所以更受大家的欢迎。

但是,很多朋友买回去后,红薯很容易发芽,甚至一星期没注意,红薯叶子都长出来了。还有北方的朋友存红薯,一不小心又给冻坏了,没法吃了。

那么红薯怎么样才能长时间储存呢?

第一,家庭食用,怎么样长期储存红薯?

以我们山东地区为例,霜后收的红薯,首先要晒一晒,将表面的土晒干,然后再储存。

其次,要找一个不见阳光的地方储存。

最后,在房间角落里,铺上沙子,然后摆放红薯,再在最上层铺一层砂。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不能让红薯遇到水,否则会坏的很快。

第二,大批量储存,怎样长期保存红薯?

如果大批量储存,就必须使用地窖了。

以前小时候,各家各户为了保证冬天有红薯吃,有白菜吃,都会在自家院子旁边挖一个地窖,开口很小,里面比较大,类似啤酒瓶的样子。

这样的地窖温度和湿度是合适的,但是就是通风条件不行,长时间不用,突然进入,还可能引起中毒事故。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地窖下面可以供车辆行驶了。已经类似于地下室的构造,既能保证通风,同时装卸方便,更适宜大批量的红薯长期储存了。


朋友们,你们那里是怎么储存红薯的,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