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为什么没有因为近亲繁殖灭绝?

科学成就健康


这一结果是自然进化和人工干预造成的。一方面,麋鹿的自然进化时间比较长,在中新世早期就从鹿科动物上分支出来,遗传基因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在麋鹿繁衍的关键期,英国乌邦寺在其种群发展到250只后开始向外输送,在达到600只时开始人为淘汰繁殖能力不好的个体,因此使优质品种保存下来。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主任张林源介绍,麋鹿最初进入欧洲时,由于近亲繁殖程度高,曾出现过严重的近交遗传衰退现象。但经过多次重复引进和输出过程,使大量有害基因丧失,麋鹿优良性状得以保持,安然度过“瓶颈”期,近交耐受力增强,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纯合的现代麋鹿种群。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蒋志刚说,通过近5年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麋鹿父代与子代的性成熟期错开,避免了父子两代的近亲繁殖。北京、大丰、石首3地麋鹿的基因已经产生了差异,这样变异对麋鹿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来说也许是件好事。尽管麋鹿在我国摆脱了灭绝的危险,但来自英、美、加、德等国及国内的70多位专家学者,在学术交流会上呼吁:扩大和增加麋鹿保护地点,开展麋鹿种群的繁殖行为、种群结构与遗传管理研究是当务之急,需要有一个组织来协调交换各地麋鹿亚种群的血统。


麋鹿的怀孕期290天左右,也有超过10个月的,每到怀孕后期,雌鹿食欲明显下降,行动很缓慢,临产前自己会寻找安静、隐蔽的地方待产。雌鹿每胎产一仔,幼仔出生后不到半小时就能站立起来找母乳吃。哺乳期8个月左右。出生后一两天就有追随母亲奔跑的能力了。初生的仔鹿体重大约12公斤,体毛呈棕色,有白色毛斑,两三个月后毛斑自行消失。产仔后的一周左右,母鹿随群觅食,将幼鹿藏在较隐蔽的地方,并定时来喂奶,其余时间任由幼鹿睡眠度日。大约一周以后幼鹿就参加群体活动了。在群体活动时,幼鹿们大都聚集在一起。而母鹿凭着叫声和体味,能在幼鹿群中认出自己的子女。

仔鹿约两年后性成熟,雌性仔鹿长到两岁就可以受孕繁殖下一代。雄性麋鹿成熟期稍长一些,但是不长成4岁以上的大小伙子,是难以从其他雄性麋鹿那里争夺到配偶的。一头麋鹿的寿命,在20年左右。


宠物杂谈聊聊它


其实麋鹿最初进入欧洲时,由于近亲繁殖程度高,曾出现过严重的近交遗传衰退现象。但经过多次重复引进和输出过程,使大量有害基因丧失,麋鹿优良性状得以保持,安然度过“瓶颈”期,近交耐受力增强,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纯合的现代麋鹿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