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都是药店,医院的药都是零差价了,请懂行的说说药店的盈利是从哪里来的?

聽韻


这个本人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1、现在医院药品零差价没错、这就是说医院进价多少钱卖多少钱这个没有争议。再就是有部分人不知道医院药比药店便宜、还有是医院买药不方便有时急用就近原则贵点也就认了。

2、药店药价高的原因是药店可以自主定价、也就是说只要不超过厂家的最高零售限价他想买多少钱都是合法的、

3、就是药店套医保的问题、大家都有过刷医保卡的经历他不会给你显示你买了什么药买了多少、规格厂家都没有只写药品两个字所以导致好多药店卖米面油或日用品来套国家医保

4、以上2、3是药店的主要盈利点不过随着卫健委对医保的核查力度和政策、在不久的将来药店的高毛利也会下降要真正做到院内院外一个价那时候就是老百姓的福利。


中肽康


作为从业人员我来说说吧 药店挣钱主要在几个点:第一也就是人常理解的买卖商品得属性。医院零差价但是药店基本不会卖这些产品大部分集中在一些高毛贴牌产品,这些产品90%的厂家都是只做otc药品,这些药品招标成本以及临床效果不咋地,故此也就把定位放到药房-高毛这个定位。而医院不同,虽说某些医院会多开一些药品,但是记住了医院开的药品他一定是具有临床效果的,也就是治病的。所以进医院面临招标的成本以及临床效果。

再说医院中标品种为什么医药很少销售或者不销售,第一工业厂家为了保证招标价格,势必控制前台毛利,供货价就是医院零售价,连锁如果按照医院价格卖(进货价)那他要赔死。不排除厂家有全年后台返利。第二就算销售也是规格区分,医院5毫克,药房就是10毫克。第三药店营业员,这种产品基本在药房属于拉客产品,低毛利甚至负毛利,店员卖一个拿不到提成不说还会被扣钱,以及医院药品大部分是处方药,药房卖一个处方药程序相比otc药品来说太复杂了。没人愿意出力不讨好。

所以这就是药房为啥卖中标的零差价品种往往比医院贵,甚至不卖得情况。

药房挣钱的第二个渠道,也就是商业运作,有没有发现街上药店多,但是都是成规模的连锁药房,个体药房这几年越来越少。这就是规模化,大吃小,然后上市,玩资本。以及药店老板人家有其他产业,药房的现金流几大而且优质,会依靠药房的现金流做其他产业,药房压厂家的帐期几个月,算算这些压的帐期属于无息贷款,比在银行贷款舒服太多。

药房规模化后大型药房会进行溢价收购,出名的比如某百姓,某心堂等等资本运作的连锁。

再加上这几年投资不好做 好多资本也纷纷进入这个行业,比如高济

所以药房挣钱的盈利模式作为外行人压根看不懂

这么优质的现金流产业怎能不继续投资做大?

靠买卖药品做到能保本,甚至陪一些都没关系,因为陪的这些比在银行贷款的利息药低的多

有的区域性药房人家还有医院配权,这些也是挣钱的大头


神奇的阿牛哥


药店的品类非常多,医院的药是零差价,但是这些药的销售在药店的销售中占比非常低。医院的药与药店的药成份相同,产地不同,釆购的价格相差非常大。举例日本生产的氧氟沙星釆购价在15元,国产的同成份品种釆购价1.5元,但零售可以定的差不多。顾客对药品的专业知识不强,终端拦截就是常有的事。另一方面就是医保的利润,因为配医保药品时很多都是非处方药,这类产品医院基本上没有,利润至少在40%以上,这个是利润来源之一。还有就是非药品部分的产品销售利润。如果非药品销售占比高的药店,这个药店的生态就是比较好的,利润是比较可观的,如果医院产品销售占比高的药店基本上是大店,整体药店的体量比较大的店


静德忍


知道的太多,看了各路大神的评价,真的就只能呵呵了。

简单说几点吧,要不还有人以为我在吹。

1,医院零差价是按照中标价格零差价的,没毛病。

2,同样的药品药店比医院便宜,追根溯源,是医保的不合理使用,或者说被人借用规则钻了空子,套取医保费用折抵药价,给那些追求不法利益的人创造了机会。同时拉低了药价。举个栗子,立普妥吧,医院卖55,花钱买55,有医保住院,报销65%到85%不等,有商业险的或者老干部可以全部报销,以前是住院多开,现在不允许了,现在就有一些通过假住院或者挂床什么的,把药开出去,到手价很低,然后卖给收药的,收药的卖给药店的上游,然后溜达到药店,就这几道程序,一人赚10块还有富裕,比医院还便宜,也是真药,不过医保穿了,最后还是老百姓的事,保费上升,报销比例严格管控,没有钱了就得严了,不过老百姓始终干不过专业的。规则研究的没有人家细。

3,药店赚钱,是有一些利润很高的产品,比如保健品。不过现在管控严格,前景已经看不出什么前景了。

4,高利润药品,这是药店的主要收入,常用药中,广告药不是药店收入的来源,处方药基本上也不是,甚至有些都是不赚钱的,为了就是吸引顾客。把顾客吸引来,卖那些高利润的。

具体到啥样我就不说了。

说几个专业术语,高毛利,负毛利,客单价,联合用药,拦截,主推。主推。


少侠少走江湖


医院的药零差价,只能呼象我这种智商欠佳的芥民,你们一大波过来人肯定不认同。我偶尔去医院看病,医者开点药,与平常的药对比高出很多,也只能是宽慰地讲,医院的来自主渠道(忽略回扣),价高是品质好。我菜市场买茄子,一家每斤2元,另一家每斤3元,商者讲3元的品质好。通过这一讲,大家都认为便宜没好货。于是乎,商者一起抬价,谁价高谁生意好,价高生意好,商品质量好,对身体有好处。所有人家理训:以后不要买那便宜货,质量不好,记住了!于是然,卖家乐,买家乐,大家一起乐。难道有谁不希望和谐?

只有我偶尔医院"开"药,大部分时间去药店买。在这解决温饱的年代先解决治病问题,有条件了再去医院讲点‘质量’。

有朋友推销药品,据说什么代表,给医院跑点,市区几个药店送点,不知他送的药是否有专供,医院和药店有区别,质量有差异?不得而知。

细一想,一个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种中该不会因价位不同所生产的药品质量有差异,终不得而知。

为全民健康,医院药价能否和市面药店竞争?药店可不会零差价哟。


老黄jqhxl001


你自己都说了医院的零差价,又不是药店的零差价!药店基药±1到2元!例如脑心通大部分连锁药店为了拉客比中标价低1元多,看是亏了但是从其他OTC药品中赚回来,OTC药+50%,例如某品牌的复方氨酚烷胺片(胶囊)供货价7块钱左右,药店卖15元,你说他的盈利从哪里来?药店一般基药都跟医院相差1-2元左右甚至比医院便宜,盈利大部分来自OTC药品,少部分来自于串货药品和保健品,商品,(最后还有厂家的返利,这样说你懂我的意思吗?十八块左右的药可以反到5块钱左右)



1818讹人眼


同一药厂生产的同一种药品,例如“瑞舒伐他汀”,又称“托妥”,7粒盒装的,医院零差价卖20多元,药店卖11.5元。这说明医院根本不是零差价。

另外,医生现在开药,零差价的不开,专开不受价格控制的中成药,进口药。电脑开药,患者见不到处方,只好被动接受。悲哉!哀哉!


zwhyxdh50502


从药厂到医院有中间商的,医院的采购价和销售价确实是零差价,但是中间商可以提高定价暗中给医院好处,如果以后医院可以直接从药厂采购,价格还会下来一大截,这才是真正的让利于民。国家也在推动这样的改革。

至于药店属于自主定价,肯定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而且中国整体的大环境,各个行业都有不少的中间商,其实厂家和零售商的利润都不及中间商,倒手就赚钱,而且有的还要倒几次手,最终都是普通消费者买单。

配图随便选的:@_@




华彩漫步


现在满街都是药店为什么呢?大家都应该值得思考一下的。个人理解可能杂乱无章,也可能存在个人偏激观点请见谅!首先要知道药店就像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什么出现这么多药店昵,其实药店背后有一个取之不尽的”财政”,这个”财政”就出在百姓身上。没有那家做亏损的买卖。医院说药房现在是“零差价”,像这样说的话最好都不要轻意地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药的价格有生产价、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即使所谓“零差价”那都是有条件的,不可能那家店做赔本买卖还愿意给你当”二传手”,所以说,零差价不透明是不会让百姓理解和信服差价的,如果信服那百姓就医为什么看不起病呢?所以说零差价不攻自破了。其次就是满街药店盈利从哪里来的,其实也可简单理解,一是药,每个人需要与百姓生活健康有关联;二是药店不单是药本身,经营范围扩大、超项目经营、家电、米油茶等经营方式;三就是捆绑每个百姓人兜里的“小财政”。如果百姓保障卡药店不允许刷卡了,那么满街跑的药店还会这么火吗?


永远吉祥319


说这个事多不懂行 前很早很早就有一个新闻 一个药品要进入医院 出厂价是十元 就医院只要30 其中五元给医生 五元给Xxx十元给xxx零售价买80元

上面的说的是很多年前以前的新闻了

再来谈中标 来谈零差价 那么请问 零差价的药品降价了没有

答案肯定是没有 .都没有怎么叫零差价呢.只不过是这个钱被谁挣走了 羊毛没被少撸 羊还在说零差价哈 哈 哈.

谁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对的 你只要举一个例子 大幅度降价的药品 在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