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鰲拜被康熙扳倒後,四大輔臣之一的遏必隆為何差點被殺

清朝是我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末年,由於清政府腐敗的統治,讓百姓們民不聊生,最後清朝也走向了滅亡,雖然清朝末年的時候清政府變得腐敗,甚至是不堪一擊,但是在清朝初期的時候,清廷還是非常鼎盛的,也出現過許多優秀的皇帝,康熙就是其中一位,但是在康熙繼位之後,順治皇帝給康熙留下的四位輔政大臣成為了康熙的心病,因為權力巨大,四大輔臣之一的鰲拜開始不把康熙放在眼裡,最後康熙成功的扳倒了鰲拜,但是遏必隆並不是鰲拜的黨羽,為何康熙在扳倒鰲拜之後遏必隆差點被殺呢?

順治皇帝當初留下了四位輔政大臣就是為了讓他們共同輔佐康熙,可是在康熙繼承皇位之後,由於年齡太小,鰲拜的權力變得越來越大,最後開始專權,可是隨著鰲拜的權力越來越大,鰲拜開始專權,甚至是不把康熙放在眼裡,在四大輔臣之一的索尼去世之後,鰲拜更是變本加厲,蘇克薩哈為了不讓鰲拜繼續專權,提議辭去輔政大臣的職位,但是鰲拜卻不想失去這麼大的權力,最後誣陷蘇克薩哈,康熙雖然知道蘇克薩哈是被誣陷的,但是卻沒有任何的辦法。

蘇克薩哈被殺之後,康熙是非常怨恨遏必隆的,遏必隆身為輔政大臣,在是在鰲拜專權的時候,遏必隆卻懼怕鰲拜,不敢與鰲拜對抗,所以有許多的王公大臣開始彈劾遏必隆,康熙也對遏必隆非常的失望,所以遏必隆在鰲拜被扳倒之後,遏必隆也成為了待罪之身。

在鰲拜被扳倒後,四大輔臣只剩下了遏必隆,如果繼續留著遏必隆,康熙也會害怕遏必隆會像鰲拜那樣開始專權,畢竟現在輔政大臣只剩下了遏必隆,所以說留著遏必隆對康熙來說也是有很大威脅的,康熙又怎麼會留著遏必隆呢。

遏必隆雖然不是鰲拜的黨羽,但是遏必隆也並沒有幫助康熙對付鰲拜,並且輔政大臣只剩遏必隆一人,康熙肯定也不會留下遏必隆,畢竟遏必隆也有可能會威脅到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