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联储保持利率不变,但加大购债力度,这算是量化宽松吗?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淡淡禅风


标准的量化宽松有两个前提:

一是央行的利率已经降至零或者接近零,因为负利率政策杀伤力较大,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轻易采用;

二是央行通过购买国债或其他符合条件的证券,向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向市场释放大量货币。

只有当宽松利率政策出现边际效应,市场中还面临更多的流动性需求时,也就是说市场正面临流动性陷阱,央行就不得不主动释放流动性,来增加市场的货币供给刺激经济。

到了年底,美国庞大银行系统仍旧面临流动性紧缺风险,同时在通胀上升,就业市场稳定的现状下,美联储不会轻易降息,因为利率工具的有效性正在出现边际递减效应。并且降息也满足不了银行系统所需的巨大的流动性。

解决年底美国银行系统资金紧缺的问题是一方面,另外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将短期利率维持在低位,另一个还要左右通胀预期,因此美联储加大购入短期国债力度,再次扩大资产负债表,来解决上诉三个问题。

从本质上讲,美联储自9月中旬开始的扩表购债措施算是量化宽松了。尽管利率没有降到零,但是降息产生的刺激作用正在大幅缩减,这比零利率稍微好一些而已,降息是为了引导市场心理,影响市场情绪。要满足银行的资金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购买美债向银行注入资金。


铭记小谈


在利率没有接近于0的水平下,出台量化宽松的可能性很小,现在增加购债力度只是扩张资产负债表的一种形式而已,并不代表着等同于量化宽松。

首先我先回答第1个问题,购债本身不算是量化宽松,所谓的量化宽松是日本优先提出的,其中重点有两个特点,第1个特点是过量的流动性补充,也就是说量化宽松本身不是针对市场的流动性短缺提出来的,再补充完流动性短缺之后还会过量的提供流动性。第2个特点是量化宽松是针对长期国债进行的购买,目标主要是压低长期利率。所以购债只有超量的购买长期国债才算是量化宽松,现在美联储推出的购买短债计划并不算是量化宽松。

再说第2个问题,如果利率没有降低为0,那么推出量化宽松的可能性就很低,因为这没有必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上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债务问题和流动性短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联储已经将利率降低到了零的水准,所以没有更多宽松的空间,因此才会推出量化宽松。

如果利率还有降低的空间,那么美联储优先的手段一定是降低利率而不是进行量化宽松,因为利率没有降低为0,就说明现在经济的情况还没有恶化到需要推出量化宽松的时候。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联储现在为了应对经济持续下行以及流动性过量的情况,很可能被迫在明年继续降低利率,并可能出台量化宽松。


咨询师天生


利率不变是短暂的,促经济就得降利率。加大购债力度,就是变相的增加货币流动性,回购增发的国债,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形成量化宽松,货币贬值的事实。



炒股梦想


本题中的降息,购债,量化宽松并不关联,辨别短债使用方向才有讨论价值,就目前看再次降息是不会的,甚至加息。本轮短债使用目的在于做多各国的二级市场,因为不牵扯补充流动性,所以不是量化宽松,量化宽松是一级市场行为,但效果可能比量化宽松更甚。


千江月154288444


量化宽松一般来说两种方式,比如中国央行经常用到的双降,就是降准备金和降利息来提供国内经济宽松,美国央行对国内金融机构没有要求存入坏账准备金以只能够,够债和降息增加美元流动性。

美国不能随便发行货币。没有钱用就发行美债,美债是要用美元进行买卖的,美国国债是财政部发行的卖给全球投资者,美债发多了美元流动性减少,美国央行出钱购买美债,等于美国央行变相发行货币。


量价学


算是宽松政策,只有宽松才能收割人民的财富,不发生战争,钱是越来越毛,财富越积越厚,钱就不值钱了,你的工资涨了,做买不回那么多东西了,总之老百姓干,赶不上通胀的步伐。


金融评论


加大购债力度其实和量化宽松的性质是一样的,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只是美联储不愿意承认这是量化宽松或者说是掩耳盗铃。在10月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发布会上,鲍威尔强调道:“我们不应将购买国债与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部署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相混淆。单纯的购买国债不应该对长期证券及金融市场的供需和价格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换言之,鲍威尔对量化宽松有一个简单的反向定义,即要能称得上QE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能够支持长期证券价格,二是缓解金融市场的财务紧张状况。\r而这恰恰就是投资者近期最为诟病的美联储问题所在,有市场人士质疑,按照鲍威尔的说辞,现在纽约联储频频的回购操作以及稳定的国债购买计划既能支持长期债券价格,又能缓解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张状况,却不算是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