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更名 245萬營口人不答應 (二)

將遼河稱謂加個“大”字,叫大遼河已經是偷換概念了。在通常理解下“大”字具有高人一頭的意思,相對於河名“遼河”遷徙他處而言其實是個悖論,等於把所連帶的歷史文脈同時割裂掉了,已載入史冊與遼河有關聯的一切內容將移居他地,後輩人不會因為你叫“大遼河”就承認歷史上標註的遼河文化之根在營口,久而久之將導致喪失所有的文化根基。

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發[1986]11號《地名管理條例》中規定:地名管理應當從我國地名的歷史和現狀出發,保持地名的相對穩定。必須命名和更名時,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原則和審批權限報經批准。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決定。

其中第六條規定,地名命名、更名的審批權限和程序如下:(一)行政區劃名稱的命名、更名,按照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辦理。(二)國內外著名的或涉及兩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的山脈、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實體名稱,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見,報國務院審批。

以上規定已從法律層面明確了更改或遷徙地名是件非常嚴肅和審慎的事,不能由地方政府搞“一捶定音”了事。

2011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在自己的政府網站上公佈了將“雙臺子河更名遼河”的公告(遼政2011—263號),2019年11月,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在自己的官網發佈圖片和消息,將遼寧省境內盤錦、營口兩市交界處大遼河更名渾河,理由是“從源頭遏制問題地圖的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本來“大遼河”的叫法就不正宗,又被更名“渾河”引起了營口百姓的持續關注和強烈反對,讓世世代代生活在遼河邊的營口人無法理解,好端端的遼河怎麼就突然變成“渾河”了呢?這一切問題產生的根源皆來自遼寧省人民政府2011年11月16日發佈的263號公告。

歸納起來有3個焦點:1、盤錦市人民政府堅持“水系論”,即遼河水系的主流是從上游經雙臺子河流入渤海,應該把雙臺子河更名遼河,出海口叫遼河口。2、營口市人民政府堅持“歷史論”,即遼河稱謂從幾百年的歷史上就叫遼河,古往今來伴隨的遼河文化已響譽世界,尤以遼河口的地理座標更是國際公認的航海定位。3、遼寧省人民政府堅持“和稀泥論”,即把流經盤錦市的雙臺子河更名遼河,出海口叫遼河口。把流經營口市的遼河更名大遼河,出海口叫大遼河口。

看似簡單的一字之差有關領導以為平息了事,營口市人民政府儘管不情願,也從大局出發接受了更名。但是問題又出現了,幾年後盤錦市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認為,既然雙臺子河被省政府同意改名叫遼河,那麼周邊的一些地標稱謂也應該叫遼河+其它名稱,於是在一些非主流地圖出版物上出現了遼河稱謂的地標比比皆是,相關媒體也廣泛宣傳遼河的“本源”在盤錦。營口市人發現這一情況後並沒在意盤錦的自我宣傳,認為我叫“大遼河”就是老大的位置,仍然把一些地標冠以“遼河”或“大遼河”稱謂宣傳自已,這樣就導致了兩市兩地遼河稱謂地理定位出現混亂。遼寧省地理資源管理部門認為:這樣混亂下去會對今後的地圖座標定位帶來更大麻煩。於是做出明確表態:大遼河以水系理論定位,從2019年11月起改稱渾河,理由是流經瀋陽市的渾河水系主流是從營口入海。

營口人發現這一情況後從感情上難以接受,認為自己一忍再忍接受了“大遼河”這個歷史上不存在的假帽子夠寬容的了,豈不想對方得寸進尺開始“挖祖墳”了,於是從百姓角度不斷髮聲對政府行為提出質疑,對歷史文脈開始展示以正視聽。

有評論這樣論述:遼河從遠古走來,沒有遼河就沒有營口,千百年來遼河一直守護在營口的身旁,滋潤著營口大地,哺育著沿岸人民,佑護著營口成長、發展、繁榮,世世代代的營口人都視遼河為母親河。遼河與營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那種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至親之情,是魚和水一刻也不能分割的關係,營口的每一寸土地,營口人的骨子裡都融入了遼河的基因,營口的一切早已與遼河血脈相連。如今卻要把遼河與營口撕裂,殘忍地斬斷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歷史記憶和文物古蹟,難道真的連點念想都不給營口留下嗎?245萬營口人民實在無法接受,也堅決不答應。

也有媒體這樣引證:歷史上河流改道是常有的,但改道從未有更換新名之事;黃河曾兩次奪淮入海,但淮河的名字仍然存在,從未有人改淮河為黃河。1958年遼河雖經人工改道,由東西兩個入海口變成兩個獨立的河流,但各段名稱未變,如今再將遼河更名為渾河,實有矯枉過正之嫌。

那麼,國家對遼河更名一事是什麼態度呢?有老百姓從書店買來中國地圖出版社2019年修訂出版的遼寧地圖,其稱謂表述:盤錦境內仍叫雙臺子河,出海口仍叫雙臺子河口,營口境內仍叫遼河,出海口仍叫遼河口,沒有“大遼河”標註。中國地圖出版社落底文字有如下表述:“中國地圖出版社2013.13(2019.1重印)”,經“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3)第250545號”標準核准後使用。

如此看來,遼寧省人民政府2011年11月16日發佈的(遼政2011—263號)公告在先,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3)第250545號標準在後,說明國家地圖審核機構並沒有採納遼寧省人民政府意見,仍堅持每年出版中國新地圖,按原始稱謂不變,只有遼寧省一些管理部門在本省地圖上自做主張,越搞越亂。

更改地圖的法律依據和遵循原則已清晰見底,是誰在這些問題上做文章引起公共資源的浪費?是誰人為造成兩個城市之間地緣矛盾和百姓之間的情感糾紛?又是誰把遼河兩岸人民的友誼當兒戲,背離了黨中央建立和諧社會的宗旨?難道不應該有人出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處分嗎?

(作者:李福)

營口市民:李福(田園) 李聯桐(螢火蟲)修濤(東北壯漢)王元春(狼行天下)張厚學(水仙人)張文鬥(張弛有度)劉英輝(東北風)張延文(小鏡子)高宇光(宇光)蔣春勝(春盛)趙基堂(牛莊老灶)祁夢秋(簡)王守萬 路德海(八千里路)劉宇峰(風雲)韓迎建(老人與海)姜億多(大男人)翁麗娜(嘉藝)李國臣(樂在其中)張天勇(今天樂)衣葵俊(綠洲)劉津瑩(好運伴今生)馬麗豔(燕子)任麗(快樂無邊)王麗敏(子涵)曹俊魁(吾魁) 衣葵俊(綠洲) 劉津瑩(好運伴今生) 劉方儉(夢想) 厲國新(獨立寒秋) 任清珍(秋韻) 胡惠媛(惠子) 徐靜(天籟藍) 張瑩(玲瓏剔透) 王銓璽(自然而然) 楊成光(葉青) 馬衛華(瑪麗) 王萍(悟靜思行) 李政坤(燈火闌珊) 李希才(木子) 艾米莉 王建成 陳徵 遠帆 薛德龍(龍言) 邵振波(青竹) 趙影(影子) 陳有潔(清晨)汲淑蘭(靜休) 高愛麗(卡卡) 王豔軍(吃香) 王麗君(愛心) 劉潔馨(無暇) 趙美茹(如意) 康雲清(楓葉正紅 ) 張曄(Dahe) 追憶 張洪芝(源於自然) 臧鳳珍(春天) 杜志敏(快樂) 於春豔(春豔) 胡連斌(奮鬥) 唐曉紅(星辰) 王玉春(春天綠竹) 湯志洪(蘭花) 於雪芬(雨雪繽紛) 季濱(冰花) 王桂蘭(蘭) 李奇魯(奇魯) 胡萬億(一宛鵠) 老吳 王書春(好印象) 張麗君(君如天下) 趙娟(天意美) 張利(追風) 羅景和 於麗鳳(淡然無憂) 齊虹(斷虹霽雨) 王玉英(英子) 劉韜(半瓶老醋) 孟霞(山中草) 王佩義(王哥) 錢亞軍(晨耕夜讀) 王亞娥(文雅) 程桂華(成功) 邢秀萍(淨平) 李亞軍(靜心) 周莉麗(茶漫書香) 呂穎(春花秋月) 陳例光(淡然) 陳利穎(夢想成真) 王世興(天王星) 劉素豔(鴻雁) 張世俊(藍翎王者) 張晴(山鴿) 張素娟(紅杜鵑)

大東北攝影網 2019.12.18

遼河文脈的昨天與今天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