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鬼城”背后:14万处房产空置,8成人口的买房之殇

空置率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般来讲,当80%的住房资源,掌握在20%的人口的手里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据2019相关数据,截止到目前,新西兰14万处房产处于控制状态,当地人称其为“鬼屋”。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14万套鬼屋背后,竟然又是中国炒房客的身影。

长期的资源浪费,好好的房子,想住的人住不进,有权利住进去的人,却又压根不想住。

为此,当地人建议加征空置税,尤其是外来炒客,还要按数量分级别加征。

一般来说,长期无人居住、打理的房产,损坏率和和脏乱程度都会变得很高。新西兰14万处{}“鬼屋”背后,是更多多人无法言喻的悲伤。

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买房?很显然是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国内占到了便宜。

最近几年,东南亚买房的声音甚嚣尘上,一大波人为此蜂拥而至。大家把这个当成是先机,觉得自己可以趁着信息不对称再大赚特赚一笔。

事实上,中国之前买房子能赚钱,有着中国独有的时代属性。这个属性拿到国外去,不见得管用。所以我们现在出去一聊天,百分七六七十的国外炒房客,其实都在赔钱。

首先,像房产这种刚需品,如果把它作为一种商品,那它对经济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房价受什么影响?其实就是供需需求,而又因为房产价格本身就已经很高,所有这个投资行当多数人是没有能力介入参与的。那这样一来,多数资源掌握在了少数人的手里,更多人的刚需得不到满足。然后肯定就是不断上涨,想买的人买不起,想卖的人也不见得能够全部卖掉。

国外的情况更是这样,甚至还不如国内。有价无市不是个例,而是现象。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供需关系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良性延续和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首先类似的刚需品本身就不应该当做商品;第二个,就算是作为商品,其价格涨跌,应该对应经济情况,而不是供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