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没有韵律的一句话能成为一首诗吗?为什么?

对弈


不能!

以古诗词和现代诗分别举例如下

一、

1、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 我这里下了一夜的冷雨,早上送客连山都是孤零零的

3、 江山一夜冷雨后,天明临行青山孤。

只有第一句是诗,仅仅是语言精简么,第3句也是精简为什么读起来就是别扭,就是毫无美感。

二、

1、 我的马儿,边走边嚼着风景,且将路旁三朵茱萸,踢成五朵。——洛夫《鞭之外》

2、 我的马,一边飞奔一边嚼着风光,且将路边三枝茱萸,踢成五枝。

3、 我的马,一面走一面嚼碎了风景,还把路上三朵艾子,踢到五朵。

只有第一句是诗,仅仅是炼字和生动形象么,仄声字和平声字的比例相差太多,读起来就是觉得生涩干枯。

三、

1、江湖酒伴如相问,终老烟波不计程。——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

2、四海酒伴莫若问,衰年烟波何归程。

3、江湖樽朋谁相知,终老烟雨岂不似。

都是一个意思,哪怕作者不是杜牧,每个看到这三句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有韵律之美,第一句是诗,第2、3句是屎!

四、

1、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声。——余光中《五陵少年》

2、我的怒里有允婼氏,泪里有大禹,我的耳里有涿鹿的鼓响。

3、我之怒中有燧人族,泪中有禹王,我的耳中有彭城之鼓声。

同样如此,当一个句子平仄失衡的比例超过一定限制,那么,哪怕是现代诗恐怕是嚼之无味。

不论是读诗,还是创作诗,我们总有一个误区,致命的误区。我们认为诗歌是文字之美,这是错的!

诗歌的前提是音乐之美,因为所有的诗歌首先应当是一首音乐。

诗歌,首先是一种音乐。

韵律,格律,平仄,就是诗歌中的节奏感!

不是所有诗歌都是“蒹葭苍苍”四平声一样可以美,那是雏形,那是初始,从诗经之后,我们看过哪个诗人写过诗经体?顶天是乐府体,而在所有的乐府里已经有平仄的原始形态了。

现代诗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仅仅是摆脱了文言文,摆脱了押韵,但节奏仍然存在。

“林中月色”读起来永远比“林中月光”要美上百分之七十,反过来,“林里月色”却比不上“林里月光”的美感,差在哪里?

就差在平仄搭配!

韵律,不分古诗词和现代诗的!只不过现代诗更灵话,更自由,但终有一个搭配比例在。海子那句最出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仅仅是文字之美么?

未必罢?!


亦有所思


#敬请酌词炼句#

#碧水青松随笔#

悟空问答:诗论文章、养生保健、易经八卦、残棋分享等。

题主提问

你认为没有韵律的一句话能成为一首诗吗?为什么?

关键字词题解

韵,即押韵。在古体诗和自由诗中,指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可通押,增添诗句的声韵美。在格律诗中是指同韵部的字,才能通押。因为,邻韵不在同一韵部;所以,格律诗中理当视为出韵!

律,即平仄,是汉语四声系统二元化。

古韵中,平声字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

新韵中,普通话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因为,平仄押韵标准是“双轨并行”;所以,古人格律诗宜用古韵做唯一标准外,今人格律诗只有兼顾新旧韵者,才可免标声韵系统标准;否则,必须明确标示相应的声韵系统标准。

论点、论据、论证

写诗有体裁分类。如果是古体诗、自由诗,没有韵律的一句话也可成诗,因为古体诗和自由诗体裁形式没有严格平仄押韵要求。如果是写律绝或律诗,那么,没有韵律的一句话就不能成诗,因为格律诗有严格的平仄押韵规则要求!

“替对粘韵”是律绝和律诗体裁形式赖以存在的基本规则,是律绝、律诗与古体诗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所谓没有韵律,应该是失替、失对、失粘、出韵等诗病。

马蹄韵两平两仄交替用字组句原理,简称为“替”。

上下句为一联,双数位置平仄相反,简称为“对”。

上联第二句与下联第一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同,简称为“粘”。

律绝和律诗句末为平声字,且在同一韵部,简称为“韵”。

孤平失替的追捧为“鲤鱼翻波”或“拗救体”,失对的追捧为“偷春体”,失粘的追捧为“折腰体”,邻韵的追捧为“孤雁出(入)群”……诸如此类的畸格怪体,已把格律诗赖以存在的替对粘韵基本规则糟蹋得面目全非了,还有格律诗与古体诗分类的必要吗?

“一三五不论”,是在有效规避孤平、三平尾、三仄尾条件下,依据“前宽后严,仄宽平严”的诗界潜规则认可的变格,可简称为“宽格”。

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平仄竿”截句法,依据马蹄韵两平两仄交替用字组句原理截取出来的平仄格式,可简称为“正格” ,在诗词网站平仄检测中每试不爽。

建议格律诗初学者以正格起步,逐步过度到诗界认可的“宽格”。盲目追捧网传畸格怪体,无异于邯郸学步!

格律诗、古体诗、自由诗的共同点是押韵。不押韵形同散文,何言诗?例如“我好想你”,这句话,写藏头诗。只求押韵,不讲平仄可写古体诗或自由诗。如果严格遵守平仄押韵规则,就能写成诗界认可的“宽格”律绝一首:




我好想你(藏头诗)

七绝·仄起(首句不入韵)

我化双飞云两朵,

好追明月伴星辰。

想携挚爱游天际,

你愿成吾竟梦人?

按首句第二字仄声和末字仄声和首句七字的要求,使用“平仄竿”截句法,就容易截取出四种基本正格平仄句式:


原创中标示“仄起首句不入韵”,是从“平仄竿”上截取的四种基本正格之一:

……平(仄仄平平仄仄)……

再依据“一三五不论”的潜规则,将一、三两字平仄对换变格为诗界认可的“宽格”(括号内表示在有效规避孤平、三平尾、三仄尾条件下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接着利用律绝“粘对”规则,很容易推知后面三句的平仄(黑体字表示藏头诗指定的句首用字不能调整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第一字“想”,是藏头诗指定的诗句用字,按正格当“平”却“仄”,有孤平硬伤之嫌。然而,诗界有“前宽后严,仄宽平严”的“宽格”潜规则,故诗词网站检测结果显示:“平仄非常完美!”新旧韵检测截图佐证如下:



怎么样?严格遵守平仄押韵规则不难吧?

有关格律常识,我已有一系列图文详解,可关注了解本文开头所示主页相关文章内容,恕我不再赘述!

古体诗和自由诗没有平仄押韵规则,就不用一一举例了!

结论

没有韵律的一句话,简单敲回车键排列,不能成诗。

相应体裁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是诗歌的评价标准。

“替对粘韵”,是格律诗与古体诗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碧水青松随笔


有这种可能……

截取瞬间一幅画面……

寄景抒情的一种心声……

现代自由诗你很难拿古体诗的韵律去规范……

诗咏内涵……诗贵境界……


云卷云舒152754837


我认为可以。

当然,广义的古体诗(指格律诗与非格律诗)是不能的,古体诗讲究形式与内容并重,形式上,韵和律都是古体诗最重要的标志,韵当然是押韵,律表现为抑扬顿挫,也就是字的声调的变化,在格律诗与非格律诗中,只是要求的程度不同,但不可能完全抛弃韵与律。

但现代诗与古体诗在某种角度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现代诗只注重诗意,完全抛弃了形式。比如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因为含蓄形象,富有想象空间,且能给人以诗意的美感,故虽然无韵无律,依然是一首教科书般的经典的现代诗。


在细雨中呼喊9


可以的,现代诗都不考虑平仄和押韵的。

现代诗在于意境,只要你的意境到了,就不必要拘泥于那些传统的创作枷锁。

古诗靠平仄,很大一部分是他们那时候的发音不同,并且还要改编成吟唱的词曲。


西门讲故事


答:不能。

实际上你有些明知顾问,根据题意你很清楚,有格律韵律的话,才叫诗,否则,就不叫诗。话在文章里写,词语可在诗里体现,最好不要把话,当成诗来说,说了又有什么意思呢?


老头156934080


这要看你写的是怎样的一句话。

没有韵律的一句话,涵盖面太宽泛,让人无所适从,也就无法回答。若真要回答,就只好这样说:没有韵律的一句话有可能成为诗,也有可能成不了诗。关键在于这一句话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感,表达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但就诗的语言而论,没有韵律,但必须要有诗意,要有诗的美感,耐人寻味,如果有韵律,无疑更完美。

既然是写诗,不可能随随便便的一句话或纯粹的口水话也能成为诗吧!


东方白542


我认为没有韵律的一句话不能成为一首诗。这是因为,简言之,诗分为近体诗和新诗,古体诗。就近体古体诗而言,它是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不管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填词。就作诗来说,首先要合乎韵律,即在偶句的尾字要押韵,即同一韵母拼出的字,同一韵部的字,否则就是不合韵律。其次是平仄律,即上下句位于音节上的字,即五言的二,四,七言的二,四,六位置的字该平的当平,该仄的当仄,就是说同联中(一二句为同联,二三句为异联,下同)

要平仄相对,异联中平对平,仄对仄,这就粘对律。格律还要求词性要相符,即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同时还有尾三平,尾三仄,忌合掌,犯孤平等限制和要求。新体诗既无格律要求,但一句话不能成为一首诗,只能说明一个意思。如今年冬天很冷这句话能成为一首诗吗?不能!


梦之吟


我认为意境深远,情真景茂的句子是可以成诗的。

象现代诗歌就是不遵循平仄对仗,句字有多有少自由发挥的自由体诗,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远和近.顾城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距离,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表达。



邪哥说


当然可以!追求韵律是对诗词文学的自我封闭,对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极其不利。诗词的最终目的是走进大众、服务大众,我们不能因为传统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说而拒人千里,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泥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气势为重。至于诗词的音调只要读起来顺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