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上税,会不会激活实体店?

用户105186313954


这个有关系吗?有这个想法,其实是因为我们总认为实体店生意不好是因为互联网的冲击。确实互联网在一定程度冲击了实体经济,但是真的就是只是这一个原因吗?实体店难的原因 其实更多的出在我们实体店经营者自己身上,跟我们的认知和偏执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谁规定实体店不能进行电商化转型,也没有谁规定实体店只能经营自己一个品类,更没有谁规定实体店只能“做店”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源于我们的认知。

实体店互联网化、实体店电商化、实体店自媒体化 这个就是趋势,为什么就不能从此刻思考自己应该在这些方面思考突破呢?

我叫董红法 一个创业者 以上是我对电子商务上税,会不会激活实体店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帮到你.


实战引流阿东


网络购物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但是你们知道它对实体的危害,和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么??

我们很多人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实体店东西贵,网上的东西便宜,可以节省资金……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知道有很多人会反驳我,但是请你耐心的看完这篇文章…………

实体店的产品贵么?那是必须的,为什么如此肯定的用词呢?房租费用,装修费用,人工费用,库房费用,物业费用,水电空调费用……

你知道,一家实体店,每天的费用是多少么?

你买的商品,是商家压进去几十万几百万,进货来的,这些钱放在银行里也会出利息的……

网络平台购物的产品便宜?那是必须的,为什么如此肯定的用词呢?无房租,无装修,无人工费,无库房费,无物业费,只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OK了,厂家或者代理,直接一件代发,相当于开张就赚钱……

比如,一家30平的实体店,4个服务员,一件商品进货价格100元,卖300,每天卖10个,盈利2000元,商家挺黑是吧?计算一下的话,我们会发现,除去所有费用、提成和投资,他一天的纯利润能有500-800元……

比如,一家经营不错的网购店铺,也同样雇佣了4个服务员,一件商品进货价格100元,卖150元,每天卖40个,盈利2000元,良心卖家是吧?计算一下的话,你会发现,除去所有费用,他一天的纯利润是800-1200元……

网络购物平台,没有一个规范的行业标准,价格混乱无人监督,产品质量无人监督,说白了,就是只要你有商品,就能开店销售,随便定价,随意促销,目的很简单,就是以低价格吸引消费者,以低价格搞乱市场,使一些同行店铺倒闭,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种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

网络购物平台面对的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人群,有的店铺1块钱利润都能发家致富,低价销售,就是网络购物的魅力,如果和实体店价格相同,谁还能去网上买东西了?

但是,我相信,当初网络购物的初衷并不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购物应该仅仅是便捷购物,免于出行,而现在我们使用的网络购物平台,它成为了同实体商家比拼价格的一种工具……

近几年,很多城市的实体店铺关门倒闭,经营不善是一方面,网络购物平台的出现是最致命的,它吸引了城市中大部分消费群体,导致了城市消费资金外流,无法回流的尴尬局面……

比如说,你在哈尔滨,你去实体商场高价买了商品,这个商场在哪里??在你所在的城市,那么你消费的这笔钱,一部分进入了厂家,一部分进入了经营者的腰包,一部分变成了工资或提成,到了销售人员手里,然后经营者和销售人员再拿着这笔钱,到别人家去消费,良性循环,最后这笔钱或许又回到了你的手中,当然了,不会是全部,但是起码你还有收入……

实体消费,带动的是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你在这个城市,你能赚到多少钱,和你能花多少钱,都和这个城市的经济息息相关……它就像血液一样在流动,虽然破了一个口子,出了点血,但是无伤大雅,没有伤筋动骨,休息一下就好了……

而网络店铺呢??你在网上购买一件商品,假如说商品在广州,这笔钱有一部分到了广州,为什么说是一部分,因为网络店铺有很多收费的服务,流量点击排名引流,有些还刷单,都需要花钱的,这笔钱就跑到另外一个地区了,例如浙江,上海……而你在广州购买的商品,这笔钱也是在广州流动,和你哈尔滨发生什么关系??

如果你每个月花费500元网络购物,城市内50万人网络购物,那么每个月哈尔滨就有2.5亿资金外流,这笔资金是无法回笼的,明白么??

而看着很坚固,很有活力的城市内部呢??正在慢慢腐烂,各行各业没有收入,只能都慢慢倒闭,关业,裁员……然后老百姓下岗,没有收入,怎么办??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都看不透???总是觉得上网买东西,是占了很大便宜似的…………你自己看看周围的人,还不明白么??

你一定要清楚,占小便宜吃大亏这个道理!为了省下一点点钱,你知道给你们的这个城市造成了多大伤害和压力么??简直就是无限暴击,长期以往,你就会发现,以前每天都能胡吃海喝的人,现在连吃顿猪肉都成问题了,打个车 小眼神都开始注意 等时计价了…………

我所在的城市,从3年前开始,就逐渐失去活力了,商场的客流量下滑,很多实体店铺,很多商店,都关闭了,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没有钱了,很多人都开始贷款借钱过日子了,这都是怎么造成的??现在的街上,不是过节,根本就没有人,就算有人上街了,那都是闲逛的,或者拍个照跑回家上淘宝的,真是病得不轻啊……

想想吧,一个城市几百万人口,有多少人在网络购物,如果一个人一个月花1000元在网络上,那几个亿,几十个亿就没了……一个双11,我们城市10个亿就没了,这10个亿,我们勒紧裤腰带,需要多久才能回到我们的钱包里,城市的消费资金少了10个亿,会有多少店铺倒闭,会有多少人员下岗失业…………而一个城市有多少钱可以外流呢??血液都不流动了,还能活下去么??


Toooo你的森


电商强实体经济就弱吗?但电商与实体经济并不是对立关系

传统电商被新零售取代,而新零售可激活实体店。实体店关店潮来临,一方面是因为房租高涨,销量却未达预期,导致入不敷出;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实体店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还停留在卖货这一层面上,对于消费者的新需求缺乏感知。淘宝店铺转让服务商易佰店了解到, 美国的电商只是零售业的补充,而在2017年美国零售商关闭了7000多家门店,2018年则是有超过3600家门店关闭;中国的电商比美国电商发展速度快多了,但仍然没有完全主导零售业,有数据显示,电子商务占中国零售业总额的20%-30%。

目前来说,实体店的缺陷在于零售模式落后、同质化现象严重、精细化管理缺乏。经过新零售改造后的门店,往往可以对消费者数据做更全面的收集和分析,根据消费者偏好调整货品结构并反馈新品研发;还可以与线上旗舰店完成互通,活动促销覆盖面更广,且能根据收货地调整发货,提升商家销售效率。

电商交税早就在实现了,这一次的电商法不过是将个人卖家纳入规范

早在2015年,B2C交易额就已超过C2C。在天猫和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开店,大部分卖家都需要办理工商登记。以天猫店铺为例,目前入驻天猫必须是企业性质,无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天猫商家的企业支付宝需绑定对公银行账户,具体的税收是由税务局通过对公银行账户的财务情况进行收取。

此前,C2C个人网店往往没有进行工商和税务登记,未能实现自觉申报纳税。电商法正式实施后,部分店铺需纳税。对于C2C征税问题,起征点还未明确。商家经营成本上涨,或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但对于电商交易量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电商小马哥


实体店的魅力在于开心愉快甚至幸福感的购物体验。现场体验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纯技术上来说,也有一个办法可以搞掉它的,那就是把购物体验做成💩嘛,现在很多倒掉的包括苟延残喘的商家就是这么做的。

但是好的商家依然是存在的。而且体验的领域和层次也是分很多种的,现在日本的百货商场已经正在掀起一场新的革命。我们的实体商场在经济发达地区也会逐渐的“再次”把日本的百货零售理念,甚至是全套的技术体系引进进来的。当然前提是我们的实体经济能够良好的活到那一天。

而且,这种优良的购物体验是“线下体验,线上取货”这种割裂式的胡思乱想所无法提供的。这里的具体的细节就不再继续展开了。反正我今天是从一个体验巨差的摇摇欲坠的服装折扣店一脸郁闷的转到蓝色港湾,然后幸福的花掉了今年余下了的全部购物预算。

虽然真的是很贵。但是实际上作为消费者,你其实是非常弱势的。消费者其实一个只有两个选择,你要么放弃需求,你要么努力赚钱。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是你说了算的。


小和平鸽66


你说的是逼话,大爷告诉你,比如说,十年前一个实体店一天卖二十个顾客,十年后的今天,商铺是十年前的五倍,现在一个商铺就只有四个顾客,四个人顾客被电商抢夺一半,所以只剩下两个顾客,所以你们这些人说说是高房租摘垮了实体,现在有一大部份口岸较好的,也就大家所说的二三级口岸,只收你几百千把快钱一月你都未必能撑下去,如果不是电商和高房价,今天的实体店,我赶肯定的说,决不会是这个样!


约合伙人


我个人觉得没太大的影响,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激活”一说。

电子商务上税,虽然会增加网络创业的压力,但是即便成本上升,网上售价上涨,也只能是分流一小部分人到实体店购买。

“指掌天下”,这可是连古代皇帝都没办法享受的快活,大家在网上买东西,主要还是便捷,人越来越懒,能躺着就不想坐着,能坐着就不想站着。你想想,哪怕是一个手机电池,网络上卖30元,实体店铺25元,我相信很多人宁愿在网络上购买。就比如我们公司的很多年轻人,楼下有很多快餐店,他们就不想走下去吃,嫌麻烦,居然多花5元的派送费,让美团给送上楼吃。

电子商务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现在的也是未来的生活方式。

社会上很多实体经营者还对电子商务,包括马云本人咬牙切齿,都认为是马云把中国的实体搞砸了,这个是理解上大错特错。我个人希望实体经营者放弃幻想,你等不到电子商务灭亡的那么一天,还是务实点,多学点电子商务,拓展下产品的销售通路。


威观察


要救实体店,只能降租。一平10块钱一下每个月,保证一铺难求遍地开花。税收问题很小,因为电商一直是有收税的,反而实体店绝大部分没收税。




码上淘实业


这个问题以我的观点去看,首先肯定是不会的,网络交易收几个点的税相对是比较低的。网络交易利润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对交易本身几乎没有影响,如果平台代收,钱一分不少流向了国库。国库充盈后反倒对实体有好处,不然一缺钱,税收任务大就查一篇税。实体跑不了,一抓一个准,本身就难做。难上加难,人口大国和美国的情况还不太一样,产业链比较全,是需要实体支撑,美国中间的政策可能倾向于金融,特朗普是聪明号召回归实体,早已经晚了,(看似聪明实际不见得对),中国这方面不照搬美国肯定是不会有错的。

回归主题,开实体店娱乐服务业没问题,其它还是会继续衰落,不会出现像日本商超这种情况(这是看似先进的落后)。

中国在电子商务支付远超其它国家,中国的超前观念一直会领先50年(即使发展前期有原罪,搞的实体店转型期痛苦),想开实体店的进军网络勇往直前,没有早晚一点错都不会有。

专注电商创业投资,有兴趣的朋友互粉一下。


申谷在此


电子商务上税,相信肯定是迟早的事,美国是电商的始发者,现在也搞起地方对电商的征重税的主意了,欧洲也对整体互联网交易都征税,也是说世界人民对电商的性质价值本质越来越看清楚了,互联网能够盛行,光靠卖广告或收费,肯定是不能养活众多互联网企业的,电商的发明确是令互联网进入了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中,但是电商的无人化虚化的情景交易,让城市的街区交易变得可有可无了,个人认为恰恰是人类面对了一个全新的两难局面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城市没有了街区的繁荣,还是城市吗?城市没有了互联网,还是城市吗?很明显让二者结合同样繁荣,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怎样设计都是誓不两立的,或者两败俱伤而已,不过本人却认为,科技的大发展之后,就需要哲学家思想家登场,去破解这些死局了。


喜喜羊羊喜喜人


有一定作用,线上按出货量交税,至少让刷单乱象得到抑制。线上价格和线下实体价格差不多了,对实体店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