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老师总是要听写生字,有必要吗?

周柯欣


一年级的学生每天听写生字非常有必要,即使在老师不要求听写的情况下,家长也应该带着孩子每天坚持听写。因为孩子从幼儿园刚刚转换到学校,书写的这个习惯并没有养成,并且孩子的这个记忆力,就是要靠每天不断的输入,才能产生很深的印象。如果仅仅靠看,还是很难记住大量的生字,一旦在前期没有打好基础,后期随着这个课文中生字越来越多,孩子就会疲于应付,所以这也是老师要求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要加强听写的原因。而且生字的学习,现在不仅会影响到语文,也会影响到数学学科,因为现在一年级的这个考试卷中往往不会出现拼音,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不认识字,看不懂题,所以做不出来,这也直接会导致孩子的数学成绩下降。所以一年级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家长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认真真的完成每项任务,给孩子一个坚实的基础。


指南针计划


一年级老师总是要听写生字,有必要吗?我认为很有必要,一年级的孩子玩性大,容易忘记,多写多练很好。我家孩子一年级的时候,老师不喜欢默写生字,也不怎么要求孩子背课文,结果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满分很少。我朋友家孩子在另一个班,老师每学完一课,就给学生听写生字,给必认生字加拼音,考到5个100分就可以换小礼品一个,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并没有因为要默写生字而抱怨。每次考试的时候,他们班语文成绩满分的有20几个,低于90分的不到10个。所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做总比没做好,孩子听写你就不要担心了。

家长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老师,每学完一课,自己在家帮孩子听写一遍,不会默写的字再抄几遍,要背的课文一定要让他背上,考试的时候都有课文填空的。我始终相信这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写能够加深记忆。

最后,建议家长不要太过于纠结默写生字有没有必要,我认为只要是对学习有帮助的都有必要!


陪读妈妈谈教育


是的,一年级老师总是要听写生字。可以说,自从孩子学了生字之后,几乎天天都要听写。

老师们爱称这种方法为:滚雪球记忆法。

在小学一年级,打了上课铃之后,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

语文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叠带拼音和田字格的生字纸,分给第一排的小同学,第一排的小朋友们给自己留下一张,再往后传。这样班里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了一张。

然后老师开始读一些生字词,小朋友们在纸上写出来。一般一年级都是既写拼音又写生字。

听写完后,坐在最后排的一名同学站起来,从后往前走,边走边收这张听写纸。收齐后交给老师。

然后老师开始上新的语文课。

下课后,老师抽时间就把这张听写纸判了出来。有的老师爱标上个分数,因为听写的生字词比较少,所以一般错一个就扣五分或者是十分。

基本上在一个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得100分。错一两个的,超不过十个人。

于是,有的老师会把得满分同学的名字发到微信群里,予以表扬。

凡是没有得满分的,老师会让他改错,有的老师习惯于错一个再多写三四个。

每天都是这样,进行滚雪球式的听写。

事实证明,凡是这样做的老师,班上的孩子生字记得牢,学生字不费力,最后期末成绩考的好。

老师之所以这样做,跟一年级孩子的记忆特点有关系。

一年级孩子的记忆特点:

1.忘得快。

儿童的记忆保持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的。读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上是六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记忆保持的时间,并不长。

妈妈们都知道,一岁孩子的记忆保持时间是非常短的,有的小孩子跟爸爸妈妈分开一个月,再见面的时候竟然都不认识了。

所以孩子的年龄越小,记忆保持的时间越短。

一年级的孩子学了生字以后,如果不加强记忆,很快就会忘了,所以老师采用每天听写的方式,来巩固孩子对生字的记忆。

有的家长觉得,每天都给孩子听写生字太麻烦,明明这些很容易就能记住的。这些家长忘了自己是什么年龄的了,你的记忆特点,跟孩子的记忆特点肯定是不一样的,你能记得住,孩子需要反复的记忆。

2.记忆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六岁的孩子,虽然有意识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但是还是以无意识的记忆为主。

他们往往对形象特别鲜明的,能引起自己兴趣的事物,或引起自己强烈情绪的体验,记得住。

一年级的孩子,记忆也缺乏目的性。虽然进入小学后,孩子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记忆的能力会得到很快的发展,但对于记忆的目的性还不是特别的明确。

听过一年级课的家长会发现,一年级的老师总爱让孩子们重复他说的话,老师这样做也就是针对孩子们的记忆缺乏目的性的记忆特点,来采取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老师在给孩子们听写生字时,特别爱把这些生字形象化生动化。例如,老师听写“早”,会对孩子们说:“请写早,早饭的早,我今天早饭吃的汉堡包。你们吃早饭吃的什么呀?”老师,这样的语言会勾起孩子对自己早饭画面的回忆,从而引起孩子强烈的情绪,对早饭的“早”字印象深刻。

3.记忆不精确。

儿童记忆的精确性,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

一年级的孩子记忆生字的时候,特别容易记忆的不完整,容易形近字之间进行混淆。

老师在听写生字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把一些形近字、同音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着听写。有的老师会编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孩子们进行比较记忆。

在一年级上册《秋天》里,孩子们学了四个生字“了,子,人,大”。老师在听写时,会用巧妙的办法帮孩子们进行记忆。老师说:“请大家写了,请大家写子,子对了说,我比你多一横。”“请大家写人,请大家写大,大对人说,我也比你多一横。”这样听写,既能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又进行了形近字之间的比较,从而帮助孩子们巩固记忆,精确记忆。

一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大,识字任务重。

一年级语文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写字。也可以说,一年级是孩子识字写字,打地基的时候。不仅要让孩子们学会课本中的生字,还要引导孩子们学会识字的方法,从而能够独立的去识字记字。

要学会一个生字,就要全面地掌握这个生字的音、形、义。

1.听写生字时,写拼音。

一年级老师在给学生听写生字的时候,特别爱让学生把生字的拼音也写上。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孩子们巩固学过的拼音;二是帮助孩子们把字音和字形对上号。

刚升入一年级开始学习生字的小朋友,字音和字形对不上号。老师在每次听写的时候,都要把这些生字结合生活情境中的句子听写。通过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再把音和字形对应上。

对于一些形声字,老师也会挖掘它的特点,引导孩子通过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记忆生字。

2.听写生字时,教给孩子独立识字的方法。

老师在给孩子们听写生字的时候,不是只干巴巴的听写,而是一边听写一边教给孩子们独立识字的一些方法。

例如,听写“天”和“人”,老师会说:“大”多一横,“大”少一横。这是多一笔少一笔的记字方法。

例如,听写“拍”,老师会说,左边提手旁,右边是个白。合起来就是拍,拍手的拍。这是通过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

同样的方法还有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编故事等等。

孩子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己就可以独立的识记字形了。而且对生字的字形,记得也会特别牢固。

3.听写生字时,根据生字的字义组不同的词。

中国的汉字,有很多字是一字多义。

组词,就是最简单的理解字义的方法。

例如,老师在让孩子们写生字“花”时,这样说:请大家写花,鲜花的花,雪花的花,花钱的花。这样把一个生字的不同字义都组成词,孩子就能够更深刻的学会这个生字。

还有的一年级老师,方法特别巧妙,给孩子们出示一幅一幅的图画,让孩子们根据画面来写生字。

例如,老师出示图:一个人靠在树边休息。孩子们来写,休息的休。

这些方法既有趣,又符合生字的特点,孩子们会非常喜欢。

家长在家中给孩子听写生字时,要注意这几点。

1.每个生字组成词读三遍。

家长在家中给孩子听写生字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耐烦。

有些家长性子急,每个生字只读一遍,孩子写起来很费劲。孩子稍微一犹豫,家长就,火冒三丈。看到家长的恶劣态度,孩子更紧张了,更写不出来了。这就是一个恶循环。

建议,家长把每个要听写的生字组成词,给孩子读三遍。这三遍也可以分别组成三个不同的词。

例如,要听写“回”,家长可以这样说:“回家的回,妙手回春的回,回信的回。”回在这三个词中,分别是三个字义。这样既让孩子明白了要听写的是“回”,又让孩子理解了一个字不同的意思。一举多得。

2.遇到孩子不会写的字时,可以让孩子先写上拼音,空着。

在听写的时候,有的生字孩子忘了,不会写。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先把生字的拼音写上,字先空着。家长接着往下念。

不要等着孩子左思右想的。等都读完了,检查的时候,如果孩子能想起来就写上,想不起来就结束。

一年级的老师常常听有些家长说,孩子在家听写的时候全都写对了,怎么一到学校就不会写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家给孩子听写的时候,孩子写不上来,家长就反复地提醒,然后稍稍的等他一会儿,孩子想一会儿也许能想上来。而在学校听写的时候,老师是不等的,读三遍就过去了,孩子记得不牢的字,就容易写不出来了。

所以,建议家长在家给孩子听写的时候,也不要等孩子。

听写的价值就在于筛选。筛选出孩子不会的,筛选出孩子模棱两可的,再加强记忆就好了。在家听写,不要盲目地追求满分和全对。筛选出孩子记得不牢的字,才是听写的目的。

3.在家听写时,孩子如果写错了,要用红笔标记出来。

有些老师留听写的家庭作业时,特别愿意让家长听写完捎带着给孩子也判了。

有的老师就千叮咛万嘱咐的,不让家长判,愿意让孩子听写完带到学校来,由老师判。因为老师想通过反馈,看看孩子哪些字掌握的不牢,掌握第一手资料,今后在教学时好加强。这真是敬业的好老师。

所以,建议家长即使把听写完的生字给孩子判了对错,也要保留孩子的错误痕迹。可以在孩子写错的生字上面画一个红色的圆圈。然后再让孩子把正确的写在后面,可以多写几个正确的。这样在交回老师的时候,老师一看就明白,孩子哪个字容易错。

4.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收集孩子曾经写过的错字。

特别有心的家长,会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来收集孩子曾经写过的错字。

家长可以引导着孩子自己往本子上记。

这就是错题本的雏形。

每天把错过的字写在上面,写着写着,孩子自己也会发现,曾经错过的字,也许会再错第二次,第三次。

想提高学习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收集错题,反复翻阅,巩固。孩子在收集错字的过程中,会悟得这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总结:

一年级教师总是爱让学生听写生字,是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和教学任务进行的,非常有必要。

在听写的时候,可以根据生字的音形义,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

家长在家中给孩子听写生字的时候,可以把每个生字组成词读三遍。遇到孩子不会写的生字时,让孩子先写上拼音,空着,接着往下听写,不等待。孩子写错的字,用红笔标记出来,让孩子多改几遍。可以给孩子专门准备一个收集错字的本子。


禾页老师


小学一年级老师总是要听写生字太必要了,因为一年级会认会写的字太少,连考试都需要老师读试卷,有时回答问题还得用拼音来代替汉字。所以一年级学生需要尽快多学习认字和写字,不但是学习语文的需要,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需要。

我觉得自己是老师听写生字的受益者,对当时的老师现在还心存感激。刚上学时,大部分都是民办老师,唯独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公办的老教师,对我们可严格了。每次语文课都要听写生字,按照生字正确率在放学时分批次放学。全正确的就按时放学,错一个的,迟放十五分钟,依次往后推迟。刚开始我每次都有三个以上的错误,放学后要留校45分钟以上,要知道我们上学有1.5公里,中间还有两座小山,小山上还有坟地,小时候最怕了。小伙伴们一般比我听写得好,他们提前走了,留下我自己怕得要死。后来为了能跟小伙伴们一起放学,我只能多花时间去记去背生字,慢慢地有了进步,听写可能错一个或不错了。经过大概一个学期后,我就不再怕老师听写生字了,因为我习惯了先把生字写熟了,之后的语文课我也很少写错字,并且理解能力也较强,因此数学应用题小伙伴们做不出,我也能理解,数学成绩也比小伙伴好。

我觉得小学阶段是要多学写字,并且多加强阅读,这会是让孩子一生受益。老师总是听写生字也符合记忆规律,经过反复书写的字可以做到一辈子不忘记,对以后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好处。

以上是我对此的看法,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很有必要啊!我儿子正在上一年级,老师课堂会听写,课后作业每周会有一次录音频,回家听写。

听、说、读、写是一年级的必修内容,后期的阅读、写作、考试,均离不开一年级的识字基础。

一年级刚刚入学时,孩子的识字水平不一样,在做题的过程中,老师会读题;题目中遇到不会写的生字,孩子可以用拼音代替。


到一年级下半学期,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之后,老师基本就不会读题了。题目中常见的汉字,即便不属生字,老师也会要求尽量写汉字,不要用拼音代替。


而且一年级下半学期,看图写话的内容增加,生字过多,势必会影响孩子写作的流畅性。


《新课堂标准》指出:低年段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教学,最关键的是要学会记忆字形的方法,掌握好写字的技巧。


识字是基础教学,读写是熟练的必要过程


一二年级的生字学习,几乎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基础。大量的生字学习,只靠听读是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要动手写。


老师要求写的时候,通常是一字两词一笔顺一结构。写的过程就是不断熟练的过程,包含字的整体结构,字的含义,字的书写顺序。


所以,书写是孩子熟悉、记忆汉字的最佳方式。


掌握好写字技巧,才能书写美观


现在卷子除了考试内容分值之外,还加了卷面分。这就要求孩子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很多孩子平时不注意练习,一到考试整个卷面,乱糟糟、黑乎乎的,很影响观感。判卷老师会在分数之外,再减2-3分卷面分。


而平时注重练习的孩子,卷面就非常干净,书写也很工整,会得到额外的卷面加分。

听写可以检查和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是汉字学习的必要过程


会读会写,不代表真的没有问题。


一些细小的问题:结构、笔顺、书写速度、形近字、音近字等问题,在平常的抄写练习中不容易被发现。在听写中,由于时间和速度要求,就很容易发现问题。


听写考验孩子对生字的熟悉程度;书写是否流利;在有限的时间内,是否能保持字体的工整美观。


听写可以重塑孩子对汉字的记忆和认识。听写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汉字,通过重复的练习,印象会更加深刻。


听写是汉字学习的最后一个步骤,对汉字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字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到高中、大学,仍然存在很多错别字,影响孩子成绩!


所以,不仅老师要给孩子听写,父母也要经常给孩子听写,给孩子打好汉字基础,为未来的学习铺路。


以上,希望解答了您的困惑!


素人远兮


我女儿也是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老师经常也会布置一些听写生字和拼音的作业。我认为非常必要。

一、为什么我要支持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亲身经历,阅读时候只会拼读,离开了拼音又不认识字了。

有时候我自己也会给孩子练习生字,平时也会让她拼读带拼音的书籍,从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她很多生字带拼音读过了,但是下次遇见还是不认识。而让她写过的字相对就容易多了。因此我很赞成老师布置生字听写类作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用心的写了才能真正熟悉并记住生字。

2、认识生字多了,容易理解考试题目

默写生字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熟悉积累的过程,小学一年级考试题目都是需要老师逐字读题,然后学生答题,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读题没有听明白,再加上胆子小不敢问老师,就自己乱填乱写。如果孩子认识生字的话就完全可以自己读题,理解题目意思,轻松答题。

3、识字是孩子积累词汇量,学好语文的基础

识字写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学好语文必须先从识字开始,现在很多学校都很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词汇量的积累。这也是为什么老师重视生字听写的原因所在。小学一年级学生词汇上可以说是完全空白,而听写生字相对是最便捷的一个积累词汇量的方式。

二、如何提高生字听写的效率?

1、让生字变有趣

有时候在家里给孩子辅导作业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听写生字有点厌倦和抵触,这个时候其实我们相对用一些技巧来激发孩子或许更有效。针对每一个需要听写的生字,家长最好是用心提前搜集一些关于这个生字的小知识,小故事,让生字变有趣,通过故事导入法来吸引孩子,让他对生字本身产生兴趣,同时也趁机让孩子明白了这个生字的含义,理解的记忆。

2、不要过量,以免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帮助孩子听写生字时,不要一次写很多字,挑选几个简单的,再挑选难一点的,难易结合,这样孩子也不会觉得都不会而垂头丧气,也不会因为太过简单而骄傲轻视。大家都知道孩子天性好玩好动,耐心不足,因此一定要避免过量,不要一个字十遍二十遍的要求孩子写,过量了反倒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长此以往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厌恶心理,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3、引导孩子使用生字,适当激励学习更有效

每个生字其实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听写过程中不妨让孩子使用生字词语口头造句,让孩子能够真切的感觉到词语、生字在生活中应用的地方,让他们知道这些生字确实是需要用到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的给予一些小奖励,让孩子学起来更有动力,激发他的学习兴趣,顺便在此过程中锻炼了他的耐心。

一年级是孩子从幼儿园小朋友转变为小学生的关键一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应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惬意小珊


有必要,也是最近的一段时间我在辅导我妹妹写作文的时候,她已经五年级啦,写一篇作文查了不下于二十次字典其中还有特别多的谐音字、错别字。我就问她,你小时候怎么学的,她就自言自语的说,老师要求了听写,可是我又忘了不行吗!

我今年20岁,在我小学的时候,一年级除了听写生字还要默写古诗,反正每天的家庭作业都要写一两个小时(也是当时岁数小,写作业慢😬)如果写不完,或者第二天被抽查不会,那就不好玩了,挨完打受完罚第二天还得被抽查,再不会就真的凉了。小时候真的天天笼罩在被抽查的阴影中。



自从小时候这些事情,所以我到现在走到哪里,或者看电视玩手机的时候看到不认识的字都会记下来去查清楚,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生字的机会也是一个去让孩子主动学习,主动发现的过程。


1.学生自制力不强;小学生的自制力基本都是来源于外界,他们肯定更喜欢回到家躺沙发上看电视,而不是回到家还要听写生字,写作业,所以这就要驾照和老师共同努力。

2.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兼容能力在逐渐开发;这时期,他的接受能力很强,听写生字会让他们去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要让他们在其中发现乐趣,这是很重要的。

3.孩子在小学阶段,价值观就在逐渐完善,在这个听写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也是给家长和孩子更多的互动时间。家长应该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情感变化,及时跟老师沟通,毕竟老师教过的学生更多,经验肯定更多。

所以我认为听写生字是有必要的,而且还应该增加它的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生字。都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现在觉得麻烦以后可能会更麻烦。


三月的千禧宝宝


我们家大宝今年一年级,上一年级以前基本不认得字,现在可以认识很多字,这得感谢老师。

她老师很认真,负责,经常要求写生字 学校写,回家写,还有帮忙订正,每周孩子发一本绘画本 看完写读后感,然后交换,书是孩子们自愿带去学校交换的,还有一些是班费买的。

而我也在家时不时让孩子听写,抄写或默写生字,出去玩会告诉车站上的是什么字,外面墙上什么字,超市里什么东西什么字,怎么写等等,现在不到一年时间孩子字认识很多,一本书拿来她基本就会念,也会告诉我写的什么,去外面的路牌,标示牌绝大多数她都认识,所以这就是进步。而且她现在看图写话什么也进步很多,从刚开始的哭喊着:好难啊好难啊,我不会,我不写到现在每次看图作文都很高兴,她知道写作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从开始的乱七八糟拼音标注到现在多数都是文字,而且整齐多了,通顺多了,所以这也是进步,所以养成习惯很重要!


天寒不是秋


有这样的老师应该感到高心才是,一年级听写生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家新宝去年上一年级,第一学期每天没有语文书面作业,可想而知他们班级的成绩,第一次考试班级不及格的有好多个,因为我们是在家里每周听写学过的生字,所有孩子考试没有问题。因为学校不会因为你没有布置书面作业就不考生字的。


新宝妈咪mum


一年级老师总是要听写生字是正常的,而且很有必要,原因有三:

一、一年级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识字。

因为一年级的学习任务主要就是识字。而且无论是学语文,还是学其他学科,都是以识字为前提的,识字才能读懂题目,能解题目意思。

一年级的课文一般都标有拼音,孩子们认字主要借助拼音,但到二三年级后一般除生字外,都不标注拼音了,所以学过的生字必须要过关,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后面的学习。

二、一年级要求的识量比较大。

1、上册要求会认300个生字,会写100个生字。

2、下册要求会认400个生字,会写200个生字。

这样的识字量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大的,而检验孩子读写是否过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与听写。

三、多读、多记、多听写才能记得更牢固。

因为一年级的生字量大,而且孩子对学过的生字也容易忘记,所以多读、多记、多听写才能记得牢固。

总是来说,多听写,可以帮助孩子加深对生字的记忆,打好基础。所以家长们不要怕孩子辛苦,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面的学习才会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