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四岁半的儿子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学不会,家长质疑孩子的智商,对此你怎么看?

教大育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但期望毕竟是期望,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得来的。而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凤,不停逼迫孩子学习,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希望孩子能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这不,朋友家孩子今年才四岁多,却被妈妈要求做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不会做,于是妈妈掰着指头教半天,可孩子还是学不会。于是妈妈特别抓狂地说:“你都四岁了,怎么连这么点算数都算不明白啊?”“你六岁就上小学了,你这样能跟上学习进度吗?”“别人家孩子四岁都能弹一大段钢琴了,你怎么就这么笨呢?”朋友与越说越气,越想越觉得自己孩子特别笨,那么事实上四岁孩子学不会20以内的加减法真的算笨吗?四岁孩子在数学方面该学会什么呢?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

1.四岁孩子该学习20以内加减法吗?

首先我们来看官方的规定,教育部曾经发布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这个指南我们了解到,对于四到五岁的孩子,只要能够学会数数并比较多少就可以,而五到六岁的孩子才会被要求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所以按照这个规定来看,四岁孩子被要求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的确属于超前学习,是家长拔苗助长的行为。

其次,我们来看看四岁孩子的认知特点,四岁孩子应该是上中班了,而20以内的加减法是在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本上才出现的内容。所以我们推算20以内的加减运算是六到七岁孩子学习的内容,完全超出了四岁孩子的认知范围。

2.四岁孩子在幼儿园应培养哪些能力

很多人说孩子上幼儿园就是玩的,这句话有对也有不对,因为幼儿就是在玩中进行学习的。根据四岁多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归纳出四岁孩子应具备的能力。

首先,四岁多孩子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所以此时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最好时机,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助家人一起完成家务。

其次,四岁多孩子规则意识萌芽,但是非观念、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必须在这个阶段给孩子立规矩,教会孩子如何缓解和发泄情绪,并清楚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再次,四岁孩子好奇心依然很强,并喜欢身体感知新事物,此时是训练孩子户外运动、手工操作的好时机,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幼儿园的手工作业。

最后,四岁孩子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此时是训练孩子空间想象力、数学推理的好时机。

3.四岁孩子在数学方面应掌握哪些内容

四岁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此时可训练孩子掌握一定的数学规律、分类、空间、图形、测量、运算等浅显知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运算:掌握10以内的数字,学会数字的排序、比大小、数与量的对应。

分类:将若干具体的事物进行分类,比如根据颜色、粗细、形状、高低等进行分类。

认识空间方位:能将空间方位正确表述清楚,如前、后、左、右、上、下等。

认颜色、图形:包括常用颜色的分辨,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辨认,认识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对于因四岁多孩子不会20以内的加减法而认为孩子笨这件事,完全是父母要求太高。事实上,现在人们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说的是孩子要全面发展,不应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幼儿园的学习正是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更重视的是孩子思维能力、生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的综合发展,父母应更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才对。

我是幼教咖,幼儿园园长、早教师,传播更好育儿干货。欢迎关注,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最好的认可。

幼教咖


我儿子幼儿园有一个同学,对数学天然的敏感,幼儿园就能计算百位的乘除法,且数字的记忆简直过目不忘。而我家这个,到了小学一年级,20的加减法还恨不得要脱袜子,用脚趾头来帮忙。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数学逻辑的学习,能在计算上确实我儿子要略慢一些。

而同样是4岁的闺女班级的一个小姑娘,从3岁半开始学手脑心算,计算速度非常快,连续的加减比大人还快,基本上你说完算式,她的答案就出来了。但是,她完全不了解数理加减的真正意义,只是机械的借助手指位置替代计算。当真正遇到最简单的应用性的问题的时候,她的计算还不如我家啥也没学过的闺女用最原始的掰手指的方法的计算准确度。

所以,我觉得20以内的加减法并不能代表孩子的计算能力,也不能体现数学思维。更谈不上智商的问题。

让孩子在游戏中,生活里真正了解数理的关系,加减的意义,慢慢内化成孩子本身对数学的基础概念,这样反而能帮助他将来更好的学习数学。


妈蜜吖


我儿子五岁半上学前班时。一天,有一道题问一角钱大还是一元钱大。儿子说,一角钱大。然后老公很耐心的和他讲:10个一角钱等于1个一元钱,你说哪个大?儿子:一角钱大。又讲了一遍,1个一元钱相当于10个一角钱,哪个大呢?儿子:一角钱大。老公急了,从兜里掏出来一个一元硬币,一个一角硬币放桌子上大声问儿子:你看看它俩到底哪个大?儿子当时眼泪汪汪委屈的答:一角钱大。老公当时都快奔溃了,跟我说:媳妇,咱儿子这是智商有问题,不行去医院看看吧!

现在儿子快十四岁了,不能说学习多优秀吧,至少学习方面不太让我们操心。我有时跟他讲他小时的糗事,他就笑说自己当时太逗了。殊不知当时我们真的挺无奈的。


Vivi0204


我家老大上幼儿园大班时,经常玩摇摇车。有段时间,他喜欢玩一种能升降的飞机摇摇车,一次2元。我带了6元硬币,问他能玩几次。他想了想,回答说3次。我表扬他说:“太棒了!你都会除法了!”儿子问除法是什么,我讲是小学三、四年级会学的数学知识。

儿子当然很开心,也很得意。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细节里,我给儿子留下了“数学很有趣,他数学很厉害”的心理暗示。

上小学时,教导主任有次对我说,你儿子特别喜欢数学,上一天数学课都不会烦的那种。因此,尽管在我结束全职,去上班那几年,没空管儿子功课,他成绩有起伏,但数学一直很好,经常满分,老师有时还会让他给同学讲题。

现在孩子上初中了,刚过去的期末,数学全班第一。假期里让他预习数学,很自觉,自己每天看书,做一些练习。相对来说,预习其他科目就会有些抵触,需要我想办法“威逼利诱”。

如果回头来看,我会说,幸亏当年我更侧重培养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而不是局限于一两道题的计算快慢。就像那个拿硬币坐摇摇车的事情,其实像他那么大的孩子,基本都能算明白,但家长是不是有心去引导,那区别可就大了。



回到题目,让四岁半的孩子算20以内的加减法,有些强人所难了。尽管有些孩子能做到,这是属于非常聪明的,换句话说,人家爸妈遗传的智商高。孩子做不到,您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对于大多数孩子,幼儿园大班时会算10以内加减法就行了,衔接小学就不会费力了。

搬书回巢,有书智库领读达人,今日头条认证作者,新浪微博认证书评人。图书编辑、网络编辑、运营编辑……这么多年,兜兜转转还是和文字打交道。我愿搬书回巢,助你师逸功倍。

搬书回巢


四岁半,二十以内的加减法。

孩子学不会,应该质疑家长的智商。

能教会孩子,需要耐心。

家长连这点耐心都没有,孩子怎么能成才!

我儿子3岁时,一个他的叔叔拿着书和给他年。念两句就问他问题。孩子根本听不懂叔叔念的是什么。叔叔念了三次,问了三次,孩子说了三个不知道。一脸懵。我赶紧叫停。我对他叔叔说,你高兴念,就念,别问。孩子说太多的不知道就没有信心了!

至于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先要一步一步让孩子整清楚每一个数字,整清楚何谓加,何谓减,及因果关系。不会教的家长是真的教不会!


彭如心老师


我觉得家长没必要这么紧张。

我儿子上学前班,学得也是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我觉得孩子学的越多,越容易混淆,不知道如何算出正确答案。

我是80后,感觉现在的教学方法和以前完全不一样。我觉得还是现在的方法简单好记,但是孩子小,掌握不了知识点也很正常。

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我儿子是慢热型,老师慢慢引导入门后比谁都记得牢,并且儿子有个很大的优点,背知识点背的快,记忆力好。凡是老师让背的东西,背的又快又熟练。我们应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我个人辅导孩子经验总结,要想孩子正确算加减法,必须把十以内的分成背熟练,让孩子熟练运用。十以内的分成太重要了,熟练破十法和凑十法,20以内的加减孩子做题应该很轻松。家长可以试一下我这个方法。

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身心发展,毕竟孩子还小,多和老师接触沟通,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C州小哥哥


四岁半的孩子学不会20以内的加减法,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看到这个问题,我先来说一件前几年我亲身遇到的事情。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非常焦虑;以至于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听明白她到底在说什么事情。

原来朋友的儿子读中班了,看见儿子的同龄人中有些已经开始读兴趣班;朋友一个激动,也在某机构帮孩子报了一个兴趣班。

可是没想到兴趣班是报了,烦恼也由此产生了;才刚过了一个多月时间,培训机构的老师找朋友谈话了。

谈话的起因是因为那个培训机构的老师觉得朋友儿子有多动症的倾向,建议朋友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朋友一下子急的不行,给我打电话讨教应该怎么办。

我当时也被吓了一跳,不知道那个培训机构是怎么会觉得中班的孩子有多动症倾向的;仔细问了朋友后,才算是弄明白了。

原来他们报的那个兴趣班,一次活动整整要进行两个小时;朋友的儿子撑不住那么长的时间,往往在一个多小时后,会有东张西望的举动。机构老师看在眼里,就认为孩子有多动症,建议朋友带儿子去就诊。

听完朋友的解释,我当时就松了口气,直接就跟朋友说: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应该以医院的检查报告为准;其他的所有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就是说,医院没有定论之前,朋友不必自找烦恼。更何况在我看来,她儿子压根就没有多动症。

朋友在电话那头有些惊讶,不知为什么我一口咬定孩子没有多动症?而我简直是又好笑又好气,真是恨不得能指着朋友的鼻子骂醒她:在幼儿园里,中班一个集体活动的时间是二十到二十五分钟,这是为什么?就是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只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现在你儿子都已经能够坚持一个多小时了,难道还会是多动症吗?换我早就觉得孩子的专注能力和自控能力是很强的了。

当然,我不是医生,朋友对我的说法将信将疑;后来真的带儿子去了医院,医生的判断当然和我是一致的。

眼下说起这件事情,是因为我觉得事例中的朋友和题主有相似的地方;其实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先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弄清楚孩子心理生理发育的真实水平,然后再进行教育。

我们先来看看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孩子在“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的要求是怎样的。

看到了吗?大班的孩子,还只是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那么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所以说,家长千万不能被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错误观念所影响,出现为让孩子进行练习而强化训练的情况。要知道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只有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真正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我是“诺善说育儿”,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帮助。


诺善说育儿


据我爹妈说我四岁半的会算百位的加减法了,那有怎么样?不耽误我笨啊 学习照样不咋地,越学越差。所以我现在啥都不教我孩子,因为算这些根本不代表孩子的智商。

我小时候好多人夸我聪明,心里压力也大,就因为会算几个数,多认识几个字。除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别的用没有。反倒是一些开始学习中等的,越学越明白,越学越好,越来越有信心。所以我真不觉得会算术是评价智商的标准,就算代表智商,我觉得做人的情商更重要呢!

教孩子教不会的时候,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有错误,看看自己的态度会不会伤害到孩子。孩子还小,爱玩,注意力不集中学不会很正常,多点耐心,对孩子期望值不要太高,他不是你生命的延续,是一个全新的个体呢!没准他是个体育高手,美术新人类,唱歌跳舞的天才呢


曦嬢嬢


这个是很正常的,看个人能力。特别小朋友每个娃擅长的不一样,有些能力发育早,有些晚。方法也很重要,孩子需要形象的例子帮助记忆,死记肯定比较慢。我家老大从数数开始学,方法也基本从数数基础开始计算,数学能力算不错了,也是一年级前学会20以内加减,没有任何超前学习,数学成绩在班上也是前几名。老二,男娃,现在不到五岁,没有刻意教他数数,也是幼儿园要求后带着他写数字,做做数字分解。很奇特的是他很少扳指头运算,直接口算,很快的学会连续加减。自己想着来问我们20以内的加减,我们也通过凑十法等教他,很快掌握。现在百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全部口算,而且学起来很快,两天加起来不到半小时就会了。但我拒绝交他一年级的其他内容,运算只是基础,我不想他上学后觉得自己啥都会,不认真听讲,养成不好习惯。光靠超前学习肯定不长久。


繁星2016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说我的两个孩子。大的今年8岁半上二年级,学习虽然不是班级里面最好的,但考试也基本能在97分左右。由于是9月出生的上一年级时也6岁半。但是20以内的加减法他就不会,怎么教也没用。掰着手指头都算不清还老出错,明明你教了他方法但就是不会用。当时还曾挺灰心的,心想不是上学的料啊!

但是小的就不一样了,小的今年刚满5岁,我们也没有刻意的教过他。有时就随便的问他几加几等于几,10以内的他几乎不用思考。后来我们就慢慢的考他20以内的,他会去扳手指头手指头不够的时候他就会问妈妈等于多少呀?我说我教你方法好不好?教给他方法他也能记得住,下次再问他,扳扳手指头想一想也能回答出来。

从我两个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孩子智力的发育有早有晚不能刻意的去强求。何况孩子也仅仅才4岁半,不用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