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徐峥近日过度宣传《囧妈》,这会不会起到反效果呢?

muhoo


可能会。他之前的《人在囧途》、《港囧》宣传都没有这次猛烈,反而票房还不错。

这次过度的宣传,以及发布的预告片都没有以前那么有吸引力,预计评分会低,但是观影人数应该还会可以。毕竟春节档,票房还是很有保障。


吃瓜群众阿浦


已经起到了反效果,另外从业内的反应来看,《囧妈》大几率会扑。

原因有二,大家自行判断。

第一,《囧妈》有些逾越底线的宣传,首因只能是对品质的不自信。

徐峥频繁出现在各种宣传渠道,起了不少人的反感,包括笔者。不过徐峥一路走来,毕竟是靠着硬桥硬马的喜剧功夫杀上来的,所以对《囧妈》还有期待。卖力宣传虽有不适,但《囧妈》这种第一梯队的春节档电影,必须要冲着票房冠军去才可能赚钱,铺天盖地的宣传是必须的,可以理解。

所以,当徐峥的“列车”上,出现麻辣德子,毛毛姐和刘铁雕等抖音红人时,并没有什么意外,相反还是比较亲切的,借助短视频巨大影响力为电影造势,这是明智之选。


不过当徐峥的宣传涉及到高以翔,以及陶虹的隐私时,那种大可不必的感觉就凶猛袭来了。干什么呢?至于吗?是对作品有多不自信才会那么干?因为一个成熟的宣传团队,在遴选宣传点时,不会不考虑负面效果。高和陶的点,极有可能会引来反噬。那么既然这么做了,除了对品质的不自信,笔者实在没有其他理由说服自己。

要知道,现在的顶级电影宣发团队,如果对品质绝对自信的话,不会允许负面感出现。因为电影幕后的资本力量,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囧妈》这么做了,问题不言而喻。


第二,阵容短板,题材类型的突破带来不确定因素太多。

《囧妈》的阵容太弱,扛票房的只有徐峥一人,沈腾特别客串,人都没有出现在海报上。至于阵容为什么会那么差,原因只有一个,预算。《囧妈》的摄制成本不低,据传是6亿,主控人徐峥一个人拿走了一半。剩下的3亿需要电影,还要做宣传。哪儿还有钱请扛票房的BOSS级主演来呢?

阵容问题之外,徐峥作为创作型导演,对作品的类型拓宽是有野心的。《囧妈》不是一部闹剧,它是带有作者表达倾向的一部作品,说到这里,其实徐峥是勇气可嘉的。值得赞叹。不过新类型,不太热闹喜庆的电影冲击春节档,风险十分巨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徐峥会卖了命宣传的一大原因。毕竟,拿了人家那么多钱,实现你的尝试,你就得卖出命去吆喝。底线在资本眼里,从来都不是问题。

最后,从笔者得到的消息来看,《囧妈》点映效果褒贬不一。


辣评娱乐圈儿


你好,我是欣姐。

《囧妈》作为港囧泰囧之后的又一部“囧”作,肩负起了很多压力。压力之下,宣传用力过度便是必然。

《囧妈》作为续作的压力

从2010年的《人在囧途》开始,徐峥在电影界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

2012年,导演处女作《泰囧》以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刷新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

2015年,《港囧》票房突破16亿,徐峥用最好的电影质量证明了自己在娱乐圈的成就。

2020年的《囧妈》是王宝强、黄渤离开铁三角之后,徐峥独立担当的囧系列作品。

三部《囧》系列,口碑和票房一路走高。徐峥的《囧妈》,急切需要打开局面。不仅承受失去铁三角的两角的压力,而且也要甩开包贝尔带来的口碑争议。

所以,各渠道宣传投放,就成了当务之急。

《囧妈》在贺岁档的压力

春节档,大片云集。

《夺冠》有历史意义,大家自然不会忽略;

《唐人街探案3》由前两部珠玉在前,口碑和明星流量也不容小觑;

《紧急救援》和《急先锋》都属于硬汉类影片,自然也会得到女性粉丝的青睐;

还有动画电影《姜子牙》《熊出没》,前者和《哪吒》联动,有雄厚的年轻粉丝积累,后者是家庭亲子的规定动作,亲子群体越来越成为春节档大片的主要消费群体;

这些作品,都将成为夺取票房冠军的有力对手,那么如何能在一众贺岁档中打开局面?宣传自然不能放松。

《囧妈》对于中年徐峥的压力

中年徐峥,近些年佳作频出,《我不是药神》《超时空同居》《宠爱》《我和我的祖国(夺冠篇)》等由他监制或导演的作品,票房和口碑都很好。他的妻子陶虹也复出,各种接戏,展现出满满的实力派。

这些优质的作品,不仅成就了他,也阻碍了他。

因为大家都不再仅仅认为徐峥是个演员了,还是个创作者,是个优秀的导演。

而他的号召力带来的不仅仅是粉丝,更是投资人对他的回报率期待。背后还有可能是对赌。

怎样给投资人更好的回应?

是高票房,是高利润,是高分账。

如何高票房?宣传,自然不能轻视。

投资人给的钱,尽可能地投放到更多的地方,换来更多的收入,这样,他预期的利润,才能够实现。

不要轻易说徐峥吃相难看,你如果遇上了胃口巨大的投资人,还正好赶上了经济寒冬,你是不是也会没命的宣传?

将心比心吧。

我是欣姐,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欣姐对你说


当下,映前准备进行得如火如荼,按理说大家只需静静等待即可,但是最近却还出了那么一段小插曲。

由徐峥自导自演的的《囧妈》因为宣传的关系,在网上掀起了一波热议。

作为2020年春节档的一员,《囧妈》的热度和人气其实也算不错,但还是碍于档期大片实在太多,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便是徐峥+他的经典囧系列IP,仍然需要不竭余力地为影片宣传。

纵观这一路走来,电影《囧妈》的宣传就不曾间断过,不仅方式各异,力度更是与日递增。

从最开始的逐个揭秘电影的神秘演员阵容,到后面24亿票房保底等等,徐峥团队始终将《囧妈》的热度和关注度,保持在了一个相对不错的高度。而效果当然也是十分显著,据悉《囧妈》一度被观众视为春节档夺冠的热门选手。

话说这样的结果已经相当不错,但距离春节档还有些时日,为了取得更大化的宣传效果,徐峥团队还是非常卖力地宣传,就在近期又选择了另一种宣传方式。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徐峥在近期邀请了国内人气流量明星王一博为电影《囧妈》献唱主题宣传曲,不仅在官博上放了王一博配音的视频片段来吸引目光,期间更是与王一博玩起了趣味互动。

先是为王一博补光,再是为其投喂大列巴面包,且还主动表示期待与王一博以后能够合作,只要有合适的角色就会找王一博,并且还会对他进行培训,帮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

话说,徐峥的这一波操作确实带来不少的流量,但也着实为其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该宣传过后,不少网友对于徐峥这种宣传方式表示反感,吐槽其“为了电影跪舔流量”,甚是有人因此表示上映后不去看了。

这样的结果,相信徐峥也是不愿看到的,但事实还是如此。

其实,很多人对于徐峥作品还是颇有好感的,近年来徐峥凭借着一部部出色的口碑佳作,一次次证明了其“徐峥”二字的质量保障,也为其圈得了一大波忠实影迷。不夸张地说,但凡电影作品中出现了这两个字,总能引起很大的关注,也都会让人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或许是因为近年来观众对于流量明星并不感冒,而恰巧徐峥《囧妈》这次的宣传又和流量有关,所以才会导致不少观众产生抵制心理。

目前,徐峥《囧妈》的宣传力度还是非常的大,一些网友还表示刷小视频一直都是他,可能是因为太频繁了,已经有网友也表示开始烦了。

甚至网友建议,“刷小视频都是他的,山争老师,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电影品质好会去看的呀,你这么一搞我都有点烦这电影了”。

其实宣传和电影质量也没那么绝对,两者都很重要,也并不相矛盾。

前期的宣传可以为电影赚足热度,而电影的质量也可吸引观众,甚至发酵自来水助力,两者共同发力效果自然也是最好,只要宣传不夸张,大家其实还是可以接受,至于《囧妈》这次选择流量自然也是为了扩充观众群体,尤其是年轻的观众,毕竟在徐峥的粉丝群体中,王一博的这一年龄段观众还是相对较少的。


别关注我派大妞


一般来说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影响,首先为你分析春节档影片阵容来说,《唐探3》作为系列电影,前面两部的人物需不需要重新介绍,需要介绍多少注定会影响受众范围,尤其片名中的”3”会让没看过的观众选择放弃;《中国女排》(已改名《夺冠》)没有太多的流量明星助阵和体育类题材同样收窄了受众,《紧急救援》同理;《姜子牙》和《熊出没》作为动画电影,年纪较大的家长也同样会不太接受,但是《姜子牙》有前作《哪吒》的加持,能有不错的观影量,而《熊出没》基本有儿童基础也不会太差;最后来重点说一下题主关心的《囧妈》,春节的主题基本上就是合家欢,喜剧效果最佳,而《囧妈》并没有像《唐探3》那样偷懒直接加系列号,听着片名就知道不需要对前情的了解,而且《囧妈》一听就知道是亲情片,家里面男女老少都能接受,再说过度宣传的问题,可以说并不会,题主觉得宣传过了可能是因为接触的媒体推广比较多,但是对于媒体接触不多的隐藏受众来说,铺得广自然就会增加受众,毕竟现在春节的娱乐活动中越来越有限,电影作为其中一个大型的娱乐活动里面,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所以在我看来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观众流失情况


南海之鲸


徐峥过度宣传电影《囧妈》?我觉得不会起到反效果,不会反感,因为这很正常,毕竟春节档期间有几部大咖电影即将上映,《唐人街探案3》、《急先锋》、《夺冠》,哪个不是气势逼人、诚意满满的优秀作品,虽然徐峥参演及导演过的电影基本都是高票房作品,影片质量有目共睹,但此次春节面对其它优秀作品的压力,徐峥估计亚历山大,搞不好不停地掉头发,哈哈,当然徐导早就剃成光头掩盖了这一切。

从徐峥以往作品来看,像《人再囧途之泰囧》、《催眠大师》、《心花路放》、《人在囧途》、《幕后玩家》、《无人区》、《我不是药神》等等,基本都是结构紧凑、剧情缜密、演技精湛的高质量影片,期待春节期间电影《囧妈》继续保持高品质, 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一个优秀的导演,徐峥的号召力是得到大家认可的,是有票房保障的,徐峥也不会降低自己名头的含金量。

其实春节期间喜欢看电影的人,比如我本人,不会只看一部电影,《囧妈》跑不了的,期待徐峥,期待《囧妈》,继续宣传《囧妈》的徐峥可以减少焦虑,等待市场的评定吧。


冬哥看书看电影


还有不到10天,万众瞩目的春节档就要来了。

为了尽力抢占大年初一的首映排片,近期,已经确认定档的各路大片,宣传力度都在逐日递增。

海报宣传、预告片宣传、主演阵容揭秘以及电影宣传曲等等,能用的宣传手段基本一个不落下。

而最近,甚至有多部大片抢先开启了小规模的提前观影,《紧急救援》、《中国女排》、《囧妈》等等,可见档期竞争有多激烈。

当下,映前准备进行得如火如荼,按理说大家只需静静等待即可,但是最近却还出了那么一段小插曲。

由徐峥自导自演的的《囧妈》因为宣传的关系,在网上掀起了一波热议。

作为2020年春节档的一员,《囧妈》的热度和人气其实也算不错,但还是碍于档期大片实在太多,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便是徐峥+他的经典囧系列IP,仍然需要不竭余力地为影片宣传。

纵观这一路走来,电影《囧妈》的宣传就不曾间断过,不仅方式各异,力度更是与日递增。

从最开始的逐个揭秘电影的神秘演员阵容,到后面24亿票房保底等等,徐峥团队始终将《囧妈》的热度和关注度,保持在了一个相对不错的高度。而效果当然也是十分显著,据悉《囧妈》一度被观众视为春节档夺冠的热门选手。

话说这样的结果已经相当不错,但距离春节档还有些时日,为了取得更大化的宣传效果,徐峥团队还是非常卖力地宣传,就在近期又选择了另一种宣传方式。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徐峥在近期邀请了国内人气流量明星王一博为电影《囧妈》献唱主题宣传曲,不仅在官博上放了王一博配音的视频片段来吸引目光,期间更是与王一博玩起了趣味互动。

先是为王一博补光,再是为其投喂大列巴面包,且还主动表示期待与王一博以后能够合作,只要有合适的角色就会找王一博,并且还会对他进行培训,帮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

话说,徐峥的这一波操作确实带来不少的流量,但也着实为其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该宣传过后,不少网友对于徐峥这种宣传方式表示反感,吐槽其“为了电影跪舔流量”,甚是有人因此表示上映后不去看了。

这样的结果,相信徐峥也是不愿看到的,但事实还是如此。

其实,很多人对于徐峥作品还是颇有好感的,近年来徐峥凭借着一部部出色的口碑佳作,一次次证明了其“徐峥”二字的质量保障,也为其圈得了一大波忠实影迷。不夸张地说,但凡电影作品中出现了这两个字,总能引起很大的关注,也都会让人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或许是因为近年来观众对于流量明星并不感冒,而恰巧徐峥《囧妈》这次的宣传又和流量有关,所以才会导致不少观众产生抵制心理。

目前,徐峥《囧妈》的宣传力度还是非常的大,一些网友还表示刷小视频一直都是他,可能是因为太频繁了,已经有网友也表示开始烦了。

甚至网友建议,“刷小视频都是他的,山争老师,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电影品质好会去看的呀,你这么一搞我都有点烦这电影了”。

其实宣传和电影质量也没那么绝对,两者都很重要,也并不相矛盾。

前期的宣传可以为电影赚足热度,而电影的质量也可吸引观众,甚至发酵自来水助力,两者共同发力效果自然也是最好,只要宣传不夸张,大家其实还是可以接受,至于《囧妈》这次选择流量自然也是为了扩充观众群体,尤其是年轻的观众,毕竟在徐峥的粉丝群体中,王一博的这一年龄段观众还是相对较少的。


猴孙看电影


谢邀

聊徐峥得从坏猴子开始聊起。

坏猴子是宁浩搞出的一个新导演扶持计划,目前为止战绩骄人,路阳的《绣春刀2》,还有今夏刷版屠屏的《我不是药神》。

《药神》男主角是徐峥。在《药神》上映期间,他特意在微博澄清过,这片子导演不是宁浩,也不是他自己,而是一个叫做文牧野的新人。

言轻而意重。扶植后辈之心可知一二。这种扶植看似平常,其实很不容易。对比在金马拿下最佳影片却自尽的胡波导演,文牧野实在幸运太多,徐峥在片场任劳任怨,爬楼梯见思慧那场戏不止拍了多少次。徐峥当过导演,也监制过很多部影片,又是演员大腕,但在创作上,他对文牧野非常尊重,导演就是导演。

拍《幕后玩家》时,徐峥也曾经因为导演任鹏远总是叫他徐导而很不安,专门发微信给任鹏远强调,“在现场你就是导演,导演就是你一个。”

当然,如果故事只到这里,充其量也不过是些俗套的煽情。

以前夸人说,这个人胸中有丘壑。徐峥也是那种胸中有丘壑的人。要想了解徐峥的胸中块垒,不妨从徐峥的朋友圈八起,而《药神》一片几乎就覆盖了徐峥的大半个朋友圈蓝图。

《药神》的前四大出品方是欢喜传媒,真乐道影业,北京文化,坏猴子影业。

真乐道影业是徐峥、小陶虹,和他多年经纪人刘瑞芳共同持股的公司,刘瑞芳同时是《港囧》的制片人,圈内人称刘刘。

而坏猴子影业老板是宁浩,宁浩、徐峥、黄渤在《疯狂的石头》时结缘,后续通过《疯狂的赛车》《无人区》等几部口碑和票房都大爆的作品合作而持续绑定,后来被叫做铁三角。

北京文化去年凭借《战狼2》一炮走红,但早在此之前,北文已经多次成功保底,其中就包括宁浩、徐峥、黄渤共同参与的《心花路放》,而《心花路放》给北京文化带来的收益保守估计在4000万以上。可以说,北京文化和徐峥、宁浩、黄渤铁三角的关系从很早就开始了。

欢喜传媒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股东有一大波知名导演:宁浩、徐峥、陈可辛、王家卫、顾长卫、张一白等。还有一位在华语电影圈比导演能量更大的人物——董平。

欢喜传媒更名前叫做21控股,是在徐峥宁浩入主后才得以更名。这种操作在资本市场上又被叫做借壳。而借壳这件事正是董平的拿手好戏。比如那个帮赵薇在100天赚了62亿港币的文化中国,前身是个港股水泥公司,后来在董平的操盘下卖给马云,现在更知名的叫法是阿里影业。

而赵薇,正是徐峥《港囧》的女主。《港囧》的三家出品方分别是真乐道,光线和普林塞斯,而这背后就是三个投资人,徐峥,王长田,赵薇。这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线都串起来了?

徐峥因为光头,粉丝笑称聪明绝顶。一方面当然是在演艺事业上的才华,另一方面则是他在资本市场上的敏锐操作。而《港囧》正是绝佳例证。

拍《泰囧》时,徐峥拿着剧本到处找投资人,连续被拒后终于得到了光线王长田的青睐。徐峥用边演边讲的方式打动了王长田,给这部电影投资了3000万,最后收获了12亿的票房,这其中投资方净赚4个亿。而徐峥作为导演,按照事先合约,可以拿到10%的分成,也就是4000万。

这种赚小零头的事在《港囧》时就不存在了。徐峥凭借知识产权和劳力投入在一开始就拿到了《港囧》接近一半的票房分成。也就是说,徐峥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港囧》未来的一半利润。

当然也就得承担50%的风险。为了规避掉这个风险,徐峥用1.5亿把《港囧》的票房收益卖给了21控股,也就是后来的欢喜传媒。

这样,如果《港囧》赔了,徐峥已经纳入荷包1.5亿的稳定收入,而其他部分亏损则会被21控股的其他股东和股民来分摊。如果赚了,21控股在香港股价势必上升,作为大股东的徐峥自然也会从中分得一杯羹。可谓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这个时候,21控股背后的掌舵手已经是玩壳专家董平了。没有董平的指点,徐峥也不会这么快地在资本局上如鱼得水。

今年春末,《幕后玩家》和《后来的我们》同台对打,《幕后玩家》票房反响平平,而《后来的我们》虽然有注水嫌疑,但也实打实地打下了13.6亿的票房。

明面上看,徐峥是《幕后玩家》的监制,在这场票房对打中居于下风,但实际上,《后来的我们》监制是张一白,而张一白是欢喜传媒股东,欢喜传媒同时也是这片子的出品方之一,所以两部片子无论谁赢,徐峥都赚到了。

今年还有部别出心裁的小成本爱情片——《超时空同居》,导演是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女导演苏伦,《超时空同居》是她的处女作,男女主角是没有流量的电影小咖雷佳音和佟丽娅。

很寻常的搭配,但监制是徐峥,出品方是徐峥的真乐道。这片成本3000万,票房近9亿。又是一个盆满钵满。

前阵子徐峥过生日,苏伦送上祝福:谢谢你总是鼓励我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对于新人导演而言,来自前辈的此番鼓励,意义深重。

雷佳音和徐峥也有前缘。早在《黄金大劫案》时,宁浩拍戏怎么都定不下小东北这个角色的演员,徐峥把雷佳音介绍给了宁浩。这之前徐峥和雷佳音虽然同为上戏前后辈,但彼此之间并不熟悉,说到底还是因为戏好。后来,雷佳音又出演了坏猴子计划中的《绣春刀2》,大家应该都记得裴伦贱嗖嗖的表现吧?

佟丽娅的来龙去脉则简单的多,佟丽娅的老公是陈思诚,而陈思诚跟王宝强是从《士兵突击》到《唐人街探案》再到《金瓶梅之马蓉传》的三生三世铁血情缘。而宝强和徐峥早已在囧系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导演中有西北圈,有京圈,有港圈,如果你哪个圈都不属于该怎么办?那就自己组一个圈,大佬会向你靠拢。陈思诚和徐峥都是这条路上的先行者。

今年欢喜传媒又迎来新股东张艺谋,张艺谋是西北圈代表,而王家卫、陈可辛是港圈,顾长卫虽然是陕西人,早期又是张艺谋的摄影师,但现在也算作京圈中人。

所以今日的欢喜传媒,在阿里影业前老板董平的带领下,早已是徐峥、宁浩这些影圈新贵和old money们利益合流的聚集点。

徐峥与宁浩的黄金搭档对资源一流的整合能力或许与二人早期发迹的历史有关。宁浩在还是个穷学生的时候,因为刘德华慧眼识珠,他导演的《疯狂的石头》,成为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中唯一一部内地作品,在那年获得了来自刘德华350万元的投资,从此走上商业片导演之路。

而《无人区》拍摄因为题材的特殊,在上映中和某局斗智斗勇,而在这部电影背后,宁浩接受到来自中影前老板韩三平的多方支持。宁浩与徐峥和韩三平的友情也延续至今,《药神》作为罕见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片中几乎处处都是红线,电影名字也一改再改,最终得以既能让观众满意,又让某局满意,离不开剧本第一稿编剧韩家女的功劳。而韩家女正是韩三平的女儿。

明年春节档大家最看好的无疑是宁浩新片《疯狂的外星人》,这部电影我们再来盘一下,主演是黄渤+沈腾,前者是铁三角核心,而后者则是新铁三角成员沈腾,而早在没出名的时候,还被宁浩找去客串《心花路放》中的客栈老板。

这片子出品方是欢喜传媒和坏猴子,保底方是乐开花影业。欢喜传媒背后是猪哥哥徐峥,坏猴子背后是宁浩,而乐开花影业背后是徐峥的好兄弟,今日八卦头条常客,王宝强。

《外星人》这盘肥肉,早已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一滴汁水都没留给外人。

黄渤作为铁三角中最后一个拿起导演接力棒的人,今年也凭借《一出好戏》拿下13亿票房,好哥们王宝强甘当配角,宁浩的太太邢爱娜参与编剧。这片子的联合出品方中也出现了宁浩的坏猴子和王宝强的乐开花,还有参与过《绣春刀2》制作的自由酷鲸。这片子还有归国四子中的张艺兴参演,小伙子极挑没白上,摸到了铁三角的边。

徐峥不止一次说过,导演和演员的high点不同,如果让他二选一,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演员。

徐峥看来,演员准备三个月是百米冲刺,而导演筹备三年是马拉松,他喜欢前者的简单快捷。可是当没有戏演的时候,一个对戏剧作品充满创作欲望的人势必会从摄影机的前端走向后端。

如果市场上都是愚蠢的作品,就自己做一个好作品,来过戏瘾。

今日监制事业,导演事业,投资事业都蒸蒸日上的徐峥,所作的所有,都不过是服务于他的演员事业罢了。

徐峥是毋庸置疑的聪明人。他说自己很少倾尽全力,很少遇见那种让自己全情投入的角色。对于聪明人而言,这种蓄力几乎是本能。但他后来遇到了《药神》中的程勇,所以耗尽力气去演,也就赢回一尊金马影帝。

他和黄渤的人生演变似乎是反着来的。黄渤早在很多年前就拿下金马奖,在演技上日渐平淡,他总觉得自己演得好,别人也觉得是正常发挥,很难更进一步,这才走向了导演,导演于他而言是第二生天,是征服了演员这座高峰后的下一个目标。

可徐峥相反,徐峥在演员事业上一直起起伏伏。虽然少年红遍上海的各大剧场,大学时又是上海先锋戏剧圈子的红人,可是一入圈却只能演猪八戒这样的“丑角”。好不容易在《无人区》里演了个严肃角色,这片一压就是四年。他说,如果不是《无人区》压着上不了,他可能不会走到要自己导演的这一步,可能演员路走得会更顺。

导演对徐峥不是下一个目标,而是当一个好演员的曲线救国。遇见程勇,徐峥这条路走了多少年。

《港囧》在票房成功后,口碑却不及前作《泰囧》。徐峥陷入焦虑,拍片子的节奏也慢下来,后来一直在做监制的工作,之前筹拍了很久的《印囧》也最终取消。

徐峥在银幕上是喜剧大师,但在镜头外却很严肃,爱较真,不苟言笑。

现在互联网时代 能利用好去营销也是无可厚非的 期待作品吧!


SM2娱乐最前线


由徐峥自导自演《囧妈》即将于春节档上映。12月18日,徐峥首次入驻贺岁档,也是“囧系列产品”最新大作《囧妈》释放一组“你妈觉得你”系列产品宣传海报。火车包间里,黄梅莹扮演的“囧妈”卢小花体贴入微地照料着徐峥,饮食起居全方位把控,就算是人到中年,也依旧难逃母亲的“强势关怀”。正是数现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引起不少网友共鸣:“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徐峥尝试以风趣幽默的方法,将干万人与母亲相处的常态加以结合,在《囧妈》中得到一种成长与感悟。

近日发布“你妈觉得你”系列产品宣传海报,黄梅莹对徐峥的生活展开了“全方位”式关切,她总是会不自觉地为你规划好一切。这也造就了妈妈关心的一体两面,一面是妈妈对你的爱与关怀,另一面则是哭笑不得的控制,正是印证了徐峥所说:“一个成年男人,六天六夜,跟他自己的妈妈在一个火车包间里,我觉得基本上就是个‘灾难’。”

在此前曝出的“宝藏妈妈的囧途”特辑中,母子两人关系已可窥一二,轮流拆台、无间断投喂、间断性催生,误会和矛盾不经意间悄悄地爆发。即使几近中年,徐峥在“囧妈”卢小花的眼中也不过是长不大的孩子,事无巨细悉心照料,让徐峥也难以招架,他表示:“很多妈妈把过多的爱和过多的控制给到了下一代,导致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控制的关系。但是等孩子长大了以后,这种力量就变成一种束缚约制。”而你长大的过程,就是你逐渐夺回人生控制权的过程,妈妈的扮演者黄梅莹则表示:“这些控制之中其实也饱含着妈妈对于儿子的一种依赖。”

这次出演《囧妈》也是黄梅莹首次出演喜剧片,因此她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不仅每句台词都反复揣测,还亲身上场挑战威亚,她表示:“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于喜剧片而言,有一个表演分寸的问题。”而徐峥身为导演兼演员,更能替人着想的给予意见。特辑中,徐峥更是亲自示范性,一一讲解,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黄梅莹坦言:“徐峥在现场跟我讲戏,讲得非常生动,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我常常被他讲戏给吸引住。”两人相处之间火花十足,也让观众对影片中这对“宝藏母子”有了更多的期望。


爱喝奶的小奶狗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电影当然也怕无人问津。一部宣传好的烂片,前期把大家忽悠到电影院仅仅两三天就能票房过亿,

一部没怎么宣传的电影上映半个月无人问津,排片更是一挤再挤,最好提前下画票房也就仅仅的几百万,

这就是电影宣传的重要性。但是电影宣发不能像传统做生意那样,走街串巷,满嘴吆喝。于是就有了电影海报,

有了电影预告片。影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热衷于某个演员或者偶像的粉丝的力量是无穷的,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消费,

这就是所谓的粉丝经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管是社会还是演员偶像本人都开始呼吁粉丝消费要有‘理智’,

粉丝经济时代也大有一去不复返的趋势。不过粉丝消费再怎么理智,影视文化市场的主要消费者还是‘粉丝’。

于是,就有了人设,就神话了情怀,这些让人们百听不厌的宣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