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难过了发朋友圈只有陌生人会评论关心一下,而比较熟悉的人很少理会,但他们又会点赞评论别人的喜事聚餐?

田慧雨


毕竟,现在的人都活得很累!太多的负能量的东西,会让他们的心情更沉重、更难受!所以人们都很向往很美好的事物,借以改变自己的心情!人常说:负能量的东西离得越远越好,因为它会消耗你的正能量!!所以,难过了自己承受,这才叫长大!而你发朋友圈,想让熟悉的朋友关心一下,无非是想找一个和你同频的人,想认同你观点的人。但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认同的。因为你经历过的也许别人早已经历过!!


睿琳1879718


心里难过,将心情发了朋友圈,是内心的一种冲动,或是一次计划。

许多时候,我们心里难过,是心里憋屈了,希望有人知道自己的感受,得到理解,只想倾吐为快。而朋友圈,是一个大众的地方,但是你可以视而不见,毕竟大家没有面对面,不需要揣摩大家的表情,在内心的冲动下,手指头一点,就把心情发出去了。

我一个好友,0点20分的时候,发了一条朋友圈:

“感觉真的很累,心累,为什么就没有一件让我开心的事(抓狂、哭脸、伤心的表情)”

我看到了,我知道她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声音。我在这句话上停留了几秒,想像她伤心的样子,替她感同身受。但是我不会去评论安慰什么,更不会去点赞。许多时候,人的情绪需要一个发泄口,需要有人知道但是又不需要去点破,大家知道就好,静静地,又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时间过去,心情也飞逝。

你发出去的是心情,别人猜测的是你的生活。

像这种表达心情的信息,有时候发者可能就在一两分钟后就把这条心情给删了,冲动过后马上冷静下来,觉得还是没必要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心情,本来心情是随时变动的,这时候情绪差,可能下一秒就好了,而你把坏情绪发出去之后,可能代表着别人因为这句话而对你产生印象,受伤了,情绪化,矫情,或是去猜测你的生活。

我另一个好友,在晚上8点半的时候,发了一条朋友圈:

“懂你的人,一个眼神就能领会,怀疑你的人,解释再多也是徒劳,所以面对不了解你的人,还是不用说了吧。毕竟这个世界相知的甚少。”

我看到了,五味杂陈,我知道她肯定是遇到什么事了,我会去猜测这是说的谁,是为的什么事而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想点评论,问一句,你怎么啦?但是,我把手缩回来了。我这么冒昧地问一句,是不是会更令她伤心,而且圈里还有我们共同相识的朋友,我的评论大家都会看到,扩大了影响,如果她的回复还是不冷静,伤到了谁也不好。她说话隐诲,那应该有她的意思。还是装作没看见是最好。而且,这此刻的心情也不代表明天的心情。

过了两天,我遇见了好友,一起散步聊天。我问到这条信息的来意。她说了起因,是因为与好友相处的时候闹的矛盾,但是又不好直说,所以想在圈里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希望知情人能明白她,理解她。这也算是有点小计划的吧。

人们看朋友圈,是工作之余的休闲,喜欢正能量的东西,愿意感受愉悦的心情,不喜欢参与别人的生活,被坏情绪所影响。

一条心情发了朋友圈,高兴愉快的事,比如路上拾到了10块钱,今天考了证过了级,去了哪里游玩,等等,只要无关他人事情,无关功和利,又带动气氛的高兴事儿,点赞点评的一大片。如果发出来的是一条消极伤心或是攻击别人的坏情绪,大多数选择了沉默,当作没有看到。就算第二天见面,也不会主动去提起这条信息。只有真正关心你的亲友可能在见面的时候会在恰当的时候问一下。

朋友圈里如果是不熟悉的人或者完全陌生的人,对方在圈里发出一条难过的心情,做为我,只是看过,然后默默略过,但是对他有了一丁点认识,雁过留声的感觉,如果隔三差五地老是发这种消息,我一划而过,深深略过。如果对方在圈里总是一条又一条发的愤怒、抱怨的心情,我会很反感,负能量太多,影响到我的心情,这时候我可能就把这个陌生人给删除了。因为陌生,我不需要结交认识,所以毫不留情,不为过。

朋友圈里透露着人们的生活动态,表达着个人的思想,观点,展现着个人特性与魅力,所以说圈内是一个世界。

圈外的人看着圈内人,同样有着千姿百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观点,可在圈内戏说也可在圈外讨论。而圈内与圈外,同一个人,可能就有不一样的表现。

所以,对于圈内之事,看看而已,无需太过在意。重要的是,过好我们最真实的生活。


风铃吹过


其实人从心里层面来说都是排外的,交朋友都是自欺欺人,我们不说别人,先从自己说起,我们除开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与伴侣外,还想去真心地关心谁呢,很多人连兄弟姐妹之间都互不关心,更别说外人了。

人与人之间都是必须互为利益才能相交,有句名言“贫穷闹市无人问,富贵深山有远亲”适合任何时代,古人还有这么一句:天下最真者,莫若伦常;最假者,莫若财色。然而伦常之中,如朋友、夫妻,可合而成;父子、兄弟姐妹,如水同源,如木同本,流分枝引,莫不天成,竟然还有假父、假子、假兄、假弟之辈。此而可假,孰不可假?将富贵,而假可真;贫贱,而真者亦假。先人的总结非常到位,不论流传多少世,都不会过时。你若富贵时,在朋友圈随便发个什么消息,保准身后会跟一大串的点赞,自己留意观察吧。

人在交往时如果一味按照自己心情办事,就会让另外一个人不爽,为了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就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比如逛街,你喜欢逛品牌店,他却喜欢地摊货,那你还得从着他,不然就没法在一起逛了,可逛地摊货你会发现自己心情非常不悦,那也得强颜欢笑,嘴里还得给他提些建议,反之如此。

人的嫉妒心也是天生无法克制的,人与人之间走得再近,如果对方生活过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比自己漂亮或比自己有才,这些都会令人嫉妒,只是表现出来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表面就表现了出来,有人藏在心里。一旦别人比自己过得差或倒了霉或长得没自己好看,这时人内心都是自鸣得意和幸灾乐祸的,只是修为差的表现得很露骨,修为好的人在克制这些人性。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交朋友,很多人也只是表面泛泛之交,不想去深交,交往越深,越令人失望,不如泛泛之交,各为利益,心知肚明,反而轻松愉快。对人认识越深刻,越会明白人一路走来,心里的喜怒哀乐只有说与父母和伴侣或孩子听,只有他们才会真正地安抚你,说与别人,且不说各有各的烦心事,谁会再去添些不相干的人的烦心事。想明白了,遇到事就不想再发朋友圈了,没意思。现在朋友圈几乎都是微商的世界。

难过时,发朋友圈陌生人更不会关心评论。看开了也就释然了。



西天的云彩4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界线感”,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界线感

所谓界线感,说的是人和人之间在人格、生活上各自的独立性。

简单说就是:我们可以在一起玩,但我们的生活不要掺和在一起。

比如我们有个成语“交浅言深”,就是没有界线感的一个写照。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界线感是很重要的,所谓近之则逊,远之则怨嘛。

如果缺乏了界线感,人际关系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题主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对界线感的一种疑惑:

在题主看来,熟悉的人才应该关心评论,而陌生人更应该忽略过去,然而现实恰恰相反,所以题主才来寻求答案。

二、熟悉的人真的很少理会吗

题主所说的“熟悉的人”,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

亲朋好友和普通朋友。

在我看来,如果你发了难过的朋友圈,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亲朋好友多半会直接私聊你或者给你打电话来表达关心,而不是在朋友圈点评。

而你所说的很少理会你的“比较熟悉的人”,多半也不是亲朋好友,而只是普通朋友或者同事罢了。

这些朋友很同事,虽然你们常常见面,也天南海北地聊天,但说实话,很少会触及到个人感情、生活这些隐私的话题的。

你们聊得多半都是一些社会新闻、明星八卦。

所以他们不评论你的心情不好的朋友圈,就没什么奇怪了。

因为界线感不允许他们评论:他们自认为和你虽然比较熟悉,但显然还没亲近到打探隐私的程度,评论了反而又尴尬又不礼貌。而且由于平时聊天很少涉及到这些话题,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评论才好。

这些所谓熟悉的人,和熟悉的家长们、扎堆聊八卦的大爷大妈们,其实没什么区别。

也就是在心理上,他们和你的界线感的那条线就是不能谈论私生活。


三、心情不好怎么做

所以我的建议是,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发朋友圈。

这既让别人看了不开心,还得不到你想要的关心。

如果你需要安慰,那你大可找能谈知心话的好友聊聊,又何必把自己的伤口公之于众呢?

如果你不需要关系,能自己扛过去,又何必把负能量带给别人呢?

要知道,把伤口当众袒露,这本身也是一种没有界线感的行为。

因为那些事、那些心情是你的私生活领域,把它们晒到朋友圈里,就是典型的交浅言深了。

毕竟每个人都只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又何必用这种朋友圈去测试友谊的真相呢。


驴小祺


这反映出了真实的人性:“锦上添花世间多,雪中送炭人间少”。


人与人的关系,分两种,一种为“强关系”,另一种为“弱关系”。

一、“强关系”,是指与你交往时间较长的人,比如同学、同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圈子里的人”。

他们因为跟你更熟,对你的了解会更多一些,但是他们也并非你的亲人,倘若你们的关系没有走心,那他也不会关心你的一举一动。他们看朋友圈很像皇帝批奏折,“已阅”就完了。

特别是你发了“自己难过”的信息,跟你特别熟悉的人,会直接窗口聊天来关心你。

圈子里认识却不那么熟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帮不上你什么,突然关心你会很尴尬,自己也不善于安慰人,不如就保持沉默吧。

毕竟朋友圈现在也不是能够真正袒露心扉的地方。大多数人对圈儿内人,往往审美疲劳,没什么令他感兴趣的东西,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那么“弱关系”,就是跟你不熟,甚至是加了微信的陌生人。这样的人给你点赞,目的有两种:

1、同理心较强,确实想给你一点儿安慰。毕竟大家不熟,也没有利益关系,做一些善事也没什么不好的。

2、有一些小的利益关系,可能是保险、微商之类的,希望给你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以便未来建立联系。

三、“强关系”的人为何会点赞别人的喜事聚餐

很明显,大家在看到喜事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热闹、喜庆的感觉,给人一种正能量,容易产生共鸣,点上一个赞,“锦上添花”,皆大欢喜。

这种“锦上添花”的行为,不需要自己费什么事,双方都高兴,谁不愿意做呢?

但是“雪中送炭”的熟人要求可就高了,要求这个人与你有坚实的感情基础,还要有同理心,理解你的痛苦,进而帮助你。

这并非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因为即便是熟人,长时间不联系,慢慢地关系就淡了。

因此,你遇到的这种情况也就不意外了。

倘若你遇到了“雪中送炭”的好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


睿语佳音


今天突然想起了年轻时的一些事情,心里也是五谷杂味,就发了个朋友圈,后面加个私密,仅自己可见,哈哈,我太南了



愿诸众生共吉祥


人们都喜欢快乐的东西,特别是当他们压力很大的时候,你难过发朋友圈,你是想让他们安慰你吗?

可是你要明白。成年人的难过大多都是憋在心里的。特别是这种难过发朋友圈的形式,了解你的人会觉得,别人的难过跟我有什么关系,特别是跟你关系还不那么好的情况下,你难过我就一定要安慰你吗?

况且,难过发朋友圈这件事情,别人去评论别人,给你点赞,也只会认为会加深你的痛苦。所以他们选择了视而不见。

说实话,大部分的熟人跟你保持联系,仅仅是因为利益,除了真正的朋友和恋人之外。这一类的熟人关系非常微妙,不近不远,但也仅仅只是认识了程度。所以你没必要去专门维护跟他们的关系,因为这一类人找你也只是想要得到你的方便之处。

所以他们如果并没有对你的朋友圈那么关心或者表现出十分在意,你也不用心里一直感觉不好,因为很没有必要,熟人不代表是能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所以成年人的你要明白成年人世界的打交道无非就是利益,只有跟你真正的朋友才会去谈感情。


橘大卷


你难过的时候发朋友圈,身边的人熟视无睹,有时候还会往你的伤口上撒盐。只有身边的人才能伤害到你,没有一个人希望你过得比他自己好,不断的打压你,贬低你。凡是做生意的人,心里比谁都清楚,一开始看好你的,支持你的,成就你的一定是陌生人,身边的人是旁观者,也有指手画脚的亲朋好友,十有八九就是打击你的积极性。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不要把伤口揭给别人看



迎接明天的朝阳


首先我也是陌生人,陌生人为什么会关心,因为陌生人和你没有关系纠葛,你难过的事情他可能曾经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也可能出于同情,所以会有言语上的宽慰和劝解,既然难过了,有陌生人宽慰也算不错,比没人理强吧。你说呢?

而你的熟人们,多少了解你,越是熟悉越是不希望你比他好,这是人性。你难过了,发朋友圈有些人反而会高兴呢。所以朋友圈这个功能其实是炫耀场,都是来炫耀自己混的怎么好的。而不是看悲伤的,你没发现,那些炫的有人点赞,而那些悲痛的反而没人理吗?这回发现了。

所以难过了,跟亲人聊一聊,亲人不愿意,那就鼓励自己。

既然有陌生人的温暖,也希望你能接住,努力做好自己呢。加油!



大桌子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呈曲线状态的:关系最近和最远的人交往起来都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因为他们或者非常了解你,无论跟你说什么你也不会介意;或者根本不了解你,说什么你也不会介意......


最尴尬的就是比较熟悉的人:他们没有跟你好到事无巨细关心你细微的感受,也害怕暴露自己对你的难过完全没有兴趣的心情,所以,只好装作视而不见。



另外还有一点:曾有研究表示,人的心理行为有回避或者逃离主观上厌恶的负性刺激接触行为,也就是说人类对悲伤情绪有一种本能的回避心理。


相对于别人的喜事或者聚餐这类开心的事,人本能的会更乐意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更愿意去喜宴凑热闹,而回避葬礼的原因。


我们即使自己不去婚宴也愿意吃个喜糖“沾沾喜气”,而对葬礼周边的一切东西都避之不及,生怕“沾上晦气”......这是几千年传统文化刻在每个人脑子里的东西。


所以,不要去批评那些对你的悲伤“视而不见”的人,并不是他对你漠视,只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你的悲伤!


因为他可能连自己的悲伤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