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胡惟庸敢毒死大明第一谋士?

武经总要


胡惟庸因为刘基与皇上论相时说胡惟庸是败辕之犊,胡惟庸心胸狭窄因此怀恨在心。

惟庸博取得朱元璋欢心,获得朱元璋的宠信。为此他当了多年独相,他开始欲望膨胀,生杀罢免大事,也不通过朱元璋。凡是陷害自己的奏章,都扣下。越来越专权了,胆子越来越大,大将军徐达极恨他奸恶,奏报朱元璋。胡惟庸便诱惑徐达的门人福寿,图谋害徐达。胡惟庸连徐达都敢谋害,他还有谁不敢谋害?他时刻寻机谋害刘基。

洪武四年,朱元璋赐刘基退休辞职回家乡。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以来,料事如神。由于他性情刚烈,疾恶如仇,惹了不少人。回乡后隐居山中,只是饮酒下棋,从不提起自己的功劳。回家没多久,刘基得知有一块空地叫谈洋,是盐盗的巢穴,因此奏请朱元璋在此地设巡检司守卫,奸民为乱便不那么方便了。

胡惟庸因为此次上奏没有先通报他,再加上以前刘基说他“败辕之犊”的话还怀恨在心中。胡惟庸为解心头之恨,于是便派官员诬陷刘基说“谈洋这个地方有帝王之气,刘基想将它作为自己的墓地,因为当地百姓不答应,刘基便请求设巡检司将百姓赶走。”因为这些言论,朱元璋剥夺了刘基的俸禄。

刘基赶紧入朝谢罪,留在京城,不敢返乡。在京长时间居住,终于被惟庸所毒,致使刘基腹中出现了一个像拳头大的石头,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得知刘基病情,下诏书让刘基回家乡,诏书说:

“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你刘基,千里兼程觐见朕,用征四方,你也帮助我取得了天下。因而获得显爵,敕你归老还乡,以尽天命。岂料,祸生于有怨恨,致是不安。若明以宪章,则轻恕有不可恕;若论相从之始,则国有八议,故不夺其名而夺其禄,亦国之宪也。若愚蠢之徒,将谓己是而国非,你善为忠者,所以不辨而上朝,可谓不洁其名,恶言不出者与?卿已年迈,居京数载,老病日侵,朕甚悯之。今可速往老家,共语儿孙,以尽善终之道,岂不君臣两全者与?”

回到老家仅住了一个月,刘基便去世了。

由皇帝诏令看来,皇帝明数刘基之罪,可见皇帝已听进胡惟庸的谗言很深,胡惟庸清楚皇帝即使知道自己害死刘基,皇帝未必发怒。因此胡惟庸敢于毒死大明第一谋士。


删繁就简347


胡惟庸是否毒死大明第一谋士还没有定数。

至少现在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历史是真实的,也是模糊的。当时的史学家都是读书人,大多采用春秋笔法,或者根据当权者的意思来编写史料,从李唐之后尤甚。这就很难让后来者清楚的知道当时事情的原委。文字写的很清楚,每每读来,总感觉有层薄雾,让人看到的不够真切。

封建社会的所有阶层都是为当权者服务的,所有的事情都要根据统治者的喜好来定。在这说一个统治者自欺欺人的事情,而且做的明目张胆。在北宋宋徽宗经历了不忍直视的"靖康之耻“,在南宋建立之后,没有能力打败金兵,只能苟延残喘的蜗居江南一叶。每每提到宋徽宗都说是,“皇帝北狩”,意思就是说皇帝去北方狩猎了。这是选择性漠视,自我的欺骗,也是对软弱而可怜人的自我安慰。这是明面上不能否定的事实,当权者要为了脸面,自欺欺人的一种手段,从行文措辞上得到安慰。

历史是了解过去的镜子,只不过有层薄雾笼罩。

胡惟庸毒死大明第一谋士还没有定数。据记载说是大明第一谋士刘基卧病不起,胡惟庸受朱元璋之命,带着珍奇药材,看望刘基。不两日,刘基逝世。这样来看,有几种可能,

第一,党派斗争。胡惟庸直接送的毒药,让刘基中毒而亡。根据如下,胡惟庸是淮西子弟,属于淮系,当时,开国功臣里面有很多都是淮系的,胡惟庸作为李善长的门上,固然是淮系的铁杆维护者。刘基是浙东子弟,在当时被封为浙系的领袖人物。再开国之后,两派斗争愈发激烈,首先是胡惟庸和杨宪的斗法,其实就是以李善长为领袖的淮系和以刘基为领袖的浙系的斗法。最后,杨宪落败,浙系暂落下风。在胡惟庸做丞相之后,自然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打压浙系,这可以作为胡惟庸毒死刘基的动机依据,但是不能作为盖棺而定的证据。

第二,一石二鸟。朱元璋想杀死刘基,然后除掉丞相胡惟庸。刘基做过元朝的官员,在义军打元朝的时候,刘基在浙东组织了乡勇把义军狠狠的痛击了一番。刘基曾痛骂义军十恶:

义军十恶

第一、不敬孔孟,亵渎圣人之道

第二、败坏天理人伦

第三、攻伐无度,形同流寇

第四、时降时反,相互猜疑

第五、粮饷不能自足,临阵不知兵法

第六、掠人妻女财产,只知取之于人,而不知养于民

第七、为将者心胸狭隘

第八、为士者缺乏训练,作战形同群殴

第九、胜时聚集,败时作鸟兽散

第十、此义军与彼义军之间,相互猜疑,互相攻伐

可以说让义军狠的牙痒痒。朱元璋作为义军的一支,也是免不了的。朱元璋是个泥腿子出身,自然心里很不平衡,感觉刘基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也不会从内心对他这个皇帝有多少敬重。最害怕的是刘基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作为帝王,是不能容忍皇权有半点威胁的。因此,假借胡惟庸之手,毒死刘基。

这时候,朱元璋站在正义的一面,法办了胡惟庸,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这也是皇权和相权的争斗,在胡惟庸被杀之后,大明一朝再也没有丞相的职位。这是做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彰显帝王的威严。

第三,刘基身体羸弱不堪,自己病死的,与朱元璋和胡惟庸没有关系。刘基也是积劳成疾,在此次大病之前也是经常生病。只不过在这样的一个关卡,去世了。

这样来看,胡惟庸杀死大明第一谋士只是有动机,并没有实证。历史的真相未可知了。

我是曹城少年,祝你顺心康健。


曹城少年


感谢提问。

胡惟庸敢毒死刘伯温底气在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不满,以及背后强大的淮西集团的支持。

建国后的争斗

朱元璋建国后,照搬了元朝在中央的建制,并且将御史台改名为都察院。为了防止都察院的人知法犯法,他又搞了六科给事中来监督都察院,而都察院的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合称为言官。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主要有两帮人,一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主要成员包括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以及死去的常遇春等,是朱元璋打天下的核心;另一帮人以刘基也就是刘伯温为首,其成员主要是言官,与淮西集团对应被称为浙东集团。

作为一名领导者,麾下的人如果团结朱元璋肯定是不高兴的,因此李善长与刘伯温注定要互相争斗。

胡惟庸的崛起

胡惟庸原本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幸运的是他成为了李善长在朝中的代言人,就如同杨宪是刘伯温的棋子一样。

在一次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对话中,刘伯温因为失误而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并在不久之后,被朱元璋赶回了老家。

而胡惟庸也没有辜负李善长的信任,失去了刘伯温的浙东集团,完全不是胡惟庸的对手。在一次又一次与杨宪的斗争中,胡惟庸战胜了杨宪,淮西集团取得了大胜。

智者的末路

胡惟庸没有打算放掉刘伯温,刘伯温也明白自己如果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去,只有去京城。只有在天子脚下,自己才是安全的。

然而刘伯温生病时千算万算没有料到朱元璋会派胡惟庸来看望自己,并且带了御医给刘伯温看病。胡惟庸走后,刘伯温服下了随行医生开的药,不久之后便死去了。

小结

刘伯温离开权力中枢后,胡惟庸领衔的淮西集团一手遮天,而刘伯温又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因此对胡惟庸来说,毒死刘伯温不是难事。然而胡惟庸自此以后志得意满,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包括朱元璋。朱元璋在隐忍一段时间后,毫不犹豫举起了屠刀,不仅杀了胡惟庸,还包括与此有关的上万人,以及仅次于皇帝的丞相尊位。


盛夏一抹清凉


大家都知道刘伯温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春风得意的时候事情发生变了,因为他在说话比较的直,没有沟通技巧

这个时候朱元璋就对他产生了怀疑。

毕竟朱元璋最害怕的就是这边的人过于聪明,于是朱元璋找刘伯温单独谈话,一开始只是拉拉家常,随后脸色就变了,对他说,到底谁可以做丞相呢?这个问题非常的具有试探性,刘伯温非常的简洁,于是就对皇帝说这个事情要皇帝自己决定。朱元璋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一些,

他说杨宪怎么样?这当然是一个陷阱,因为大家都知道,杨宪是刘基的徒弟徒弟,所以说就拿来试探刘伯温,刘伯温也明白这段话是非常的具有杀机的,一旦没有谈好的话,自己就会人头落地,他表示杨宪没有做丞相的才能。

朱元璋虽然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但是立刻又抛出另外一个话题,他问汪广洋如何,虽然汪广洋并不是淮西集团的成员。但是朱元璋也是害怕他和刘伯温勾结的,于是就是他问刘伯温,刘伯温则见招拆招,表示这个人是比较浅薄的,不可以作为丞相。

于是朱元璋就放出了杀手锏,问刘伯温,胡惟庸这个人做丞相如何?这个时候刘才说了一句大实话。他说胡惟庸,现在只是一个小把戏,但是最终会惹大麻烦的,朱元璋最后说这些人都不行,恐怕只有刘先生自己可以担当重任了。

刘伯温以为考验都过去了,他觉得。自己嫉恶如仇,不适合当宰相。这句话就得罪了,朱元璋,所谓嫉恶如仇到底是痛恨谁呢?

最终朱元璋再也不相信刘伯温了。而最终刘伯温所领导的浙东集团彻底失败,自己留下来的弟子杨宪也被胡惟庸随便找个借口杀掉了,这时候刘伯温只有在家养老了,但是胡惟庸并没有放过刘他。

朱元璋也知道这层关系就拍了胡惟庸去探望刘基。刘伯温一生足智多谋,但是最终还是被害死了,当然皇帝也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奇葩历史大观


自古帝王统筹大权,朝廷内部各派纷争不断。胡惟庸代表的大明开国淮西勋贵势力,一直视刘伯温,为眼中钉肉中刺。

其次胡惟庸在任丞相,权倾朝野的时候,身为大明开国第一谋士的刘伯温,已经归养乡里。年迈多病的刘,无心无力,再与之抗衡。

最后就是朱元璋的驾驭之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幸好我拼命护住了脸


是不是胡惟庸毒死的刘伯温也没有定论,就算胡想毒死刘,没朱元璋默许他也不敢,刘基是浙系代表,胡惟庸是淮系领头人,朱元璋也愿看到两派内斗,他好加以打压,朱元璋的目的就是把他们整挎,消除党派势力,废除丞相一职,自己大权独揽。


归家的绵羊


明洪武八年的正月,这是南京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大明王朝的开国功勋,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刘伯温,因“偶感风寒”而卧病不起。朱元璋听说消息之后,立刻派左丞相胡惟庸带着宫廷太医前去探望。太医诊断了刘伯温的病情之后开了药方,刘府派人照方抓药,刘伯温服下太医开的药之后,病情并没有好转。

十几天之后,刘伯温的病情开始恶化,他感觉腹内好像有石块儿一样的东西生成,非常痛苦。三个多月之后,刘伯温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即使按照古代的标准,六十五岁去世也未免早了点儿。因此有人怀疑,是胡惟庸指使太医毒害了刘伯温。

后来,一个名叫涂节的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在告发胡惟庸谋反的同时,揭发胡惟庸指使太医毒死了刘伯温。受指控的太医经过审讯之后也供认不讳。这样一来,胡惟庸毒死刘伯温似乎就成了定案。但是,仔细分析起来我们发现,此案有很多的疑点:

疑点一:刘伯温没有察觉药方有问题。

刘伯温这个人,被民间传说得像神仙一样,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预测吉凶,会看相算命;不但未卜先知,而且料事如神。

比如,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的时候,有一天,朱元璋坐在胡床上全神贯注地指挥作战,坐在一旁的刘伯温突然大叫一声“不好!赶快离开这条船!”说时迟,那时快,刘伯温猛地站起身,一把拉着朱元璋跳上了另外一条船。还没等朱元璋回过神儿来,只见一阵密集的炮火呼啸而至,把朱元璋刚才乘坐的那条大船炸了个粉碎。这个时候,就听见对面陈友谅的阵营里一片欢呼:“朱元璋被炸死啦!”可是,等炮火的硝烟过去之后,只见朱元璋安然无恙地坐在船上,突然对陈友谅发起了进攻,陈友谅以及他的部下都惊呆了,天啊,朱元璋是什么人啊,居然炸不死?朱元璋和他的将领们却觉得,这个刘伯温真是未卜先知啊!

再比如,朱元璋被众人拥戴为吴王的那一年,天气大旱,一直不下雨,朱元璋就请教刘伯温:先生啊,有什么办法让老天爷下场雨呢?刘伯温说:大王啊,您在监狱里押的犯人太多了,久拖不决,而且大部分都是冤案。将这些案子妥当处理了,老天爷一定会下雨的。朱元璋一听觉得有道理,立刻下令:先生,这事儿就由你来办。等刘伯温把监狱里的冤案处理完之后,一场大雨,飘泼而至。老百姓觉得,这刘伯温真是料事如神!

这样的人物,不可能对药学知识一点儿不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元朝有一位著名的中医叫张子和,他写了一本医书叫《儒门亲事》,内容是儿女孝敬父母必须了解的一些医学常识和药学知识。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十八反”,也就是在所有中药中筛选出十八种药物,将它们分成三组,每一组中的一味药与其他五味药构成“相反”关系,这一味与其他五味中的任何一味都不能放在一起用,否则会产生毒副作用,或者药性相互抵消。这本书在当时流传很广,成了儒生们的必读书。“十八反”还编成了口诀,以方便记忆。迄今为止,依然是中医界必须遵守的中药配伍的禁忌,属于中医入门的常识。

我觉得,像刘伯温这样博览群书的人,对这本书应该有所了解。因此,刘伯温多少应该懂得一些药学知识。况且,他对胡惟庸极其反感,甚至痛恨,怎么会对胡惟庸带来的太医和开的方子毫无防备呢?如果太医的药方有问题,又如何能瞒得过刘伯温的眼睛?即使瞒得过刘伯温的眼睛,又如何瞒得过药铺里郎中的眼睛呢?那可是一双专业的眼睛啊!

疑点二:一副药效果太长。

就算刘伯温一时老眼昏花,药铺里的郎中也粗心大意,没看出来药方上有问题,那么什么样的药能够当时吃下去没事,十几天之后发作,三个月之后才致命呢?虽然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武侠小说里有这样的情节,但从药理学和病理学的角度分析,似乎没有科学的根据。除非太医给刘伯温开了一个疗程的药,他连续十几天一直在吃,终于吃出了问题。可是,当发现吃太医开的药出了问题的时候,立刻停药并且找太医质问,或者找出药方核对,这才符合常理啊,怎么会就这样默默地忍受直到死了拉倒呢?

疑点三:知情人太多。

在药方上做手脚毒害人命是见不得人的事儿,即使再厚颜无耻的人,也不会轻易告诉别人。如果胡惟庸真的指使太医干这种事,这可是绝密,御史中丞涂节,这位专门监察百官的人,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至于太医的指认,在天子的诏狱中,在严刑逼供的审讯下,什么样的供词得不到呢?

综合以上几个疑点,我倾向于认为:这个案子很有可能是以怀疑为基础的流言,以流言为依据造成的冤案。那么,这个怀疑的始作俑者和流言的第一个传播者,又是谁呢?我认为,很有可能就是刘伯温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以下几个理由:

其一,刘伯温是当事人。胡惟庸带着太医给刘伯温看病,看完病之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这种事情谁最清楚?当然是刘伯温自己。所以,第一个怀疑胡惟庸指使太医下毒的,很可能就是刘伯温。

其二,刘伯温告御状。刘伯温生病一个多月之后,抱病进了一回宫,接受朱元璋的宴请。席间刘伯温委婉地对朱元璋说,服了太医开的药,不但不见好转,病情反而加重了!刘伯温说这番话表达了对胡惟庸的严重不信任,他在对朱元璋暗示,太医开的药方有问题!可是,朱元璋听了这番话之后,不动声色。因此有人怀疑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干的。因为,胡惟庸带着太医看望刘伯温,是受朱元璋的派遣。

其三,给胡惟庸最后一击。刘伯温从南京返回老家之后,病情更加严重了。去世之前,他对儿子说了一番如何治理国家的建议。然后对儿子说,我这些话本来想说给皇上听的,但是,如今胡惟庸在,说了也没用;等到胡惟庸败了之后,皇上必定会想起我。如果皇上问起我,就把我说的这些话转告皇上。这些话说完不到一个月,刘伯温就去世了。问题是,刘伯温怎么会预先知道胡惟庸将会败呢?又怎么会知道胡惟庸败了之后,皇上会想起自己呢?联系刘伯温在皇上面前告的御状,刘伯温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他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自己的死一定会使皇上相信是胡惟庸下的毒,那么胡惟庸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刘伯温心想:胡惟庸啊,胡惟庸,等我死之后,你决没有好下场。由此可见,刘伯温怀疑胡惟庸下毒,并将这种怀疑告诉朱元璋,就是想给胡惟庸最后一击。

那么,刘伯温为什么要怀疑胡惟庸给自己下毒呢?因为他太恨胡惟庸了。同朝为官,至于如此仇恨吗?这就要从朱元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说起。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其统治集团内部逐渐形成了两大派别。一个叫淮西派,一个叫浙东派。

淮西是朱元璋的老家,淮西派由最初跟着他参加造反的骨干形成,以李善长为首。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因此属于淮西派。朱元璋渡过长江,占领应天之后,向浙东地区扩张。这个时期参加朱元璋队伍的人,后来形成浙东派,以刘伯温为首。战争期间,两大集团还可以和平相处,共同对敌。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外部的敌人一旦远去,内部的矛盾就逐渐尖锐了。两大集团由于政治权力的争夺,彼此互不相让,甚至你死我活。

这两大派的矛盾,最初以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冲突表现出来。那还是洪武元年,朱元璋刚刚当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北上汴梁去督战。让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个留守南京。

最高领导人一走,两个人的关系立刻紧张起来。刘伯温对李善长说:宋、元两个王朝之所以会灭亡,就是因为它们的制度和法律不够严格。如今要汲取教训,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对属下要严格要求。让言官们大胆弹劾那些有过失的官员,不要回避,不留情面。尤其是那些高官身边的人,更要严格要求。如果有人胆敢违法,立刻启奏太子,必须依法严惩,让人们的行为有所顾忌。

刘伯温这话显然有所指。那么,他在说谁呢?当然是在说李善长。果然,这话说完不久,李善长的亲信,丞相府的秘书李彬,因贪腐的罪行被发现,畏罪潜逃了。实际上是被李善长藏起来了。李善长这个人特别重同乡情谊,所以亲自找到刘伯温,希望能够网开一面,不要制裁。刘伯温当然不同意,立刻上报太子,要求对李彬处以死刑,太子马上批准了刘伯温的请求。

当时天气大旱,刘伯温别出心裁地要用李彬的头祭天祈雨。他这样做,实际上是想要增加自己的神秘感和权威性,以提高与淮西派争斗的资本。可是,这次刘伯温失手了。虽然杀了李彬,老天依然滴雨不下。这下子李善长可就有话说了。

不久,朱元璋返回南京,李善长在皇帝面前告刘伯温的状,说刘伯温用犯罪之人祭天,是对老天的大不敬,所以天气会越来越旱。一见丞相告状,一些对刘伯温有怨恨的人,纷纷在朱元璋面前说刘伯温的坏话。可是,朱元璋并没有因此就偏袒李善长,相反,对李善长越来越不满了。为什么呢?因为,李善长的权力越来越大,让朱元璋感到有些不安。

洪武三年,李善长因病回家休养,朱元璋就动了要撤换李善长的念头,并且召见刘伯温商量此事。按理说,这对刘伯温是个机会,可是刘伯温却反对撤换李善长。他说:李善长资历深,能够调和众将领之间的矛盾。朱元璋不理解地问:这个人多次在我面前陷害你,你怎么替他说好话?我这样做,是在帮你啊!

刘伯温立刻明白,更换李善长是朱元璋的真实想法。于是马上跪倒叩头说:“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刘基传》)意思是说,换丞相就好比大厦更换柱子,一定要大木才行。如果整一捆小木来顶替,大厦会倒的。刘伯温这话是在提醒朱元璋,要换丞相可以,但必须选择最合适的人。他显然在暗示着什么。暗示什么呢?这还用说,瞧瞧这满朝文武,除了李善长,谁还能够堪称“大木”呢?

朱元璋一时不明白刘伯温这话是什么意思,心里暗想:他这“大木”是指谁?于是,便用试探的口吻问刘伯温:“我让杨宪当丞相,你看行吗?”杨宪虽然是山西人,但他长期在江南一带生活,又是在朱元璋占领应天的时候加入到朱元璋阵营中来的,他与刘伯温的个人关系很好,即使不属于浙东派,也是浙东派的同盟。朱元璋第一个提杨宪,用意十分明显,就是以此来试探刘伯温的态度,看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

刘伯温一听杨宪的名字非常失望,心想:原来朱元璋心目的“大木”是杨宪!杨宪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大木”呢?因此,刘伯温说:杨宪这个人,虽然有宰相的才能,却缺乏宰相的肚量。

朱元璋心想:这刘伯温怎么不支持自己人呢?于是又试探性地问道:“那汪广洋呢?”汪广洋不属于任何一派,与刘伯温之间也没有私交。这样的中间派人物,是比较合适的丞相人选。可是,刘伯温却说:他的偏见、浅陋,比杨宪还严重。

朱元璋有些不明白了,心想:自己人你不看好,中间派你也不看好,难道你会支持对立派?于是又问:那胡惟庸呢?一听到胡惟庸的名字,刘伯温心里非常郁闷。原来朱元璋心目中的丞相人选都是这等小人物!心情一郁闷,这话就难听了。刘伯温说:如果用驾车做比喻的话,恐怕他会毁了这车。

朱元璋心想,我提出的人选都被你否定了,莫非你刘伯温自己想当丞相不成?于是,朱元璋直接把话挑明了:“吾之相,诚无逾先生!”(《明史·刘基传》)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我提名的丞相,都不如先生;可言外之意却是,我提的人选都被你否认了,看来你自己想当丞相啊!这句话太难回答了,肯定也不是,否定也不行,又不能不表态。

刘伯温面对这个问题,说了一句最不该说的话。他说:“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明史·刘基传》)意思是,我这个人对坏人、坏事特别仇恨,又特别怕麻烦,做不好繁琐的事务性的工作。让我当丞相,恐怕会辜负了皇上您的恩情。

为什么说刘伯温说了一句最不该说的话呢?因为,他居然没听出来朱元璋“吾之相,诚无逾先生”这句话中的弦外之音和讽刺意味。况且,朱元璋只是说我提名的丞相人选,都不如你刘伯温,并没有表示让你刘伯温当丞相啊,你干嘛这么着急地拒绝呢?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什么叫“为之且孤上恩”,我什么时候说要让你刘伯温“为之”了呢?刘伯温这番故作谦虚的推辞,却不小心暴露了他想当丞相的急切心情。

刘伯温希望朱元璋否定自己的这番话,更希望朱元璋坚持让自己担任丞相。可是,刘伯温失望了,朱元璋没有表态,也许朱元璋根本没有让刘伯温当丞相的意思。

刘伯温只好给自己打圆场说:“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明史·刘基传》)意思是,天下这么大怎么可能没有优秀的人才呢?只要明主认真寻找,一定会找到满意的人选。至于目前这几个人都不合适当丞相。

这一番话让朱元璋对刘伯温失望了,为什么呢?因为,刘伯温对所有丞相人选一概否定的态度,表示他的确不适合出任丞相一职。而他要当丞相的急切心情,也让朱元璋很难相信刘伯温的公允。因此,一向对刘伯温言听计从的朱元璋,这次却根本不听刘伯温的建议。他撤换了李善长之后,先用杨宪,再用汪广洋,最后让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朱元璋似乎在和刘伯温怄气,你挺谁我撤换谁,你诋毁谁,我偏用谁,你想当丞相,我就是不让你当!

其实,通过这番对话,刘伯温对朱元璋也失望了,或者对自己的仕途不再抱什么希望。于是,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退休的请求,朱元璋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就这样,刘伯温退出官场,回到老家,过起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每天只是喝酒下棋,从不谈论自己过去的功劳。即使当地官员慕名求见,也一概谢绝,似乎希望人们将他彻底淡忘。

刘伯温虽然退出官场,可是胡惟庸依然不放过刘伯温,想尽一切方法,找刘伯温的碴儿。这个碴儿还真让胡惟庸找到了。什么碴儿呢?

那还是刘伯温在朝里为官的时候,曾经向朱元璋建议在自己的家乡淡洋设立巡检司,以加强地方治安。因为,这儿是盐盗聚集的地方,必须加强控制。刘伯温的建议得到朱元璋的赞同。可是,刘伯温退休之后,这一带却发生了军人哗变的事件,当地官员怕担责任而封锁消息。刘伯温让他的长子刘琏去南京直接向皇帝朱元璋报告了此事。

这一下胡惟庸不高兴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这会儿还不是左丞相,却刚刚以左丞相的名义开始主持中书省的工作。刘琏直接上报皇上,就绕过了中书省。胡惟庸因此就指使他的亲信给皇帝上书,造谣诬陷刘伯温。罪名是,当年刘伯温之所以请求在淡洋建立巡检司,有自己的图谋。当地百姓不答应,他就打着建立巡检司的名义赶走了当地民众。那么,刘伯温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看好这块地,不是要建立什么巡检司,而是要在这里给自己建墓地。为什么选择这块地呢?因为“淡洋地有王气”(《明史·刘基传》)。这个诬陷太狠了!这比捕风捉影、造谣诬蔑更恶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话根本无法验证,信则有,不信则无。一向非常迷信的朱元璋一听这话就相信了,或者叫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想要惩处刘伯温,可是他已经退休,无官可免,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取消了刘伯温的退休金。

刘伯温知道,胡惟庸编造的这个罪名,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为了消除朱元璋的猜忌,刘伯温赶紧进京请罪。见到朱元璋,什么也不解释,只是检讨自己。然后,住在南京不敢再回老家。意思很明白,我住在皇帝您的眼皮子底下,完全在您的监控之中,这下您放心了吧?

刘伯温赶到京城谢罪却不作任何辩解,这种态度受到朱元璋的赞赏。他在给刘伯温的诏书中夸奖道:“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朱元璋:《御赐归老青田诏》)意思是,君子之间分手时,不会彼此说对方的坏话;忠臣受冤被免职的时候,不会为维护自己的名声而抹黑国家。朱元璋这话表明,他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刘伯温。

也正是在赶赴京城谢罪的这些日子里,刘伯温生病了。看到刘伯温病情越来越严重,朱元璋不免心生怜悯。因此,下了一道《御赐归老青田诏》,让刘伯温快回老家去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吧,别在南京泡着啦,这样一来,我为君的义务和你为臣的责任,岂不都尽到了吗?言下之意,朱元璋对刘伯温是放心的。

拿到这份诏书之后,刘伯温才放心地回了老家。刘伯温回到老家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对于刘伯温的死因,很多人认为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让太医下的毒。但是,如果你认真读了朱元璋的这篇诏书,就发现不存在这种可能。即使真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让太医给刘伯温下了毒,也没有必要在下毒一个月之后,再下这道诏书啊。

那么,刘伯温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既不是胡惟庸毒杀,更不是朱元璋的指使。很有可能,刘伯温是自己病死的。那么,刘伯温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呢?根据《明史·刘基传》描述的症状,我觉得很像肝癌。那么,刘伯温怎么会得肝癌呢?这就与刘伯温的性格和精神状态有关了。虽然迄今为止,癌症的发病原因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现代医学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人的性格和精神状态,是癌变的重要诱因。

那么,刘伯温是什么样的性格呢?据《明史·刘基传》记载,刘伯温的性格大致有两大特征:

第一,性情刚烈。

《明史·刘基传》说刘伯温“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其实就是心气特别高,情绪容易激动,说起话来总是慷慨激昂。刘伯温刚烈的性情最典型的表现,是他的四次辞职。那还是在他投奔朱元璋之前,为元朝政府效命的时候。

第一次辞职,是刘伯温担任江西高安县副县长的时候。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省领导想提拔他,却被他拒绝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官场太腐败了,他厌恶这种腐败。不但拒绝了长官的美意,而且辞职回了老家。

后来,元朝政府又任命刘伯温为江浙儒学副提举。

上任不久,刘伯温就弹劾御史的失职,由于官官相护,刘伯温的弹劾被拦截。他一怒之下,再递一份弹劾书之后,第二次愤然辞职回乡了。

再后来, 以海上贩盐为生的方国珍,在刘伯温的老家一带起兵造反,元朝政府拿他没办法,就又想起了住在当地的刘伯温,任命他为元帅府都事,相当于元帅府办公室主任。刘伯温建议各地建造城墙,加强防范,这一下让方国珍无计可施了。这个时候,元朝政府又想要招抚方国珍了,刘伯温表示坚决反对,认为这种敢于挑头造反的人,必须加以严惩,才能杀一儆百。方国珍听说了刘伯温的态度之后,就派人带着厚礼贿赂刘伯温,被刘伯温一口回绝了。于是,方国珍就派人到元大都(也就是北京)上下打点。结果,元朝政府接受了方国珍的请求,招抚了他。并且授予方国珍官职,让他主管绍兴一带的地方事务,使方国珍的势力越来越大。同时,指责刘伯温,擅自主张,作威作福。面对这种黑白颠倒的元朝政府,刘伯温一气之下,第三次辞职回乡。

不久,强盗越来越多,元朝政府又起用刘伯温去围剿强盗。

当然,在这些强盗中包括朱元璋的队伍,而且朱元璋已经打到了刘伯温家乡一带。刘伯温本想为朝廷出把力,剿灭这些强盗。可是,由于与同僚无法合作,被处处掣肘,刘伯温第四次愤然辞官回了青田老家。

刘伯温四次辞职说明两个问题:

其一,刘伯温这样的人,在黑暗腐败的元朝统治下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说白了,他就不适合在官场上混;其二,辞职之后却一再地接受任命,说明他内心不甘,总想干一番事业,对元朝政府还抱有幻想。

刘伯温性格的第二大特点是,脾气暴躁。

刘伯温这个人,特别容易发脾气。比如,陈友谅攻陷了太平城(今安徽黄山),并且准备进一步向东扩展,势力一时非常强盛。朱元璋手下的这帮子人一个个都吓坏了,有人主张投降,有人主张撤退。唯独刘伯温在一旁怒目圆睁,一句话不说。显然,他对朱元璋手下这帮子人都很失望,也很鄙视。

朱元璋一见刘伯温这副样子,就知道他已经有了主意了,却又不便当着众人说,就把刘伯温叫到自己的房间问他如何是好。刘伯温大声说:

“这帮子主张投降和撤退的人,都应该处死。”这话多难听啊,让别人知道,岂不恨死这个刘伯温。可有人却说,这是刘伯温性格直率,其实,他这是在乱发脾气。

正是刘伯温的这种性格,加上他所处的环境和人生境遇形成了他精神状态的两大特征:

第一,心情压抑。

性情刚烈,脾气暴躁的刘伯温,心情怎么会压抑呢?这岂不是矛盾吗?这种矛盾恰恰是刘伯温的精神状态。细分析起来,使刘伯温心情压抑的原因有四:

其一,忠臣不事二主的困惑。刘伯温曾经在投奔朱元璋之前纠结了很久。有人说,他是在等朱元璋三顾茅庐,这是妄加揣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伯温知道自己根本无法与诸葛亮相比。人家诸葛亮就是卧龙岗一散淡人,而刘伯温却曾经在元朝为官,并且四次辞职,四度出山,显然对元朝政府抱有幻想。朱元璋见刘伯温不肯出山与自己合作,扔下一句话:“白面书生,不识时务!”转身离开婺州(今浙江金华)回了应天。在刘伯温心目中,朱元璋当时无非是与方国珍一样的乱贼草寇。即使经过后来的观察,刘伯温发现,朱元璋决非一般的草寇可比,的确是一位英明君主。可是,刘伯温却在儒家“忠臣不事二主”的传统观念中挣扎了很久,才最终下决心投奔朱元璋。毕竟,让一名政府官员去投农民军,是需要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的。这种艰难的转换过程,会使刘伯温倍感压抑。

其二,被另眼相看。当刘伯温终于下决心改换门庭,投奔朱元璋之后,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和尊重,一口一个“先生”地叫着,对刘伯温可谓言听计从。但是,朱元璋对刘伯温这样曾经的元朝官员,却是另眼相待的。比如,在北伐的过程中,朱元璋就下令,北伐的捷报传到朝廷时,曾经在元朝为官的人,不许前来祝贺。显然他对跟随自己一起造反的兄弟,和前朝官吏是区别对待的。

刘伯温心里很清楚,虽然朱元璋对自己言听计从,那只是在利用他的智谋,而在朱元璋的内心深处,刘伯温根本不是自己人。这样的境遇能不让刘伯温心情压抑吗?

其三,地位一直不高。既然不把刘伯温当成自己人,刘伯温的地位自然就不会高了。比如,朱元璋给刘伯温只封了个伯爵,俸禄每年仅240石,而被封为公爵的李善长,俸禄却高达每年4000石。可是,朱元璋不止一次称刘伯温是自己的张良,李善长是自己的萧何。两位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左膀右臂,待遇却是如此悬殊,刘伯温能不感到压抑吗?

其四,当不上丞相。最让刘伯温感到压抑的是,朱元璋不让自己当丞相。有人说,刘伯温谋略过人,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一直想全身而退,并不想当丞相。这话也对,可这就是刘伯温的矛盾之处。想想看,一个志向高远,心怀理想的人,能不想当丞相吗?这可是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最佳机会啊!可是,心高气傲的刘伯温,又不愿意直说,也不能直说,这让他非常压抑。当他表示自己不适合当丞相的时候,其实内心深处却希望朱元璋否定他的说法,可是,朱元璋压根就没有让刘伯温当丞相的意思。朱元璋在撤换了李善长之后,将刘伯温全盘否定的三个丞相人选,一一加以任用。这能不让刘伯温倍感压抑和失落吗?

刘伯温精神状态的第二个特征,心情郁闷,性情刚烈,脾气暴躁,却又得压抑着自己的真性情;他志向宏大,心气极高,却不得不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即使隐居乡间,也逃不过小人的诬陷;他受了诬陷之后不做辩解,只能委曲求全地检讨自己,还要住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表示自己没有野心。刘伯温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这种精神状态可是最伤肝了!

正是刘伯温在京城谢罪的日子里,胡惟庸正式担任了左丞相一职。这是对刘伯温压抑、郁闷心情的最后一击。刘伯温听到消息之后,非常悲愤地说:“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明史·刘基传》)意思是,如果我对胡惟庸的预言不应验,那就是天下百姓的福气了。刘伯温所谓的“吾言”就是他当着朱元璋的面对胡惟庸的评价:如果让他驾车,他会毁了这车。

胡惟庸的得势,让刘伯温“忧愤疾作”(《明史·刘基传》)。也就是由于情绪非常忧伤愤恨而生病了。显然,刘伯温的病不是所谓“偶感风寒”,而是听说胡惟庸正式担任左丞相之后,终因心情过度压抑和郁闷而病倒了。

洪武八年正月,刘伯温开始出现“偶感风寒”的症状,这其实是肝癌发病的最初状态,发热、恶心,食欲不振,很像一般的感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宫廷太医前去探望,诊断之后开了药方。吃了太医开的药,十几天之后,刘伯温对儿子说,觉得腹内有石块儿一样的东西生成,非常痛苦。这很像肝硬化的症状。刘伯温从开始发病到最后去世,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基本符合晚期肝癌在没有任何现代手段治疗的情况下,从发病到去世的时间长度。所以,我倾向于认为:刘伯温很有可能是因病去世的,而这个病又很有可能就是肝癌,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推测,因为历史没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证据。

那么,刘伯温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可是他为什么一口咬定是胡惟庸下的毒呢?这就与患者心态有关了。在根本无法医治肝癌的时代,所有的治疗不但根本无效,反而会使病情逐渐恶化的过程与无效的治疗过程,基本同步,这就会给患者以一种越治越坏的感觉。其实,刘伯温的确没有民间传说的那样神,他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甚至有点像现代社会的一些“医闹”,不管自己或亲人生的是什么病,只要病治不好就全怪医生。这就是所谓的“患者心态”。而且残酷的官场争斗,很容易使人陷入“阴谋论”的阴暗心理。

虽然,刘伯温有可能死于肝癌,但是,在刘伯温的死因上,胡惟庸是有责任的,他对刘伯温的陷害至少起到了诱因的作用。可以设想一下,一个政敌整天在一旁算计你,想方设法收拾你,而皇上又对这个人非常信任,你能过得安生吗?他官运亨通,春风得意,你却忍气吞声,忍辱负重,这能不让人憋屈吗?时间久了能不憋出病来吗?晚年遇到胡惟庸,也算刘伯温一生最大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