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和“无房族”到底有多大差别?董明珠用“4字”言明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房价也在跟着上涨。并且在多数人的认知里,房子是精神和物质双重需求的产物,甚至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因此,对于很多打工族来说,辛苦工作了大半辈子就是为了能买上一套房子,在凑到首付后就选择买房,由此也就沦为了“房奴”。

不过,在高房价的环境下,也有不少人选择不买房,成为了“无房族”。那“房奴”与“无房族”到底有多大区别?专家表示,再过个几年时间,就会显示出差别。

对于“房奴”这个词,多数人并不陌生。高房价让很多人难以承担起一套房子的总价,因此,他们只能先凑足首付,再从银行借贷,此后便过上了二三十年还房贷的生活,成为了房奴。

实际上,在房奴的初期,跟无房族相比,差别并不是很大,只有还清了银行贷款后,房子才会真正归属于自己。

对于无房族来说,或许很多人会这样认为:如果不买房就不用还房贷,还能省下不少钱,生活也会比房奴的生活更加滋润,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虽说无房族并不需要还房贷,但他们肯定要租房才有地方住。从某种程度来说,租房相当于在帮别人还房贷。

并且,住在别人的房子里多多少少会有些不方便,有时候还要跟房东周旋,远远不如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来得痛快。

此外,每月支付的房贷金额是固定的,但房租不一定是固定的。这几年一线城市的租金一直在上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租房压力比还房贷压力更大。

对此,专家们认为,房奴与无房族的真正区别或许在30年后才会显现出来。一般而言,大多数房奴在20年到30年之间就还清了房贷,只要度过了这段时间,此后的生活会相对更好。

而无房族可能在30年后,每个月依然还要承担着房租的压力,就算住在子女的家里,也不如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来得方便。

此外,如果一个人对买房没有追求,也没有目标,那他可能就会任意挥霍每月的工资。在这个“月光族”时代,享受现在而牺牲未来,这样真的好吗?当我们想要安定时却发现连一个栖身之所也没有,到时候会不会感到悲哀?

格力董明珠曾对买房问题发表过看法,她认为住房问题不只是基本的民生,更多的是在社会上的一种“尊严体现”。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依然愿意耗费大量精力和金钱,去买上一套属于自己的房的重要原因。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人应该现在就买房,毕竟房子占据了一个家庭的大部分资产,需谨慎考虑。

总而言之,房奴与无房族的真正区别或许在30年后就会显现出来。有人表示房子就如同社保,虽然每个月会损失一些钱,但会带来一定丰厚的回报。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