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取消中心校你有什么看法?

豫东身边事儿


中心校,顾名思义,就是中心学校的简称。实际上,现在的中心校已经不是这个意思了,因为中心校根本就不是学校,而是管理学校的机构(乡镇街道)。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叫‘’教育组‘’;后来叫了一次中心校,但那时(80年代)中心校是真正的学校,一般乡镇有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都简称中心校。此时的‘’中心校‘’除管理校本部以外,还兼管本乡镇范围内的同类学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乡镇又成立了教育委员会,简称教委,负责协调管理辖区内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本世纪初,又改称中心校至今,部分地区改称教办(教育办公室),这就没意思了,真正的换汤不换药。当然,有的地方直接撤销乡镇中心校或教办,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由乡镇驻地小学、初中、幼儿园监管本乡镇同类学校,而县教育局只直接管理乡镇驻地的小学、初中、幼儿园。现在的乡镇中心校,省以上层面是不予承认的,其人员更没有编制,当然,这不是问题,可以挂靠到所属学校的[捂脸][捂脸][捂脸]


潍河源头


我是一名教师,在中心校的问题上,谈一下我的看法。

中心校的存在,在今天看来,弊大于利。一,中心校内,队伍庞大,人员差不多与一所中等规模学校教师人数,相近,而其中人员,只名誉上,是某所学校的教师,实际上在中心校上班,一节课也不上,占用了学校教师编制,却一点也减轻不了学校教师负担。二,既然是一处机构,就得有经费保障运行,经费哪儿来,自然来自各小学幼儿园,这让各校经费不足。三,虽然能把乡镇各校,连成一个整体,但也给各校加重了负担,很多教学之外的事,由中心校伸头,安排给了,学校教师或学生;同时,时不时为证明自己的存在,到学校“检查督导”,让各校疲于应付。四,在晋级评聘中,把县教育局文件改动,以至于,上级文件走样,让教师怨声载道。

中心校的存在,以前或许有存在的价值;而今已经是弊大于利,或者去掉,或者只保留一二名人员,方便各校及与政府的沟通。


瑞丰131


中心校应该取消,我们这里中心校已经取消好几年了。

中心校是镇(乡)级单位,管理全镇的小学、幼儿园,以及教师、校干管理工作,起到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督促落实情况。在过去的工作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调动了全镇(乡)教师的积极性。但是,在现实教育中弊大于利,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1)、中心校成员,大部分是从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教育理念,到了中心校后不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而是领导者。这些领导者,在传达上级的教育教学任务和精神过程中,瞒上欺下。

在上级的各项检查中,如果下面的学校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出现了失误,起到了和稀泥的作用。下面各个学校的校干皆是由中心校任命,都是靠人际关系而用,不是以工作能力而用。没有任何组织来监督中心校的一切工作。

(2)、中心校的领导不再担任教育教学工作,脱离一线教学而职称晋级他们优先,占用教师晋级名额。在实行绩效工资背景下,他们的绩效工资比任何一位教师的绩效工资都高很多。在教师的评优名额中,总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教师们对他们的怨声频多。

(3)、中心校负责全镇(乡)各个学校的校干、教师的调出(入)工作。如果对某些教师不顺眼,这些教师很有可能被调到偏远的学校教书。有的教师要想调到理想的学校、要想评优或者参加某一项赛课,必须找他们帮忙,否则无门路。

(4)、各个学校的教学办公经费,由中心校掌控,不能真实地发挥作用。中心校都有专车和专用司机,人员有十几个人,占用学校教学中教师的名额而不带课,他们的课由教师分担,是典型的不合理现象。

现在,我们这里没有中心校机构,由教体局直接领导和考核,小点的学校是教学点,归大学校领导。校干和校长以身作责,人人带课或者带主课(考试课目),学校充满正能量和活力。


周文生WS


作为一个乡村教师深感中心校的恐怖,首先人员庞杂,占据下边村里学校的岗位而从来不上课,当村里学校缺老师的时候他们会袖手旁观,他们从来没有去按时上班,但到了下边却指手划脚地磨道里寻驴脚踪,基层教师深恨之。其次权力之大,人权、财权、职称指标权等都在其掌握之中,各村校的办公费、烤火费以及绩效工资都在其掌控之中,每年冬季取暖时,给各校送得质量最差的煤,但花得是最大的价钱,是市场价的二倍。上拨款好多,结果是学生受冻。一年一度的教师评职称是中心校的最好时机,行贿受贿大搞特权,本当职称应该是一线教师优先,结果最后成了中心校人员的专利,他们以权谋私弄虚作假,评完中级晋升高级工资是基层教师的两倍,因此基层对教师职称恨之入骨,真希望立即取消,因为它太让人痛心了。另外中心校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由于任用村里学校领导时任人唯亲、任人唯钱,所以多数领导都不懂教学,专业人才受到打压学校教学上不去,学生外流,现在几乎都在濒临倒闭的边缘,这样的机构有何用处?


进堂5


我强烈建议,取消中心校

中心校在有些地方叫教育办,也有称作教育组。中心校是我国农村教育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管理机构。大约在2010年以前,我国在农村教育实行的是,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及区县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由乡镇和村委会来统筹学校的办学经费以及,硬件建设等等。

在那个时候,中心校与计生办,企业办的其他机构一样,都是乡镇政府下设的办事机构。负责辖区内教育的人、财、物管理级统筹。后来随着机构的改革,以及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措体制的改革。教育组和教育办这样的机构被撤销。教育的相关建设投资、资金筹措以区县财政为主。

一些地方为了便于农村学校的管理,可能还存在着中心校这样的机构,有的搞了变通和中心小学合署办公,负责区域内村小的管理。其实从机构改革角度以及经解经精简机构的角度看,这样的机构应该是取消。

随着现在交通、通讯的发达,区县教育局完全有能力对辖区所有的中小学进行管理,少了中心校这一层机构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经费的使用率。

中心校这样的机构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传话筒,教育局的政策及时传达给各村小。教育局分配的教师职称评审名额,由于中心下这层机构的存在,由中心校分配给村小,这里面就无形中出现了很多弊端,导致中心校,领导的权力过大,掌握着教师评职称以及经费的分配,往往会形成利益小团体。不利于教育管理和改革。


汇智坊


中心校不是学校,校长级别不高,权力不小

中心校其实不是学校,是乡镇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以我们学校而言,中心校管理着中心小学本部和八所村级小学。中心校根据规模大小,一般设校长一人,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若干名(一般三名以上)有分管财务的,有分管教学的;有分管安全的;如果还需要的话还可以设分管德育的,分管工会的等等;一般还设有一名报账员。

中心校负责对中心小学本部,各村小进行管理,调配使用公用经费,负责全镇小学老师的人事调动,中层干部的任命,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一般中心校校长为正股级干部(中国最小的行政级别),副校长副股级,级别不高权力不小。中心校有哪些权力呢?



首先是全镇的小学公用经费的调配使用,以一个2000人的中心校为例,一年公用经费一百多万,另外还有保险公司,校服厂家等的赞助,请长假老师的工资,杂七杂八的各项收入,一年一百五六十万,这些经费都是有中心校分配使用,有的中心校分配给村级小学一年几千块钱,打发了事,剩下的截留在中心校,美其名曰宏观调配使用。

其次中心校有权在本镇范围内对老师进行调配,对中层干部进行任免。仅这一项,就能使老师投鼠忌器,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否则一纸调令就可以让你发配充军,一纸通知就可以免去一个中层干部包括村小校长。

然后中心校还负责全镇教师的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工作。这都是跟老师利益息息相关的,是中心校用于管理老师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心校被老师们诟病比较多的地方。职称评聘校领导先走,中层干部其次,普通老师最后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潜规则。

中心校本来负责上传下达,但往往变成欺上瞒下,这一级机构有存在的必要吗?

中心校的领导们虽说有行政级别,但编制还是教师,所以本质上来说他们还是老师而不是行政人员。而领导们是不上课的,就意味着他们的课是需要其他老师来分担的。

中心小学对教育局负责,负责上传下达,但在实际管理中,往往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行欺上瞒下之实,老师敢怒不敢言而已。

这一级机构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能不能撤销或者直接由中心小学本部负责督查各个村里小学的工作?一来节约人力物力,二来减少灰色空间,让有限的教育经费能不被跑冒滴漏。

总结语:中心校这一级机构如果被撤销,我想大多数基层老师都是支持的,因为基层老师苦中心校久矣。中心校养一帮闲人,都快变成养老院了!


周老师的工作室


很早的时候,中心校不叫中心校,叫教育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头换面叫现在这个名字了。

所谓的中心校名不符实,虽称校但没有学生,只有教师,不用教学。说白了,它就是相当于县教育局用来管理所在乡、镇的中小学校的派出机构,它就是一个纯粹的行政机构。中心校的人员,都是教师,但不用上讲台,一般人是进不去的。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中心校养的都是“光棍”人!

如果取消中心校,我不赞成,但也不反对。取消,自有取消的道理,保留,自有保留的说辞,这些都不是平民百姓关心的事。反正,一线教师对中心校是多有怨言。比方说,虽然不教学,但晋级这类事,中心校的人绝对优先,一线教师想要的证件,他们没有条件也能很容易地弄到手。

其实,我感觉,中心校这个机构过于庞大,人员太多,而一线师资力量却严重缺乏,建议精简!


老徐聊生活


作为一名教师取消中心校我赞成。中心校是现在的叫法。以前叫辅导站,教育组。里面的成员有组长,会计,辅导员,工会主席。现在里面的成员还要多些,会计就有两个。教师评职称非得过这关。他们不上课,不备课,不搞教研,比起当老师的轻松多了。难怪有一点希望的老师都要想方没法的往上钻,这必径也是官啊!多轻松啊!


4310373308209


我们也是在一个城市里某个郊区的小学。有一个各乡中心教育办公室。有两个人在在职。这两个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工作。他们两个编制分别在他管理的我们乡的两个学校里面。现在我们属于一个区直接管理。他们只有在某些重大的检查时候到学校协助检查。平时他们没有一点工作。在以前的时候评先评优,他们还优先占名额。现在他们年龄大了,好像也不想争什么了,所以基本上见不到他们的面。所以我感觉到这个机构基本上就是没有用处的。也占领了我们学校的教师名额。我学校老师的教学负担。


郊区识玉


中心校是买卖证书职称的犯罪机关。评职称靠买卖,评的是金钱权力和美色。我们要用毛泽东思想推翻评职称。10月11日,四川威远一小学副校长被一名教师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该副校长是在办公室约谈这名教师时遇刺,至于为何约谈,凶器来源,尚没有官方定论。

不知为什么看到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最近该评职称了,朋友学校最厚到的人能不能评上,干了二十几年班主任,教学能力一流。却年年落榜,去年闹情绪不上班,办公室除了他这个新来的没有一个替他说话,只是说没有研究好制度,其实大家都明白。

如今,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不仅要面对上级的各种检查,形形色色的学生,还有家长的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