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与金议和保住半壁江山,为什么却被后人唾骂到今天?

谈文论史


简单的说,因为赵同志做了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做了金国想要的做的事!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什么?金国也想议和?是的,肯定想,不然的话,这合议也达不成!首先,金国通过这个合议,除掉了岳飞这个对手,并且利用赵构之手打击了各地的抗金士气!再者,金国当时并没有消灭南宋的实力,也没有消灭南宋的环境,毕竟周围还有不少国家!如果只顾攻击南宋,被他国抄了后路咋办?所以,对于金国来说,议和也是必要的!

赵构这边就更不用说了,真要是迎回“二圣”,他往哪里搁?

因此,赵构并不是保住了半壁江山,而是在“保自己”和“复河山”之间,选择了“保护自己”,这样的皇帝,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被唾骂的……


身在情长在²⁰¹⁹


首先,我不认为宋高宗急调岳飞回朝是打不过金军或者战略上有什么顾虑。

公元1140年,完颜宗弼撕毁宋金合议,从山东出兵,直指两淮。岳飞接诏迎战,但是让岳飞未料到是岳家军未到顺昌,金军就在顺昌大战中败给宋将刘琦。高宗命岳飞班师,岳飞却联合钦差李若虚矫诏北伐。六月至七月,岳飞军先后收复颖昌,陈州,郑州,怀州,卫州,孟州等地,对汴梁形成6面包围。同时,赵构调动刘琦,张俊南撤。岳飞一支孤军北上,赶往郾城。

郾城是岳飞北伐据点,完颜宗弼调12万金军攻打郾城,并且包围颖昌。大概到七月十四日,金军大败,完颜宗弼被迫撤往开封。七月十八日,岳飞兵围开封,完颜宗弼10万大军驻扎在开封西南45里的朱仙镇,企图负隅顽抗。岳家军前哨500骑兵抵达诛仙镇后,双方进行一次搏杀。10万金军不敌500岳家军!完颜宗弼再次溃败逃走,并且准备撤离开封。可就在这时候戏剧一幕发生了。宋高宗接连12道金牌把岳飞调回,北伐成功,中原唾手可得,偏偏就在这时功亏一篑。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宋高宗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而后更加不可思议谋害自己手下第一战将。背上千古骂名,就为了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来吗?

来看看网友第一种说法:宋高宗顾虑全局,宋金之战长期僵持,宋军可能不敌金军,所以议和才是上计。呵呵,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首先以金军这次战斗表现来看,根本别说岳飞,连韩世忠,张俊都打不过了。而如果朱仙镇之战是真的话(我都怀疑朱仙镇之战是不是杜撰的)金军不单单战斗力有问题,军心也已经不稳定了。当然金兀术率领的这只还是金军主力啊😱,这种情况下赵构还担心打不过,他是脑子进水了吧。所以这种假设根本不成立。

第二种说法:赵构担心金军把宋徽宗和宋钦宗送回江南,这样影响赵构皇帝地位。说的有点道理,但是经不起推敲。首先宋徽宗生卒年为1082年—1135年,岳飞北伐打朱仙镇时,这位太上皇已经挂了。宋钦宗虽然还活着,但是这位开元“靖康”的皇帝给他的百姓和臣民留下最大印象恐怕就是靖康之辱。而且这位在位仅仅一年的皇帝在朝廷里面根本没有什么根基。赵构凭什么会怕一个没有政治资本,已经脱离朝政15年的哥哥。而亡国之君形象也很难让宋钦宗在民间产生什么威望来。所以这说法也不成立

第三种说法:赵构担心岳飞势力膨胀,效法曹操,刘裕,赵匡胤。当然,要理解这个思路,首先赵构并不认为岳飞北伐会输,恰恰和网络很多言论相反,赵构认为岳飞会赢,并且畏惧一个在民间如天神般威望的战将。为什么会这么惧怕,赵构难道遇到过自己将领兵变吗?答案是历史如人所言,赵构对于自己将领的担忧和焦虑深深铭刻在他反对北伐一切政策当中,就如同他12道调回岳飞的金牌,透露的只是他嫉妒,焦虑和不安。一方面赵构需要岳飞这样战无不胜将军,另一方面赵构又畏惧焦虑自己驾驭不了自己的将领。岳飞有做错的地方,他不该自己矫诏北伐,而应该得到赵构同意后北伐。岳飞一次又一次挑战皇帝的威信,并且向世人证明自己即使不听皇帝的安排照样能赢,虽然战场上是赢了,朝堂上却已经树敌无数了。







锋归云隐6



125878215蜂獾


评价南宋绍兴之和的核心问题是:后代评价者没有一个是皇帝,都是平民一类。以一个平民的意识去评价皇帝的关于国家稳定安危的决策,说不懂是溢美之词,其实就是就是鼻子里插葱——装象。

事实上南宋绍兴之和后一百多年的稳定,大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百姓免去了战乱之忧,安居乐业。谁当皇帝都会考虑国家大事大非问题,不像平民吃饱了就困觉,闲了说三道四,随心所欲即可。

秦桧、岳飞不过是皇帝管理国家棋子,皇帝随意挪动,有用就留,没用就弃,先后而已。

决大策不虑小垢,面对南宋初期的南北战乱局面及百姓人心所向,不管是宋高宗,还是谁当皇帝,首要的是使国家能够稳定恢复,不是继续让生民涂炭而不聊生。

绍兴之和其实是一个开国皇帝的正确抉择。而后一百多年南宋百姓免去了战乱之扰,经济得到发展。

国家求什么?就是求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吗?岳飞一颗人头换南宋百年多平安,值不值呢?起码宋高宗认为值!

我不赞成平民好奇臆测历史,任何历史时代都有局限性,以今天人的意识去给古人扣帽子,太没意思。

还是想想自己日子过得如何?明天早上是一块腐卤就餐,还是一碟咸菜就餐吧。不需咸吃萝卜淡操心。


知行轩主人


赵构议和保住半壁江山,那纯是笑话。起初赵构被金打的四处逃跑,连小命都差点不保了,赵构还被金吓得终生不育,乃至没有亲生儿子。赵构有本事保住半壁江山,纯属扯淡说笑话的。

南宋的江山是韩世忠岳飞他们拼死奋战打来的。赵构处事不公,赏罚不明,导致军中哗变,赵构被迫退位并遭软禁,差点都连小命不保了。是韩世忠平定叛乱,让赵构复位的。可以说韩世忠对赵构有救命之恩,再造之功。要不后来岳飞遭秦桧陷害以“莫须有”给岳飞定罪,韩世忠敢站出来当面质疑奸相秦桧以“莫须有”之罪怎能让天下信服?

岳飞对南宋江山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北抗金国收复失地,南平杨幺的农民起义稳定政权,就不多说了。总之若没有韩世忠岳飞等那些战将们,宋早就灭亡了,何来赵构保住半壁江山。

赵构跟金议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迎回亲生母亲,偏安一隅苟且偷生。并不是为了什么保住什么半壁江山。当时议和的主动权在于金,因为宋有韩世忠岳飞等悍将,金被岳飞韩世忠打怕了,金亡不了宋,金只有议回。金对岳飞恨之入得,金开出以赵构必须杀掉岳飞,来换取金放回赵构生母而作为议和条件。赵构与秦桧二人狼狈为奸,冤杀害岳飞被后人唾骂至今,而且还会永远的被唾骂下去。


鄙视那阴暗的小人


清朝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廿二史札记》中曾经给赵构和秦桧的议和政策打抱不平,他说:“书生徒讲文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宋之南渡,秦桧主和议以成偏安之局,当时议者无不以反颜事仇为桧罪。而後之力主恢复者,张德远一出而辄败,韩侂胄再出而又败,卒之仍以和议保疆,迨贾似道始求和而旋讳之,孟浪用兵,遂至亡国。”

在当时来说,宋高宗赵构的议和政策确实是对宋朝的延续有利的,整体来说,对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是有利的——他避免了宋朝所代表的高级文明过早得被金国代表的低级文明所消灭,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在南宋一朝得以保留和继续发展。从这一点来说,不管宋朝是在多么屈辱的条件下苟延残喘,对中国历史都是有力的。

在当时来说,宋朝与金国为敌并不是硬碰硬,而是以卵击石。但是采取妥协的措施就不一样了——金国也知道自己并没有彻底征服宋朝的能力,他们也不敢一命换一命,但是宋朝妥协了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在得到大量金银的情况下继续吓唬他们。所以,宋朝就是在赔钱的基础上受辱。除了这种屈辱,赵构本人还无法忘却他的父母,他的家族所蒙受的切实的屈辱。

我们后世无法忍受这段屈辱的历史,就像是如法忍受屈辱的满清一样。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以现在的价值观、现在的社会条件来否认之前的屈辱历史。

这有没有错呢?应该是没有错的。因为我们需要的就是摆脱、洗雪耻辱的精神。


国史通论


南宋的江山是九万宋军的尸体和鲜血换来的!淮西之战宋金两国精锐尽出进行了北宋灭亡后的一场血战,杨沂中六万宋军御前精锐、淮军张俊三万淮海子弟保家卫国战死沙场,为南宋人民的和平、幸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南宋江山!宋军的血快流干了,金军的血也油尽灯枯了!金军十多万的死伤可以说已经被打残了!主力尽失根本无力再战!在这种情况下,是金国主动提出议和的!如若不然,以金人作风岂会善罢甘休!对金宋来说:议和只能说是惨和!历史上的文献可以证明这一点!

说赵构皇帝议和为了保江山是对九万战死淮西忠勇将士的亵渎!是对九万战死忠勇将士鲜血和忠魂的践踏!能战才能和!南宋有实力才能议和!连这点真理都不懂的人,枉披一张人皮了!说这些人猪狗不如,都侮辱了猪狗!

赵构皇帝领导的对金抗战二十年才能保证长江两岸人民一百五十年的和平!建立了不世功勋!特别是定都临安利用杭州湾建立的水军,以二百战船北上全歼了金国水军六百战船,斩杀六万多人!当世无敌,威震全球,倭寇敢侵略唐元明清民国,就是不敢动宋!保护宋朝人民不受倭寇侵略!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现行的标准:赵构皇帝是民族英雄!


毕生高人


先看下南宋当时人对赵构与金议和的评价

朱熹对赵构与秦桧的议和大加批评“赵构之所以议和,上不为国家,下不为百姓,中间不是为了暂时不打仗等待时机,只不过是胆怯而已。是为了暂时苟安,让人可笑,让人愤怒!”这是朱熹私下里和门人弟子讨论所说,很直白的讽刺赵构只为自己偏安一隅,不想着为父亲兄弟亲人报仇,恢复中原。

北宋陵墓被盗掘的很惨,当时被派去看陵墓状况的官员,回来都不敢报告真相,只能痛哭流涕。一般家人的坟墓被盗都是奇耻大辱,皇陵被盗更是很耻辱的事情,赵构却不想着这些仇恨。与仇敌握手言和。

吕中《大事记》说:“绍兴十年,金人背叛合约,军民皆归罪于秦桧,而桧却不以为意。……过去都是战败而求和,现在却是战胜而求和。过去是战败而丢掉国家土地,今则战胜而丢掉国家土地。过去给金国人钱财有限,现在的岁币银帛各三十五万匹两,而贺礼又有金器千两、银器万两、锦绮千匹。

岳飞收复唐、邓,张俊、吴璘收商、秦、吴玠收复方山、和尚原,都是百战才能收复的,现在我们不能占用这些国土,反而都割给金国。世忠田金陵,岳飞田鄂土,之奇田两淮,吴玠田梁洋,樊宾宗纲田荆州,都是好不容易经营才成功的,现在我们不能屯田,反而拱手让给了金国。

占领区的原宋朝人本来不肯归顺金国,即使威胁杀了他们也不去,而朝廷却把这些人送给金国,使占领区汉人失望哭泣。李世辅抛弃亲人来归顺南宋,朝廷却不信任他,把他视为二等公民。中原的英雄好汉再也不想着归顺宋朝了。士大夫陷没金中,他们家属有在宋朝的,朝廷全都把他们送归金国,士大夫对此很不满意。杀掉杀飞之后,天下忠心耿耿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吕中说出了赵构投降金国的恶果,第一让被金国占领的原宋朝人丧失了对南宋的信心,转而归顺了金国。第二 南宋的士大夫从此就安于享乐,没有北伐恢复中原故土的雄心壮志。 第三 议和以后忠心正直之士,越来越少。第四 赵构是在南宋打胜仗的情况下,与金人议和的,丢失了大片好不容易打回来的国土 。第五 议和增加了南宋的财政负担。

以上就是赵构议和的恶果!


大宋趣史


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岳飞是抗金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为保住南宋政权的存亡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就是这样一个功臣却被以“莫须有”罪名处死,尽显南宋统治者“鸟尽弓藏”的本色,引起了民愤。

第二:南宋的外部环境非常恶略,当时金朝的统治者金兀术想灭掉南宋,但是由于几次战役的失败,使灭掉南宋的梦想破灭,而让金兀术吃败仗的就是岳飞,然后金国提出议和。赵构是在南宋军事上占优势的情况下杀掉岳飞的,自断爪牙,这种让亲者痛仇者快的行为让人感到非常愤恨,也提现了赵构的软弱。

第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靠实力说话的,弱国无外交。南宋之所以能偏安一隅,并不是因为南宋主动与金国议和的结果,而是金国军事实力的下降和南宋军事实力增长的结果,此时的金国已经无力用武力灭掉南宋但是对南宋一直有战略的优势,而南宋进攻不足自保则足以。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杀掉岳飞的话,南宋对金国的态势可能会更好点,对南宋会更有力。所以,赵构杀掉岳飞的行为非常的愚蠢和可恨,遭后人唾骂是注定的。

再者宋朝皇帝对武将的防范是深入到骨子里的,这也是杀掉岳飞的一个原因。


蚂蚁历史观


其实就是一个站着死和跪着活的问题。

南宋初期和晚清时期的局面可以说是差不多的,不管是南宋还是晚清都是选择了跪着活,其实对于统治者来说跪着活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希望自己的国家富强,所以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站着了,这就是一个民族自豪感的问题,而且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既是统治者没了别的人来统治其实还是一样的,所以当然是希望自己越强越好了。

赵构的功劳确实是不能磨灭的,延续了大宋一百多年的江山,把赵氏江山保留了下来,虽然只有半壁江山,但是也是让汉人的江山继续在南方坚持着。

南宋初期一直被金国按在地上摩擦,连中原都没有保住,基本上就保持在秦岭淮河以南了,面对金人的进攻可以说宋朝那他们没有一点办法,只能是一点一点的丢失领土。到最后呢?宋朝直接向金国称臣纳贡,也就是我们知道的绍兴和议,以换取金承认自己在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也就是差不多说南宋已经是金国的附庸国了。

自古以来汉人的自豪感可以说对周边的民族由来已久,因为中国文化可以说就是汉人创造的,即使到了今天一说到元朝,清朝这些很多汉人还是对他们不是很喜欢,因为很简单他们不是汉人建立的。所以说面对南宋被金人按在地上摩擦,即使赵构延续了汉人的江山,但是赵构毕竟向金国称臣纳贡,屈辱的求和,所以从这点来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喜欢赵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