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五次大灭绝,请问是哪五次?

小龙哥G


大灭绝通常指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地质时期内,地球上超过75%的物种都已经灭绝的事件。

第一次大灭绝~约4.43亿年前

发生在奥陶纪,地球上物种灭绝的数量达到了总量的86%。此次灭绝造成空前繁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等大量灭绝。

发生原因:冰期旋回、二氧化碳缺失等。

第二次大灭绝~约3.59亿年前

发生在泥盆纪,这次的灭绝事件导致约75%的物种灭绝,此次物种大灭绝持续时间最长(约两百多万年或更长),造成大量海洋生物灭亡,但两栖类获得发展,最早的陆地脊椎动物海纳螈登上了陆地。

发生原因:全球变冷、深水缺氧、二氧化碳缺失等。

第三次大灭绝~约2.51亿年前

发生在二叠纪,约96%的物种从此在地球上销声匿迹,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大灭绝。地球上的树木几乎全部灭绝,小型植物也大量消失,数量庞大的昆虫也首次遭受到了大量的灭绝;海洋中珊瑚礁死亡、三叶虫也难逃厄运....

发生原因:火山爆发、深水缺氧、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增加、海水酸度增高等。

第四次大灭绝~约2亿年前

发生在三叠纪,波及80%的地球上的物种。大型鳄类、耐旱植物遭遇重创,一些常绿树木如松、苏铁等裸子植物几乎全部灭绝。

发生原因: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等。

第五次大灭绝~约6500万年前

这次的大灭绝事件知名度较高,共导致了约76%的物种灭绝,恐龙就是其中之一。

此次事件导致统治地球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的终结,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为哺乳动物和人类的闪亮登场创造了条件。 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发生原因:陨石撞击地球(主流观点)等。


动物探索


地球上有五次大灭绝,请问是哪五次?

地质史上的五次大灭绝事件大家都比较关注,因为最后一次距离现代已经6500万年了,而且除了最后一次基本可以确定是小行星导致以外,其它四次可能连真正的元凶都找不到,有的只是大概率的猜测!那么地质史上的大灭绝都是怎么发生的,仅仅只有这几次灭绝事件吗?

五次大灭绝事件

其实生命大灭绝并不止五次,不过公认最大的几次最早是由古生物学家大卫·骆普和杰克·塞科斯基整理的,到现在已经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灭绝事件了!

我们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来做个大致梳理:

第一次: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发生时间在4.5-4.4亿年前,85%物种灭绝,根据相应地质年代的化石分析,腕足动物门、苔藓动物门、头足类等五种大幅减少,当然还包括著名的三叶虫!

发生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区,影响全球环流导致冰川期发生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扬起的尘埃遮挡阳光,进入了冰川期NASA在2005年评估可能是超新星持续仅十秒的伽马射线暴所致,破坏了地球一半大气层。

具体是哪个仍无定论,但可能是海洋温度下降可能性比较高一些。

这种像史前齿轮的东西就是这个时代海洋中的生物-海百合,它的种类非常多!

第二次: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

发生时间在3.75-3.50亿年前,接近泥盆纪-石炭纪过渡时期,此次主要是海洋性生物灭绝,此次灭绝事件持续2500万年多次小型灭绝事件累积。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全球性冰川事件海底火山喷发小行星撞击等

或者是几种可能性合并,因为灭绝周期长达2500万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有邓氏鱼,它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上图是邓氏鱼的体型比例。

第三次: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

发生时间是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是五次大灭绝事件中最大的一次,96%以上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灭绝,可能的原因有:

西伯利亚地盾火山持续数十万年的喷发浅海甲烷水合物析出导致温室效应盘古大陆形成后改变了洋流等

几个猜测中,西伯利亚地盾火山持续喷发可能是主因,西伯利亚遗留的数百万平方千米玄武岩痕迹可以想象这次火山喷发的规模。

狼蜥兽是这个时代的生物,(晚二叠纪:距今260-252Ma)

第四次: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发生时间,2亿年前,总共有75%以上的生物灭绝,比较奇怪的是恐龙从这次生命大灭绝中保存了下来,成为随后侏罗纪时代的绝对王者,这个恐龙时代持续了将近1.4亿年!可能的原因有:

气候改变,海平面下降中大西洋超级火山喷发造成全球气温下降

因为没有在此期间发现的陨石坑,因此小行星撞击的可能性并不大,而恐龙逃过了此难,有点匪夷所思,按理来说大型动物在灾难中是很难生存下来的。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原颚龟骨架,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还是乌龟比较好,这化石多完整啊,再没见过不用复原就能想象出原来模样的化石了!

第五次: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发生时间:6500万年前,超过75%物种灭绝,当然还包括大家最熟悉的恐龙,此次灭绝的主因是小行星撞击,证据是KT线沉积物,以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陨石坑。

这次灭绝原因是小行星撞击的证据链条是比较完整的,但仍然有地质学家持不同意见,因为在更接近恐龙灭绝事件另有一次印度西高止山的火山喷发,其诱因是印度大陆外海的小行星撞击诱发。不过无论是哪个原因,小行星可能是主因。

在白垩纪晚期生活的长着鲨鱼一样牙齿鲨齿龙,它体型庞大,身长11.5-14.1米,重6-11.45吨,高约4.12米。当然无论哪种恐龙,大型的都没能挺过小行星撞击,留下来的只是未来将进化为鸟类的恐龙。

地质史上真的就这五次大灭绝?

其实只是这五次如雷贯耳而已,地球历史上发生的灭绝事件多了去,我们来盘点下,稍大一点的灭绝事件!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3万年前,仅仅是人类有历史记载以前没多久嘛,发生的原因不外乎超新星爆发,火山喷发,小行星撞击等,这些事件都是无法预测的,而且人类对这些事件几乎就没有抵御能力,即使现代人面对小行星撞击也黔驴技穷!

从人类文明开始扩张以来,已经很很多生物开始灭绝,每一年似乎数量都不大,但速度似乎有加快的趋势!《自然》杂志估计,未来50年可能会有超过100万种生物灭绝,算起来大约每小时一种,这个速度是自然界的1000倍,正面临灭绝风险的物种如: 大猩猩、老虎以及海牛和犀牛,还有大型鸟类,灭绝的风险系数很高,未来数百年内也许有超过10%甚至更多的物种消失,未来1万年呢?

要知道地质史上很少会以万年作为某一个事件段来单独纪事的,就像过去的灭绝时间段甚至横跨2500万年,从那会开始算,人类都还在树上呢,到腊玛古猿都还有1000万年,所以我们可以确信,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了,诱因是人类!但未来会不会导致自身灭绝,我们比较难确定!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我们可能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这是一部分科学家的预言。前面五次物种大灭绝,每一次,地球超过75%的生物物种都消失了,只能从古生物学家们费尽千辛万苦找到的化石中,得窥它们的影子。

第一次: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60%的陆地和海洋生物种类消失。这种笔石是海洋生物的化石,是奥陶纪生命中的强者,曾有力量掠夺其他生物的地盘,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在冰河时代,这种海洋生物由于海平面的快速下降而灭绝。

第二次:3.75亿年前晚泥盆纪,75%的物种消失。这一时期的代表是三叶虫。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出现的数量最多、最有代表性的节肢动物。它们躲过了第一次大灭绝,却在第二次大灭绝中死光光。

第三次: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96%的物种灭绝。研究者称,是西伯利亚附近的一场自然灾难,将二氧化碳吹到了大气层,温室效应,海洋酸化,导致了地球史上这场最恐怖的大灭绝。那时的地球该何等荒凉,想想都不寒而憷。

第四次: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80%的物种灭绝。同时,它又这是史上最神秘的一次大灭绝。古生物学家们努力了许多年,仍然没有找到清晰的线索,来解释这次大灭绝。

第五次: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地球上76%的物种消失,包括最最著名的恐龙。在整个白垩纪,恐龙是这个星球上陆地的霸主,但海洋却属于菊石。但是,火山活动和气候变化,加上行星致命的撞击,导致全球温度上升了6-14度,海平面上升了300米。不但恐龙,陆地所有大型动物全都一起灭绝。

与陆地上恐龙完全彻底地消失不同的是,海洋里种类繁多的菊石中,有极少数幸存了下来。繁衍并进化到现在,鹦鹉螺成了它们的近亲。但是,如果文中开头一部分科学家所说是事实,这些躲过了第五次大灭绝的海洋生物,躲得过第六次吗?

每次大灭绝后,地球需要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才再次生机盎然。令科学家们苦恼的是,虽然找到了一些线索,但他们并没有找到这几次大灭绝的真正原因。他们只能推测,突发的事故,形成气候剧变,也因此导致了生物大灭绝。

不少科学家认为,我们正走在第六次大灭绝的路上,不是没有原因的。全球的生物物种,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人类同样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地球的风景。如一些物种因为人类的捕猎已经灭绝,另一些动物因被人类从这一个大陆驱赶到另一个大陆。

热带雨林的规模越来越小,我们向大气层和海洋输送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全球气候已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已经让许多物种,20%的植物和30%的动物,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人类不予以改变,到本世纪末,这个百分比会高出很多。


世界真的很大


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其实远远不止五次,仅在有化石记录的显生宙(5.42亿年-6500万年),地球就经历过至少20次的生物大灭绝,其中最大的有五次,在生物科学上又叫做生物集群大灭绝。

而生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38亿年前,因此科学家相信,元古宙和太古宙也应该发生过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只不过它们多是无骨骼的单细胞和藻类,基本没有留下化石记录,加之地质年代久远,地层证据下沉或被长久的地壳运动销毁,更加不可考证。

五次大灭绝,整个时间跨度有5亿年多,地质年代分为古生代和中生代,其中的中生代包括我们熟悉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持续时间1.6亿年,是整个恐龙活动最频繁的时代,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恐龙其实是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并非单一的物种,这和“人类”只是一个物种是有区别的。

这五次生物大灭绝,依次是

奥陶纪-志留纪生物大灭绝
时间:4.5亿年-4.4亿年原因: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全球环流改变,全球冰川泥盆纪后期生物大灭绝
时间:3.75亿年-3.6亿年原因:陆生植物大量繁殖,含氧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全球冰川

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

时间:4.5亿年-4.4亿年原因:岩浆喷发,大量可燃冰融化,甲烷气体飙升

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

时间:2.1亿年前原因:尚无定论

白垩纪生物大灭绝

时间:0.65亿年原因:陨石撞击

上面提到的原因只是目前主流科学认可考证的主要原因,时间也是大致估计,毕竟生物大灭绝并不是几天就完成的,整个过程可以悄无声息地持续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

现在有些观点认为,目前的世界处在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代,称全新世生物大灭绝,这并非危言耸听。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期间,就有上千万的生物种类已经灭绝,目前的灭绝速度为14万/年,或许很多我们都没有发现的生物就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灭绝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


科学新视野


答: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诞生于30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5.4亿年前左右,然后接下来的5亿多年间,发生过几十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

我们说的生物灭绝事件,并非发生在一夜或者数年之间,有的生物灭绝事件可能持续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而几十万年在地质学中也就是“一瞬间”,但是这一瞬间内生物数量的大量减少,远远超出了进化论的解释,于是必定存在外来因素。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又称奥陶纪大灭绝,发生在4.4亿年前,大约85%的生物灭种;在奥陶纪前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大量海生生物分布在全世界范围,这时候陆生生物刚起步,所以奥陶纪大灭绝主要针对海洋生物。

相关研究表明,此次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很可能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冷导致,大量海水变为冰川,海平面下降,使得海洋生物圈遭到大规模的破坏。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

又称泥盆纪大灭绝,发生在3.77亿年前,大约72%的生物灭种;泥盆纪是脊椎动物发展的高峰期,鱼类成为了海洋中的霸主,比如邓氏鱼身长可达10米,属于当时海洋中的顶级猎食者。

相关研究表明,此次灭绝事件的原因,很可能是中太平洋的超级地幔柱喷发,地球内部的高温岩浆流入大海,海平面下降,同时大量火山灰和温室气体使得气候剧变,大量海生生物灭绝,邓氏鱼也在此次事件中彻底消失。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

又称二叠纪大灭绝,发生在2.5亿年前,有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突然“消失”,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此次事件持续时间大约30万年,影响波及全球,造成全球90%的物种消失,即便是躲过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三叶虫,也在此次事件中彻底灭绝了。

二叠纪大灭绝的原因一直是谜团,此次灭绝事件和其他五次相比,特点是持续时间短、规模大;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冻土层发现长达数千公里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正好形成于2.5亿年前,这之间肯定存在着联系。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次生物灭绝事件也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引起,地质学家在南极的威尔克斯地的冰原下,发现一个巨大的陨石坑,重力分布显示该陨石坑直径高达500公里,于此推断撞击小行星直径50~60公里,小行星撞击引起了全球性的超级火山爆发,使得地球生物遭到毁灭性打击。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

又称三叠纪大灭绝,发生在2亿年前,大约76%的生物灭种,主要针对的是海洋生物。

此次灭绝事件距离前一次生物灭绝事件的时间很短,三叠纪时期恐龙已经出现,但是陆地的霸主却是大型鳄类,比如波斯特鳄(早期恐龙形态)身长可达6米,属于当时的顶级猎食者,但是没有逃过此次生物大灭绝。

相关研究表明,三叠纪末期的海平面出现下降,然后又突然上升,大气的含氧量曾下降到10%(目前是21%),由此导致海水大面积缺氧,大量海生生物遭到灭种,这次灭绝事件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海生生物。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又称白垩纪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主要灭绝对象是恐龙、裸子植物等等。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5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到如今的墨西哥湾,留下一个直径200公里的撞击坑,撞击产生了相当于10亿颗原子弹的能量,此次撞击让统治地球1亿多年的恐龙彻底灭绝。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北达科他州的白垩纪末期地质层中发现了大量古代鲟鱼、植物、以及三角龙等等化石,这些生物很可能是在撞击后数小时内死亡的,研究人员还在鱼的体内发现了直径大约1毫米的玻璃球,这些玻璃球正是在撞击产生的高温中形成。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现如今,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平均每年都有5~10种生物灭绝,这是前五次生物大灭绝速度的100倍,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地球很可能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过程中。

比如2018年已确定灭绝的生物,就有加湾鼠海豚、北非白犀牛、诺氏拾叶雀、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淡眉树猎雀、毛岛蜜雀。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地球上的细胞生命在太古宙时期(距今35到38亿年)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纵观地球生命史的整个时期,从生命的起源到人类文明的诞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地球生命史阶段

✔前生命的化学进化阶段。地质学家通过对地球的岩层进行同位素分析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大概在40亿年前开始形成,也就是说,地球的地壳也在同一时期开始行成,而生命的演化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这就意味着最原始的生命在40亿年前地壳开始行成的时候就已经在孕育之中了。

✔生物学进化阶段。细胞膜的出现意味着生命开始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在海洋中形成,而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进化成此后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物形式,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演化。这其中经历了太古宙(距今38~25亿年前)、元古宙(距今25~6亿年前)以及显生宙(6亿年前至今)共计3个地质年代,总共历时38亿年之久。

✔文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并行和相互制约阶段。

单细胞生物居于统治地位的时间占据了地球生命存在期的6/7的时间,最开始(35~20亿年前),单细胞原核生物为地球生命的主体,直到20亿年前,由于环境的驱动,原核生物生态体系慢慢走向了衰落,真核生物走向繁荣。真核生物的繁荣促进了生命史上的第二次生态扩张。然后多细胞植物大约在6亿年前形成,多细胞动物形成的时间稍晚,大约在5.7~5.5亿年前,多细胞动物开始出现。多细胞动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所以它们出现之后,单细胞真核生物也就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此后多细胞动植物快速进化,并在寒武纪时期距今5.3亿年的2000多万年的时间里,地球突然涌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一直以来,生命的突然大量涌现让生物学家们困惑不已,直到今天这个难题还没有被解决,这就是著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也是地球史上第三次的生命大扩张,此后,地球上的生物多样化越来越丰富,直到人类诞生之前,地球上诞生出来的生物总数恐怕难以估量。但是诞生的同时,地球上也经历过几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一次生物大灭绝,都有不少的生物退出历史舞台,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另外的生物又代替它们扮演着历史的角色。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就经历了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从地球有史以来,一共有五次生物大灭绝。



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一、奥陶纪大灭绝(距今4.4亿年)


奥陶纪开始于5亿年前,延续了6500万年的时间,在奥陶纪,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大量无门类的无脊椎动物生活在奥陶纪广阔的海洋之中。除了无脊椎动物之外,奥陶纪末期(大约4.8亿年前),地球上还首次出现了陆生脊椎动物——淡水无颚鱼。奥陶纪的生物大灭绝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冷引起的,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冰川锁住了海水,海平面降低,导致生物在水体中的无脊椎动物荡然无存,地球上85%的物种灭绝。

二、泥盆纪大灭绝(距今3.65亿年)


泥盆纪持续时间大约为5000万年,这一时期地球的生物面貌相对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也开始发生明显的成分改变。泥盆纪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脊椎动物大量发展,尤其是鱼类相当繁盛,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鱼类的时代”,四足脊椎动物也开始出现。而泥盆纪晚期生物之所以大肆灭绝,其实也是跟地球气候变冷有关。

三、二叠纪大灭绝(距今2.5亿年)

二叠纪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地球上有史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超过96%的地球生物惨遭灭绝。这一时期海洋的范围开始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预示着地球上新的一个时期的到来。在二叠纪晚期,发生的海平面下降以及大陆漂移造成的极为严重的物种大灭绝,随着气温的升高,海平面上升,许多的陆生生物因为失去了生存地带而遭到灭绝。

四、三叠纪大灭绝(距今2亿年)

三叠纪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崛起,此一时期陆地面积扩大,,开始行成一些盆地,这次灭绝没有明显的标志,大约有76%的物种在这个时期灭绝。

五、白垩纪大灭绝(又称恐龙大灭绝,6500万年前)

这是据我们最近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了,这次生物大灭绝的诱因我们都很清楚,那就是因为一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到了地球上,造成了地球75%~80%的物种灭绝,这次撞击,直接导致了统治地球长达1.65亿年的恐龙的灭绝,此后,人类诞生,并在短短的数百万年的时间站在了地球的统治阶级顶层。

是否还有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其实生物大灭绝听起来可怕,但是那些生物也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点一点被自然界所淘汰的,如果换算到年的话,那么在生物大灭绝的时代里,平均每一年灭绝的生物种类并不是很多。但是自从人类出现之后,仅仅在过去的400年时间里,全世界灭绝的哺乳动物有58种,而这个速度是正常自然淘汰下速度的几十倍,而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灭绝的哺乳动物有23种,按照这个速度算下去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的话,下一次生物大灭绝时间是不是已经由我们人类亲手开启了呢?


很多的学者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可能已经悄悄拉开了序幕。可能看起来地球上的其它生物的灭绝对人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如果生物多样性被一点一点破坏了,那么最终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大乱,到时候对于人类儿而言,地球或许已经不再适合生存了,而如果我们还不知道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的话,那么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慢慢到来,而人类则最终也会随着生物大灭绝而一起消亡。


镜像科普


我们知道,生物的分类为界、门、纲、目、科、族、属、种。智人的分类就是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族、人属、智人种。

生物大灭绝并不是指一个物种灭绝,而是整个科、目、纲的生物全部都灭绝。比如:我们较为熟悉的恐龙大灭绝,就属于整个目被灭绝。事实上在恐龙时代不仅恐龙被灭绝,还有其他目的生物也灭绝了。

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规模的生物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概6200万年一次。历史上地球曾经出现过5次生物大灭绝,也就是说,地球上曾经存在着6代霸主,但前五个霸主都因为生物灭绝退出了舞台。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5次生物大灭绝。

第一次大灭绝

在地球40亿岁时,也就是距今4.4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第一次生物大灭绝,科学家把这一次大灭绝称之为:奥陶纪大灭绝。

我们知道,早期的地球由于臭氧层还未形成,因此太阳的紫外线可以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紫外线带有辐射,大量的辐射会造成生命无法诞生。

因此,早期的生命诞生于海洋热泉口附近,这是因为深度海水可以隔绝紫外线,热泉可以保证能量来源。

而在奥陶纪时,生命还离不开海水, 因此地球上的生命都是海洋生物(有极个别生物已经上岸,但陆地之于奥陶纪生命来说,相当于沙漠之于人类)

在这个时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异常繁荣,可以说无脊椎动物就是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

但是好景不长,“第一代霸主“还没统一陆地,就被全球变冷的气温给灭绝了85%,其他幸存生物继续在地球上生存。

关于全球变冷,其实也很好理解。我们知道,地球温度从来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周期,比如:大冰期和间冰期。

在大冰期期间,全球气温变冷,海洋被冰封,整个地球像是被冻住了一样。直到间冰期气温才会上升,温度适宜人类生存。

科学家研究发现,大冰期每个1.5亿年会出现一次,在两个大冰期之间就是间冰期,目前我们就生活在间冰期。

而奥陶纪很不幸,就是大冰期。科学家发现,在4.5亿年前的奥陶纪末,冰河时期出现。时至今日,奥陶纪大冰期的痕迹还可以在撒哈拉沙漠中找到。气温剧烈变化,海水大面积冰封,因此引起了第一次地球生物大灭绝。

第二次大灭绝

在地球41.45亿岁时,也就是距今3.65亿年前,地球进入了泥盆纪晚期。这一次地球的霸主是鱼类。相比于奥陶纪时代,在泥盆纪时代生物演化的更复杂一些,两栖动物和脊椎动物开始出现,植物也开始走向陆地。但全球数量最多的,还属于各种各样的鱼类,因此 从数量上来看,鱼类是地球上第二代霸主。

和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一样,在泥盆纪时代,生物灭绝了近65%,不过这个时期海洋生物灭绝的比例比陆生生物灭绝的比例要高很多。这主要和泥盆纪的灭绝原因有关。

在泥盆纪时代,地球的大陆和海洋并不是如今的版图,而是如下图。

在这个时期,有一个300亿立方千米被称为“超级地幔柱”的岩浆,脱离了地核,于是,超大质量火山爆发。大量高温气体融入海水,造成海水沸腾,直接杀死一批生物。不仅如此,岩浆还使海水酸化,导致环境剧烈变化,很多不适应的生物又被淘汰了一批。

岩浆喷射出的大量有毒气体也会造成酸雨,给泥盆纪时代的生物带来了大量的灾难。超级岩浆爆发带来的影响非常非常深远,直到爆发200万年后地球生命才从阴影中走出来,微生物才开始大量繁殖。

第三次大灭绝

在地球42.5亿岁时,距今2.5亿年前,地球迎来第三次生物大灭绝,这一次又被称为二叠纪大灭绝,超过96%的物种都在这一次消失了,比如:著名的三叶虫。

关于这一次的生物大灭绝,科学家有很多解释,比较合理的一个解释是大陆漂移说和自然灾害说。和泥盆纪时代一样,二叠纪时代的世界大陆和海洋也不是现在的模样,但不同的是,这个时期地质活动比较活跃,各个板块之间的运动相对加速。

我们知道,板块活动会引起火山和地震的爆发,比如:我们现在的地震带和火山带就是位于各大板块连接之间。

而二叠纪地质活动比较活跃,这也意味着火山和地震爆发的比较频繁,对生物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打击。

另一方面,在二叠纪时代还发生过海平面下降,导致很多生物失去了生存空间的灾难。还有,由于海平面下降,因此有些地方海底会暴露在陆地上,海底的有机物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因此消耗了地球大量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造成温度上升。现在地层中还存在着大量富含有机物的页岩就是支撑这一假说的证据。

因此,关于这个时期的生物灭绝,主流说法是大陆漂移说和自然灾害说。而这次的物种大灭绝也是几次物种大灭绝当中最严重的一次。

第四次大灭绝

距今2亿年前,三叠纪时期也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这一次共有76%的物种消失殆尽。这一次的地球霸主为“爬行动物”。

和前几次相比,这一次生物大灭绝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但灭绝的原因似乎与缺氧有关,具体还需要等待科学家研究才可以解答。

第五次大灭绝

白垩纪末期恐龙大灭绝。这一次生物大灭绝我们比较熟悉,因为恐龙是上一代的地球霸主,而他们留下的化石也比较多,因此人类对他们可谓是既陌生又熟悉。

这一次生物大灭绝的主流说法和陨石撞击地球有关。

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中的火星外围,有一个小行星带,里面的小行星大概有上亿颗大小不等的天体,它们时不时地会在引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太阳系的内侧,所以就有一定的概率撞到太阳系内侧的行星上。

只不过,地球很幸运,在外围有一颗质量比自己大很多的木星守护,因为木星的质量较大,因此引力也较大,大多数行星在进入太阳系内测时,会被木星用引力弹弓的方式清理出太阳系内部。比如:前段时间来太阳系作客的“奥陌陌”就是被木星给送走的。

但是,木星也有失手的时候,恐龙灭绝的这一次,就是木星一次比较严重的失手。

证据就是在白垩纪地质界线上,科学家发现了冲击石英和铱元素,而这些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残留的证据。也有专家认为撞击地球的并不是一颗星球,而是多次陨石,撞击使得大量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导致阳光无法照射到地球表面,因此造成温度下降,很多生物都饥寒交迫而死。

会不会有第六次大灭绝?

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发现来说,地球已经发生了五次大灭绝事件。那下一次是否该轮到人类了呢?

事实上很有可能,毕竟地球生态并不是稳定的,而是不断的波动。再加上人类自身活动也会给地球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下一轮生物大灭绝何时会到来,谁也无法预计准确。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生物大灭绝还没到来之前,尽可能保护环境,提高科技水平,这样或许提高我们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动炒币机器人


地球上共存在五次大灭绝,因为关于地球出现大灭绝的原因科学界的理由也多种多样。这里以沈树忠先生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据。沈树忠先生是唯一一位获得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的亚洲科学家,如果想要获得这项荣誉,你必须要发展新的分析方法,或者是提供新的数据或解释特定地区或时间间隔的地质历史。简单来说,就是必须在地层学研究上,作出开创性的成果。

地球上五次大灭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地球共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四个阶段。元古宙时藻类和细菌开始繁盛,是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演化、从单细胞原生动物到多细胞后生动物演化的重要阶段。

显生宙,指“看得见生物的年代”。是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等动物以来的阶段,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从距今大约5.4亿年前延续至今,古生代是显生宙的第一个代,上一个代是元古宙的新元古代,下一个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而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都是出现在显生宙时期,这五次分别是奥陶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泥盆纪生物大灭绝事件;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三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以及我们最为熟知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奥陶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于4.4亿年前,这个时候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比如大家熟知的三叶虫,此次事件之后,有颌鱼类开始统治地球。

泥盆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于3.77亿年前,此次事件之后,两栖动物开始主宰地球。

而二叠纪生物大灭绝时代发生于 2.5亿年前,此次事件之后,大家最为熟悉的恐龙开始慢慢繁育。

三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2亿年前,此后,地球迎来了恐龙时代。

而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白垩纪恐龙灭绝事件了, 发生在6500万前,哺乳动物爆发,直到人类祖先阿法南方古猿出现,进入人类时代!

有科学家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也将到来,从1500年开始,超过320个陆栖脊椎动物物种灭绝,大象、长颈鹿等大型动物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威胁。剩余物种也表现出了平均25%的衰退。动物的灭亡和减少正是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前奏,目前的灭绝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命名为“人类世去共栖物”时代。

但是目前为止,这个猜测还没有得到科学界的共识。


为什么会出现生物大灭绝

研究表明,地球大约6亿年以来生命在不断地演化,经历了多次大大小小的灭绝事件,所有这些生物大灭绝事件几乎都伴随有剧烈的全球性环境变化。

沈树忠称,奥陶纪末、三叠纪末、中石炭世事件都伴随有冰室效应/温室效应气候转变事件的发生;二叠纪末、始新世/古新世之交、白垩纪末等事件发生的前后都有温度剧烈变化、海洋酸化和缺氧、海洋微生物爆发等现象出现,所有这些都说明剧烈的气候环境变化是导致生物大灭绝发生的原因。

“其幕后黑手大多指向地球内部的活动造成的大规模火山喷发,即便是很多人认为地外星体撞击导致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德干玄武岩的喷发与大灭绝的密切时间联系。”沈树忠称。

通过研究发现,大规模火山喷发带来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本身不足以造成地质记录所表现的碳同位素、温度等变化幅度,但火山作用可以触发蕴藏在各大陆和大陆架沉积物中的大量甲烷等温室气体在短时间内快速释放,这些温室气体大量进入大气,可造成地表环境剧烈变化,从而造成生物大灭绝。

以第一次出现的奥陶纪生物大灭绝为例,发生在4亿多年前奥陶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次大灭绝重创海洋生态系统,当时85%的海洋生物物种灭绝,生物群落结构瓦解。

王光旭科研团队经过研究,总结了奥陶纪末期全球各板块底栖动物的演化规律,结合生物地层数据和碳同位素地层数据,在更高精度的综合地层框架下,科研人员也理清了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发生经过。

王光旭表示“我们发现,大灭绝发生的准确时间是距今4.45亿年前,这与南极冈瓦纳冰盖的大规模形成时间吻合。当时气候变冷、冰盖形成很可能就是导致海洋生物大面积消失的主要原因。”

而到4.44亿年前,气候波动依旧存在,这造成了海洋动物群的更替,珊瑚、海绵等一些动物类群的多样性甚至明显增加。到4.43亿年前,随着气候环境的整体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开始全面复苏。

以2.5亿年前的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为例,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9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

二叠纪末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陆栖的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也灭绝了。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

在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研究中,沈树忠他们发现,生物大灭绝开始初期,地球的温度是25℃,而生物大灭绝结束,温度为33℃,当时大规模火山活动使得地球经历了“突然升高”的状态。造成了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森林野火事件频发,使得森林快速消亡。森林的破坏又造成地表风化加剧,地表土壤系统快速崩溃。

在地层记录中发生了碳同位素负漂离现象也表明当时二氧化碳浓度也急剧升高,海水缺氧、酸化,让生物无法呼吸。陆地生物遭“灭门”的同时,海洋生物也遭遇磨难。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导致地表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和快速的温室效应。


这么厉害的灭门惨案花费了多少时间?一直以来,古生物学家们像“福尔摩斯”一样,通过对地层、化石的研究,慢慢在拨开迷雾。

“过去,有科学家认为,这样的大灭绝,至少耗费上百万年时间。伴随研究的推进,时间不断缩短。100万年,50万年,20万年……”沈树忠说,“通过高精度综合年代地层框架、生物多样性定量分析和多种地化指标等研究,沈树忠得出最新数字:大灭绝被精确卡定在6万年左右。6万年,对于几十亿岁的地球而言,就是眨眼的时间。”

尽管科学家认为是气候导致了生物大灭绝,但这五次生物大灭绝的模式、生态效应,火山喷发、环境恶化与生物大灭绝之间的时间关系等远还没有研究清楚,而要真正解答这些问题则需要精准的化石分类学基础、高精度的时间框架以及多种地球化学指标相结合的环境背景等综合研究才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胖福的小木屋


地球原本是一个毫无生命气息的普通星球,随着小行星撞击地球,给地球带来了水分以及形成了有机物,最后在多年的发展之下,终于形成了生命。地球最早诞生生命是在四亿多年前,而在这四亿多年中,地球上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然而生命力才是最顽强的,每一次都能够在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重新崛起。

地球曾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你知道是哪五次吗?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出现在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大约有85%的物种遭到了灭绝,只不过当时还没有陆地生物,全部都是海洋生物。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此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是由于宇宙中超级新星爆炸产生的伽马射线恰好撞击到地球上导致的,可以说地球生命是非常不幸的。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发生在3.7亿年前,这一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就是地球超级地幔柱的爆发,大量的演讲涌入到海洋当中,造成了75%的海洋生物灭绝。在此次生物大灭绝之后,海洋生物为了生存,只能慢慢的踏上陆地,开启了海洋生物前往陆地的进化之路,这也是陆地物种多样性的开端。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这是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最严重的一次,超过了96%的海洋生物以及70%的陆地生物遭到了灭绝。这一次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就是地质活动了,超级火山爆发整整超过了800万年,地球表面变成了炼狱,著名的三叶虫度过了前两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却没有逃过第三次。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就是距离现在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超过了76%的物种被灭绝了,这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主角还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岩浆遍地,火山灰遍布整个天空,植物都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为食物链中最基础的生产者消失了,各个级别的生物都是去了食物来源,自然就会发生生物灭绝事件了。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恐龙灭绝事件了,发生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这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主角依旧是火山爆发,只不过火山爆发的原因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而引起的,这也是恐龙最后的绝唱,在此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之后,作为地球霸主的恐龙,也是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就是历史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很多人只知道第五次的恐龙灭绝事件,前四次都不太清楚,看完之后,这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应该有所了解了。


女王朱琼


说起地质时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很多人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650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事件。


这次事件是证据比较充分的一次,而之前的这类大规模灭绝事件,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留下来的证据也不全,因此在灭绝原因上,还存在一些争议。

从第一次这样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开始,地球上一共经历了五次这样的事件。这不是说只有这五次,而是这五次相对而言更加有名。

第一次发生在4.5-4.4亿年前,85%物种消失,原因存在争议,可能是板块漂移造成的气温下降,或者小行星撞击导致的冰川期造成的。


不过NASA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认为是一次持续仅十秒的超新星伽玛射线暴,破坏了大气层导致的。

第二次发生在距今3.75-3.50亿年的那段时期,这次的对象是海洋生物,不过它不是一次性发生的,而是2500万年间持续发生的多次小规模事件导致的。

下一次发生在距今2.5亿年的二叠纪之后的一段时期,这次事件规模在这些事件中是最大的,主要是因为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大片火山连续爆发。


研究人员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大面积的玄武岩,这正是火山活动留下的痕迹。第四次发生在2亿年前,原因可能是火山爆发导致气温大幅下降。

这次事件和恐龙开始成为霸主衔接,在那之后,恐龙种类迅速发展壮大。可能一些人对于恐龙为何没在第四次事件中消失感到奇怪,原因很简单,别看恐龙的个头很大,在三叠纪的时候,恐龙还只是一种小型的陆地生物。

就像鲸鱼,它的祖先也是陆地上的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在每次这种大规模的灭绝事件中,小型生物往往都容易存活下来。


至于第五次大灭绝事件,很多人都很熟悉,恐龙在这次事件后消失了。

原因很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过了这么多万年,似乎又将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这样的事件,不过这次事件的主因可能就不是自然原因了,而是人类导致的。

相比之前的灭绝事件大都是因为快速的环境变化造成的,人类导致的环境变化速度就更快了。


原来一次灭绝持续时间还得数万年,可能第六次事件,在几千年时间内就发生了。

比如说爆发核战争,显然陆地上的生物很多都难以逃脱灭绝的命运,不过人类能灭绝生物,也能改造出更适合环境变化的生物。

不像原来的生物,没法改变自身优势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人类能通过技术手段应对很多可能的威胁。

只要在下次大灭绝事件之前,人类能发展到二级文明,那么就不会再因为自然原因而灭绝。

不管人类会通过什么方式延续下去,一个文明物种相比自然状况下的生物终归更有优势,或许人类能改变自然进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