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杨康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站在杨康的角度,他做的对不对?

无双上将


很多人提到杨康就会想到郭靖,在《射雕英雄传》当中,这两位结义兄弟几乎就是正与邪之间的区别,一个认贼作父,而另一个大义凛然。只要提到杨康,大家都会骂一句卖国贼,但是有人站在杨康的角度,想过他应该如何做吗?

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杨康就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但是却很少有人想过杨康为何这么做。

要知道杨康在自己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随着自己的母亲一起来到了金国,可以说杨康从小就是在金国的环境下长大的。

说实话我们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如果单纯以血统来定的话,很有可能现在很多所谓的汉族人民,以前还是匈奴血统呢?

简单来说,所谓的民族其实就是文化的不同,除此之外血统这个东西早就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存在了。

所以说当时的杨康看似流着杨铁心的血脉,但是他从小受到了教育与文化水平,已经跟杨铁心没有一毛钱关系了。

其实就是所谓的生恩不如养恩大,杨康从小锦衣玉食,出入都有大量的仆从前呼后应。

如果说这一切是错误的话,也许真正错了的人可能就是杨康的母亲包惜弱,就是因为当年她的仁慈,救了当时重伤的完颜洪烈,所以才会造成了杨家的惨案,最终杨康随着包惜弱一起来到了金国。

说实话别看杨康不是完颜洪烈的儿子,但是在完颜洪烈的眼中,他就是自己的亲儿子,从小的教育方向就是把他打造成金国的太子。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杨康自己是金国的太子,将来要继承金国的天下,跟大宋直接就是对立的关系,突然有一天说你并不是金国人,而是一个汉人,并且要求你背叛了现在所有的一切,重新回到大宋的怀抱之中。

你确定不在是搞笑吗?你会放弃自己现在的一切,转身去当一个乞丐吗?

说实话,当时的杨康差点让一群人给整成神经病,完颜洪烈表示你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杨铁心却非让杨康认祖归宗,再加上包惜弱的种种证明,当时的杨康直接就疯了。

然后我们也看到了杨康放弃了自己金国太子的身份,成为了大宋的一个乞丐,不要说自己的尊严了,连自己下一顿饭都没有着落。

谁都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普通人,谁都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杨康就甘心自己当一个大宋的乞丐吗?这样在大家的眼中就很正常了吗?

其实还有一个正面人物跟杨康很相像,他就是《天龙八部》当中的乔峰,同样也是有着契丹人的血统,却成为了大宋的子弟,从小的生活习惯,让他根本就无法产生跟大宋作对的想法。

所以乔峰到了最后的关头,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让大宋与契丹成就百年之好,只能说乔峰的内心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是养大自己的大宋,一方面是亲生的契丹,这个真心很难抉择。

而此时的杨康就是如此,他从小受到了教育就是以金国为主,并且他的生活习惯都是金国教导他的,哪么在他的想法当中,为金国尽忠,并没有什么不对。

毕竟当时的金国养育了他,同样的道理,我们生活在汉族当中,我们受到了汉族的教育,在得到好处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国家效忠。

而哪里直接出生在海外的同胞们,从来没有受到过我们的教育,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们已经不算是中国人了,因为一个民族的传承就是文化知识,一个连中国话也不会说的中国人,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虎头山小妖


我觉得站在杨康的立场上肯定也是错的,但绝对算不上罪大恶极,还是情有可原的

杨康遭遇和郭靖、萧峰相似,但却比这两人更加悲惨。

郭靖、和杨康同样是在未出生时就被迫和生父分离,但郭靖幸运的是,他的母亲李萍比杨康母亲包惜若要伟大的多,李萍自小便培养了郭靖爱国情怀,让他以汉人为骄傲。并且郭靖也遇上了柯镇恶等江南七怪这样的启蒙恩师,给了郭靖一副侠义心肠。杨康比之郭靖就要惨的多了,从小他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认贼作父十八年,他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与他讲爱国,师傅丘处机也只是争强好胜,为了与江南七怪分个高低才教他武艺,却眼看他认贼作父视若无睹。

在杨康得知自己身世时,我认为他有四中选择,一种就是他自己的选择将错就错继续认贼作父;第二种如郭靖弃金国助宋抗金;第三种和萧峰一样努力使两家罢兵休战,握手言和;第四种两不想帮,隐居山林。

杨康自己的做法看起来对不起他的生父杨铁心,但却对起了他的养父完颜洪烈,只能说十八年养育之恩的父子亲情战胜了血缘上的父子亲情;郭靖的做法与萧峰的做法看似不同但其实都是为了保护弱势的宋朝;最后一种隐居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但这样就既对不起生身父母,又辜负养育之恩了。所以杨康如果做不成郭靖、萧峰一样为国为民的大侠,就注定要收人唾弃了。


小伤聊史


杨康是《射雕英雄传》里的反面人物,他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和他的结义兄弟郭靖的大义凛然的誓死保卫襄阳城壮举成鲜明对比,也是招人唾弃的的一个人物。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站在杨康的角度,他那样做有情可原,于义不通。

第一、他母亲的原因。杨康母亲受金国王爷完颜洪烈的蒙骗,误以为夫君已死,委身于仇人,生下杨康后从没告诉过杨康非完颜洪烈之子,更不知当年牛家村丧亲丧家之痛,不知金人侵宋的家国情仇,相反杨康一直以为自己就是王爷之子,一直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过着优越的小王爷生活。

第二、完颜洪烈的原因。完颜洪烈一己之私爱上包惜弱,爱屋及乌对杨康视如己出,给他金钱权势地位,把他照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来培养,向来灌输给杨康的是金国必将一统中原,吞并南宋,宋人汉人都是南狗的种族歧视思想,所以杨康骨子里是反宋拥金的。

第三、杨康个人的原因。杨康从小使奴唤婢、呼风唤雨,养成了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性格。在得知完颜洪烈非自己亲生父亲而是间接杀父仇人后,震惊之余,一方面多年来对完颜洪烈的养育之恩与完颜洪烈的父子亲情一时割舍不了,另一方面自私虚荣的性格又面对完颜洪烈许下的高官厚禄父子亲情感召拒绝不了,无法对其痛下杀手,回归宋人阵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杨康忘记民族大义,认贼作父,卖国求荣,最后身死留垢固然死不足惜,罪有应得,但是站在他的角度他那样做也的确有他的可悲可叹可怜之处。


大刘侃历史


金庸先生笔下的杨康,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认贼作父的执跨公子,但我认为杨康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首先,他出生在金王府,长在金王府,有爹娘疼爱,虽然爹是后爹,但他不知,随着他长大,最多他只知道爹娘感情怪怪的。但后爹完颜洪烈对杨康是视如己出,也可以看出完颜洪烈对杨康生母包惜弱的真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杨康也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和爹娘的感情自然也是很好的。

其次,当他知道他的生父是杨铁心,而完颜洪烈是仇人的时候,相信他的内心也是痛苦的,他能恨得起来吗?一个把自己养大到十八岁的人,双方父子感情还很好,没有因为不是自己的儿子就亏待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算有恨相信也被这养育之情消融了,而面对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亲爹,还要杀这个养育自己的后爹,什么国仇家恨,对于一个十八岁的人来说这些都太重,并且从小出生在王府,让他养尊处优,他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站在杨康的角度很难选择。

最后,杨康嫉妒郭靖凡事都比不上自己,但处处又超过自己,让他彻底走上了不归路。

总之杨康最后以死了此一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站在他个人的角度,他本该是英雄之后,他本该是金国王爷,可到头来什么都不是!


戴口罩的小王爷


我个人觉得,从教育角度看,杨康从小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他从小娇生惯养,生活在王府之家,生活无忧,一直以为自己是女真人。没有从小灌输自己的是汉人的思想。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杨康的价值观是与郭靖等是不同的。不把自己当成汉人,从金人的立场出发,他是没有错的。就像现在的香港、台湾人一样。他们从小时候接触的教育就是丑化中国,否认自己是中国人,这是教育的失败。从这里看出,杨康从小的认知是自己是金国的小王爷,自己要为金国出一份力。就像郭靖从小的教育是自己的大宋子民,自己要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一样。杨康是一个教育的失败品,作为他的母亲和师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把所有的责任推在杨康身上。如果杨康是金人,他的所作所为都可以看作是对的,谁不愿意为国出力呢,可惜他是汉人!


铮宝潇宝都是胖宝


说杨康汉奸其实不怎么合适。

杨康受金国教育影响长大,当然可以站在金国立场考虑问题,但是他积极协助完颜洪烈侵宋是为金国着想吗?

当时金国颓势明显,蒙古对其压力极大,抗蒙是金国第一要务,整体国策要向这方面倾斜。完颜洪烈父子不顾大局,非但不积极抗蒙,反而想要多树立敌人,这是金国有识之士该做的吗?

逆大局而妄动,深层原因无非是争权夺利罢了,再怎么洗白也是祸害两国的战犯!


真正鳄鱼不哭


杨康 最初是射射雕英雄传 来的 杨铁心与包惜弱之子,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的养子。 杨康聪明机警,不但野心极大,并且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在得知身世后仍继续追随仇人完颜洪烈,并欲继其王位。郭啸天是郭靖的父亲。做为小说 一正一反,对于杨康,从小的生活环境如此,野心大,铸就了他会叛国。


farewellgo


杨康从出生就在大金国,就是大金国的小王爷。

而他的养父平心而论对他也视如己出,长大后的杨康突然有一天知道自己的身世,却也纠结万分。

他也曾经想放弃小王爷身份,可是,遇到的事,让他觉得没有权没有身份是谁的儿子都没用。

站在杨康个人的角度,他没有错,站在国家的立场,他有罪!


qjb乔加贝


杨康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站在他自己立场他肯定认为自己没错。自幼生于金国,从小享受荣华富贵。完颜洪烈对他有养育之恩,又给了他富贵权利。但害父之仇、夺母之恨、叛国之罪、助金灭宋注定让他成为金庸笔下反派人物,也注定他最终的悲惨结局。


小龙女5505


对!

他是完颜洪烈从一出生就养大的。就算被狼群养大的孩子,也不会去伤害狼群的。说明杨康还有人性。

其二,杨康是金王朝既定的王位继承人,当然要我自己的政权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