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孙权不是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而是把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曹操会如何处置?

风继续吹437


首先,如果孙权真的在荆州之战中生擒了关羽,那么孙权应该不会将关羽送给曹操。相反地,孙权应该会礼貌地将关羽送还刘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孙权没想过要杀害关羽啊,孙权自始至终都只想要回荆州地盘而已。杀关羽的决定应该是荆州之战的前线总指挥吕蒙下达的,由潘璋执行的。

其次,退一万步讲,如果孙权真的在荆州之战后生擒了关羽,而且还将活着的关羽送给了曹操,那么我猜测曹操十之八九会将关羽送还刘备。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个人认为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曹操知道关羽不会投降归顺自己。曹操曾经在建安四年(199年)的徐州之战中俘虏过关羽。关羽在曹营期间,曹操是三天一小赏、五大一大赏地厚待关羽,这份赏赐连曹氏、夏侯氏诸将都眼红了,责问曹操为何如此鬼迷心窍地要厚待关羽这个降将。但是呢,面对这种丰厚赏赐,关羽的表现是挂印封金、拒不接受,后来更是辞别曹操,前去投奔流亡在外的刘备了(当时刘备寄居在袁绍处)。

第二,曹操不愿杀关羽。曹操一生招揽了无数猛将,帐下猛将如云。但要是问曹操最欣赏哪个武将,恐怕关羽这个短暂归顺的武将那绝对是排的上号的(或许是得不到的永远在怀念吧!)从曹操的个人情感角度出发,曹操应该是不愿意杀关羽的。

另外,关羽是何许人也,那是刘备的手足兄弟啊(在正史中,刘关张三人虽未桃园三结义,但是同甘共苦多年,早已誓同兄弟)。此时杀关羽无异于作茧自缚,而且很明显地,孙权之所以会将关羽送到曹操那里去,其目的就是想让曹操杀掉关羽,这样曹操就能吸引一波刘备的仇恨,而自己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应该不至于看不出孙权的险恶用心,应该不至于做出杀关羽这种便宜孙权、祸害自己的愚蠢行为。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曹操将关羽送还刘备,可以祸水东引,激化刘备与孙权的矛盾。

孙权一声不吭地发兵夺取了荆州,这不仅严重削弱了刘备的实力,而且还严重破坏了关羽“威震华夏”的事业。

此时曹操如若将关羽送还刘备。以关羽不甘受辱的性情必然积极请求刘备为自己增兵去武力夺回荆州。而当时的刘备必然也不愿意就这么丢失荆州,所以肯定会同意关羽的请求。这时候关羽率领大军杀回荆州,啧啧,我觉得孙权应该是抵挡不住的。

另外,刘备、关羽(可能再加个张飞,这样就有三兄弟buff了)联手协作,成功夺取了荆州后(如若关羽被曹操送还刘备,然后由关羽带队夺回荆州,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吧),要不要趁机扩大战果?这么一想,夷陵之战的结局或许都要改变了!

而曹操这时候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捞点“外快”岂不快哉?

总的来说,如果孙权真的将活着的关羽送给了曹操,那么曹操最合理的做法就是礼貌地将关羽送还刘备。因为这样一来不仅对关羽、对刘备做了个顺水人情,而且还能祸水东引,激化刘备和孙权因“荆州问题”而产生的矛盾!


历史再回头


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的手下韩当、周泰、蒋钦、丁奉等包围,这些人,都是东吴的名将,可见孙权此时倾巢而出,必然要致关公于死地。

孙权擒杀关羽,势在必行

关羽此时本来有两次活命的机会,可惜天不助蜀国。

一者,廖化突出重围,前往上庸刘封、孟达驻扎的地方,请求二人发兵救关羽。上庸本来就是作为荆州的掎角之势,作为后方屏障,辅助关羽镇守荆州。然而刘封、孟达小人之心,竟然不顾关公死活,执意不出兵。

兵败被围,西蜀成都杳无消息,近在咫尺的上庸守军却不救援,关公必死。但是东吴派出诸葛瑾招降关羽,这是第二次活命的机会。

关羽曾经投降曹操,然而关羽却是“降汉不降曹”。此时东吴派出诸葛瑾招降关羽,如果他投降了,必然身败名裂,晚节不保,因为东吴背后,并没有汉朝的名义。关羽名动华夏,如果投降,就会像樊城之战投降自己的于禁一样,不仅背上万世骂名,而且难以翻身。

所以关羽不降,将诸葛瑾喝出麦城,对于孙权而言,无法利用关羽,只有除掉他,消除一个强大的对手和潜在的威胁,巩固才从蜀汉夺来的荆州之地,关羽必死。

关羽从麦城突围,走小路往西蜀方向逃去,但是却在临沮这个地方,遭遇了东吴朱然、潘璋的伏兵。关羽和长子关平被擒获,被押送吴军大寨,此时孙权依然有招降关羽之意。

然而孙权账下行军主簿左咸的一番话,让孙权最终决定杀了关羽。当初关羽投降曹操,曹操对他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关怀备至,依然留不住关羽,屡屡被关羽轻视的孙权,又如何能够收伏骄傲的关羽呢?留之,养虎为患;杀之,势在必行。

曹操礼葬关羽,将计就计

刘备和关羽亲如手足,这一点孙权不可能不知道。杀了关羽,刘备必然尽起西川之兵,为关羽报仇雪恨。孙权既然敢杀关羽,就摆明了不怕刘备。实际上,刘备先占荆州,后夺益州,两次三番欺骗孙权,孙权早已对刘备恨之入骨。

孙权之杀关羽,断了刘备肱骨之臣,是出了一口从赤壁之战后期就憋着的恶气。孙刘联盟,吴蜀通好,不过是在曹魏压迫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一旦曹操带来的威胁解除,吴蜀之间必然会因为荆州互掐起来。孙权拍吕蒙袭击荆州,是出其不意,更是先下手为强。

但是刘备的实力,不可小觑。孙权虽然杀了关羽,但是如果能够嫁祸于曹操,坐观曹刘两家争斗,渔翁得利,实在是妙极。所以张昭提出,将关羽的首级献给曹操,以表明杀关羽是曹操指使,做样子给刘备看。

但是刘备不傻,曹操更奸。东吴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司马懿看出了孙权和张昭的别有用心,于是建议曹操将计就计,以木香之躯配其首级,礼葬关羽。曹魏方面的意思很明白——这事儿都是孙权小儿干的,和老子没关系。

所以刘备得知关羽死讯,数次大哭,昏绝于地。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进攻孙权,名义上是兴兵为关羽报仇雪恨,实际上是要乘势灭了东吴,再和曹魏争夺天下。可惜在猇亭这个地方遇到了蜀国的克星,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功亏一篑。

曹操若得关羽,必然杀之

把前面的事实搞清楚了,我们再来分析这个假设。如果东吴把活着的关羽送到曹魏,曹操会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杀了关羽。

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于禁被擒,庞德被杀,樊城岌岌可危,幸亏曹仁坚守,徐晃救应及时,不然关羽夺下樊城,威胁许都,曹操真的要迁都以避其锋芒了。

三国博弈,不是讲人情世故。此时的关羽,再也不是当初跟着刘备东奔西走的那个关羽,而是威震华夏的一方诸侯。曹操不杀关羽,难道留着和刘备谈条件吗?蜀国和魏国之间,必然有一次大决战,曹操杀关羽,和孙权杀关羽是一样的道理,目的就是削弱刘备的实力,消除刘备荆州方面对西线战场的威胁。

虽然曹操爱才,但是爱的是为我所用之才。曹操可以在刘备惶惶不可终日之时,成人之美放了关羽,但是不可能在刘备羽翼丰满,就要和自己逐鹿天下之时,依然对其手下大将关羽心慈手软。

毕竟曹操杀人,从不手软。吕布在三国早期的影响力,远超关羽,但是曹操毫不犹豫杀了他;许攸在官渡之战帮了曹操天大的忙,但是因为做人高调,曹操授意许褚杀了他;就连自己的谋臣之首荀彧,劳苦功高,在曹操察觉他对自己有些掉以轻心之时,也是毫不手软地赐死荀彧。

曹操为什么要放过关羽呢?纵虎归山,反受其害;不如杀之,以绝祸患。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博书


孙权杀了关羽之后,把关羽的头颅邮寄给了曹操。

孙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夺了荆州,又杀了关羽,担心刘备来打他,他一个人又鼎不住,于是就想拉个人来垫背。

曹操又不傻。


几天之后,曹操收到了江浙一带寄来的精美包裹,署名孙权,曹操以为是个珠宝,或者美食之类的,于是迫不及待地拆开了。

打开第一层包裹之后,闻到了一股臭烘烘的味道,曹操大疑,这怎么回事?该不会隔时间长,馊掉了吧?

浪费可是罪过啊,曹操着急忙慌地撕开里面一层,这一撕可不得了了,哎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赫然出现了!

曹操杀人无数,人头见得多了,所以并不害怕,他仔细瞅了瞅,此人好像在哪儿见过,红脸,长髯,曹操大惊道:“莫不是关羽?”

曹操正自纳闷,突然人头胡须动了一下,曹操以为花眼了,让侍从过来看,侍从过来仔细瞅了瞅,又不动了!


曹操更是起疑,这时候人头突然张了张嘴,说话了:“正是关某!”

曹操骇然,一下子跌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左右掐人中地掐人中,人工呼吸地人工呼吸,一阵子折腾之后,曹操醒来过来,但精神萎靡,像是丢掉了魂魄。

几天之后,曹操就死了。

闲言少叙,假如孙权不杀关羽,而是把大活人关羽送给曹操,曹操会如何处理呢?

这里先交待关羽与曹操的一些过往。

关羽之前投降过曹操,待之如贵宾,好吃好喝地款待着,送美女,送赤兔马,还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可是,关羽很不够意思,得到刘备的去处之后,连招呼都不打,骑着赤兔马,就千里走单骑去了。


现在假如关羽再次回到了曹操身边,曹操会如何对待他呢?

杀了关羽。

这个似乎不太可能,不讲他擒于禁,斩庞德,杀了曹操这么多弟兄,单讲关羽在华容道,冒着杀头危险私放曹操这一点,曹操就不会杀他的。

囚禁关羽。

这个也不可能,你想想,关羽的心在大哥刘备那,当年曹操如此盛情挽留,关羽还是狠心地离开了,这次,就算曹操把心掏给关羽,关羽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离开的。

曹操关的住关羽的人,但关不住关羽的心,而且囚禁关羽,等于把火引向了自己,曹操肯定不会这么傻。


放了关羽。

这个可能性最大,试想,关羽被放回去之后,关羽必定会对曹操感恩戴德,说不定还会再次上演“华容道放曹操”。

而且,关羽恨死了孙权,他一旦回到了蜀国,一定会跟着刘备大哥打东吴,以雪切齿之恨,到那时,东吴与蜀国打得两败俱伤,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如此岂不甚好?


一半秋色


先亮答案:曹操既不会放了关羽,也不会杀了关羽,更不会圈禁他,而是送还孙权!

这个问题我相信无论对于曹操,还是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很难下定论的问题。因为曹操是真的喜欢关羽,而关羽对曹操威胁是真的大,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就不说了,白马之围力斩颜良也是技压群雄,曹操对关羽的情感是又爱又恨。

孙权之所以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其实就是为了转移矛盾,尽量把刘备对自己的恨分散到两个人身上。但曹操也不是傻子,自然能识破孙权的伎俩,所以不仅叫人雕刻了一具香木身体,还带百官以诸侯之礼厚葬关羽。

孙权一看,也不敢一人抗雷啊,赶紧把关羽的躯干,也以诸侯之礼予以厚葬。

就这样,关羽的头葬在洛阳,躯干葬在当阳,他的衣冠则葬在了成都,民间称:

“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后来刘备果然把怨气撒到了孙权身上,其实用脚趾头想想也是,冤有头债有主,关羽丢的荆州被东吴占,当然找孙权算账。孙权也不含糊,“扑通”一下给曹丕跪下了,称臣,从而避免了两头作战。

回到问题,假如孙权没有杀关羽,而是把活人送给曹操,曹操会怎么处理?

其实,摆在曹操面前的,只有四个选择:

第一个是放了关羽让他回到刘备那里;第二个是干脆杀了关羽,减轻自己所受的威胁;第三个不放也不杀好吃好喝伺候着,软禁起来;第四个,怎么送过来的怎么送回去,皮球踢给孙权。

先看第一种选择,有很多人认为曹操会放了关羽,让关羽回去牵扯东吴的精力,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我个人认为不能。因为曹操之前就得到过一次关羽,因为惜才,宁可放他回去也不愿意杀他,但是曹操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于禁庞德等曹魏悍将前来支援,被关羽打败,斩杀庞德,活捉于禁,重创曹魏。并且曹操刚在汉中碰了一鼻子灰,要不是孙权偷袭荆州,真不知道曹操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袁绍。曹操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他怎么可能还把关羽这颗炸弹送回刘备那里,曹老板权衡利弊应该不会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

假如曹操把关羽放回去,关羽没死,刘备未必和孙权红了眼,再加上诸葛亮极力撮合蜀国吴国联合抗曹。关羽受挫丢了荆州可能被刘备换下去,万一理智之下蜀国不和吴国大动干戈,那么曹操是干赔不赚,所以我认为曹操不会放关羽回去。

那么第二种可能呢,杀了关羽,我认为也太不可能!

因为曹操可能遭到刘备的疯狂报复,尤其是刘备汉中之战刚取得胜利,士气正盛。红了眼的刘备没准直接响应诸葛亮的号召,荆州之耻秋后再算,联合起来针对曹操。刘备直接all in,曹操还真有顶不住的可能。

对于孙权来说,刘备为了报仇血拼曹操他是很乐意看到的,配合刘备作战瓜分曹魏,自己稳赚不亏岂不快哉。再加上曹操也是喜欢关羽,所以我认为曹操是不会直接杀了关羽的,尽管关羽对自己的威胁很大,孙权把皮球踢给他,曹操肯定会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

那么第三种,把关羽软禁起来,有没有可能呢?

曹操如果留下关羽,好吃好喝伺候着,唯一的目的应该就是看看能不能磨磨,让关羽投降为我所用。但是关二爷义薄云天那是出了名的,桃园三结义一个头磕在地上,曹操要是能拉拢过来,几年前就成功了,所以曹操应该不会再做投资。

不过曹操把关羽拿在手里当一个砝码和刘备谈判,或许可以这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要求蜀国配合自己歼灭吴国然后关羽还你,加上吴国夺取了荆州,刘备在气头上,可能真答应了曹操的要求。如果曹魏和蜀汉联合平分了江东,最强势力和最弱势力平分了中等的势力,最受益的还是曹操。但是这是一步险棋,有玩砸的风险,万一关羽为了不给刘备拖后腿来个自杀殉国,那比曹操亲手杀了关羽还让刘备难受,魏蜀之战无可避免了。

所以说到最后,我还是认为曹操会把关羽原封不动地送回去,关羽死也好,活也好,那都是孙权要考虑的事情了。杀了关羽刘备和你玩命,不杀关羽,万一刘备卷土重来拿你荆州也是麻烦事。蜀汉这颗雷让孙权去点,曹操隔岸观火怎么也不会伤了自己的元气,甚至可以从中取利岂不快哉。

曹操能做出最优选择,只是苦了关二爷,当然放出豪言“虎女焉能嫁犬子”,想不到自己反成了被装在笼子里的老虎,任人当礼物送来送去。

我想,倘若那样,关羽可能不会等到曹操再送人,就会自尽身亡了……

杨角风发作


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本身就是一个阴谋,曹操知道,刘备知道,孙权更知道,这个阴谋说实在话是个小儿科。孙权害怕刘备报复,在杀了关羽之后立马给曹操下跪,其实是想和曹操形成联盟,对付前来报复的刘备,将关羽的人头作为见面礼实在也是将曹操的军。

曹操历来爱才,尤其是对关羽,想当初关羽寄宿在曹操账下,过五关斩六将,还是放走了关羽,这种爱才的胸怀古今少有,孙权估计是没有这种胸怀的。孙权将一个死了的关羽送给曹操,曹操当然知道孙权小儿的阴谋。但是曹操就是曹操,却并没有因为孙权的小九九改变对关羽的看法,于是以礼下葬,超乎寻常,亲自祭之,这无疑是给孙权一击小闷棍:你小子想让我上当,我偏不,看你丫的咋样。

从面子上来讲,曹操看似和刘备站在了一起,这对东吴的孙权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威慑。从心理上讲,曹操巴不得你孙权和刘备来个鱼死网破,我好收渔翁之利。

这种态度助长了刘备的报复心态,于是一路杀来,不过,就算是有诸葛亮,刘备情急之下的冲动最终也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景,白帝城成为托孤之城。都说冲动是魔鬼,即或是兄弟感情再深,这动摇江山的冲动确实是刘备的软肋所在。没有人动过刘备的软肋,陆逊黄口小儿给他动了。

有人非常不解刘备当时的心理状况。难道兄弟之情大于江山社稷和重振汉室吗?当然不是,刘备和关羽张飞兄弟感情情深这个没错,在一起打江山的时候可能情深义重,但是此时的刘备已经当了皇帝,刘备与关羽是君臣关系,大于兄弟关系,刘备如果这点都分不清,那他就不是刘备了,所以,为关羽报仇是假,真正还是想倾巢而出,名正言顺夺回荆州这块战略要地,以图北可以制约曹操,东可以制约孙权。

曹操没有在刘备报仇的时候趁火打劫已经很够意思了。

孙权偏偏要杀了关羽,然后将其头颅送给曹操,这说明孙权还是有头脑的。

一是因为关羽名声太响亮,他长期据守荆州,给孙权带来莫大的压力。换作是我,也一定要将他杀之,让他活着就是养虎为患。杀了关羽,等于折断了刘备的一根翅膀,何乐不为?

二是想假意与曹操联合,借用曹操之手一起干掉刘备。曹操不是没有这个想法,但是曹操是个枭雄,他能够对关羽敬重有加,但却不会轻易被人利用,所以不上当,让刘备和孙权自己去干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三是试探刘备底气。孙权明知道少了关羽必然惹起刘备的狂怒,狂怒好啊,尤其是丧失理智的狂怒,这样才有机会收拾掉刘备这个“有借不还”的无赖,孙权也知道曹操不会上当,甚至知道曹操会坐山观虎斗,好,既然这样,就可以全力策划干掉刘备,只要曹操不插手。所以,杀掉关羽,也许就是孙权团队早就计划好的一步棋,坐等刘备上当。而要让刘备丧失理智的狂怒起来,只有杀了关羽,送给曹操,虽然有借刀杀人之嫌,更多的恐怕是让曹操坐山观虎斗罢了。

相反,要是孙权将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就没法说了,谁会将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呢?除非他是傻蛋。这个假设太虚无了,孙权不会干。

真的活着送给曹操,我想只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按照关羽的性格,绝对不会投降曹操,故而宁愿受死,也不降曹,曹操把他囚禁起来或杀了,又会得罪刘备。将他放回去,又得罪了孙权。所以,此时的关羽是个“烫手山芋”,杀不得放不得。不过关羽只怕也难以接受荆州之败,所以他自杀的可能性会很大。

二,拒不接受关羽,让孙权自己处理,依旧坐山观虎斗。


青灯问史


演义中二人郎有情妾有义,曹操厚待关羽。作为回报,关羽先杀颜良文丑、后又于华容道放曹操生路。那么抛开演义,纯粹就事实而论,曹操会怎么对待关羽呢?。

如果活的关羽送到了许都,曹操会先骂孙权坑爹,再隆重的举行仪式为关羽洗尘,给关羽弄个有职无权的大官,让他老死在许都。

一,杀不得。

此时曹操已经占据了中原,实力远超孙刘两家,统一天下的胜算最大。曹操开始以天下为己任,一心要统一天下,是不会杀关羽的。

一方面,杀了关羽这样的大将,会让天下士人寒心,以后再想招降哪个人才,难度会增加许多。

另一方面,杀关羽会得罪刘备,正中孙权的下怀。以曹操的精明,是不会让孙权得逞的。


《三国志·魏书》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

二,用不得。

如果是其他人,曹操有把握用名利收入麾下的。但是关羽不行,因为曹操和关羽有严重的过节。《三国志》中 关羽和曹操的传记,都记述了这个过节。

吕布的部将秦宜禄,娶妻杜氏,杜氏长得漂亮极了。偶然的机会,杜氏被关羽看到并惦记上了。无奈秦宜禄的老大是吕布,关羽自觉惹不起秦宜禄,便只得做罢。

后来吕布失势,曹操和刘备把吕布围在下邳,吕布派秦宜禄去袁术那里求援。谁知道袁术爱秦宜禄之才,强留他在自己麾下。为栓住秦宜禄,袁术还把一个宗室女子嫁给他。于是,杜氏在下邳只好独守空房。

关羽闻知秦宜禄的事情,大喜过望,感觉机会终于来了。关羽害怕下邳城破后,杜氏会出现意外。就屡次三番的找到曹操,要求娶杜氏为妻。

关羽的表现,引起曹操的疑心:什么样的女人,能让关羽如此上心呢?

攻破下邳城,曹操先行派人把杜氏送到自己帐内。曹操发现杜氏果然漂亮之极,就把杜氏纳为妾室。(不久张飞斩杀秦宜禄,杜氏生下了秦宜禄的儿子秦郎。)

关羽因为杜氏的事儿,对曹操痛恨之极,欲杀之而后快。

关羽的心思,曹操清楚得跟镜子似的,自然不会委重任于他。

三,放不得。

关羽是个有才能的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放关羽回去,就是在放虎归山,何况关羽还是铁了心要跟曹操过不去。

所以,曹操是绝对不会放关羽回去的。

既然关羽不能杀、不能用、不能放,那就只有一种结果:让关羽在许都做无权的大官。既能软禁关羽,又能堵住天下士人的嘴。(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德全不畏


曹操应该不会杀掉关羽。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孙权为什么要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除了向曹操抛媚眼,献殷勤以外,另外的原因是故意做给刘备看,想把曹操也拖下水。但曹操是何许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孙权这小子的心思,所以命人用上好的红檀木打造了尸身,再隆重的厚葬。

关羽对于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于公于私都是刘备不可或缺的人物,杀掉关羽必然会引来蜀国的报复。孙权不笨,不愿一个人背这个锅,曹操也不傻,更不会上这个当。

而就我个人的猜测来看,就凭关羽那暴脾气,不可一世的个性,难免不会在做了俘虏之后还痛骂了孙权一番,这才激怒了孙权,起了杀心。

所以,如果孙权把关羽献给了曹操,曹操肯定不会杀他,但放他回去?拜托,也不可能。关起来吧,或者软禁。





闲坛故事汇


曹操会把关羽送给刘备。

第一,关羽这一次绝不会投降。

这一点,孙权知道,曹操也知道。

关羽这个人骄傲的很,把面子看得比命都重要。镇守荆州,嫣然一方诸侯,更加骄傲的不得了。大意失荆州以后,已经很对不起刘备。如果逃不了,只有以死报之。怎么可能再投降?

孙权很清楚这一点,所以直接杀了关羽。曹操也很清楚关羽的为人,不会再招降关羽的。

第二,曹操敬重关羽,不会杀了他。

曹操一生之中最欣赏的人,大概就是关羽了。杀关羽,他自己的内心接受不了。

而且曹操这个人很注重名声,这个“害贤”的恶名,他是万万不愿意承担的。当年祢衡屡次三番羞辱他,他也没有杀祢衡。

关羽名震天下,曹操更不会杀了。这才能显得他爱才。

第三,放关羽回四川,乃是一石二鸟的妙计。

汉中之战、襄樊战役后,曹军实力大损,刘备丢掉了荆州,损失惨重。只有东吴捡了个大便宜,实力大增。已经对曹操构成了威胁。

把关羽放回四川,刘备一定会带着关羽攻打荆州、报仇雪恨。这样一来,孙刘联盟彻底破产,双方连年征战、两败俱伤。曹操正好渔翁得利。岂不妙哉?


上将嗳福斯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杀关羽不是孙权的本意,孙权只想夺回荆州三郡,不想杀关羽,因为关羽杀不得,杀了关羽,就会招来刘备,而当时孙权并没有信心能够战胜刘备。

当时的关羽,其实像只被狼群追赶的兔子,都想把关羽赶到对方地盘上去。

所以当孙权知道关羽被东吴的将领杀了时,大惊失色,于是,急中生智的他把关羽的头颅送给了曹操,这招其实是祸水北引,目的是让刘备以为杀关羽是曹操的主使,将怒火燃向曹操。

曹操是何许聪明的人,看到东吴送来的关羽头颅,马上就明白了怎么一回事,于是便给关羽配上木身,厚葬于关林庙,成功化解了孙权的计谋。

所以,假如关羽只是被俘,还送到曹操这里来,曹操一定会亲自为关羽松绑,两个人的感情毕竟是很深厚的,然后还会招待关羽好吃好喝,并且是去是留任凭关羽自己决定。

因为这时候的关羽已经是丢失了荆州的关羽,杀不杀他对曹操来说没有一点好处,还不如放他回去,关羽的脾气,回去后一定会要刘备给他兵去征东吴,讨荆州,曹操则正好坐山观虎斗。

原创作品,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曹操肯定会把关羽放掉。关羽是三国里魏蜀两国为数不多的两栖战专家,指挥水陆作战有一套,孙权把关羽杀掉恰恰也是因为对关羽这方面能力的忌惮。孙权消灭了关羽30000人的部队,这仇算是已经结下了,而关羽在蜀汉集团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留着关羽有助于牵制孙权。

早在刘表时期,关羽就是刘表军的水军将领,在长坂坡大战以后,刘表大部分部队投降,唯一留着的就是驻守在江夏的刘琦部队,这时候关羽被刘琦委任为水军都督,负责统领刘琦的30000水军,这是公元208年的事,刘琦的这支荆州水军一直是刘表对抗孙权的主力,战斗力很强的,关羽掌管这支部队后对水军作战也了如指掌。而后孙刘结盟,刘备与孙权的部队编制到一起去,互相演练。关羽这时候对孙权部队也是知根知底的,这也是关羽不把孙权放眼里的主因,就因为在当时合练的时候觉得孙吴部队不堪一击,不过这也成为后来失败的主因。

关羽失了荆州,假如放了关羽,那么关羽肯定是会想着夺回荆州;关羽懂水军作战,那么跟孙权对打起来一定很热闹,大有两败俱伤的可能,曹操可乐于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