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成绩滑坡,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海蓝天长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这三年一直跟着两个班的孩子,从一年级走到了三年级。亲眼见证了一些孩子的成绩滑坡。

面对三年级的滑坡现象,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前学习的迷惑性

刚接手一年级的时候。两个班90多名的孩子,有超过40名的孩子超前学习了一年级的内容,甚至有些孩子还学到了下学期的内容。

整个幼儿园的阶段来学习这一点内容,还是看出一些成效的。所以一年级上学期大部分的孩子的成绩稳定在90多分,最近的孩子也可以考个80多分。

因为超前学习,孩子失去了对新知识的兴趣。特别记得我们班的一个孩子,暂且称他为小顾吧。

每次一上课,就狂喊:“老师,老师我会,我会。”喊他回答也能回答很好。但是孩子非要每个问题都要喊他回答。不喊他时也不注意听讲,提醒他就说老师我会了。

就这样,上课越来越不专心,成绩慢慢就下降了。

这个成绩对孩子有迷惑性,对家长也有迷惑性。

当时就有家长看孩子成绩还可以,就松懈了对孩子的看管。尤其现在一二年级的考试次数变少,家长的确会放松要求。认为孩子可以自己学习了。在等发现问题后,至少有一个月多去了。

长期的日积月累造成成绩的慢慢滑坡

例如,在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时,有些孩子不仅能背的又快有准确,还能一口说出乘积末尾是几的有那几道。而有些孩子,不复习,不练习,即使背上了也是慢吞吞。这样到三年级后,计算的速度和质量都赶不上别的孩子。差距就拉开了。

同样都是90多分,99和95的差距看起来也不大。但是日积月累、小溪就汇成了江河。这样的差距到高年级会越来越大。

知识都是环环相扣的,一个环节的脱节,拖后腿,必然造成后面的阻碍。

三年级知识的内容和难度的加大

虽然很多学习从幼儿园或者一年级就学习英语。但作为一名正式的主课,基本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的,这就要求孩子分出时间来应对新的科目。

从学习内容上,语文上的写作,数学的思维拓展、英语的单词积累都在三年级拉开序幕。

这些内容本身难度就大,当然容易造成孩子的差距。

就拿数学来说。一二年级的数字计算基本在100以内,计算都是单个或者分布的加、减乘除。但是到三年级,一个简单的除法竖式计算,就涉及除、乘、减的计算。这对孩子的能力要求又上了一个台阶。


你不懂得孩子


三年级成绩出现滑坡,我是深有感触的

做一名作业辅导老师,对这种现象看得非常清楚,我带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跟着我,那个时候很多孩子在考试的时候,90分以上,或者是考双百的大有人在,但是,升入三年级以后,尤其是三年级下学期成绩就开始慢慢的出现下降,到了四年级以后,考试成绩能达到90分就已经不错了。

为什么很多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出现成绩下滑,做学生和家长又应该如何去应对这种三年级现象?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方面,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

首先,从客观方面讲,三年级的课程难度有了很大的增加

很多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考试都能考到95分以上,甚至双百,但是上了三年级以后甚至考不到80分,这在学业角度去分析,主要就是课程难度增加,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只需要记忆力就可以了,记住一些内容就可以考试,但是到了三年级以后,语文增加了作文,数学,增加了小数和分数,而且会涉及到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题目,这就让一些学生无法尽快的适应这种节奏,难度的增加和科目的增多,使得孩子需要,兼顾的内容更多,如果在平时不注意积累的时候,考试就很容易下降。

其次,从主观方面去分析,三年级孩子开始变得聪明了

很多孩子在12年级还是比较纯纯正正的孩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但是,升入三年级以后,也就是孩子在9到10岁这个期间,孩子大脑发育非常快,而且在心理方面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感觉自己长大了,对一些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开始由具体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是还是以具体思维为主,如果在这期间,孩子不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不能够及时的锻炼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是一二年级那种简单机械的学习,那么他的成绩肯定会逐渐下降。

第三,三年级学生成绩出现滑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习惯养成没有做好!

一般来说,一二年级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开始,那么三四年级便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和最后定型期。

在三年级以前,孩子的学习还是处在只有散漫向习惯养成的缓冲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法做到真正控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升入三年级以后,随着孩子大脑发育,心智逐渐开始成熟,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去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孩子就会陷入一种困境,想控制自己无法控制,容易出现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拖拉拉,粗心马虎,爱做小动作等不良习惯。

我带的这些学生中就有的学生非常明显,在上二年级的时候非常听话,写作业非常认真,但是,升入三年级以后,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写作业过程当中出现,粗心马虎,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的时候拖拖拉拉十分钟写完的作业,他能拖到半个小时,而且对于写作业非常有情绪化,面对字数多的,或者有一点难度的题目,直接略过,直接就说不会做,这些现象都能说明,在三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注重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面对如此严峻的三年级现象,所以家长又该如何去做?

第一,要对症下药,对孩子多进行心理疏导

这主要只有体现在对孩子思维提升,能力的培养上,家长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看看孩子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是逻辑思维方面还是在想象力方面,如如果逻辑思维方面欠缺的话,可以让孩子学一学简单的奥数知识,锻炼一下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想象力方面,欠缺的话可以让孩子多练习一下阅读理解。

第二,多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去学习

课程难度的增加是无法左右的,这需要家长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去研究,分析学习,尤其是孩子在写作业和考试以后要及时的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以及后面隐藏的深层次原因,是粗心马虎,还是基础不牢,然后让孩子着重的去练习。再有就是平时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有信心去把课程学好,而不是一味的去责难孩子!

第三,指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作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做为家长应该及时的去指导孩子,引导孩子养成属于自己的好习惯,上课要认真听讲,及时记笔记,课下及时地完成作业,在写作业的时候增强自身的自律性,学会控制自己,同时也要养成预习新课程和复习旧知识的好好习惯,对不懂的知识点及时进行回顾,以便把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打牢。


总之,三年级是学生生涯的重要时期,作为家长,应该认真的去看待这个现象,同时能够积极的帮助孩子引导孩子,避免出现三年级滑坡现象。


萧辉田老师


三年级分水岭,我从学校、家庭和学生三方面分析下,三者对孩子都会有不同方面的要求,也就代表着孩子压力来源,过渡的好的学生成绩就会坚持到初中,过渡不好的孩子成绩就会以家长看不见的速度慢慢下滑。

学校对成绩的重视度飙升

一二年级的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注重的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度和引入,让孩子喜欢学习,并培养孩子对所学科目的基础了解,让孩子知道科目的内容是什么并培养一定的学习习惯,并且考试内容以上课内容为主,考试方式不灵活,相对比较格式化,也就是说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作业认真做,考试基本都是平时见过的题目。三年级,科目学习内容增加,进度加快,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课外扩充有一定要求了,孩子作业量也相应增加了,考试题目开始灵活转变了,需要学生加以思考了,老师对成绩开始重视了,有的学生不能一下子适应这样强度的提升导致学习兴趣度降低,不太愿意学习,作业增多就减少了玩耍的时间也会有厌烦学习的心态,成绩自然慢慢滑落。

家长对成绩开始有要求

幼儿阶段家长觉得孩子应该开心玩耍,毕竟大家都是经历过中高考的人,知道学习的辛苦,所以在幼儿阶段关注的点就是孩子上学开不开心,其实这个时候正是立规矩,培养学习习惯的阶段。上了小学,一二年级,家长开始会问今天学了什么知识,对孩子每一次的进步都会很开心,对成绩的要求不高,觉得能适应教学就很好了,但是到了三年级,忽然就开始对成绩有要求了,不在关注学习的过程,而是只在意成绩,对孩子辅导作业的耐心也在一点点被消磨没有,开始对孩子学习有了责备,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宠溺了,孩子其实很敏感的,可以感知父母的情绪,责备开始了,不再关心自己了,学习就会有压力了,压力过大就会起反作用。所以家长应该在正确的时间培养习惯,未雨绸缪总归强过亡羊补牢,正确的应该是幼儿阶段给孩子立规矩,带他去学习,跟你学习惯,一二年级培养学科学习习惯,预习复习,做作业的思考,这样三年级我们只需要在心态上帮孩子去过度就可以了,而不是把学习惯培养,学学习成绩提升,学习心态调整放在一起培养,孩子不是机器人,不是说了就会的,需要时间积累的。


学生心智成熟,知道成绩的重要性

三年级的孩子心智的成熟度将超越家长的想象,前两个讲的学校和家庭开始对孩子有压力,虽然知道这很重要,但孩子毕竟孩子,知道归知道,但是没有解决方案,有的就会把它放在心里或者有的就会破罐子破摔。有很多孩子一二年级其实是在吃老本,因为很多一二年级的知识量在幼儿阶段都接触过,这个阶段知识再次加深而已,但是一到三年级,就会有很多新知识出现,课外扩充量一下子增多,作业量增多,孩子缺少适应时间,就会导致成绩下滑。


看到这个回答的家长,怎样解决问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是未雨绸缪的,希望你可以从幼儿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学习的心和习惯,培养其抗挫折的能力和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我有认识一个爸爸,每天他都会写时间计划表,孩子就会模仿,他会回家不玩手机,看书,孩子也会模仿,所以他的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

如果你是亡羊补牢的,没关系,孩子其实才在学习的道路上刚开始奔跑,一时的走偏还是可以挽回的,这个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和孩子沟通,看学习是哪方面的问题,是上课听不懂,是课后作业不会做,是考试紧张还是考试题型没见过,孩子对学习兴趣度降低,知道问题我们才能找到解决办法,其实和老师沟通,看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上课是否经常开小差,和同学相处是否融洽,最后要回顾家长自身,是否有认真关注孩子学习过程,是否有高质量陪伴孩子,是否有起到好的榜样。孩子的改变都是从父母的改变开始的。


曹植七步诗


三年级是一个拐点,从一二年级来看,又往上拔高了一个抬阶,学生成绩滑坡可能存在很多的因素。

第一,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自己掉以轻心,没有足够重视学习,没有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所以导致成绩下滑。

第二,可能是三年级难度增强,往往学生在一二年级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一知半解,从而导致往高年级走越来越难,导致成绩下滑。

第三,可能是因为兴趣的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原动力,提不起兴趣,上课不认真,不参与课堂,爱讲话,爱睡觉觉等等,也不可忽视。

第四,可能是因为老师上课的方法不能吸引学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者是调换老师的频率较高等。

总之,可能有很多因素,首先还得从娃娃身上去找原因,多去和孩子沟通,了解成绩真正下滑的原因,同时多和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联系,家校配合,对症下药,进行补救。





蒙彩小学数学课堂


朋友们好,我是乡恋。题主问,三年级学生成绩滑坡,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没有背后,只有背前。家长产生这样的疑问,一点不奇怪。一二年级孩子语文数学考试,次次百分,心里那个高兴啊!一到三年级,下滑了。考双百分的有,五六十个人的班级,最多十名左右。

是教师不行,学生不努力?这都不是。是进了三年级语文数学两门课,难度增大了。孩子的记忆方式,由机械记忆,向联想记忆过度了。

就数学看,一二年级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到三年级,学习整数的四则运算了。应用题也不再是简单的三只兔子两只羊,而是开始接触简单的典型应用题,和倍、差倍交相出现。

语文则融入了篇的训练,不管是课文还是作文,开始篇的学习。篇比字、词、句难度要难得多。篇里面还要进行段的训练。

因此,三年级是学生智力的大排队开始,学生教师都会感到负担加重。


鸡肋


一二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学习习惯没有养好将会导致三年级学习大滑坡。

三年级的数学在一二年级基础上继续加深,学习难度加大。比如乘法从个位的乘法加深为个位与十位,十位与十位百位的乘法。如果个位的乘法口诀不熟,那么将无法计算。还有注意乘法进位,不同位数相乘结果的相加的位置顺序。一句话前面不熟的补前面,后面没掌握的去弄懂。

三年级增加英语,提醒孩子注意英语字母发音与汉语拼音字母发音的区别。英语句子表达习惯与汉语的差别。把英语字母发音读准。这可以听学习机网络教学。

家长与老师配合,随时注意孩子学习动态,哪方面差补哪面。不能光看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如果家长辅导力差的就要花钱请一个好的辅导老师。


龙四游


学习成绩滑坡,我觉得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二年级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凭聪明以及之前学过的内容,能够跟上老师的进度,就能取得一定的好成绩。很多家长都会提前教授学生一些内容,或者给学生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在超前辅导的这种行为下,学生的成绩自然不会差。

到了高年级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凭自身的聪明或者是课后老师的辅导。成绩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父母在边上打牌,玩手机,却要求小孩在那认真学习。这种不对等的行为也会让小孩慢慢丧失学习的兴趣。

所以小孩子学习成绩的下滑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血液中的微分子


家长要想关心孩子学习,平时就应该跟学校任课老师保持联系,孩子的变化及时与老师沟通。我不知道你说的成绩下滑是与二年级比较还是三年级上下学期之间的比较,如果与二年级比较,孩子可能学习累一些,三年级加英语作文,数学科知识相比是爬坡阶段,孩子可能不适应,家长应该及时发现给予辅导,如果时间不允许或其它原因,就要与任课老师沟通,让老师多操心关注。如果是学期间的问题,孩子可能玩心过重,耽误学习,这不难发现的,如果家长是个细心的人,孩子家庭作业是否认真按时完成,从这里就知道的。


铃兰


三年级成绩下滑其实在一二年级就有苗头,越是被动学习的学生,三年级越下滑的厉害,因为课程内容增多,语文有了写作文,数学计算难度增加,有多位数乘法,还有几何方面的长方形周长面积,也是难点,英语刚接触,还要要背单词,学生也不习惯,另外,副课的科学课和品社课也要统一考试,学生学习能力跟不上,成绩就会大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