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那些很乖很听话,学习也很认真努力,但成绩就是提不上去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

微思享


我高中时期就有这么一位同学,我们老师就是这么说的她的。

“平时挺乖的,也不捣乱,上课也跟着走,成绩怎么就上不去呢?”

每天也是跟别人一样学习,甚至付出的时间比别人还多。可是大多数做的都是无用功,没有效率,没有方法。实际上真正学进去的东西根本就没多少。

她上课确实跟着老师走,老师讲哪页她翻到哪页,老师讲哪道题她都知道,老师黑板上的板书抄的一字不落,笔记也是漂漂亮亮,作业不管怎样也会按时完成按时上交。但是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她却不过脑子,是听老师说话了,但是你问她说的是什么,她就答不上来了,就算说出来了,也不理解,所有的东西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且有不会的也不问老师,就不会着待着了,这么一点点积压下来就什么都不会了。又或者说她会问问题,但却不会思考,不会举一反三,会的只是这一道题,而不是这种类型的题。

上课听讲往往比记笔记重要得多,笔记可以下课补,但是上课讲得东西往往错过去了就过去了,而你错过的这些东西往往就是考试的点。而且个人觉得笔记这种东西自己看的懂就行,乱点没事,毕竟是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别人观赏的。而且有些东西是不需要全部都记下来的,要有选择性的记一些真正有用的。


随心飘动


作为高中老师,我见过太多这类学生了,而且基本上都是女孩,这倒不是性别歧视,而是因为很多女孩太听话了。

去年高三,一个家长来找我说到了他的疑惑:在她眼里,孩子太听话了,回家做饭、收拾卫生,根本不用家人操心,每天晚上学习都学到12点以后,非常认真,但是就有成绩不见起色,一直在班级排名中游,有时候还会进入下游。

我让孩子拿了她的课堂笔记本和错题本给我看,孩子确实整理的很公正、很丰富,但是就有一条:不会用!我问她为什么整理完不看?她说没有时间,每天还会做很多题,遇到很多错题要整理。

其实,这类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想学但是不会学!

一、学生需要听话,但是不要“太听话”

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不太听老师话的学生,因为学生需要有自己是相法和辨别能力。比如高一学生,每天各科老师都会布置很多作业,有的老师甚至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如果孩子把这些作业全部都写完,那么得熬夜到凌晨两三点,你说她该不该听话?

这个时候,孩子就应该分析:哪些作业该写,哪些作业不该写;哪些作业先写,哪些作业可以往后推推再写;哪些作业可以认真写,哪些作业可以“应付”写等等。

二、学生需要努力,但是要知道怎么努力

越努力越幸运,这没错,但是前提是你努力的方向是对的,否则就像这个油漆工一样,越努力越窘迫!

在高中阶段,不努力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单纯靠努力,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你得学好怎么努力才行:

1、关于预习:这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缺少了这个环节,上课听课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在高中,你很可能抓不到重点。小学初中时,预习是老师当初作业布置的,到了高中,因为时间较少,预习需要学生主动去做。

2、关于上课:上课不仅要动手,更要动嘴、动脑。那些乖巧的女孩,往往还是上课非常安静沉默的女孩,这样的课堂效率是不高的。

3、关于复习:要抓住两个时间节点进行复习,一个是当天晚上,一个是本周周末,这两个时间复习最有效。

4、关于笔记:不仅要记好,更要经常翻看,笔记不需要多么美观,但是一定要实用,笔记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给自己用的。

5、关于错题:不是所有错题都需要整理的,整理到错题本上的一定要是好题和典型题,而且要写出错误的原因和注意事项,而不是把正确答案写上去。错题本要经常翻看,不要等到考试前,因为那时候你会发现没时间看了。

6、关于考试:考试不仅考知识,还考能力和心理,还考技术,要注意加强对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的训练,通过技术提高分数,这个非常有效而且非常重要。另外,考试结束,不是真正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你需要从考试分析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哪些题型存在弱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补偿,把考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赢在高三


首先要明白好成绩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智力、勤奋、方法、习惯,不是表现很听话就有好成绩,也不是学习认真勤奋就能取得好成绩。

就影响成绩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天赋智力和勤奋认真来说。

有的学生天分不高,靠着勤奋认真、长时间的付出努力,维持个一般的成绩,对他来说已经是顶着天花板了,再往上确实非常吃力,但这种人如能以"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一旦开悟,他也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像曾国藩,读书老半天也不能成诵,还被梁上‘’君子‘’所耻笑。天分并不高,但他硬是凭着矢志不渝的刻苦自修,成为‘’中兴名臣‘’‘’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另一类学生则相反,上课不怎么听,作业也不怎么做,玩得昏天黑地,可靠着自己较高的天赋每次均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让那些平时认真的同学那个羡慕嫉妒恨。这里学生机缘巧合,犹如中六合彩般被上帝垂青,但毕竟这样的几率不多。这些学生如果洋洋自得,自以为凭聪明就能横行天下而无往不胜,那么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历史上早慧,却最终泯然众人,令人叹惋的事例实在也不少!

人的资质不同、禀赋各异,教育也就应该据情分析,分别应对,因材施教。您的孩子是属于哪一种呢?


微思享


校园内这类学生很多,且女生居多,平时学习也很认真努力,但考试成绩却提不上去。在我看来,他们大部分已被学习绑架,流于形式,为了看书而读书,在自己看来,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更重于自己学到、学好。

一个学生平时学习也听刻苦,但学习成绩就是提不上去,这类学生很多,且多数少言寡语,缺乏自信心。多数情况老师以学习方法不对来评价这类学生,家长则已脑子笨、还没开窍来训斥自己的孩子,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报喜班、老师平时也会多加照顾,但效果平平,且家长越说越“努力”,整日低头看书,实则多是做给家长们看的。

当然,这部分孩子学习方效率不高,只是早期自己努力的表现,到了后期,哪怕改掉整点低头看课本的习惯,学习依旧难以提高,就好像有些时候,明明这道题目不会做,偏偏要盯着这个题目看,也不知道在看些什么,一盯就是多个小时,也许是做给多数人看,这种极度不自信的程度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指责,以及平日学习方法的不正确。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让孩子先直面自己的成绩,打破这种没有效率的低头装样子,从恶性循环中走出来,其次才是慢慢培养自信,一步一步的简历自信,最后才是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放弃这种死学习的方法,不会了可以空着,不回了可以问家长,先从简单的开始,慢慢的自然而然学习成绩就会上升。


鹰眼看教育


不能一时一地的看待这个问题。

现在成绩不好,不代表将来成绩不好,更不能代表将来人生不会精彩。这类学生的某些优秀品质,甚至是某些超级学霸所不具备的。

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

很乖很听话,学习也很认真努力,但成绩就是提不上去,这样的学生应该占大多数。在某一领域拔尖儿的人和完全不入门的人都只占一小部分,比如最优秀者占10%,最差者占10%,绝大部分属于中间的80%,这就叫做人类智愚分布图。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够进入自己擅长的领域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慎进入了自己最不在行的领域也很无奈。其实绝大部分人既没有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也不会在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说客观的讲,要接受自己的平凡,但不可以平庸,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态度。

回归问题本身,当下迫切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成绩

单就学知识来讲,成绩也受各种成各种因素制约,比如天分,勤奋程度,心理素质,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运气。

很可能缺乏高人指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好比学围棋一样,围棋领域天分一般的我提高棋力非常困难,甚至比提高考试还要难,我下了近1万盘,现在也仅是个业余1段左右。2008年我遇到一个同事,他围棋比较好指导了我一段时间,我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实质性的飞跃,但现在又遇到了瓶颈,就是因为还是缺乏高人指点。

学习虽努力,但重复劳动居多。学知识既是与遗忘作斗争,更应该弄懂自己不会的东西。合理的回顾非常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把不会的弄明白,弄通,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如果可以选择文理科的话,请一定谨慎考虑,选择自己所擅长的,包括将来大学报志愿选专业。

很乖很听话是好事,但也应该有自己和主见,这非常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思想比成绩更重要,尤其是毕业之后。要将知识转化成文化及智慧,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多元视角


我遇到这样的学生特别多,每个班总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品德优秀,文文静静,学习勤恳,听课专心,作业工整,但成绩就是提不上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学习上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说实话,有的学生天生不是读书的料。你给他分配与学习无关的任务,他总能干得漂漂亮亮,深得老师的喜爱,但你让他背课文,前脚背会后脚忘得一干二净,考试次次不及格。有位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

第二,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的勤奋可能是假勤奋,即方法不当。有些学生聪明,学习吃苦用功,但付出与成绩不成正比,每次考试成绩平平,令老师和家长百思不得其解。我认为也许他们的这种勤奋是假勤奋,整天在磨洋工,方法不当。相比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投入工夫不是很多,但成绩优秀。个中原因是方法不当。好的学习方法,往往是你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一半。

第三,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看似认真,其实态度不端正,把学习当作完任务。他们的这种勤奋是装出来的,给别人看,这样的学生其实在班里很多。我在讲课的时候,有要求学生当堂写笔记的习惯。我要求他们写的时候,就发现有个别学生在装模作样,在演戏给我看,他有意偏着头,手中的笔在不停地动,但其实连一个字没有写。所以,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不无道理。

第四,主要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做法必须纠正。这种仍以成绩高低论英雄的评价学生优秀与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只有在中高考中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凭分数高低招生方式,改为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去综合评价一个学生,这样的评价才是最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我们将拭目以待!


逆袭二零一九


学习很努力,成绩提不上去,原因可能有三点,最后一点最扎心。

多数学生学习成绩提不上去,是因为在假努力或者在做低质量的努力。这么多年教学下来,老李接触的此类学生非常多。这个类型的学生细分的话还可以分成两种:一是根本不爱学习,学习只是做给家长或者同学看的;二是自己想学习,但是很难全身心投入学习的。第一类学生需要先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关于第二类学生,老李有个建议:如果实在不知道做些什么,就去背诵英语单词或者化学生物这些需要记忆的学科知识,总比坐在那里发呆好。

还有部分努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的。好的学习方法没有统一标准,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同学们如果存在此方面的困扰可以找有经验的老师聊聊,没准你的成绩从此就起飞了呢。

最后一点老李本不想写的,但是本着实事求是的选择,还是写出来吧。学习是需要天赋的,有的人有这方面天赋,学起来很轻松;有的孩子没有天赋,学起来就比较吃力。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天赋的孩子,也没有关系,天道酬勤,功到自然成,多用功,成绩一样会进步的。

最后祝看到这个问答的所有孩子都学习进步。

我是物理老师老李,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物理老师老李


如何看待那些很乖很听话,学习也很认真努力,但成绩就是提不上去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

努力,是真?是假?只有自己才知道。

就像我们成年人一样,有时候我们的努力,不是真正的努力,而只是做出努力的样子,去给别人或给自己看,并没有真心实意,一本正经的努力。是不是真的努力了?只有自己才知道。



努力+合适的学习方法=》好的成绩。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会事半功倍。再加上时间上、精力上的巨大投入=努力,一般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因此要学好,要想有个好成绩,既要努力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也许孩子天赋在其他方面,而不在学习上面。

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自己所擅长的,自己擅长的也就是自己的天赋。有的人天生动手能力强,喜欢机械类东西,什么东西到他手里都能修好。有的人天生对音乐敏感,听过一遍的曲子,自己就能弹奏出来,虽然他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同样学习也是需要天赋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学习上有天赋。



学好基础知识,寻找自己的天分,不断的努力放大自己的优势,你的人生也会因你的优势而精彩。


晓晓笔记


德、智、体、美,为什么将“德”放在第一位?因为“德”最为重要。

人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德才兼备,此是优质品,国家栋梁,加以重用;第二类有德无才,此是劣质品,因有德,所以他们不会危害社会,可小用或不用;第三类是无才又无德,此是废品,不会对社会构成多大危害,可以不管;第四类是有才无德,此是危险品,此类人因为有才而无德,如果干起危害社会的事情来,危害甚大。这足以说明良好的“德”是何等的重要!

有德无才者虽不能造福一方,但总能行走于世;有才而无德者,必为人之祸患,小则破坏邻里,大则贻害四方。中国有秦桧,和绅,若比才,虽非才高八斗,却足满腹经纶,然而或鱼肉百姓,坐享清福;或以谗言陷忠,丧尽天良,最终祸害四方,殃及民众,自身亦遗臭万年,原因何在,缺德。外国有希特勒,若说才,希特勒可谓为一个超级演说家,但宣扬的是纳粹,其法西斯侵略暴行众人皆知,危害之大,无需多言。

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人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一个学生即使他的成绩一无是处,但她乖巧、懂事,最起码不会危害他人,不令人讨厌。而那些自恃聪明成绩不错,却经常寻衅滋事扰乱班级的,不更令人愤恨吗?

学生有德无才,原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的影响,缺乏明确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懒惰,自卑,基础薄弱,没有学习毅力。家庭教育或学校的影响,等等。

对于品德好而学习差的学生,我们尽量找出原因,寻找突破口,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之人。实在提不起来的,保存良好的品德也未尝不可。至少比那些有才无德之人要受欢迎。



芳华校园


很乖很听话,学习也很认真努力,但成绩就是提不上的学生,也就是学习效率不高。

为什么会这样:

1、排除智力问题,除了特别聪明跟特别笨的人,我们大多数人的智力相差真的不大。那为什么学习很认真很努力,但成绩总是提不上。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突破。

2、很乖很听话,是不是有点胆子小,不爱提问,有问题了爱自己琢磨,不好意思像老师提问。如果有,那么应该积极的跟老师沟通,在上课的时候,有疑问及时提出来,不要憋在心里。

3、寻求他人的帮助,老师。优秀的同学,家长,问问他们的意见。可能他们的建议能改变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