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公寓:单向减租遭投诉 员工举报梦难筑

近日,随着疫情的发展,长租公寓运营商蛋壳公寓因向房东的单方面寻求减租,并安排部分员工延期到岗、只发放最低工资的两则传闻,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月30日,人脉求职应用平台脉脉上有多名认证为“蛋壳公寓员工”的账号,爆料目前蛋壳公寓员工一月份的工资将延迟到3月份发放,二月份只发放北京市基本工资。进而,有媒体猜测这是因为蛋壳公寓资金链问题而采取的变相裁员之举。

而据界面新闻报道,1月31日,多名蛋壳公寓房东向界面新闻反映,蛋壳客服因为疫情问题通过电话沟通要求房东免租一个月。与此同时,在蛋壳公寓要求房东免租的同时,却未给所有租客免租,被人戏称为“极品公寓”。

在随后的黑猫投诉平台,也看到了有关业主对蛋壳公寓的投诉。

尽管蛋壳公寓在2020年1月17日在纽交所成功上市,但融资金额仅有1.3亿美元,从财务数据上看,其运营资金状况显然没有彻底解决。严重缩水的募集资金,首日破发的遭遇,也说明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担忧与质疑。

扩张越快 亏损越多

资料显示,蛋壳公寓成立于2005年1月,其运营主体为紫梧桐(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从商业模式上看,蛋壳公寓主要通过长期租赁方式(4-6年)获得业主房源,统一装修后再短租给租客的方式来获取利润。目前,公司同时运营两个品牌。主打品牌“蛋壳公寓”以向白领出租为主,目前是公司的业务重点。

2018年1月,公司新推出面向蓝领的“筑梦公寓”,主要面对公司客户提供员工宿舍的模式,以出租整栋建筑或某一楼层为主。

此外,2019 年初,蛋壳公寓以2亿美元收购另一家总部位于杭州长租公寓品牌爱上租,获得其8万间房源资产并入。

借助着行业的风口与资本的力量,蛋壳公寓自成立以来扩张迅速。数据显示,蛋壳公寓在成立1年后(2015年年底),已经在北京区域运营公寓数量为2434间。截止到2019年第三季度末,公司运营公寓达到40.7万余套,不到四年的时间,规模扩张高达167倍,运营区域也从北京扩大到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十三个大城市。

伴随着公司运营房源的增加,蛋壳公寓营业收入也一路走高。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57亿元、26.75亿元,同比增长3倍以上。2019年前三季度,蛋壳公寓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198.8%。

然而,一个尴尬的问题是,在蛋壳公寓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亏损金额也急剧扩大。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13.7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金额更是高达25.16亿元,也就是不到三年时间,公司累计亏损达41.6亿元。

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急剧的扩张速度更让蛋壳公寓陷入扩张越快、亏损越多的境地。与此同时,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则更不乐观。2017-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分别为-1.15亿元、-11.64亿元、-16.29亿元。

无论是越来越大的亏损金额,还是愈发糟糕的现金流,显然都无法支撑蛋壳公司高速扩张的业务。实际上,蛋壳公寓自成立以来,都是靠资本的不断注入来实现扩张。早在公司上市之前,前后七轮融资获得资金规模接近60亿元。

行业困境 盈利模式缺位

总体上看,长租公寓本身是一个商业模式较重的行业,无论其运营发展成本还是日常维护成本均比较高。在没有自持物业的情况下,无论是分散式公寓还是集中式公寓,高昂的房源获取成本导致了租金回报率较低,都没有一个清晰地盈利模式,行业性普遍性亏损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即便是有着自持优势的地产系公寓,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据龙湖地产内部测算,长租公寓要将资金成本控制在4%以内,才可以看到盈利希望。然而,对大多数公寓运营商来说,由于企业资产质量与融资渠道的限制,发债、贷款利率远在4%以上。利润率低于财务成本的情况下,盈利就成为一种奢望。

在行业依靠加杠杆上规模然后再拉资金入局的背景下,融资能力与资金储备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资料显示,在蛋壳公寓递交招股书之前,其先后于 2015 年 1 月、5 月,2017 年 6 月,2018 年 2 月、6 月以及 2019 年 3 月、10月进行了天使轮、A、A+、B、B+、C、D 共七轮融资,融资资金规模已近60亿元。

然而,持续的规模扩张并不代表一定可以盈利。美国共享办公巨头WeWork在IPO上的失败,就说明即便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运营利润如果不能完全覆盖成本,仍然会面临亏损的困境。

有了WeWork的教训,二级市场也对故事太长、盈利欠佳的IPO项目变得不再友好,在此情况下,如果扭转亏损的局面,就成为蛋壳公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看,作为“二房东”性质的商业模式,蛋壳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于租金和服务费,盈利方式相对单一。在开源方面难有突破的情况下,公司在节流方面开始动脑筋,通过减少费用支出与运营成本的方式提高公司毛利率水平,进而减少亏损。

数据显示,通过对装修成本的控制,蛋壳公寓单间装修成本从2017年的平均12,646元/间,已下降到2019年前9个月的平均10,404元/间,投入回本周期整体缩短至12到20个月。

然而,蛋壳公寓这一做法并没有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长期以来,长租公寓一直陷入“甲醛房”等问题的诟病,蛋壳公司在此情况之下降低房屋装修费用,必定很难保证装修材料的环保性与质量安全性。但只顾眼前上市盈利需求而损害公司品牌形象的行为,无异于是在饮鸩止渴。

融资缩水 上市破发

在2019年10月份正式启动上市进程后,蛋壳公寓于2020年1月17日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继青客公寓之后国内长租公寓第二个赴美上市的品牌。

根据蛋壳公寓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所递交最新版本招股书说明书(2020年1月8日提交)公司计划发行106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价格区间为14.5美元~16.5美元。

此外,更新后的招股书提及,蛋壳公寓的部分主要股东有意以IPO价格购买至多5500万美元的ADS,另有战略投资方同样有意购买至多6000万美元的ADS。如此以来,公司最多可以募资资金2.01亿美元。

然而,实际发行结果却显示,无论是发行价格还是发行规模,均较原计划减少。其中,发行价格为每ADS13.5美元,发行规模也减少为960万,融资约1.3亿美元。这其中,恐怕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其原有股东的“捧场”。如果原有股东按照招股书中5500万美元定格金额认购,公司实际从二级市场融资金额则在7500万美元。如果按照2019年前三季度亏损25亿元的速度与节奏,这一金额显然不能让蛋壳支撑太久。

如此流血上市的蛋壳公寓,在开盘首日股价又遭遇破发的尴尬。1月17日,蛋壳公寓盘中最低下跌3.7%至每股13美元。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持续在发行价以下运行,截止到1月31日,公司股价报收12.94美元。

显然,在资本市场眼中,蛋壳公寓仍未摆脱烧钱换市场的状态。在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之前,公司也难获得美国投资者的认同。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当运作公司上市这最后一招融资手段使出以后,蛋壳公寓若仍不能通过自身经营造血来进行公司的发展与扩张,未来前景则着实堪忧。

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公司能够借助于成功上市的契机,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的运营模式,不断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作为中国租赁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长租公寓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蛋壳公寓似乎又选择了一条“捷径”。只向房东单方面寻求减租、拖欠、降低员工薪资待遇自然也能降低公司一部分运营成本,改善短期业绩压力,但这显然无益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蛋壳公寓在之后发表声明,声称以上网上言论就是谣言,作为刚刚在纽交所上市的长租公寓品牌,蛋壳公寓资金充裕,经营情况正常。

这里,希望蛋壳公寓真能如期在声明中所言,担负起企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与公司员工、房东一起,共同应对目前的疫情。一旦失去了员工的信任与房东的房源,剩下的只会是易碎的蛋壳和难筑的美梦。

(作者为私募基金行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