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短歌行》,是曹操最优美的一首诗么?你怎么看?

低级的老狼


曹操的诗,不如李杜之诗众人皆知,也可能不如苏白之诗文采飞扬。但却朗朗上口,比较通俗,很容易让人记住,也很容易歌颂出来。

做为一代枭雄和顶级的政治人物,曹操的诗也不像毛泽东的诗那么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却更多的有一些惆怅,有一些普通人的七情六欲,非常接地气。

就拿这首《短歌行》来说,通篇非常通俗易懂,结构简单明快非常适合吟唱。尤其是第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描写了男人一边喝酒一边思绪万千,让人感受到即便一代帝王也有千忧百苦,一言难尽!非常传神。

整首诗歌大部分描写小情绪和小景色,但在最后两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突然间气势恢宏,大气磅礴起来,显示了曹操暗藏心底的巨大野心!


一个很湿的诗人


曹操的《短歌行》中,有一部分古挫到连韵也不用,其内容有的铺排游仙而无玄意,有的装点儒术而失空泛。像这类作品,既非抒情,也不是写景,想是当时入清商俗乐的歌辞,以典重能入乐为主。而诗歌艺术却居于次要。

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迁,和对曹操人物的宣染,到了现代《短歌行》的文学成就却被我们拔高了很多。


笑逐君梦


提起《短歌行》大家都仿佛有些耳熟能详,其实这《短歌行》就如同后世的词牌名一样,我们都可以按照这个曲调填写词句,而大家脑海中的《短歌行》,十有八九是记住了汉末曹操的这首诗。

那么,“曹操的《短歌行》是曹操最优美的一首诗吗?你怎么看?”

曹操的这首《短歌行》具体写在哪一年哪一月?这已经无从考证,大家只能在历史的迷宫当中追寻着一丝半点的痕迹,从文字到诗意,人们断定这是在一个颇具规模的宴会之上,曹操豪情满怀,对着座上衮衮诸公,英雄豪杰,发出了他对于人生百代的浩叹。

在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当中,作者安排这首诗出现在赤壁大战的前夕,《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虽然是艺术化的处理,可是,情景与大战前夕的背景衬托,彰显的这一切都合情合理。

这个时候的曹操,所亲率的北军,早已经颇具规模,雄踞北方,艰难苦斗20余年,民众开始安居乐业,曹操自己的威名盛誉也达到几乎空前的势头。

酒过三巡,想起事业初创时期的艰难,想起自己当初的走死逃亡之路,想起宛城战张绣之时,夜半时分,自己在大帐中被叛军围攻,危难之际,亲随将领典韦与自己的长子曹昂拼全力死命护持自己,长子曹昂为了救曹操逃出重围,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而自己与典韦将军一起,力战不退,葬身火海。

很多的时候,曹操不敢细想这些,可是,酒席宴上,饮罢了杯中酒,那些当年的部下、亲人的笑脸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曹操的心中充满了沧桑与落寞,大步走到船舷旁,对着滚滚长江,说是诗句,也是话语,渐次发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诗的开篇,极其沉重,带着迷茫,也带着一丝疲惫。可是,曹操曹孟德乃当时英雄也,岂能以感慨、叹息结局?

于是,雄视天下的大英雄随手撷取《诗经》当中几句,以此定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巧妙地化用《诗经》,缓解了诗歌初起的低沉,并且,把自己对贤才、俊杰的渴慕与向往直接抒发出来,展示出曹操博大的胸襟。

在此,曹操以深厚的文学素养活用《诗经》,以掌中卮酒,化却心中块垒,在诗歌的最后,曹操充满豪情的写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酒喝干,再斟满,曹操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气质面对着即将到来的一场恶战全然不惧,并且,摆脱掉了忧伤的情愫,表现了统一河山的豪迈襟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对人生无限感慨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开篇,到壮志凌云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结束,这一整篇诗作当中,情感丰富,辗转曲折,也亦如曹操的人生一样,波澜壮阔,人生豪迈。

《短歌行》这首诗,称得上是曹操文学作品当中的佳作。


爱尚彩虹糖


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


中行偃1


《短歌行》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 曹操\t以\t乐府\t古题创作的两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文庄重典雅,内容深厚,感情充沛,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于浓郁的抒情意境中,全面展现了曹操的人格、学养、抱负和理想,充分显示了其雄深雅健的诗品。



苔花也学牡丹开


曹操的诗歌我最熟悉的是《观沧海》还有这首《短歌行》。

在我感受到中,《短歌行》是最能彰显曹操雄心壮志的诗歌而非曹操最优美的诗。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曹操的这首《短歌行》通过宴会的吟唱,很好地传达出曹操求贤若渴的态度和渴望平定中原的雄心抱负。

全诗内容感情饱满,内容充实,可以说是曹操最著名的诗篇之一了。

学生时代语文老师教我们这首诗时就有了深刻印象。好的诗篇从你第一次读它时就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而这首《短歌行》就是能第一眼抓取你所有注意力的诗歌。

这首《短歌行》所要表达的内容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才前来投靠辅助自己平定天下。曹操在其四处征讨的岁月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力度,打击根深蒂固的世袭豪强势力,极其热衷推广“唯才是举”的招才政策,多次先后发布过“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政令。为的就是能招揽到更多的有才之士辅助自己。

从他诗句中所包含的求贤若渴的态度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渴望平定天下一统中原的雄心壮志。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关注中华城市发展


曹操三父子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的地位被他们政治上的光辉所掩盖!

同时,由于年代的过于久远,他们所留下来的文字并不为世人熟悉。多数人仅仅记得曹植那首七步诗,却不知道害死他的曹丕留下了神作《洛神赋》。一代枭雄曹操相比两个儿子,文采也不遑多让,他最有名的作品《短歌行》很多人都能背诵几句-然而并不知道出自何处。

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此文中曹操的豪迈气度,完全可以媲美《将进酒》中的诗仙李白!而文末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将其王霸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文章给人优美感觉的几段文字都来自《诗经》: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生活娜么美


曹操能有一番大作为,在这首短歌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气魄,还是胆识!令人叹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多么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对人才的渴求如此强烈,爱才惜才!当年曹操把刘备军打得溃不成军,赵子龙奋勇冒险救回阿斗,曹操下令不许放箭杀赵子龙,并说了一句话: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那都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天下人的心自然会归顺!有这样的胆识和气魄,统一北方,终究成就一番大业!


胡子哥书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千载下读之亦有酣畅淋漓之感!此诗可为孟德诗篇第一!曹操是英雄,奸雄,枭雄,或兼而有之?世人难断矣。若以诗文论,曹操当属三国第一,其诗雄阔壮丽,古朴自然,积极向上,豁达通透!其军事才能,政治才干,放眼三国也是屈指可数!奈何演义小说,民间戏剧,野史传闻把曹操黑的体无完肤,一文不值,并冠以汉贼之名,委实误人深矣。

曹操若是窃国巨贼,观其一生也未称帝;曹操若是疑人嗜杀,如何当时多数名士皆投奔曹营;曹操若是小肚鸡肠,愚昧无知,如何称霸北方,问鼎中原?

以上不是替曹操翻案,只是肺炎当道,疫情肆虐,蜗居斗室,无以为藉,承题戏说,不足为道……(图片来自网络)




楚襄蛮


是的,在那个时代是一首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