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中有"一声炮响"的描述,这"炮响"是怎么回事?

旁敲侧击991


因为冯梦龙老先生是在打嘴炮,当不得真的。与“一声炮响”的遭遇相类似的,还有“纸上谈兵”。



冯梦龙是明末的小说家。他的最具文学价值的作品,其实是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而《东周列国志》只是他创作的一系列通俗历史演义(小说)中的一部。


请大家注意,与《三国志》不同,《东周列国志》不是史书,而是小说,类似于《三国演义》吧。通俗小说作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不受重视。这个传统,从汉代就开始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曾说: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可见,在官家和正统知识分子的眼中,《东周列国志》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也带来了点好处,使得小说家们可以信马由缰,按照自己的喜好而“胡编乱造”了。无意之中,不就是放开手脚、解放思想了吗?



《东周列国志》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在战斗中肯定没有火炮。所以,书中的“一声炮响”之说,肯定是没有依据的臆造。当时,两军对垒,发起冲锋时,是擂战鼓、挥战旗,战罢鸣金收兵,就是敲锣啦。战国末年的荀子说过:


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不过,明末清初的人们,当然知道一声炮响,然后大军冲锋的含义。所以,冯梦龙用一声炮响为号,大家接受起来毫无问题。加上他特意用白话文写作,更是赢得了普通百姓的喜爱。


通俗小说,本来就是为下里巴人服务的嘛。为普罗大众服务的文学作品,理应传承下来。不过,在我们津津乐道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这是一本小说,不能算是真正的史书。



与一声炮响的情形类似,后世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赵括纸上谈兵,也是演义。不是说情节上不对,而是说,当时根本还没有纸张呀。


司马迁这个历史学家,就不敢乱说。《史记》中的记载如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不知,您看出区别没有?司马迁这个历史学家写实,冯梦龙这个小说家务虚,这就是最大的分别。不过,说赵括纸上谈兵很形象,反而更加深入人心喽。


怎么样?如何读历史,如何读小说,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了吧。


俚言杂谈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很高兴受邀回答这个问题

《东国列国志》第七回:孔文嘉居中,蔡、卫左右营,离隔不到三里。立寨甫毕,喘息未定,忽闻寨后一声炮响,火光接天,车声震耳。

第四十五回:孟明教军士从左右两旁,爬山越溪,寻个出路……,右边隔溪一声炮响,山谷俱应,又竖起大将胥婴的旗号。

第四十九回:当下一声炮响,车如水,马如龙,簇拥士会同寿余入晋去了。

《东周列国志》中有“一声炮响”的描写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首先肯定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火药还未发明,绝对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火炮出现。那为什么还会多次出现“一声炮响”呢,可能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作者冯梦龙是明代文学家,那时己有火药枪炮的出现,作者可能不自觉的将自已时代的场景带入到小说中。

二是为了渲染战斗场景。这种描写手法在明清文学家所写的小说中较为常用。

三是在古代战争中,两军对垒或偷袭时,常常金鼓齐鸣,用于鼓舞己方士气,震摄敌人。“也有可能长期以来,以讹传讹,金鼓齐鸣便成了“一声炮响”

我是文领域创作者,欢迎讨厌!


一棹春风一叶舟


古梁镛解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火药和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同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这是我国古代先进文化的代表,《东周列国志》为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一部古典小说,单单看书名的话,很多人会认为《东周列国志》是一部记载东周时期各诸侯国的史书,其实不然。

那么,对于《东周列国志》中所记载的“一声炮响”这种描述,古梁镛认为其为作者借鉴当时其它小说文字描写,好比现在作者写古代的故事,用上汽车这样的词语。

下面详细分析。

中国四大发明之火药发展史

火药具体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个没有明确的记载,因为火药最早出现在炼丹师手中,他们为了炼制出可以长生不老的丹药,在药材中加入硫磺、硝石,但是火药配方第一次被明确记载,是在隋朝。

据《太平广记》记载,隋初,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一次他去拜访一个炼丹名师,晚上住在道观,半夜听见老道士的丹炉中动静很大,他们马上起床去看,远远看到一股紫烟穿炉而过,随后丹炉大火,还差点因此烧了房子。

而在另一本道教书籍《真元妙道要略》记载,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戒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



也就是说,在很早的时候,炼丹师就已经掌握了火药的简单配方,但是关于火药配方的精确记载,则出现在唐朝。

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磺及马兜铃(含炭素)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所以说,在东周时期,是不会出现“炮”这种物品的。



《东周列国志》作者及主要内容简介

《东周列国志》为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所著,为历史题材小说,众所周知,明清小说是我国文化历史上硕果颇丰的一个时期,大才子冯梦龙所著《东周列国志》,描述了西周末年( 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 春秋、 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非常丰富,作者冯梦龙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个特点,就是各国主要写各国自己的历史,对于其它国家的历史记载的非常少,著名的史书《左氏春秋》就是典型代表。

因此,《东周列国志》是明代人以春秋时期历史为基础,进而创作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



《东周列国志》部分内容节选

东周列国志·第七回

二将方在壁垒之上,指手画脚,忽听连珠炮响,城上遍插郑国旗号,公子吕全装披挂,倚著城楼外槛,高声叫曰:“多赖三位将军气力,寡君已得戴城,多多致谢!"

这一段出现了“连珠炮响”这个词语,很明显这是不现实的,因为东周时期火药没有发明出来,更谈不上“连珠炮”这种火器。

立寨甫毕,喘息未定,忽闻寨后一声炮响,火光接天,车声震耳。谍者报:“郑兵到了!"孔父嘉大怒,手持方天画戟,登车迎敌。

这里出现了“一声炮响”这个词语,同时配以“火光连天、车声震耳”,很明显这个炮具有发放信号的作用,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三国现场是遵循“擂鼓进军,鸣金收兵”这种战场军事调度,《水浒传》里面同样如此,其它明清小说如《隋唐演义》《说唐传》《兴唐传》同样如此。

可见冯梦龙用“一声炮响”作为进军信号,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明清时代,小说家的思想有了非常大的飞跃,想象力更加丰富,如隋唐系列,有手持800斤双锤的李元霸,手持400斤凤翅镏金镋的宇文成都,手持300斤一对银锤,其它英雄人物的兵器动辄100多斤,这些人战斗力也非常强,比如李元霸曾经一人击杀80多万人,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李元霸就是高速运动的永动机,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谢谢大家。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古梁镛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冯梦龙所撰,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五百多年的历史事件。

火炮作为武器实用,是在唐宋时期,当时只是作为支援性武器,极其简陋,功用不是很大,像后来出现的鸟铳.抬枪.一窝蜂之类的,也不过是简单的火药武器。

东周时期还不可能有炮,《东周列国志》只是小说,炮声虚构出来的,可能指的是爆竹之类的东西发出大的响声,通常是在一方在伏击对方时,可以作为发动进攻时的信号,一声炮声后,让埋伏好的兵马出击。

真正用于战争意义的火炮,直到明末才有,明朝统治者为了对付农民起义以及满清入关,从外国购买而来。

火药虽然属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一直以来土制火药武器极为简陋,在武器发展中远远落后外国,但在武器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一笔。


乡下老果


《东周列国志》是明朝人冯梦龙编写的半历史半小说巨著。

火药在明朝才广泛用于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根本没有火药,更别说应用于战争了。

冯先生为使自己的作品符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增加情节的生动和感染力,写入了历史上尚不存在的技术,如题中的“一声炮响”。

这里的“炮响”,就是战斗开始时,点燃准备好的火药,让爆炸产生的声音效果与烟火效应鼓舞官兵士气,威震敌方。


许建蛟


“炮响”应该是指类似鞭炮的声响,多用作伏击的信号,还有震慑敌军的作用。

火炮始用于唐宋时代,并且都是很简陋的辅助型兵器。


阳明山下青藤狗


国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