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冲”走血栓,远离血栓?

爱吃的小子


血管是人体的生命通道,人体正常的血液有凝血和抗凝血两个相互拮抗的系统,这两个系统年复一年保持着一种平衡,让血液循环持续进行。然而,一旦破坏这种平衡,血液成分就会有所改变,血液凝固形成“栓点”,从而发生堵塞,形成血栓。



血栓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任何一种血栓严重者都可致命。因此,早日预防和治疗血栓对于健康而言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血栓?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是血栓的高发人群,年龄大了血管本身的功能就会随之下降。而为什么有一些较为年轻的人也会得血栓呢?

除了本身血管比较狭隘或者外伤导致血管壁损伤之外,不良生活的方式也是引起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要想预防血栓,当务之急是改掉不良生活方式。

1.减肥

肥胖者的血液更为粘稠,更容易产生血小板聚集和脂类囤积。因此对于肥胖者来说,要想降低发生血栓的风险,减肥是头等要事。

2.低脂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全麦面粉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减少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以减少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摄入,预防血栓形成。

3.戒烟戒酒

烟草和酒精中的刺激性物质进入体内循环系统,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从而使血细胞更易聚集,加快血栓的形成。戒烟戒酒会使血栓发生的风险大大降低。

4.多饮水

血液粘稠者更易形成血栓,多饮水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尤其是睡前和起床时喝水,对于血液粘稠度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

5.避免长时间蹲、坐

为了预防血栓,应该避免长时间的蹲、坐,另外,在空余时间多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加快血栓融解的速度,降低血液黏度。



具体的治疗方案当然还是要询问医生的建议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手段。

1.减少或清除堵塞物

①抗凝药:让血栓溶解得更快。

②抗栓药:也是让血栓溶解得更快。

③取栓手术:针扎进血管,把细小的管子沿着血管伸到堵塞的地方,取出栓子。

2.撑开狭窄的血管

这个手术和取栓手术一般同时进行,在取出血栓的同时,在被堵住的狭窄血管那里,放一个支架或球囊,撑开血管,让血液的流动重新恢复畅通。

3.搭桥手术

用人工血管或者身体中不重要的血管取代堵塞的血管,建立新的血管通道。



执业药师yang


“冲”走血栓,远离血栓,还得靠中医。

中医认为,血管长年累月运行各种营养物质,时间长了管壁上就会附着很多杂质积垢,这些够长期得不到清洁,会让管腔变得越来越窄,管壁也会变得越来越厚,管道弹性也越来越差。这样动脉硬化、静脉曲张、血管狭窄、心肌梗死、高血压及脂肪肝等疾病相继就会出现。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关于管道与经络血脉的文章,文章主要是根据中医道法自然的原理,把人体血管比作生活中的水管、自然界的河流,从而来参悟治病的道理,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也切实可行。

其具体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

一、先把血管管道扩宽。首先要保证营养物质运行通畅,就必须让血管管道变大,这样血流量就会变大,交通才不容易堵塞。


药物首选柴胡和桂枝,柴胡主升发,它能够发动周身血管向外扩张,桂枝可以将药性引到血脉,加强对血管的扩张作用。

二、把血管管道污垢清除下来。清除管道内的污垢,我们可以用枳实这味药,它能够宽中下气,直接把管道壁上的污垢迅速清理下来。


三、柔和血管,恢复其弹性。由于血管长期硬化,管道就会变得像干树枝一样,缺少水分,越绷越紧越容易断。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如何血管,恢复弹性。



此时用药,推荐的是经方里的芍药甘草汤,他可以把水分收到血管内,把僵硬的血管变得柔软松和。

这个治疗思路,个人认为比西医治疗思路更为形象、更为全面,最关键的是他可以标本兼治。


中西医林医生


血管不是水管,堵塞之后,如果不通过手术等方式,是很难做到一下子“冲掉”的。而且,等到栓塞的程度,已经非常凶险了。

所以,对抗血栓最好的手段是:将还未成气候的血栓一点点溶解消释掉,并预防新的血管壁沉积。

怎么做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关键要坚持做下去,就像血栓不是一天就养成的,对抗它我们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1、饮食方面,对于高糖高脂高热量高盐这一类食物(简单说就是吃起来非常爽的重口味食物,油炸、腌渍、甜品等)千万要少吃,应该尽量以新鲜的瓜果蔬菜为主,至于荤食,建议蛋奶鱼虾禽肉等。不挑食,换着花样吃,才能保证营养均衡。此外,还要注意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否则血液粘稠度过高,血栓的风险就会大大提升。

2、运动方面,死宅、久坐等等都是不好的,建议每周保证固定而适度的运动量,不要觉得运动多麻烦,走路、爬楼梯、做家务都是很好的全身运动。运动得到保证,血液循环通畅,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肪等就很难形成沉积。而且,过滤血液的器官保持足够的活力,血液“洁净度”越高。

3、改掉不良嗜好,熬夜、酗酒、抽烟的伤害是多方面且长远的,年轻的时候可能还消耗的起,但伤害只是藏得比较深不代表没有,血压会慢慢升高、血管会慢慢变脆……多数慢性病都是我们年轻任性的代价。

综上,远离血栓,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别以为那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营养师邱天


4个动作10分钟,每天一次防血栓

“血液不流动就会出问题。”专家表示,预防血栓一定要动起来,建议每天在坐着的时候活动下四肢,每天10分钟做4个动作即可清理掉血管里的“垃圾”,同时要多喝水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脚尖运动:可站立或者坐立,让双脚脚尖着地,以脚尖为支点,活动足部上下10-15次。。

按摩腿肚:抬高小腿,用手按摩小腿肚10-15次,双腿交替即可,主要促进小腿肚上的血液循环。

足跟运动:坐立,将双脚足跟着地,以足跟为支点带动足部上下运动。

抱膝关节旋转:坐立,双手抱住左腿膝关节,向左边旋转5-10次,向右旋转5-10次,换右腿重复同样的动作,也可双腿同时进行。


39健康网


王医生,王医生,现代科技都这么发达了!既然能给血管放支架,为什么不能把血栓冲走呢?

王医生说:冲走,冲到哪里去,血管是封闭的,冲走了又会随血管跑到别的地方去,比如下肢静脉血栓,我们就怕冲走了,冲走了就会跑到肺里面,引起肺栓塞,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我们目前医学,对于常见的几种血栓的方法:

1、急性心肌梗死:尽快的溶栓或手术。

2、急性脑梗死:尽快的溶栓或手术。

3、急性肺栓塞:抗凝或溶栓。

当然治疗会有一个全面的方案,还包括抗血小板药物,这些就是应对血栓的办法。

因为所有的血栓疾病都非常危险,所谓我们要重视血栓,要预防血栓。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血栓。简单理解,血栓就是血管内部的血块,也就是各种原因引起引起的血管内出现了血块,血块如果堵塞了血管,影响了血流就是血栓疾病!

我们简单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

第一、动脉血栓的最常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加重,斑块形成,斑块破裂就会形成血栓。哪些人容易动脉粥样硬化呢?



1)、高脂血症者:尤其是高胆固醇血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较高者,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即使存在争论,但目前的观点仍是成立的;

2)、糖尿病者:糖尿病对血管内壁长期造成损害,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加重;

3)、高血压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糖尿病高脂血症有着密切的高聚集性;

4)、吸烟者:吸烟会增加心脑血管堵塞的风险,也就是形成血栓的风险;

5)、高龄者:年龄也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的因素;

6)、绝经女性:女性在绝经前有雌激素的保护,所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低于男性,但绝经后明显增加;

7)、肥胖者、代谢综合征者:肥胖和三高及动脉粥样硬化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8)、缺乏锻炼者:锻炼可以让我们的血管更加年轻,不锻炼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加速;

9)、有家族血栓病史者:家族尤其直系家属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其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

这些人群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大,合并的因素越多,自然血栓风险越大,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下肢动脉闭塞的可能性就大。

第二、静脉血栓最常见的原因要么是血流缓慢,要么就是自身凝血机制出了问题。


1)、 老年人,2)、活动较少或卧床者,3)、心脏功能较差,4)、肿瘤患者,5)、静脉曲张,6)、骨折术后,7)、妊娠等等。

第三、就是房颤人群更是发生血栓的高危人群,一旦形成血栓,发生脑脑梗死的风险非常高。

我们弄清楚了血栓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远离血栓呢?

第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就是要戒烟限酒、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运动锻炼、科学减肥、规律生活、开开心心、早发现三高早治疗三高,从而远离血栓疾病!


第二、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其最大的风险就是肺栓塞,和心肌梗死齐名的一个疾病。对于长期卧床者注意翻身拍背,对于疾病者正规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必要时抗凝治疗!

第三、房颤患者,需要评估是否抗凝,或尽快转复心律,或药物或射频消融,或左心耳封堵预防血栓。

总之,血栓无小事,对于没有健康人,预防血栓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已经有疾病的患者,正规的治疗是预防血栓的根本!

吃的健康一点!别总待着,动一动!

远离三高,远离血栓!


心血管王医生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可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的血管内,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动脉血栓,两者比例可达4∶1。

虽然,血栓常被人们提起,但它的真面目想必很多人都没有见过。那么,血栓到底长啥样呢?

血管就像一条条河流,而血栓就是河流里的石头,而且这个石头会越变越大,最终导致河流堵塞。

▲这是医生取出的堵塞患者的完整血栓。

▲这是通过医学设备看到的血栓

对比一下取出血栓后的的血管↓↓

血栓分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心梗和脑梗主要就是由动脉血栓引起的;静脉血栓,也叫深静脉血栓,80%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病前都没有症状,静脉血栓脱落可能造成肺梗死,速度远快于心梗,甚至连抢救的时间都没有。

为啥我们身体里会有血栓?

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

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血流变缓、凝血因子病变、血管损伤时,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时,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

血栓不只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任何年龄段、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

年轻人玩电脑时间过长,工作过于劳累,导致突然胸闷、猝死,大部分就是静脉血栓发病引起的肺栓塞。

有些老年人爱打麻将,长时间坐着,也很容易出现血栓。

一个动作,“冲洗”血管,远离血栓

踝泵练习

踝泵练习,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具体方法:

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同时做效果更佳。

日常多吃“清血食物”,疏通血管,预防血栓

1、酸奶拌胡麻仁油,血液清道夫

取5ml胡麻仁油,加入到200ml无糖酸奶中,搅拌均匀,饭后半个小时食用,即可。

胡麻仁油富含人体最缺乏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大量的人体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α-亚麻酸可以降低人体内坏胆固醇的含量,是血液不可取代的“清道夫”,降低血栓、血脂的凝结几率,让内脏功能时刻保持完美状态。还可以将低密度脂蛋白转化成高密度脂蛋白,进而形成胆酸,排除体外,从而排除血液垃圾,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酸奶由于肠道健康,可以和胡麻仁油结合成水溶性脂蛋白,更利于人体吸收,还可以改善肠道健康,预防便秘。

2、醋泡黑豆,血循环催化剂

黑豆洗干净放入干锅中炒熟,炒到豆子裂开花。找一个可以密封的容器,把炒熟的豆子放入容器中,倒入醋,醋的量一定要没过黑豆,因为醋泡一段时间会发胀。密封好罐子,一个星期后打开罐子,黑豆都已经泡胀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吃了。

很多人都知道黑豆可以让人头发变黑,其实黑豆也可以生血。 黑豆是一种神奇的食物,可以帮助血液循环、调节肠胃功能、使代谢能力加强,并积极输送到全身,让女人面色红润,内分泌也达到平衡状态,改善怕冷状况。

这都要归功于黑豆中所含有的花青素,这是一种多酚类物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血液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而且极其容易被人体吸收,效果不可小视。

3、凉拌裙带菜,清血排毒

裙带菜的口感极佳,早已成为女人宠爱的食物之一!但很多人还不知道,它含有神奇的褐藻糖胶,不但能增强肝功能,还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重要的造血机构,只要它健康,血液自然清澈。

另外,裙带菜还含有独一无二的海藻黏液,将血液中附着的钠元素排出体外,从而达到为血液清毒的目的。

预防血栓,还要多运动!

过于激烈的运动不适合,最好的运动其实就是平时的走路,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从头到脚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每天保证30分钟左右的步行,既能防强身健体防血栓,又能趋势排毒素。

转动手腕,促进气血运行,不堵塞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

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每转尽量周全圆满,缓缓转动。


为爱一笑


"冲"走血栓的想法并不现实,至少目前的医疗水平做不到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咱们想把血栓"冲"到哪去?整个循环系统都是被封闭的,冲出血管是做不到了,血栓只能在血管内"游荡",如果它是动脉血栓,就会被"冲"到身体远端,直到堵在某个狭窄处使血管发生阻塞,进而导致该血管所供应的组织器官发生供血障碍;如果它是静脉血栓,则会随着血液回流至心脏,然后再经心脏进入肺动脉而导致肺栓塞以至于危及生命。


所以,要么利用药物将血栓"融掉",要么利用手术将其取出,"冲走血栓"就算了吧!其实,对抗血栓性疾病的最佳办法应该在于"防",因为一旦血栓形成,基本上也就无法通过自身清除了;那么,又该怎样预防血栓的形成呢?

1、对于已患有冠心病等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坚持长期口服药物治疗是避免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今日头条——综合内科张医生

2、调整饮食结构,尽量选择低盐低脂饮食,增加三餐中五谷杂粮豆的比例,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3、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按时作息、适当的运动,再加上积极乐观的心态、稳定的情绪等等;

4、定期复诊,严格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降低上述因素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

5、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因环境温度下降而导致的血管收缩、血液粘稠等情况!


综合内科张医生


冲走血栓的说法不靠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的血管系统,无论是动脉系统还是静脉系统,一旦产生血栓,你想冲走它是不可能的,冲向远端就会堵塞相应的器官,比如说下肢静脉发生血栓,你把它冲走了,它的远端就会发生肺栓塞,但是肺栓塞又比下肢静脉血栓可怕的多。所以说冲到远端的提法是不对的。那么什么观点才是对的呢?心脑血管疾病重在预防,预防血栓形成才是对的,预防不产生血栓才是对的。时值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更是重中之重,下面就针对现阶段天气比较冷的情况给大家说说如何使血栓少产生或者不产生,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首先,在秋冬季节心脑血管患者首先应注意及时添加衣服,减少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

其次,要坚持用药,心脑血管疾病多是终生性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病的患者必须坚持用药,比如说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要坚持口服;

第三,应了解自己的血压、脉搏等生命数据,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先兆症状,比如说胸闷、胸痛、黑蒙等症状,一旦发现及时就医。

第四,在饮食上要坚持清淡饮食,少油腻食物。不要乱用补品,戒烟限酒;

第五,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第六,加强体育运动, 运动以适度为好,可以考虑每周控制在150分钟左右。平时运动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

做到以上六点就可以尽量远离血栓性疾病,机体产生血栓的机会也会少很多。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张之瀛大夫


首先,血栓是冲不走的。如果真的冲走了,那叫血栓脱落,可能更为可怕,因为还能引发其它地方栓塞。

主要是如何预防血栓形成或加重,减少血管栓塞。

1、加强规律运动,既加强代谢,减少脂肪沉积,同时又能让机体适应冷热天气,避免因为温度的变化,导致血管收缩。

2 控制饮食。减少脂肪,淀粉,糖类的摄入,应该少盐,少油,清淡饮食,所谓青菜豆腐保平安,真有一定的道理。这也是预防和减轻血栓的重要手段之一。

3 改善生活方式。不要饮酒,吸烟,改变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心情健康,规律生活,不要熬夜,焦虑,抑郁。心底放宽心,这是健康的重要保证。

5 经常关注人体健康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水平,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有异常,也要规律用药,控制到正常范围。

6 预防。如果此前是健康的,这称为一级预防。一般在40岁以后就要考虑一级预防的开始。一般是小 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天),也可以联合他汀类药物(如立普妥,可定),长期规律使用。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以上六点,是六大要素,只要坚持,健康就在身边!



Paul梅斯


指望已经形成的血栓被“冲走”不现实,因为血栓冲来冲去还是在血管里,只是从粗的血管冲到了细的血管;远离血栓可以努力,因为做好预防,可以减少、避免血栓事件。

【先说血栓为什么冲不走】

血栓有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

动脉的血是从心脏流向远(心)端的,血管越来越细。所以血栓被血流冲击,一冲就冲到更(细)小的动脉血管里,堵住了。这条血管供血的区域内,组织细胞就会因为缺血而发生坏死,就是常说的梗死,比如房颤时血栓掉下来堵到脑血管、堵到下肢动脉而发生脑梗死、下肢坏疽。

静脉的血是从外周流向心脏的。血管越来越粗。可是血流出了心脏,进入肺动脉,血管就越来越细。静脉的血栓流经肺部时会堵住肺动脉,所以,静脉血栓冲到最后的结果肺血栓栓塞。

所以说,血管里发生血栓后,冲是冲不走的。有条件时或是药物溶栓(抗凝),或是手术取栓,当然要具备各种条件。

【再说如何远离血栓】

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成因不同,样子(成分)不同,预防(远离方法)也不同。

动脉血栓最常发生于粥样硬化的血管,始动因素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在血管壁损伤时参与止血。

正常的动脉血管壁是光滑的,血管内皮还会产生抗凝血物质;正常的血流是轴流,即血液的各种有形成分在中间,血浆在外周,使得血小板和其他有形成分不会接触到血管壁,因此也不容易形成血栓。

当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内皮破坏,会释放吸引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血管壁的斑块使得管腔内凹凸不平、狭窄,影响血流的通过,破坏血(轴)流,使得血小板和其他有形成分有机会和破坏的血管壁接触,血小板被激活、吸附,开启了凝血过程(血小板首先迅速聚集凝结成块,并进一步“唤起”其他凝血因子共同参与形成血块)。如果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那血栓形成就更直接、更迅速。

所以,动脉血栓最先形成的就是血小板血栓。

远离动脉血栓,最主要的就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

静脉血栓呢?静脉血栓的成因主要有三:血流瘀滞(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这些因素使血液中的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形成而发生血栓。

正常的静脉内皮也有良好的抗凝作用。但当静脉有了炎症或受了损伤,抗凝状态就转为高凝状态,凝血物质如纤维蛋白原会在静脉壁粘附、沉积,当然还有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子;血流缓慢时,血管中的凝血酶和其他凝血物质会增多;血液高凝时,各种成分发生变化,凝血因子会增多,血液粘稠,也容易凝结。

静脉血液中的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就像网一样把各种血细胞网在一起,凝结成血块,堵塞血管。

因此,防治静脉血栓,就要避免引发血栓的高危因素,存在高危因素时做好抗凝防栓治疗。比如外伤、静脉炎、静脉曲张、静脉穿刺、置管等引起的静脉损伤;久坐、久卧、肢体制动、心梗后室壁瘤形成、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导致的血流缓慢;以及肥胖人群、妊娠妇女、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脱水、患有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存在的高凝状态,还有一些先天性易栓症等。

有两个例外。一个前面说过,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因此肺动脉血栓属于静脉血栓。另一个是心房颤动或者心肌梗死后出现室壁瘤,患者的心房或心室里可以形成血栓,这类血栓兼有动脉、静脉血栓的特点。

【防血栓药物因动、静脉血栓而不同】

防血栓的方法很多专家已经介绍很多了。就说说药物。

防治动脉血栓主要是抗血小板药,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泰嘉),还有新药替格瑞洛(倍林达),以及西洛他唑。

防治静脉血栓要用抗凝血药,如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华法林,还有新药利伐沙班(拜瑞妥)、达比加群酯(泰毕全)等。

【血栓长啥样?】

真实图片有点儿血腥,发两张示意图。

血小板血栓是白色血栓。

静脉血栓是红色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