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夫妻百事哀最初的本义是什么,出自哪里,最后又发展成什么意思?

文心DL


“贫贱夫妻百事哀”是出自元稹的《遣悲怀》中的一句话,其原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这是一首悼亡诗,是诗人元稹为了悼念自己的妻子而创作的。其原意是说夫妻死别,这是人人都避免不了的事情,但是对于一起共同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任何一方离世了,其对于活着的哪一方来说是更为悲伤、哀痛的。

现在太多人不清楚其上半句,只是片面的从字面来理解。他们所熟知的意思就是:一些比较贫穷的夫妻,在生活中什么事情都不顺利,总是会出现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其实这样理解并不正确,在过去那样的年代,好多的夫妻生活贫穷,但是感情却深厚。可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离婚的却更多了,尤其是一些有钱人。所以夫妻感情好不好,并不完全是看是否有钱。





蓝颜经典老歌音乐视频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诗出自,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这句诗最初的本意是:世间上的生死离别人人都免不了,但对于共同经历过患难的夫妻来说,死别更加令人哀痛。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元稹对妻子的离世万分悲痛。

这凄美的爱情故事是这样的,元稹科举成功后,事业有成的他也随之立了家室,娶了太子少保韦夏卿他女儿做了妻子,妻子名叫韦丛,貌美如花,二人也非常恩爱。但当时元稹年轻气盛,虽有满腔抱负,但为人不懂圆滑,在当时腐败政治黑暗的朝廷,元稹有一次莽撞行为惹怒了许多人,朝中众多大臣向皇帝施压,就这样元稹最终剔官被流放了。



百转千折后回到故地,才得知妻子一直不离不弃操持这个家,但因过度劳累早些年就离开了人世。元稹看着妻子做过的针线活、穿过的衣裳等等,睹物思人后,带着无比的沉痛写了这首诗。那发展到今天,诗词大意被扭转成,没钱过日子,夫妻百事都衰。不过你别说啊,如果没有整首诗去赏析,确实很容易误解。

其实现实呢,不管何种解释,能结为夫妻皆是前世修来的福份,对于生老病死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要知道人活一世谁最珍贵,那就是陪你走到老的老伴。什么金钱、房产、地位、车子通通都是泡沫,只有老伴才是最真实的。所以,请珍惜眼前人吧!


(好,感谢阅读!我是诗蓦1,原创回答首发头条平台,欢迎您来关注与评论!)


诗蓦诗书画


遣悲怀(其二)

唐·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

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首诗为《遣悲怀》组诗的第二首,一共三首。再加上五首《离思》。都为亡妻而作,可见对妻子的情深。

这首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前几句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有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意思,过之无不及。人已逝,遗物犹在。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越想抛开过去封存往事记忆,对妻子思念越深。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想给妻子送钱。末两句生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更为悲哀的。

明明是在歌颂共苦夫妻分外的情深的一首悼亡诗,不知什么时候成为很多人口头上劝人婚姻选择的标准。演变成因为婚姻家庭经济原因,导致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一个表达对爱妻的深切怀念,一个断章取义用来描述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基础。

在读古诗词的时候,每一句都不会只是单独,或前后呼应,整篇或递进,或缓缓道来,各种修饰,觉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理解那样简单。如大家熟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表面是以女子的口吻,写出了被抛弃的幽怨。看标题木兰词·拟古决绝词谏友,不得不说古人文化水平,借代,借喻,是不是也说明了朋友之间也应该始终如一。

所以,阅读古代文字时,不要仅凭个人猜想,妄下定论,应通读全篇,了解时代背景,作者写东西时的情绪等,才能更加准确了解。




拾得书单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个诗句,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

诗句本意是:世上人都难免要经历些生死离别。相对于患难与共的夫妻来讲,死别比生离更让人哀痛难忍。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元稹对去世的妻子的哀悼与悲痛之情。

现在的人们,把它引用来表述,缺钱少财的夫妻,过起日子来艰难困苦啊。

其实,夫妻只要真情在,齐心协力,缺钱是可以苦到钱的。关键在于夫妻恩爱,同心协力,和谐共处。

情在,心在,仁义在,财富多少,不能决定胜与败。

有财富,当然好。没财富,只要心齐,心同,心通,一切都可以好起来的。

只是需要一个过程而已啊。由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垒窝砌巢,慢慢就壮大起来了啊。

很多著名的企业,不都是从无到有,逐步地发展起来的吗?你们也会的啊。

愿你们早日发展起来,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