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说“我是为你活的”算道德绑架吗?

我爱紫色鸡尾酒


应该算。推导的结果就是,你有责任按我说的办。没有一点个人空间,对家长对孩子都不好。

另外,家长如果就只剩了孩子这一个活着的意义,那这个家长实在是太失败了。一点个人的理想,个人的奋斗都没有。那孩子能学到啥?



神仙猪2


我是来自深圳的太后姐姐,我来回答您的问题。儿子现在UBC读书,每年🌸费70万左右,前几年因为孩子花销大,导致我和LG生活压力大,我有几次说过类似的话,因此导致亲子关系一度非常糟糕,后来我偿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我和LG便释然了。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后代。把生命的意义加诸于孩子身上,就是因为自己不敢去体会,也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探索一下。稚嫩的孩子被动的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如果可以选择和表达,孩子一定会说:求求你,不要为我而活,我承担不起。所以我们父母不要这样对孩子说。



太后姐姐游天下


不算,我辛辛苦苦的赚钱就是为了伢;下岗那会再没钱没少了伢的吃穿,后来有了比低保还低的工作辛苦养大他。怕他没房子结婚,穿旧衣服上班被人笑话,两人买断工龄的钱加上他奶奶贴补,买了房子。怕他养老有压力省钱交统筹金,现在退休了不缺吃了,看见满大街的汽车没有一辆是他的,努力赚钱现在买不起宝马一般的没问题,我活着就是伢的摇钱树,伢也希望我能好好的活着。


用户9017153811172


所谓的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假如父母好言好语,说的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你会觉得无法反驳,只能乖乖顺从,但自己没办法真正快乐。这就是父母另一种道德绑架的形式



山东奋斗的木子李


我也觉得算道德绑架。

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到被父母强迫上某一所她他们中意的大学、再到逼婚、逼生孩子等等,好像是大部分家长索要经历的一件事情。

记得看了一则新闻,一个男孩上学的时候爱好是唱歌,毕业以后远走他乡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在他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父母隔三差五的催促,认为唱歌没前途,父母已经给他联系了公务员,让他立马回家做公务员,然后结婚生子,他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一直忽视着父母的要求,然而父母没辙了,只能以自杀相要挟,他只能妥协,回到当地做了一名公务员,按照父母的安排生活着,时间久了,他慢慢的接受了现在的生活。父母赋予了你生命,因此用爱,控制你的人生。一句“我全都是为你好”“我这一辈子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等等,父母总是用道德的枷锁来捆绑自己的孩子,可是家长是否知道在这个观念下生活的孩子,从小内心深处会产生自己对父母有亏欠的想法。


卖奶茶的胖哥


这句话深含道德绑架的味道,让孩子有一种负疚而无奈又无辜之感。

当父母想要对孩子讲:“我是为你活的”这句话的时候,请先三思,切莫情急之下随意出口,此话份量甚重,孩子怕是承受不起。

世间男女结合生育孩子,是人之常情;现在也有人选择丁克,成了不生孩子的家庭;生与不生孩子,各家有各自的选择,别人无可厚非。

当选择生孩子的家庭,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男女就成为了孩子的父母,养育孩子就是做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身为父母,许多人愿为自己的孩子竭尽全力,呕心沥血付出一切,希望孩子长大后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是,父母在为孩子付出时,如果潜意识里隐藏着私心,期望孩子将来给自己带来回报,付出越大,想要回报越高,所以才有流行的说法,对孩子进行“投资”。

何谓“投资”,就是一种“功利”行为,是“利益”交易,对商业行为可以是“投资”,但对自己的孩子用“功利”的手法,恐是有违人世间的基本道德和伦理,其出发点或者说初心不大善唉。

父母对孩子说:“我是为你活的”,这句话,就是向孩子声明:“父母为你了而付出一切”。那么,孩子怎么办呢?

毫无疑问,孩子只能牺牲一切来回报父母的天大恩情,否则,就忘恩负义,不孝子女。

这就是道德绑架,令孩子处于被迫而无选择权的地步。

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是“真爱”,“真爱”绝无道德绑架的成份,没有让爱的对象感觉到被胁迫,是发自内心而无条件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真爱”是尽其职责,无条件付出,培养并祝愿孩子有自己的幸福人生。

而孩子对父母的“真爱”,是在父母的无声感化中,深藏了“爱”的种子,在成长中默默地把“爱”回献给了父母,奉献给了他人。

最后,请当父母地不要说:“我是为你活的”;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请对孩子说:“爸爸妈妈深深地着爱你”!


莫道君行早243


算不算道德绑架?

个人关点:

如果是我父母这样说,跟本不用考虑不算道德绑架。抛开父母的行为,拿我们自己来说成家立业~生二玉女后,天天拼命赚钱为了什么,为了谁。别说什么大义凛然的话,为这为那,都是fp,其实都是为家为孩子,我们都知道为谁活,那父亲呢?他们为谁




溜溜逛逛钓个鱼



UU姥姥


不应该算道德绑架,养子才知父母恩,每一个人特别是母亲把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花费在孩子身上,常常想动物不会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但还是很爱护他的孩子,人也同样,每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把爱都集中到小孩上了,很少去关爱养育自己的父母,同样重复着,能做到一半爱父母一半爱子的人算为最好的孝子了。


普乖宝


我觉得楼主提出了目前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的父母确实常常爱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等等……

我理解,父母说这些话的初衷,理由无非如下:

1. 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重视,希望孩子能感受的到;

2. 希望贪玩不听话的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艰辛,更懂事成熟一些;

3. 希望孩子记住父母为他们做出的牺牲,以后能更孝顺父母,未来让他们老有所依,所养。

……

不管出于什么初衷,从心理学方面来看,这些话在某种程度上容易给孩子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负担感。爱太过沉重,往往容易适得其反。久而久之,有的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严重的会导致抑郁,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或工作。这就和当初想说这些话时要达到的效果背道而驰了。

如果希望孩子幸福,静静陪伴他成长就好;

如果希望孩子懂事、努力,想办法成为他们的朋友,体会他的烦恼和苦楚;

如果希望孩子能善待自己,善待你的父母和兄长,他们能看到。

最后想说,我相信这些「爱的表达」都是善意的,但切忌莫要让它们沦为了“情感或道德的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