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天,蝶变了个二

by 杨学成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疫情肆虐困住了脚步,那就赶紧把灵魂放飞吧:

本来打算在这个最长的寒假里好好放松一下,看看书,运动运动,然后带着牧总去远方旅个游。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威胁悄然笼罩了江城武汉,并借着春运的大潮开始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蔓延,疫情形式愈加严峻。

读书的静美心情很快被深深的牵挂替代,牵挂湖北的学生好友,担心身边的亲戚朋友。可是,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令人讨厌的数据耀武扬威地节节攀升,朋友圈里更是各种花式谣言四起,感觉整个世界都不好了。1月24日,除夕当天,北京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随后各项防控措施全面推进,舆论宣传铺天盖地,企事业单位延长放假、大中小学延后开学。很明显,疫情不是一天两天能结束的了。

大年初一,第一时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捐了心意,也号召身边的企业家们为抗击疫情多做贡献,随后几天目睹了他们把一批批物资和款项陆续送达武汉,心下稍安。之后又埋头读书,一周的时间里读完了十本书,算是把平常工作太忙耽误的读书时间给往回找补了一下。这种读书生活,是一种刻意的躲避,让自己避免接触无效信息的干扰,朋友圈很少看,关于疫情只关注少数几个信源的权威报道,对于那些杂七杂八的解读一概屏蔽。这个时候,不能让自己跌落在乌合之众里,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也坚决不转发和跟风张贴那些乌乌糟糟的信息。

到了1月底,一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很快这个念头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想法:写本书。这个想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自2015年一口气出版了《蝶变》和《联网力》两本书之后,就再也没有正式出版过专著了,转而以《思耕集》的形式进行碎片化写作,已经持续四年。何不利用这段安静的时间,把近五年来的思考系统地付诸笔端呢?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14天的计划,从2月1日到14日,每天1万字。14天是一个医学观察周期,而蝶蛹化蝶刚好需要两周,这与《蝶变》的主题完美吻合!说干就干,一场历时14天的灵魂蝶变之旅就此启程。

说来也是简单,我的写作工具是一部华为手机,写作软件用了石墨文档,一杯茶,几支香烟,大部分时间能享受阳台上的一米阳光。这种写作是艰苦的,手机打字不但累手指肩膀,关键是费眼睛,每天收摊的时候都感觉两眼昏花、胳膊酸疼外加大脑空空。这种写作也是快乐的,在6.62英寸的屏幕上飞手创作俨然指挥千军万马。就这样疼并快乐着,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就这样挥斥方遒中,《蝶变Ⅱ》跃然屏前。

《蝶变Ⅱ》的主题是「数字商业进化之道」,分成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字商业的大背景,分为数联网(数字经济)、智联网(智能经济)和信联网(区块链经济),旨在帮助数字先锋认清这片海域和水文数据。第二大部分是数字商业进化的四条路径,升维、变道、刷新、深潜。每条路径都通过大型案例呈现了相应的进化历程。

全书没有一张图,也没有一张表。我总觉得图表的使用,是文字妥协的结果。把个图表插在娓娓道来的文字里,就跟在绸缎上打了块塑料补丁一样,或者反之,总归是违和的。读这本书,跟听我讲课的感觉一样——有声音,无幻灯片,但信息量很大,容不得走神儿。希望纯正的文字,就可以给你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今天是这个小计划的最后一天,书稿已经交给专业人士策划出版事宜,估计不久就可以跟大家见面。但通过这件事,让我有了一个稍大一点的计划:每年选择一个14天的时间闭关,放飞灵魂,倾情写作,为我的朋友们呈现一本《蝶变》。至于写多少年?我承诺,但希望是余生一辈子!

去年夏天,我到以色列犹太人家里亲身体验了一次当地犹太人的安息日。安息日(the Sabbath)是犹太教的主要节日之一,指犹太历每周的第七日,也就是星期六,为安息日。犹太教教徒在每周的周五日落到周六晚上这段时间,是不能工作的,只能诵读圣经、咏唱诗歌,当然更不能使用手机,甚至任何带有按键的东西都不可以接触。这个安排让犹太教徒每周都会暂停一次,生活和工作在安息日这天全部暂停,只允许灵魂反省,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安排!

疫情的爆发,让我们汹涌澎湃的社会流动摁下了暂停键,迫使我们每一个人安静下来,反身自省。从这个角度看,未尝不是好事。惟愿疫情过后,能时不时给自己摁一下暂停,享受一方独处的净土。毕竟,人首先是活给内心的。

结论:蝶变(Ⅲ)可咋写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