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近日,开福区率先在全市启动了“老城区有机更新"实施方案,计划投入资金约11亿元,用3年时间对西园北里、吉祥巷、潮宗街、望麓园和文昌阁五大老城片区进行有机改造,惠及居民8万余人。

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什么是城市“有机更新”?

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有一个经典解释: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需要像细胞样新陈代谢,而不是生硬替换。具体来说,城市更新,是指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整建和保留维护三种。

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清朝中期至民国时期,开福区老城区曾是湖南省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存量82处不可移动文物。

开福区委书记沈裕谋认为,以往摧枯拉朽式的改造是不适合旧城的,探索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是新时代的新命题。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开福有机更新的老街旧巷吧。

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西园北里

一条560米长的悠悠古巷,串联起7处不可移动文物共15处历史人文景点。按照有机更新的理念,西园北里通过“微手术”,实现老城区“新陈代谢”。

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行走在开福区西园北里麻石路面上,两面是翠竹白墙黛瓦,墙外,百年名校周南中学、明德中学传出的读书声朗朗入耳。

潮宗街

潮宗街因临城门潮宗门而得名,东起北正街(今黄兴北路),西至湘江大道,是迄今长沙市仅存的3条麻石大街之一。

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穿行在潮宗街上,两旁有骑楼、便民小商店,巷子里随处可见高大的树木。目前,潮宗街历史风貌区征拆工作已接近尾声,并开始第一批项目设计方案招标。

吉祥巷

开福区吉祥巷同仁里内,约2米宽的麻石小巷两侧对称分布着6栋两层石库门老式公馆,即同仁里8—13号。

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一色的青砖清水墙,乌漆厚重的大门,花岗石门楣,除1栋是1938年长沙大火后复建外,其余均为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

望麓园

望麓园街道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这个商业楼宇与老街商铺共存、现代建筑与背街小巷同在、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共生的老街道,通过有机更新变得更加美丽。

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目前,街道辖区内的富雅坪巷、东门巷、赐闲湖、荷花池、茅亭子巷等进行了提质改造,下阶段将重点推进望麓园巷、民主后街等街巷的有机更新,为省会老城区的蝶变又增加范本。

文昌阁

文昌阁社区位于开福城区中心地带,是典型的老旧社区,基础设施薄弱。去年开始,社区对辖区内的危房进行改造,涉及90余户居民。

居民家从内到外修缮一新,木质吊顶、顶灯和朽坏的木地板全部更换,电路也得到重新改造。

坚持生活的宜居性、坚持风貌的完整性、坚持历史的原真性、坚持文化的地域性。开福区的“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全面把握城市有机更新的内涵,安排专业团队从用地权属、人口、道路、环境、设施等七大要素进行全面调查,以居民最强烈的意愿为出发点,将从房屋漏水、渗水维修、改厨改(增)厕水电气入户、室内简装等多个方面惠及群众。

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在有机改造中,对普通家庭,开福区按1:1比例补助,补助上限不超过200元/平方米(合法建筑面积);对低保户、低收入家庭进行全额补助,上限不超过400元/平方米(合法建筑面积)。

今年年底,有机改造面积将达到34600平方米

给老城区做“微手术”,有机更新让开福“蝶变”

对于老城改造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交流你的看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