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世間,下筆了無痕——八大山人書法賞析

八大山人書法特點:圓筆中鋒,直追魏晉,得鍾繇和王羲之的神韻

,與前人相比,八大的書法還具有篆籀之氣,墨點磊落如石,線條盤旋曲。

柔毫禿筆,行筆落墨不見圭角,筆鋒如劍“淋漓奇古”而不失含蓄,走筆流暢飄逸,輕鬆自如而不失沉著痛快。用墨雖濃而不失圓潤松透,氣息鮮活自然又成熟老到。其字型奇古簡約,有一種凝鍊曠達之美,不近半點塵俗。

八大山人作書常常縱有行而橫無列,每個字的結體和字的距離,鬆散錯落,行距非常寬闊疏朗,有一種空靈之美。有筆墨處與無筆墨處虛實相生,計白當黑,“此時無聲勝有聲”,給人以氣象萬千,豐富獨特的美感。

《草書唐耿湋題王維舊宅清源寺詩軸》

古人論書雲:“書在有筆墨處,書之妙更在無筆墨處。有處僅存跡象,無處乃傳神韻。”

觀賞八大的書法頗讓人感悟“治大國若烹小鮮”(

老子語)的味道,妙在酸鹹之外,大巧若拙

八大的書法真正從“技”的必然王國進入了“道”的自由王國,能給人以鎮定清涼,無一絲浮躁

《行書題畫詩軸》

八大作書以奇勝、以簡勝,是“愈簡愈遠,愈淡愈真”

《草書題畫詩軸》

《草書七絕詩軸》

《行草書立軸》

《行書臨河序》

《行書送李願歸盤谷序軸》

《草書“天行惟健,命事惟醇”句》

《行書洗研焚香自煮茶七言詩軸》

草書唐賢絕句 四屏

《行書醉翁吟卷》

其字跡以簡馭繁,以少勝多,或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給人以啟迪,堪稱書法史上的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