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开创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

小任浅谈史


可以说,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划时代的一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成长于唐代,完善在宋代,

这是全世界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最为公平的选拔制度,不存在之一。

在科举制度诞生之前,我国的人才拔制度,经历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所谓的察举制,就是以下向上推举人才的制度。察举制度严格的说应该是从汉文帝时期形成的,皇帝要求地方上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当然,皇帝可不是拉到篮里都是菜,对于地方上举荐上来的人,还是要经过考试考核,对于这些天之骄子,还要进行分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期,这项察举制度逐渐成型,选材的标准逐渐统一,考试的方法也逐步确定了下来。

而九品中正制则是在天下设置设置中正官,这些中正由德才兼备的人担任,这些人需要对当地的人才进行划分,将它们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再细分出上中下三级。其实九品中正制就是察举制的升级版本。这两种制度都取决于推荐人或者中正官的主观判断,最后形成了世家大族对于朝廷官职的垄断,平头百姓报国无门。

而科举制度诞生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大批的升斗小民,门第不高的庶族知识分子参与到了竞争,

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老百姓打开了上升通道,压在普通读书人头顶的玻璃天花板被捅出了一个窟窿。被士族垄断的高官要职逐渐被底层的读书人占据。

真正有才华的书生有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与舞台,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而非门第进入政府中枢,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得原本尖锐的社会矛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让普通老百姓看到了出人头地的希望。

科举制度不仅仅对普通老百姓有着很大的冲击力,对于维护封建统治也是有极大的好处的。首先,科举制度使得原本是大势族垄断的公权力被释放出来,大量的平民以及小地主知识分子从中央到地方上挤压了士族子弟在官场的活动空间。

原本两晋时期是大士族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情况不再发生,权柄逐渐回到了帝王的手中。这对于增强皇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仅如此,科举制度任人唯贤,选拔出了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官员,这些人用他们的才智,默默的为国家做出贡献,使得国家的行政效率大幅提升。

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得整个社会兴起了学习热潮,读书人受到了普遍的尊敬。在当时作为一个普通读书人,想要逆袭登上人生巅峰,他们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通过科举考试,除此之外,就别无他途了。

所以科举制度就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一样,吸引着广大读书人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既往有一天鱼跃龙门,改变人生。于是整个社会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都知道一点,只有读书才能够改变你的固有阶级,才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同样社会上对于那些读书人也更加尊重,因为谁都不知道眼前这个落魄书生会不会金榜题名摇身一变成为官员。

当然科举制度对于我国的意义并不都是积极进步的,任何的制度,在用了1000年之后,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我国的科举制度过分注重经史子集,对于自然科学十分忽视。

但是这个板子不能打在科举制度的身上,中华民族向来就不注重科技,许多创造发明都被视为奇技淫巧,科举制度只是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集中体现而已。

科举制度还有一个副产物,那就是作坐师门生同年关系,这些人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团体,同气连枝,严重破坏了古代官场的政治生态。

其实任何一项制度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面,科举制度就是这么一个例子,是但是无论如何,科举制度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是无比巨大的。


历史评说


严格意义上来讲,“科举制度”始于唐朝,是古代封建社会在选拔人才过程中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封建社会最公平的一种制度,他摆脱了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桎梏,解决了门阀贵族对官场的垄断,为社会中下层出身的人才进入仕途开创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与其它用人制度相比更显进步性,它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沿着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简要分析科举制度的开创对古代封建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是什么原因推动了“科举制度”的产生,对比其他的人才选拔制度,它又有着什么样的优越性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作以简单的回顾。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制度,首先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世卿世禄”制,然后是秦朝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后来又历经了东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发展到隋唐时开始创立

“科举制度”,宋、元、明、清四朝直接沿习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并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

“科举制度”直接改变了封建社会的入仕途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从而显现出“科举制度”的进步性、科学性和公平性。

我们在此先梳理一下封建时代的选官用人制度:

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在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古代的贤士经过“乡举里选”,由乡老或者族长选拔本乡土的贤士,再经过层层上报,最后直达朝廷,由王亲自考察任用。此时的贤士基本上是在贵族阶层产生,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条件接受教育,这事实上就是世袭制,中下阶层的人是没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的,因此也无法跻身于贤士选举之中。

到了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崩坏,“世卿世禄”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选官用人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了战国后期,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制封建国家,这时候想进入仕途,只能经过开拓田地建立军功才行。

《通典卷·十三·选举》: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以至始皇,遂平天下。

其次是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

到了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亟需建立一种选官任人的制度。在这样的条件下,汉朝历代皇帝以秦朝选官制度为基础,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拔人才的制度,包括了察举制、皇帝征召制、公府与州郡辟除制、大臣举荐制、考试制、纳资制等多种形式。但是汉朝选官任人主要还是以“察举制”“征辟制”为主。

“察举制”说白了也就是选举制,主要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主是要德行要好,文学水平要高,要精通法令,还要有处事手腕和能力,被称为“四科取士”。虽然察举的标准只有四科,但是却包括了孝廉、贤良方正、茂才、文学以及明经、尤异、明法、兵法、治剧、阴阳灾异等众多科目,只要考过了这些科目,就等于有了实授官职的资格。

“征辟制”和“察举制”的选拔官吏的方法完全不同,“察举制”是从下到上,而“征辟”是从上到下,分为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皇帝征聘”主要是对有名望的才能俱佳的人士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作用。

而“辟除”则是朝廷高级官员为了工作需要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三公府辟除【是指大司徒(丞相)、大司空(御史大夫)、大司马(太尉)这三公府】 ,可自行辟除僚佐,分曹处理日常政务,或荐举、察举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官;另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考察本地官吏或试用人员的资历、功劳,才可以被荐举或被察举,通过后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但是“辟除”这样一种选官制度有着非常大的弊端,可以成为主官施行私恩的手段,一旦被辟除人员通过考核,就可能成为主官的势力集团中的一员,这极大的消弱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权威,也推动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造成了东汉末年国家四分五裂的不利局面。

再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此项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而制定,为什么要推行了“九品中正制”,主要原因是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社会动荡,人员锐减,乡里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乡举里选”这种传统推荐人才的方法已经没有办法再施行下去,而国家又急需大量的官吏来治理,因此根据国家需要,制定了这种制度。

其主要方法是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地方各州郡的“中正官”,由他们来负责本地士人的察访,并按其才德声望,将其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中正官”依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然后授官。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解决了魏晋初期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还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为魏晋实现全国统打下基础;坏处是大小“中正官”都被天下门阀贵族所垄断,他们偏袒自己的士族人物,打压排挤寒门子弟,致使社会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阻碍了中下阶层士子晋升提拔的道路。

最后是隋朝的科举制度。在南北朝后期,由于均田制的改革,中小地主阶级势力增长迅速,迫切需要晋升为国家的管理者,因此就要打破门阀贵族的垄断。到了隋朝时,国家实现了统一,为了实现中央集权,解决中小地主阶级的主观诉求,隋文帝便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在选官上实行了科举制,并开设了“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开始以考试的方法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为以后历代所沿用。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隋朝的科举还不算是真正的科举制度,因为它的选官办法还是沿袭了两汉时期分科和察举的制度,并且它还没有科举制三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自由报名,不用官吏推荐,二是固定考试时间,三是严明考试纪律。以上三点隋朝科举皆不具备,因此不算科举制度。

了解了历代选官任人的制度,我们再看看唐朝继承和发扬的“科举制度”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

由于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隋朝在建立37年之后,便被大唐王朝所替代。李渊建立唐朝以后,为了选拔任用中小地主阶层中的人才,而沿用了隋朝科举制度,并于武德四年,设置秀才和进士两科,凡各地学士及白丁,只要有品德高尚,学识优良,通过层层考试,最后便可由朝廷录取任用。

由此可见,无论是贵族门阀,还是士子白丁,都可以通过考试来参与朝廷用人的选拔,唐朝由此开创了新的科举模式。唐高祖以后,唐朝所有皇帝都十分重视科举制度的发展。

武德五年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

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以后,他作为一个开明的君主,为了国家的健康发展,开始对各项政策和制度进行大力改革,其中科举就是最重要的一环,在这种情况下,唐朝的科举制度极快的成熟完善起来。

唐太宗认为科举制度是选拔地方官员的最佳方法,他也把地方上的吏治视为重要的治国内容之一,他曾说过:“知人之本,莫如刺史最重,县令甚是亲民要职”。因此他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极力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使得唐代官学和私学教育不断的繁荣,为国家取士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仅贞观时,国学馆学生就有8000余人,成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的重要力量。

唐朝的科举考试有

“常举”“制举”两种。“常举”是每年都举行,在进士科之外,设立了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字等多种科目。国学馆的学生可以直接报考,不在国学馆的可以自已向州、县报名,通过后由州县呈送中央统一参加考试,其中参加考试的士子以应试进士、明经两科的人最多,这两科也最为清贵。进士考试的内容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考试的内容侧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制举”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其科类极为丰富,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辞清丽科、武足安边科、博学通艺科、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军谋越众科等百余种,除了学生士子以外,低级官吏也可以参加考试,官吏考中以后可以立即升迁;士子考中后也立即由吏部任职。

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喜爱文章之风,从此开启了大唐诗歌光辉灿烂的历程,对我国后世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武则天十分重视科举考试,大开科举取士之门,她不但亲自主持考试,用人还不看门第出身,不管你是贵族高官子孙还是普通士子,只要你有才干能力,就可以录用,而且还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因此朝廷中科举出身的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

武则天但重视文科,还首开武科,由兵部主持,文武士子参加科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就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好的学文习武的风气,文化教育的普及得到了全面发展。“状元”这个词的来历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因为考试及格者称为“及第”,考生投送履历表,叫做“投状”,所以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不但承袭前几任皇帝对科举制度的重视,还开创了后世贡举入监制度和学生补阙制度,唐玄宗还下令天下州县在乡里设立学校,使学校教育普及到基层,这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极大的推动了教育在唐朝的兴盛。

唐朝以后,宋、元、明、清四朝又对科举考试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发展,到了1905年,清朝官员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罢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延续了1300余年的科举考试自此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科举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科举制度改善了国家的用人制度,体现了科举考试公平、公正、公开的优点。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也让他们有了进入社会上层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提升了政治地位,有力的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极大的缓和了社会的突出矛盾。

二是科举制度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没有知识和能力,就无法承担治理国家和地方的任务,因此在推动文化教育发展的同时,还使得中国文化得到了延绵不绝的传承,丰富了诗、词、歌、赋、小说等艺术形式,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是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阶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这样就体现出了任人唯贤、唯才,减弱了门阀贵族的对官场的影响,同时给中小阶层的士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仕机会,并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人才基础,提高了管理社会的行政效率。

四是科举作为士子进入仕途的唯一公平途径,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社会学习风气。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一个处于社会中小阶层的人想要高榜题名,进入仕途,光耀门楣,主要是依靠科举考试,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从而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的风气,养成了人人学习的良好氛围。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科举制度发展的不断深入,其弊端也日益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考试形式僵化,内容陈旧落后。如八股文考试形式束缚人们思想和眼界,扼杀士子追求实际学问的本领,束缚了人的创造力。使得许多士子为了求取功名,思想浸淫在考试范畴中不可自拔,只会死读书,不会创造性的开展学习。

二是科举考试内容狭窄,只偏重于经史子集,忽视了自然科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由此而造成了读书人只知道学习经史子集、人文伦理等考试内容,忽略了研究科学技术,造成了封建社会科技发展逐渐没落,最后落得丧权辱国的悲惨下场。

三是科举考试成了统治阶级在思想上束缚知识分子的工具。统治阶级制定的考试内容,主要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因此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使得他们在学术上和思想上无法进行创新,产生了一批像范进那样的读书人,对社会进步毫无益处。

四是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文化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三观”脱离了正常轨道。科举成为人们毕生追求的事业,科举考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士子一生的命运,它严重影响了士子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产生了许多人生悲剧。

五是败坏了政治生态,形成了政治圈子。科举制度的政治化,推动了师徒关系的盛行,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在社会上形成了官官相护的不良风气;同时还造成官场塌方式腐败,这些人形成政治圈子不断争斗,影响了国家的正常运行,踏践了社会的公正、公平,造成了官场的倾轧和社会的混乱。

综上,笔者认为,科举制度本身来讲是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制度,是一项好的选官任人制度,其本身并无重大瑕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精华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同时科举制度在发展中存在的弊病,也为我们以史为鉴提供了重要参考,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好的推动现代人才选拔制度。


清悠初见


科举制,是能稳固帝王的统治,其意义和影响深远:

1、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度使得社会身份不再世袭,为封建社会各阶层间的人员流动提供了条件.科举制度使得贫苦孩子可以靠勤奋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成为统治集团的一员。

2、加强了中央的集权和专制,消灭了士族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最终目的还在于在于巩固帝王的中央集权.科举制度消灭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制度,从此贵族阶层再也无法与君权抗衡。

3、促进了中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度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从而增加了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比例。

4、科举制度摧毁了中国文人的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为专制政权输送了大量经世愚民的官僚.

5、科举制度开启了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官员选拔制度。

6、科举制度同时也影响到中国当时的很多附属国的官员选拔制度。

如今演变成高考的缩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远。


晓滕生活


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开始于隋唐,结束于辛亥革命前夕,历经一千多年。

科举考试制度的兴起,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通过科举考试让广大读书人有了一条入仕的途径,从而控制住了读书人的思想灵魂。所考内容范围、科目及所考题目都是由朝廷钦定,体现的是封建王朝的意志,当然捍卫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其积极意不外乎对稳定社会局势、选拔官员和文化传承有推动作用。

科举考试始于隋唐,应该说完善于宋代。尤其是北宋对应试人员的出身没有过多的限制,曾经出现过师生、父子和主仆同场竞争,同科及第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良好开端。

科举考试制度对古代中国历朝历代,选拔知识分子充实官员队伍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对马上民族入主中原的元代和满清王朝,不仅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巩固和发展,并且与前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翻开任何一本史书,凡是能够留下文字的古代先贤,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饱读诸子百家,四书五经,不少人都是进士及第。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考试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科举考试之所以历经一千多年长盛不衰,说明在人才选拔方面还是受到了统治者和部分读书人的欢迎。消极影响故然不可低估,吴敬梓的一本《儒林外史》概括了多少读书人的血和泪,被选入中学生语文课本的《范进中举》一文,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历史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讨论科举考试制度的优劣,还是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分析历史上所发生的对社会影响深刻的事件,以史为鉴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向前发展。(2020/02/08)


吉祥如意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科举制,即朝廷用来选拔人才、选官任官的一种制度。其起于隋炀帝,完善于唐、宋时期,后来由于深刻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科举制度开始由盛转衰,并最终于清光绪31年被废除,科举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的影响

我国的科举制度存在了近一千余年,因此具有很高的影响。

01、首先,科举制作为一种皇权专制的选官方法,其可以笼络到大量当时社会的有用之才,以满足中央集权德需要,同时也符合当时统治者统治社会的需要。科举制最大的进步在于用人完全由中央抉择,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员方式。这种制度颠覆了传统那种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选官制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精神。由此可见,科举制的最大作用在于,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最高统治者选拔优秀的人才。

02、其次,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保持社会的稳定。科举制实现了政治统治和社会教育的密切结合,从而取得社会独特的文化心理认同。科举制的长期实施,使得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合为一体。科举制度“经历了从观念文化的萌发到制度文化的建设这一演变进程”,使人们对儒家思想形成了一种从儿童启蒙时期具有的心理认同,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因此,科举制度就成为儒家政治理念中最为核心的制度设计,使儒学的传播得到一种严密的制度保证。这种制度下,儒生们只有学习儒家经典,才能获得功名,地位。形成了儒家意识形态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统一了思想,极大地保证了社会稳定,并且带来了政权的巩固效应。

03、同时,科举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在历史发展中,渐渐由一种封闭的等级社会转变为流动的等级社会,保持了封建统治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科举制产生的意义

因此,从整体来看,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满足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优秀人才选拔的要求,更重要的在于其对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但科举制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历史局限性,由于这种制度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属于一个整体,因此其存在和灭亡必然有着自身的深刻原因。

即使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但其仍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考试这种选才方式仍然沿袭下来,当代的中国,甚至西方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制度形式,使之更为先进,更切合实际。研究科举制度,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可以促使今天我们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料五千年


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评价〗

进步性:

a.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免权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知识分子得以参政,起到抑制门阀、扩大官吏来源的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文化教育(唐诗)的发展;

d.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被后世长期沿用,影响深远,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局限性:

明代成化年间,科举考试之法又大大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才废除。 八 股文的试题出自四书,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经的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因而具很大的局限性,弊病尤大。然而明清取士,却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了,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执笑临风


科举制发是中国古代人们改变命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历代封建王朝都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挑选、使用的社会性管理程序。隋炀帝大业三年开始,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存在了1297年的时间。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看到了科举选拔人才的优越性,于是就把这种制度保留了下来,并做了与时俱进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代选拔人才,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是否有著名人士的推荐。因此,唐代时期的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公卿们的支持。比如给礼部投的叫公卷,给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其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考中的人都有官可以做。

到了宋代,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分别为及第、进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录取的名额也成倍增加。后来的元、明、清各朝科举考试科目也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
总结:科举制发的开创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和影响?为历代统治者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也为无数寒门子弟提供了改变阶级的机会,也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积极影响,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其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悦读038


科举制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从唐高祖五年(公元622年)开始的,中国的最后一场科举考试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世界上的最后一场科举考试是1919年越南的阮朝。

只计算国内时间,科举制延续了1300多年,甚至还传到了国外,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那么具体的意义影响,我们通过科举之前的取士制度以及科举制的发展变化来看。

一 “科举”前的取士制度

说到“科举”前的取士制度,比较著名的就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以及随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其实也是需要考试的,但重点就在于参加考试的资格,这个资格是由每个州郡的长官来决定的,当地长官通过辖区内的考察,觉得你这个人不错,尤其是在“孝廉”方面比较突出,就推荐给地方或者中央,再进行考试,最后量才录用。

“九品中正制”是由每个州郡首先选取一个大中正和一个小中正,大小中正由在中央任职且德名兼备的人担任,然后中央会给他们发一张表,在表中他们需要将当地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个品类,然后上报。

“九品中正制”实际上也只是“察举制”的延续和发展。这两种制度下的学子想考取功名,考试的资格全掌握在当官的少数人手上。

二 “科举制”的意义

“科举制”有三大特点,第一是考生可以“投牒自应”,自己觉得自己可以,那就报名参考,不一定非要官员推荐;第二就是国家会定期阻止考试;第三是严格考试。

这么一看,和前代取士制度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科举制虽然也不免有贿赂考官等行为,但毕竟是少数,对比于前代的考试制度,平民化了许多,只要你想考,就可以报名,可以说这是封建专制下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科举制”对个人而言,即便是底层老百姓,认真读书,也是可以考取功名,施展抱负的;对国家而言,就是拓宽了国家的取才之道,让更多人有才能的人进入统治阶级。

三 “科举制”的影响

01 积极影响

于社会而言,改善了社会风气,无论贵胄子弟还是平民,想考试,都可以自己报名了,那么大家自然都一心向学;于国家而言,前面提到过,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都有机会进入统治阶级;于文化而言,尤其是唐宋之际,唐诗宋词的风靡繁盛离不开“科考”的助推。

02 消极影响

再“公平”的制度也是处于封建专制下,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封建皇权。

唐宋往后的明清,封建专制逐步发展到巅峰而后衰落,我们都知道明清考试重在八股文,一种固定的考试套路。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更改考试内容的典型表现。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维护属于他们的稳定,就只考有利于他们统治的内容,那士子要考功名,也只能去学这些东西。

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就扼杀了民智,读书人的开创性发散性思维被大大的遏制,“科举”反而成了一种思想枷锁。

另外,我们在许多古装剧里都会发现,很多同年的科考生以及主考官,都容易结成一派,这无疑也是加剧了党争以及官僚系统的腐败。

03 国外影响

中国周边的国家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本国设立了“科考”。

日本在8世纪就仿照唐朝设立了科考;越南在公元1075年(北宋神宗熙宁八年)举行他们的第一场科举考试,直到1919年结束;朝鲜最早在公元985年(北宋太宗雍熙二年)举行了他们的科考。

结语

“科举制”是封建专制下最公平的取才制度,最初以积极影响占主导,但随着封建专制顶峰的到来,逐步沦落为统治者束缚民众的枷锁,阻碍了民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史海浮沉假行僧


隋唐时期开创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一个创新改革,是选拔人才制度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大进步,经历朝各代的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严密完整的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制度,影响后世各朝各代采用,以及周边国家效仿采用,直至封建社会终结。科举制度,摒弃了前朝豪门权贵把持的、形成“上品皆豪门,下品无白丁”的选拔人才的推举制度,不问出身贫贱富贵、有无权贵背景的读书人皆可参加科举考试,出仕为官;当然,读书人贫者还是少一些。

(实际上,还是有些限制,有的朝代,皂役、娼妓、伶人、商人家庭不可参加科考,据说,诗仙李白,因祖上罪刑、商人家庭等而不得参加科考)

科举制度敞开仕途大门,以考绩取人,唯才是举,使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中下层读书人士,进入仕途成为可能,极大地调动了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走上治国理政的仕途,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工作效率,出现如王安石、张居正等改革家,被民众誉为“青天”的包拯、海瑞等廉吏清官;也缓和了上层统治阶级与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矛盾,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但是,至清代,科举制度形成刻板、教条的“八股文”形式,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闭塞言路,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需要,在科学技术、民主思想的冲击下,全国各阶层有识之士的呼吁、抵制下,于1905年终结于河南省开封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拿云919


意义是让平民百姓普通人有了上位的机会,影响就是让百姓为了上位更加愿意刻苦努力学习考取功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