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成绩是否存在“压分”现象?

UNIQUE有折


【考研专业课压分问题】

一些重点高校的热门专业,把专业课出的难,压低分数,这是很正常的,或者说高标准严要求专业课考试,你要站到人家的立场去考虑,自然能够理解。

这些学校真的不缺优秀的调剂生源,特别是本科起点985的考研同学,都抢着向这些学校调剂。如果你是这个学校的研招办老师,你怎么办?

一个大学的发展需要优秀的生源,大家肯定要抢优秀的学生。自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些985211高校,不是“自划线”的34所,所以它没有划线的资格,只能通过专业课严格判卷压分来解决这个问题。


坚恒勇毅


我是燕园博雅教育,我来回答,敬请关注。

对于考研是否存在“压分”的问题,我的看法是:

1、名校“压分”往往属于常规动作,比较常见。

名校选拔研究生,标准较高,特别是对于考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要求高。而考研这种应试型的选拔,只能在专业课方面下功夫,因而,名校专业课出题难度一般都比较大。不但出题难,而且阅卷严。因为名校阅卷,比较看重考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学科思维,要获得高分,考生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学以致用,灵活运用,而不是死学、死背。

所以,这样的“压分”是很常见的,是为了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进行读研深造。无可厚非。

2、普通大学一般不存在“压分”情况。

一方面,普通大学对考生要求没那么高,“压分”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普通大学生源即便不错,也不会很火爆,竞争没那么大,如果“压分”,将导致第一志愿上线的人会很少,不得不进行大幅度的调剂,得不偿失。

3、关于华东师大和首都师大是否故意“压分”的问题。

我的看法很简单,是否存在故意,只要两条就基本可以确定(当然这仅仅是逻辑推理,不能代替实际的调查):

第一、是否真像之前网上考生爆料的那样,大面积考生初试分数过不了国家线,而且是由于专业课明显低分造成;

第二、他们相关专业有没有出现较多的调剂名额。以华东师大这种985名校和首都师大这种实力不错且地域很好的学校,生源自然不是问题,如果出现较多的调剂名额,这就很反常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当然,如果情况和往年相似,并没出现异常情况,则故意“压分”之说并不可靠。


博雅燕园


肯定是存在的。

这几天各地陆续公布了2019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几家欢喜几家愁,同时关于考研的各种怪相和内幕也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就被曝出存在专业课“压分”严重的现象,有的考生的专业课成绩甚至被压到国家线以下,直接失去了复试和调剂的资格。我也是今年的考生,专业课同样被压分,而且被压到国家线以下,只不过我报考的是另一所“华师”,因此我有种“同命相怜”的感觉,想写下成绩公布后这几天的一些感受。

考研成绩出来几天了,这几天我都是恍恍惚惚的状态,一边失望懊悔,一边又希望有奇迹出现,一边不敢点开手机的信息,一边又急切想了解多一些情况。

成绩出来那天,我在家里踱了半天步,始终不敢点开查分页面,我担心的倒不是专业课,而是政治复习得不好,不知道能不能过线。

最后还是我妹帮我查的成绩,看到成绩时我就震惊了,政治和英语考得都很好(74和81),但一门专业课只有34分,直接单科不过线落榜,连调剂都没机会。我是跨考,公共课考得比专业课还高,是不是把时间都花在公共课而忽视了专业课呢?

其实不是的,我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要远多于公共课,以致到了后期我觉得我的专业课准备不足,几乎要放弃。英语一只做了往年真题,单词书到考试前都没看完,政治只靠着1000题、肖八肖四,没有背只记了一些标准提法,考试时分析题完全靠自己的理解现场发挥,以至于考完后大家说肖四压中了所有分析题我还为没有背而后悔不已。

看到分数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会不会弄错了?我不可能考这么低的分数。业务课一考的是很简单的题,我除了一道两分的填空题不会做,其他都检查了两三遍,业务课二确实是一门很难学懂的科目,但基本上也是没有人想去学懂的,大家应付考试也就是套固定的套路去答题而已。

其实专业课我还是踏踏实实的学了,因为这两门专业课要用到很多高等数学的知识,我暑假的时候还把高数复习了一遍,参考书我也看了很多,也做了不少题,记得去年寒冬腊月的时候我还冒雨往返两个校区只为借一本业务课二的参考书。

我申请了复查成绩,虽然知道成绩登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个查成绩的公告几乎就差没明说复查只是走个过程,这么大的考试,要是查出来出错就是严重的事故,学校怎么可能打自己的脸?研招办的电话一直都打不通,形同虚设,更别说专门组织人复查了。

这几天我还寄希望于复查结果,到今天我算是面对现实了,我知道了有些学校确实会压分压到让考生过不了国家线。游戏规则是这样,掉坑里我也只能自认倒霉。不管怎么说,学校是我选的,专业是我报的,坑是我给自己挖的,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2019的考研对我来说是彻底结束了,我花在上面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也算是彻底沉没了,有时候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最后只换来一个徒劳无功的结果,就像西西弗斯费力把石头推向山顶,石头又再次滚下,但也不代表这就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道理我很早就懂了。“天欲亡我,非战之罪”,对于考生来说,目标院校就是天,既然没有资格去登天,那就继续走脚下的路吧。

最后说说什么是“压分”现象,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为什么会“压分”?

“压分”是指一些高等院校(一般是非985的211大学)在考研初试的自命题专业课的评卷过程中故意压低考生的分数,以此刷掉大部分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把名额留给调剂的“优秀生源”和本校的学生。

华东师范大学是985高校,但不是“自划线”的34所,所以它没有划线的资格,理论上考研的考生只要过了国家线就有机会参加华东师大的复试。华东师大是985大学,又位于上海,考研报考的人多,录取的人少,很多报考其他顶尖985大学的优秀生源都想调剂到华东师大,所以华东师大不缺优秀生源。但华东师大觉得第一志愿报考它的人大多是双非一本或二本学校的学生,如果它让这些考生进入复试,就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录取他们,如果在复试刷掉太多人,尤其是把高分考生刷掉,会引来复试不公平的指责,所以干脆就在初试就刷掉他们,把名额留给调剂的“优秀生源”,至于你过不过国家线,能不能调剂它才不管,反正它这么做又不违反规则。


高锋老师


其实有一些说压分,有时候并不是

去年一个童鞋就和我聊到他们专业课招生356的线,院校线355,国家线345,那一年基本上两门专业课都上100就是高分,可能普通人会觉得这大概就是压分的,但是其实并不是,当时他的专业正在调整,整个专业的研究热点方向也调整,传统的一些老的理论有些不适用,新出的论文论述在书上找不到,所以那一年,以基础为主,专门看书,缺少对热点知识的理解就都考的不算好。有些学科也是这样,学科方向,出题老师。可能会在某一年存在较大的转向,这就会导致一年分数极低。也可能出现传说中的大小年。


赵小笨考研


现在的考研专业课来说,都是对应院校自主命题。然后也是对应的学校自行阅卷的。

考研阅卷应该是公平公正的,毕竟牵扯到太多的考生和家庭。

而且就算是说,改卷比较严格,那也是针对一群报考该校的考生,都是同一群竞争的人。

作为考生来说,能做的只有充分准备,吃透指定书包,多多研究真题,增强自己的实力、才是更应该做的事情。当我们准备好了一切,方能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现阶段很多学校都相继开始复试了,希望考研的学子还是要好好准备啊。考研复试逆袭的人也很多,初试分数高的也可能被刷了。

最后,祝福大家,愿所有考研人都能考上!


阿信哈哈哈哈


必须有。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统计专业专业课压分20分左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基本都知道。人大也压分。


我叫老驴


我都毕业好多年了,不太了解现在的考研情况。

当初考研最主要抓好高数和外语两关就好,专业课如果你考本校的一般不会难,主要是和本校的专业课老师搞好关系就好。其它的情况就不太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