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圣孙武差点灭掉楚国,最后为何又失败了?

wiuyo


阖闾即位三年,就兴兵与伍子胥、伯嚭攻打楚国,夺取了舒城,并捉拿了当初吴国投降的二位公子。吴军本想进兵郢都,将军孙武说:“百姓太劳累了,不可进兵,暂且等待时机吧!”才撤回国。

公元前511年,吴国再次攻打楚国,夺取了六地和飅地。公元前509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率兵攻打吴国。吴国派伍员迎击,在豫章大败楚军,夺取了楚国的居巢。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对伍子胥、孙武说:“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攻下楚国?”二人回答说:“楚国大吴国小,吴国远距离作战,军粮运输会发生困难,吴国通往楚国的侧翼,是唐国、蔡国。楚国将军囊瓦贪财,唐国、蔡国都怨恨他。要想彻底摧毁楚国,务必先得到唐国、蔡国的帮助才行。”阖闾听了,调动全部兵力与唐国、蔡国共同攻打楚国,与楚国军队在汉水两岸列兵对阵。

吴王的弟弟夫概侦查得知自己所率领的军队正面是楚国将军子常,将贪兵若,于是率领五千精兵发起猛攻,子常大败而逃投奔郑国。孙武指挥大军全线出击,楚君溃退。于是吴王乘胜前进,攻入了郢都。 楚昭王出逃,吴王进驻郢都。

楚昭王辗转逃到了郧地。郧公的弟弟怀说:“平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杀死他的儿子,不也可以吗?”郧公担心他的弟弟杀害昭王,就与昭王一起投奔随地。吴军包围了随国,对随人说:“周朝在汉水流域的子孙全被楚国杀尽了。”随人想杀昭王,王子綦将昭王藏起来,自己装扮成昭王来对付他们。随人对于是否把昭王交给吴国占了一卦,不吉利,就谢绝吴国,没有交出昭王。伍子胥没找到昭王,就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抽打了三百鞭才罢休。

  当初,伍子胥与楚国大夫申包胥是挚友,伍子胥逃跑时,申包胥对伍子胥说:”我如果鼓动你报复楚国,那就是不忠;如果阻止你报仇,那就是不义。”伍子胥说:”昏君无道,滥杀无辜,我与楚王不共戴天,父兄之仇深似海,我必须报仇!”申包胥说:“报仇是你的心愿,忠君是我的本分,你有本领颠覆楚国,我就有能力复兴楚国。”

后来伍子胥攻占郢都、掘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中,派人对子胥说:“您报仇的手段太过分了!我听说,人多能战胜天,天也能毁灭人。您曾是平王的臣子,亲自拱手称臣侍奉他,今天竟至污辱死人,这难道不是违背天理到了极点了吗?”伍子胥对来人说:“替我谢谢申包胥,说我就像太阳快落山了,但路途还很遥远,所以我要倒行逆施。”

秦哀公按辈分讲是楚昭王的舅舅。于是,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哀公求救。请求看在亲戚情分上,发兵驱逐吴军出境。秦哀公早就听说吴王文有伍子胥、武有孙武,国强兵勇,不答应出兵相助,申包胥站在秦王殿上,扶墙痛哭,七天七夜哀声不绝,最后眼泪哭干,眼中流出鲜血。

秦哀公被感动,说:“楚王虽残暴,但有像这样忠义的臣子,楚国怎能不复国呢?”就派了大将子蒲、子虎率领五百辆兵车救楚国。

吴王占领楚国之后并没有长久统治的打算,只是以战胜者的姿态,烧杀强掠,欺辱楚国君臣和百姓,这很快激起了楚人的愤怒。吴军将士也失去了斗志,一心只想带着财宝回吴国享受,所以当秦军突然出现的时候,吴军一触即溃。正在此时,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又在国内发难,想自立为王,于是吴王阖闾立即下令退兵,班师回国。

申包胥迎接楚昭王回到郢都,重登王位。


回望五千年


秦始皇想要攻伐楚国,因此她问了秦国朝堂上面两个重要的将军,一个叫做王剪,一个叫做李信,他问他们说攻下楚国要多少军队?王翦告诉秦始皇非60万不可,李信说只要20万就足够了。

事实证明,王翦是对的,李信的20万军队虽然能够正面击溃楚国的主力,能够深入楚国的腹地,但是面对楚国广袤的国土,众多的家族以及强悍的抵抗意志。秦国的军队进入楚国,简直就是泥牛入大海,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无论投入多少兵力都是白搭,只有制定起一个详细的灭国计划,你才能够去灭掉出过这样的计划,没有60万的军队是不可能的。

回归到吴国率领军队攻下楚国首都,最后被楚国复国的这一幕,也许当初王翦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一段历《史记》载,所以才考虑向秦始皇说要60万秦国军队才能够攻下楚国。

吴国的军队再攻下楚国的首都以后,事实上虽然放了一些错误,但是不如在战略上面对楚国的错误认知来得更加的致命!

楚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面,除了楚王以外,整个国家行政权力最高的是个大贵族,各个家族的族长,(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做到贵族和各个家族的族长,将楚国的其他一些地区分割成一个接着一个的小块儿,大块儿的土地也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势力,分布在了楚国,你把楚王给拿下了,对不起,其他的家族还没有认同你这个王,所以他们仍然还会反叛,更加要命的是,由于楚国国土面积的广袤,所以你即便是利用已经俘虏的楚王去命令那些尚未投降的地区,很有可能楚王都还没到,人家起义军已经纠结起来了!

吴国虽然拿下楚国首都,但是楚国由两支势力比较强大的反抗军,一直在抵抗着吴国的入侵,与此同时,吴国的重要大臣伍子胥认为这个时候应该向中原进发,攻下郑国,这样的话方便吴国接下来称霸中原,所以战略重心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并且楚国派遣特使到达秦国,在秦国的王公面前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里面血都流出来了,感动了秦王,秦王派遣500辆战车驰援楚国!在楚国的反抗军和吴国的军队血战的时候,这一批秦国的军队并没有参加战斗,在等待最后的时机,最后给楚国的军队以致命一击。

除此以外,吴国自己也发生了的问题,吴国的一位重要的大臣夫概打算自立为王,此时吴国可以说是分身乏术,只有先解决内乱,才能够图谋接下来的称霸。

吴国之所以没有灭掉楚国,很大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天命所归,你要是其他国家灭楚国有那么多事情吗?


漩涡鸣人yy


吴楚之战,吴军攻下郢都,但楚军最终把吴军赶出楚国。为什么拥有兵圣孙武的吴军会反胜为败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吴军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失误。

楚国丢失首都后,楚昭王逃到随国,公子期召集各地部队,准备反击吴军。楚昭王的另一个哥哥子西也收编了柏举之战后溃败的楚军残余,扯起抗战的旗帜。

占领郢都后,吴军并没有乘胜进击,扩大战果。当各地楚军开始团结在公子期与子西的周围,坚持抗战时,伍子胥却提出北上攻略郑国。当年伍子胥与太子熊建逃亡到郑国时,熊建被郑国人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这对伍子胥来说,也是一大深仇,非报不可。

不过,伍子胥攻打郑国时,却出现戏剧性的一幕。当年伍子胥逃亡时,曾为一位郑国梢公所救,梢公的儿子恳求伍子胥保全郑国。伍子胥这个人,恩怨分明,有怨必报,有恩也必报,他没想到在这里竟然遇到恩公的儿子,百感交集,感叹地说:“当年要不是你父亲的救命之恩,我哪有今天。苍天在上,我岂敢忘了此恩情呢?”于是他率军撤走了。

回到郢都后,伍子胥便准备集中力量打击楚国残余部队,然而,良机错失了。楚国搬来了救兵,秦国军队开始增援楚国了!

2、秦国卷入战争

秦国卷入吴楚战争,这都是申包胥之功。

吴军破郢后,申包胥逃出郢都。他思前想后,能拯救楚国的,只有秦国了。他昼夜驰行,一路奔向秦国。起初秦哀公对申包胥借兵的请求无动于衷,懒得理睬。申包胥想了一招:哭。这一哭,不得了,哭了七天七夜,不仅哭,还绝食,饭也不吃,觉也不睡。

秦哀公最后受不了,他又出来见申包胥。申包胥说道:“吴国乃是夷邦,贪婪无度,如果与贵国为邻,势必成为大患。趁现在吴国还未完全占领楚国,贵国若能出兵拯救,楚国将世代事奉秦君。”

曾几何时,楚国还是超级强国,如今却只能低声下气地向秦国求援。秦哀公被申包胥说动了,决定发兵援楚。秦国派遣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辆战车驰援楚国。

秦军入楚后,与公子期的抵抗力量会师,进攻吴国人控制的沂地。沂地的吴军指挥便是在柏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夫概。

秦国人不愿意打头阵,便对公子期说:“我们不了解吴国人的战法。”公子期明白,秦国人把硬仗先留给楚国人,但他没有怨言,毕竟这里是楚国,楚国人理所当然要为国家而浴血奋战。

公子期的军队率先对吴军发起进攻,夫概率军迎战,两支军队正杀得难解难分时,秦军参战了!以凶猛剽悍著称的秦国军队,突然出现在吴军的侧翼,五百辆战车掀起漫天尘埃,夫概大惊失色,这时吴军顶不住了,开始后撤。

秦、楚联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3、吴国后院起火

对吴王阖闾来说,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

越国乘吴军主力在楚,突然出兵进攻吴国本土,后方吃紧,这对前线作战的吴国军队十分不利。在楚国战场上,夫概战败后,子西率领的另一支楚国抵抗力量在军祥一带大败吴军。紧接着,秦、楚联军奔袭唐国。唐国是吴国的盟友,小国寡民,焉能抵挡得住虎狼之师,很快便被灭掉了。这样一来,吴国失去了一条臂膀。

可是还有更坏的消息。

吃了败仗后,吴王的弟弟夫概偷偷地溜回国内,趁王兄以及重臣都在楚国,他居然自立为吴王。这个消息传到郢城后,阖闾大为震惊,本来战场上的节节失利就让他很烦恼了,没想到给自己致命一击的,竟然是自己的弟弟。

夫概怎么突然想称王呢?柏举之战的胜利,他是大功臣,这也使他沾沾自喜,自认为才能不在其兄之下,王者之位,能者居之,既然阖闾能从吴王僚手中夺得王位,我夫概又怎么不行呢?利令智昏,遂铤而走险,控制国都,自立为王。

冷酷无情的阖闾没有丝毫迟疑,他将楚国的战事托付给伍子胥、孙武、伯嚭等人,自己率一部分精兵杀回吴国,吴国的内战爆发,兄弟变成仇人的故事再度发生。

夫概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的这支军队在楚国吃了败仗后,士气凋落,再加上吴人大多心向阖闾,很快,战争成了一边倒的格局。夫概战败了,吴王阖闾铁石心肠,非置他于死地不可,无奈之下,夫概选择了逃命,他逃到楚国,向楚昭王投降。

4、楚军火攻吴国兵营

吴、楚两军在雍澨一线对峙。楚军统帅子期是一位名将,在打仗上有一套本领,他详细侦察吴军的阵地,制订了一个火攻的战术。


子期的作战计划遭到了另一位楚军将领子西的反对。子西认为,楚军刚吃了败仗,战场上的战士尸体还没有收敛埋葬,他们为国家战死荒野,如今用火攻战术打击吴军,势必要把这些死难将士的尸骨也一同焚烧,这样做,很不人道。

可是子期并不这样认为,他对子西说:“国家要是完蛋了,大家都难逃一死,不能因为爱惜死者,就牺牲了生者。死者若是地下有知,肯定会支持我们打击侵略者,死者要是没有任何知觉,我们又何必要爱惜这些尸骨,而放弃打败吴国的机会呢?”

子西听后,无言可对,于是楚军纵火,火借风势,向吴兵营蔓延,同时楚国士兵英勇地发起冲锋,吴国人又一次被打败了。

5、吴军放弃郢城,退回吴国

再往后退,就是楚都郢城了,是固守郢城,还是放弃呢?伍子胥与孙武、伯嚭三人一起讨论,伍子胥说:“楚国人虽然打败了我们,可是我实力并非受到重创。”言外之意,就是还能继续打下去。这时孙武站起来说:“我们西破强楚,逐楚王,掘平王墓,割戮其尸,这已经足够了。”

在孙武看来,吴国已经给了楚国致命一击,自从楚国雄霸南方以来,从未遭此重创。虽然要灭掉楚国已经不太可能,但其伟大的勋绩,足以写进历史。

伍子胥点点头道:“自有霸业以来,从来没有哪个臣子能够这样报仇雪恨,我们可以走了,没有什么遗憾了。”

于是吴军放弃固守郢城,伍子胥与孙武率领剩余的吴国士兵,返回国内。

这是春秋末期最重要的战争之一,虽然吴国未能全胜,但总的来说,仍然是了不起的成就。这也使吴王阖闾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之一,后世也有人将其列入“春秋五霸”,他是当之无愧的。自楚武王奠基楚国以来,已经过了两百年,而吴国则兴起不到八十年,便一举打败了老牌霸国,奠定东南霸主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君山话史


春秋时期多国并立,楚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而吴国在灭楚前后还名不见经传,以一个后起小国能攻进大国国都已经是史无前例了,如果还想吞并其国土使胜利果实消化到腹中,那就相当不切实际和异想天开了。而以其时吴国能攻入郢都,虽有孙武伍子胥等人谋划准备之功,也与楚国历经乱世有关,彼弱我强,才能逞雄一时,长远下来,大国的国力和历史沉淀,足以让小国玩火自焚。何况吴国还犯了几个战略上的错误,并非孙武一人就能改变。


伍子胥为报父仇灭母国,可谓殚精竭虑,谋划专诸刺王僚,助阖闾登上吴王位,又用要离以断臂苦肉计刺杀公子庆忌,国内安定后图谋敌国,行兵布阵之事推荐齐人避于吴地的孙武领兵,孙武以伐交和扰敌之策,多次出兵削弱楚国,灭其附庸,策动桐国叛楚,因势利导与唐蔡结盟,又攻下王僚二位公子附楚所居之地舒城。(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采取分兵轮番击楚之策,频频攻楚于江淮之间大别山以东地区,把吴国军队分为三拨出击扰乱楚国,每次吴军进攻,楚军如临大敌,总是以重兵应战,吴军则见好则收,抢掠楚国人员财物便撤回防守,弄得楚军疲于奔命,劳而无功,国力逐渐虚耗。


吴国的扰敌和逐步蚕食之策让楚国头大不已,前509年,楚国主动出击,派公子囊瓦率兵攻打吴国被伍子胥在豫章打败,乘胜追击夺取了楚国的居巢。针对楚国的弱国策略执行几年后收效明显,楚国国力大衰,士无斗志,在前506年,吴国发动全国精锐三万兵士,联合唐国蔡国攻楚,从淮水流域直攻至汉水夹岸,屡次大败楚军,楚国令尹囊瓦败逃,司马沈尹戍死于阵前,五次交战后,吴军攻入了楚国都郢都。伍子胥令人找寻楚平王陵墓,掘坟鞭尸。(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进入楚国国都后,吴军上下弥漫着一种虚骄情绪,大军纵兵大掠,吴王沉迷酒色不听劝告,伍子胥在这时也犯了战略错误,没有及时对楚国余部进行清剿,而是发兵讨伐郑国报受辱和太子建被杀之仇,因船夫后人的劝说而退兵,而楚国残部收拾败兵徐图再起,楚昭王也出逃化险为夷。更为严重的是伍子胥不听挚友申包胥的劝告适可而止,倒行逆施,申包胥哭秦廷,秦哀公发兵助楚复国,秦楚联军进攻吴军,两强夹攻一小国,大败意料之中,而吴王之弟夫概生有二心,逃回吴国欲自立,后院起火,吴军急忙撤退,灭楚终成空谈。


南方鹏


楚国作为南疆的巨无霸,地广人众,兵多粮足,虽然楚军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体量摆在那里的;吴国作为后起之秀可以攻破楚国国都,但是无法一战灭楚。尽管有兵圣孙武、名将伍子胥率领吴军作战,但是在秦楚两大国的反攻下,越国的偷袭下,吴军还是撤出了楚国。

春秋时期王室衰落,内不能制诸侯以振王权,外不能攘四夷以护华夏,于是霸主应运而生;所谓霸主就是代天子征四方以伐不臣的超强诸侯国国君!齐桓公姜小白是第一代霸主,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九次联合华夏诸侯国征讨四夷,将北狄、南蛮、东夷、西戎击退!多年后孔子评价齐桓公与管仲: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也就是说没有齐桓公与管仲,孔子就要成为裸露左肩的野人了。

齐桓公之后,先后有晋文公姬重耳、秦穆公嬴任好、楚庄王芈旅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同时也造就了齐、晋、秦、楚四大超级大国。然而这些霸主去世后,都后继无人,四大强国相互对抗,没有搞出大的事情。江南地区的吴国在春秋晚期爆发,他北上击齐,西进击楚,打得两个强国没脾气,这得益于伍子胥与孙武对吴国的再造。

春秋中后期是秦国跟楚国的蜜月期,两国都十分强大,但是却被中原的晋齐两国视为蛮夷而加以封锁与制裁!秦楚两国结盟共同对抗晋国与齐国,两国公室通婚十分普遍,秦国怀嬴公主嫁楚国太子建。楚平王听说怀嬴公主美丽,于是自已娶了公主,将太子建驱逐到郑国;又诛杀了太子建老师伍奢全族,仅伍子胥顺利逃到了吴国。

为什么伍子胥会逃向吴国呢?原来身为楚国大夫的伍子胥知道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密谋反叛楚国,所以他就逃到吴国,希望借助吴国的力量复仇。吴国作为江南小国,一直都依附于巨无霸楚国,楚国势衰后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开始反叛楚国。比如吴国公子光就曾亲率吴军远征楚军,夺回了周昭王沉江而死的宝船,此举受到周王室的嘉奖!

伍子胥逃到吴国后,得到公子光的重用:他引荐刺客专诸杀了吴王僚,助公子光取得吴国君位;又引荐刺客要离刺杀了吴王僚的儿子庆忌,消除了公子光的君位之忧;再引荐兵圣孙武训练吴军,将吴军变成一支骁勇善战之师。公子光就是大名鼎鼎的吴王阖闾,吴国需要击败楚国取得霸主地位;伍子胥需要击败楚国复仇,孙武需要击败楚国扬名;因此君臣三人同心伐楚!

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蔡国、唐国的军队,在晋国的支持下大举伐楚,联军三万余人,统帅为孙武、先锋大将为伍子胥。联军在柏举跟楚军二十万大军五次交锋,皆战而胜之,楚师溃散,楚昭王逃亡随国,联军攻入楚都。吴军在楚国都城烧杀抢掠之时,伍子胥将楚平王掘坟鞭尸,挫骨扬灰,报了杀父兄之仇。

楚王奔逃,吴军屠城,激发了楚国人的爱国之心,溃散楚军在楚国王子兼令尹子西的率领下反击吴军。楚国大夫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哀公乞师援楚,据说申包胥在秦宫哭了七天七夜,感动了秦哀公,所以秦国才派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乘兵车南下援楚。其实秦军援楚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楚国答应将商于之地送给秦国作为出兵报酬,二是秦国需要楚国这个盟友对抗晋国。

秦军善战那不是吹出来的,在《诗经.秦风.无衣》里有明确的记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秦军加入复楚之战,是楚国战胜吴军的最主要因素;孙武虽然兵法出众,但也只有三万人,无法对抗数十万秦楚联军。

秦国除了出动大军直接援楚外,还策动了越国偷袭吴国大后方,这样吴国腹背受敌,不得不撤军回援。秦楚联军击退吴军后,趁势攻灭了唐国,当然唐国的土地人民归楚国所有,这也是楚国大方的将商于之地送给秦国的原因所在。

吴军回师后与越国相战,互有胜败,最终吴王夫差击败了越国,但是保留了越国。在楚国的支持下,越国渐渐恢复了元气,并攻灭了吴国。越王勾践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任霸主。


大秦铁鹰剑士


伐楚的前前后后:

阖闾九年(公元前522年),吴王阖闾问伍子胥、孙武:“以前你俩说不能进入‘郢都’,如今可以了吗?” 两人回答道:“楚将子常为人贪婪,‘唐、蔡’两国都怨恨他。大王真想要攻打楚国,必须获得唐国、蔡国的帮助才可以!” 阖闾听从了,起兵兴师,和唐、蔡西进伐楚。到了汉水,楚国也派出军队,两军隔水对峙。


阖闾的弟弟夫概想要先出击,阖闾不许。夫概说:“大王把兵权已经交给了我,出兵以占有利时机为上,又何必等待呢!” 于是率领他手下的五千人突袭楚军,楚军大败逃走。阖闾就带兵追击,到了楚国国都“郢都”,打了五次,楚国都败了。楚昭王从郢都出逃,出奔到“郧”。郧公弟弟想要杀昭王,昭王和郧公出逃“随国”。接着吴军进入“郢都”,子胥、伯嚭掘墓鞭打楚平王尸体,以解“杀父”的心头之恨!

第二年春天,(1)越国听闻吴王在楚国郢都,吴国空虚,趁虚进攻吴国。吴王得知后,另派兵马阻击。楚国求救于秦国,(2)秦派兵救楚,打败了吴军。夫概见吴国与越国、秦国都开战,且阖闾依恋郢都不肯离去。(3)就偷偷潜回吴国,自立为吴王。这下阖闾坐不住了,带兵从郢都撤出,打回本国。夫概败了,逃跑到了楚国。

历经两年,虽胜犹败,可叹可气。

回顾失败的原因:

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越国的趁虚而入)。


二、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秦国对楚国的帮助)。

三、祸起萧墙(夫概的反叛)。


就算无外在因素的介入,战事拖得再久,败局也是注定的。越境千里以上,进入他国作战,只能像匈奴和土匪样,是“攻而不占,抢抢财宝、掠夺掠夺物资”!是没办法“移民”而占为己有的!也打不起持久战!

所以,再怎么兵锋强盛、战无不胜,也只是强弩之末。

终究还是灭不了楚国,战败是宿命!


内求安己


孙武,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他编写的《孙子兵法》是历史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影响着无数代的军事家,他也被尊称为“兵圣”。不过孙武并不是百战百胜,他也有受挫折的时候。

公元前506年,吴军采取孙武的“就粮于敌”的策略,在孙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吴军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就攻入了楚都郢,楚王也被迫出逃别地保命,楚国濒临灭亡的边缘。但天无绝人之路,楚国的一位大臣拯救了楚国,他就是申包胥,申包胥一看吴军来势汹汹,自己的国家可能要完蛋,就主动请缨前往秦国借兵,刚开始秦军不太乐意借兵,秦哀公就说“秦僻在西陲,兵微将寡,自保不暇,安能为人”,但申包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就在秦国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就被申包胥的行为感动了,答应出兵支援楚国,还写了那首著名的《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在秦军与楚军的联合下,吴军在稷地遭遇大败,而吴国内部也不安定,阖闾的弟弟夫概趁机逃回吴国自立为吴王,阖闾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只好撤军回国攻打夫概,而吴军留在楚地的兵力无法抵抗住秦楚联军,楚国因此得救。


楚国得救最要感谢的人就是申包胥,要不是他在秦国积极斡旋,可能秦军就不会出兵支援,要是没有秦军的帮助,楚国亡国是必然的,这可以说是一人救了一个国家。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历史百家争鸣


孙武辅佐吴王阖闾伐楚仅仅只是击溃了楚军的主力和占领了郢都,楚昭王逃跑了,仅此而已,离灭亡楚国还差的远哪。吴军仅仅3万人,想占领灭亡楚国这些军队不过杯水车薪,占领郢都后,吴军基本上停止了军事行动,阖闾忙着享受“楚宫细腰”,文武大臣忙着洗劫发财,伍子胥把仇人已经去世多年的楚平王掘墓鞭尸了……都没人去认真操心追击楚昭王。楚国人对吴军的强盗行径只会反感厌恶不会支持吴国的,吴国根本取代不了楚国。至于有名的“申包胥哭秦廷”秦国出兵击败了吴军,申包胥哭不哭秦国都要出兵的,因为吴军攻破大国楚国的首都已是天下震动,挨着吴国楚国的大小国家都感到了威胁,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决不能让楚国落到吴国手里,吴国真吞并了楚国就具备了挑战天下的实力,其他诸侯国的麻烦只会更大。所以秦国必须出兵挫掉吴国的锋芒锐气。吴军没能挡住秦军,加上阖闾的弟弟夫盖擅自在吴国称王,后方不稳,吴军只能撤军离开楚国回去对付夫盖了


立志成虫


关键是楚国太强大了,辐员广阔,兵员百万战车万剩,吴国根本无法完全占有楚地。吴国相对太若小了,联合唐国和蔡国军队在武子胥和孙武指挥下一路打败囊瓦和申引述领导的楚军攻入楚国的都城郢,。这个时候吴军的势力已成强驽之末了,再向外发展已经很难发展。楚王逃到随国,其他宗室子弟开始号召楚地军民反击。吴国和唐蔡联军孤军深入楚地有后方补给线被截断,归路被堵的危险。另一方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国后边还有个越国一直在卧薪偿胆惦记着报仇呢,最最重要的是吴王的兄弟夫盖领着本部人马逃回国都姑苏城当王吴去了。吴王老窝都被兄弟夫盖给占了这个仗还打个什么劲呀,夺回王位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吴国军队是长驱直入占领了楚都郢,武子胥鞭尸楚王报了仇,孙武实现了军事梦想又不得不狼狈的退出楚国。/


关东侠客


吴国攻入楚国,完全是楚内战的结果,虽然秦军介入,也是推波助澜而已。孙武根本没有介入这场战争,吴国军队的指挥是伍子胥,后勤是伯噽。吴国在申公巫臣的儿子的教导下训练军队,吴国叛楚,是附庸吴国在晋的申公巫臣的唆使下,才形成战斗力。孙武在齐国就写好了十三篇,觐见吴王时,献出孙武兵法。晋楚争霸,吴国拖住楚国,完全是一帮楚人打另一帮楚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