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萧峰打虎为何不用降龙十八掌而用排云双掌呢?

骑蜗牛走高速


《天龙八部》中萧峰打虎这个桥段使用排云双掌而不用降龙十八掌,显然是金庸深思熟虑的结果。

首先,萧峰会用排云双掌,本身就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惊喜,原来我们一直都以为排云掌只是《风云雄霸天下》里面天下会雄霸和步惊云的专利,没想到我们的乔帮主也会,而且还使得是排云双掌。


这自然就加强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其次,《水浒传》里早就有武松打虎的经典片段,武二郎当时打虎先使用哨棒,后来哨棒断了只能用空拳来打。金庸显然不想乔峰重复武松的招式,于是化拳为掌。

其实要以乔峰的功力,用一套太祖长拳照样收拾得了猛虎。


第三,不同的武功要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才显得更有意义。仅仅对付一只区区老虎,乔峰当然不能使用降龙十八掌,也不能使用打狗棒法和擒龙功。

降龙十八掌是乔峰的标配,对付强敌或者扬威的时候正面应战方能相得益彰,气吞山河。

如果让乔峰用降龙十八掌去打一只老虎,那无形当中会很大程度上削弱乔峰的魅力,作者显然不会这么做。


最后,赤手屠熊搏虎这样的侧面描写,也可以看出金庸对乔峰的偏爱。

没错!纵观《天龙八部》全书,这排云双掌就是金庸为乔峰打虎而专门量身打造的!除了这一场之外,乔峰再也没有使用过这门很得意的掌法!

同时,这也难掩金庸老爷子当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迈得意之情。


孙少侠品金庸


小说原文说,“排云双掌”也是萧峰的得意功夫,临阵对敌为的是克敌制胜,用起来方便、顺手就好。当然我们也可以多想一些。

1、大英雄行走江湖没有只靠一手功夫的

降龙十八掌是萧峰的绝学,但是也不可能凭借这一首功夫就在江湖中扬名立万,书中提到的还有打狗棒法、擒龙功、龙爪手、太祖长拳、排云双掌等。会的功夫多了,交手的时候自然下意识里也会考虑用什么功夫。对手很弱,也没有必要用自己的成名绝技;对手很强,不用绝技也不成。那么老虎是什么等级的对手呢?

原文中说,萧峰一掌七成功力打在虎头上,老虎摔了一个筋斗又扑上来了。俗话说: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通过这一掌,萧峰肯定心里有数了,没有必要非打出一掌“亢龙有悔”,用排云双掌解决问题也很好。杀鸡焉用宰牛刀!

2、降龙十八掌也有缺点

萧峰在少林寺武林大会曾独斗慕容复、丁春秋和游坦之三人。那时,小说中就写道,降龙十八掌威力虽然大,消耗内力也多,这就是缺点。排云双掌也是他的得意功夫,那么用起来肯定是很顺手的,虽然威力不及降龙十八掌,但内力消耗也不大,还能解决问题,显然性价比比较高。同样都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要做无谓的消耗呢?

另外,综合《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来看,使用降龙十八掌时,能双掌齐出同时打出两掌的,只有郭靖,因为他学会了左右互搏。郭靖可以左右手同时打出两掌见龙在田,或打出两掌亢龙有悔,或者一手见龙在田一手亢龙有悔。而萧峰双掌齐出打在老虎肚腹之上,这应该也是排云双掌用着顺手而降龙十八掌又做不到的。

3、老虎没有人凶猛

老虎没有武功,没有内力,只是凭着天生的力气和技巧,当然没有人凶猛。我想说的不是这一点,而是另外的,人做的好多事都比老虎要凶猛。

《礼记》记载,孔子在泰山脚下路过,遇到一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伤心。孔子的学生子路上前询问:你这样痛哭,好像是遇到了不只一件伤心事啊?妇人说:这里有老虎,最初我的公公命丧虎口,后来是我的丈夫,现在又是我的儿子。孔子问:那你们为什么不搬家呢?妇人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说:苛政猛于虎!

这就是“苛政猛于虎”的来历,事实上,恶人做的好多事情都是比老虎还凶猛的。

送上所述,萧峰使用排云双掌很顺手,性价比高,没有必要使用降龙十八掌,而作者也可能要表达,恶人要比老虎凶猛。对付更凶猛的人才应该使用降龙十八掌,对付苍蝇,用苍蝇拍就很好。

至于新修版中金庸先生做出了修改,可以另做讨论。

关注梅鹤读书,欢迎点赞、留言、转发,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梅鹤读书


《天龙八部》小说中,完颜阿骨打在山林中遇到两只老虎(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危急之时,萧峰恰好出现,出手相助,以“排云掌”击毙其中一只老虎。题主所说的萧峰打虎应该就是这一段故事。然则萧峰为何不使用惯常用的“降龙十八掌”呢?显然是没有必要。

首先,杀鸡不用牛刀

“降龙十八掌”是萧峰最厉害的功夫,他曾经连施三招“亢龙有悔”,从星宿老怪丁春秋手里救出阿紫。连天龙江湖中超凡脱俗的存在,武功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的扫地僧,也曾被萧峰的“降龙十八掌”打得断了几根肋骨,口吐鲜血。

“降龙十八掌”威力奇大,是以萧峰不遇强敌,绝不轻易施展。老虎是山林之王,对于不通武功的凡人来说自然不可力敌,但对于萧峰这样的绝顶高手来说,收拾起来并不比对付“云中鹤”这样的二三流高手更难,根本不用出动“降龙十八掌”。

再者,“降龙十八掌”并不适合近身战斗

按照小说中的描述,萧峰开始时稍有些轻敌,他一掌拍在老虎脑门上,却没有给它带来多大的伤害。于是萧峰近身和老虎战成一团,用手揪起它的尾巴,将它甩至半空,再用“排云掌”击中了它的胸腹,打得老虎内脏俱碎,就此死去。

老虎仗着皮糙肉厚,扑人的时候又不像武林中人那样有章法,所以大开大合、以力压人的“降龙十八掌”就不是萧峰最好的选择了,因为这掌法打死老虎没问题,却太费力气和时间,所以萧峰选择了较为小巧的“排云掌”,果然一击奏效。

最后,对付老虎这样的敌人,萧峰使用“降龙十八掌”和“排云掌”的效果差别不大

武功到了萧峰这个境界,已经将平生所学去芜存菁,融会贯通。如聚贤庄一战,萧峰使用几乎人人都会的太祖长拳,却化平凡为神奇,力战诸多高手。所以不是遇到绝顶高手,萧峰用任何武功,差别都不会再大。

萧峰的对敌经验极为丰富,他看到两只老虎夹攻完颜阿骨打,为了救人,他本能的选择了当时最适合的“排云掌”,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杀死其中一只,再来帮助完颜阿骨打。

综上,萧峰打虎根本没必要施展“降龙十八掌”,而且“排云掌”更省力气和时间,所以萧峰本能的选择了“排云掌”。


磊落故人


我来回答!

降龙十八掌是又不是降虎十八掌,怎么可以用来打虎呢?

古语有云:云从龙,风从虎。

当然是要用“排风掌”打虎啦!

至于那个排云掌,就是金庸可能脑子犯浑,写错了,或者是他没文化,不知道“云从龙,风从虎”。



我爱吃兰州牛肉面


在神雕侠侣中,当洪七公在华山之巅遇到 “藏边五丑这几个武林败类” 之时,洪帮主 “打算为武林除害灭了这几个武林败类”,他为什么不用普通的武功却用他的成名绝技降龙十八掌?(虽然只用了一二成的力道),这时的洪七公武功之高,已完全凌驾于前朝的萧峰之上,甚至不低于扫地僧,这时的洪七公作为一代宗师前辈高人,却用武林绝学降龙十八掌对付 “连三流武功都算不上” 的晚辈(神雕中的藏边五丑甚至还不如射雕中的黄河四鬼),这岂非有 “杀鸡焉用牛刀” 之嫌? 有失他 “一代宗师前辈高人” 的身份?


昊天上帝12600


杀鸡焉用牛刀。

首先我看看看这个片段:【萧峰对准头老虎额脑门便是一掌,砰的一声响,那头猛虎翻身摔了个斛斗,吼声如雷,又向萧峰扑来。萧峰适才这一掌使了七成力,纵是武高强之士,受在身上也非脑浆迸裂不可,但猛虎头坚骨粗,这一记裂石开碑的掌力打在头上,居然只不过摔了个斛,又即扑上。萧峰一声断喝,双掌齐出,拍一声闷响,霹在猛虎的肚腹之上。虎腹是柔软之处,这一招“排云双掌”正是萧峰的得意功夫,那大虫登时五脏碎裂,在地下翻滚一会,倒在雪中死了。】

然后我们再看看萧峰的功法:降龙十八掌、龙爪手、擒龙功、打狗棒法、太祖长拳、降魔掌、排云双掌。

1、降龙十八掌

丐帮镇帮神功,外门武学中的巅峰绝诣,讲究刚柔并济,既非至刚,又非至柔,兼具儒家与道家的两门哲理。精义在于“有余不尽”,一掌之出,必须留有余力。掌力始终无尽无漏。

2、龙爪手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手指坚硬愈钢,铁指开砖如泥,手如钢爪般抓树撕皮。凡习功夫者,不论软功硬功,胥以凝神固精,静心敛气为主。欲凝神固精静心敛气,又非排除一切思虑,骗除一切隐疾,不能成就。

3、擒龙功

可以凌空取物,夺人兵刃。萧峰曾用此招制服燕子坞人众。丐帮失传百年的神功(武功秘籍一直都在,可惜就是没人练成),直到丐帮萧峰练成了此奇功。擒龙功乃是世上少有的隔空取物且攻击威力极其巨大的神功。

4、打狗棒法

丐帮镇帮之宝,是丐帮主代代相传的武功,轻动灵便,变化精微,招术奇妙,共有绊、劈、缠、戳、挑、引、封、转八诀,棒影飞舞,神龙夭矫,如流星赶月。

5、太祖长拳

传说因宋太祖赵匡胤而得名,本身拳招只有六十四招,但每一招都是相互克制,讲求实战攻防,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

6、降魔掌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出掌轻柔,若有若没。新三版修订为由玄苦传授,属于阴柔掌力

7、排云双掌

乔峰的得意功夫掌掌凌厉,霸气十足。三联版萧峰打虎曾用,新修版改为见龙在田。

三联版中萧峰打虎用排云双掌而不用大杀招降龙十八掌。一是刻画了萧峰强大的战力,一只老虎在萧峰面前根本不足挂齿随心而动一招排云双掌就打飞老虎。二是间接表明降龙十八掌威力强大,一只老虎还不足以使用降龙十八掌。

在金庸小说中,降龙十八掌无愧巅峰外功;新修版天龙八部中降龙廿八掌被称为天下第一掌;三联版天龙八部中降龙十八掌更是号称天下第一。降龙十八掌专克花里胡哨,不管敌人招数真假虚实,花样百出,千变万化,只给敌人一掌降龙十八掌,敌人见降龙十八掌厉害,非回守招架不可,那敌人的招数自然也就破了。

所以说打虎时“杀鸡焉用牛刀”。一招得意掌法排云双掌就可以轻松结束战斗。还不需要动用大杀招的时候。




豌豆老射手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解答萧峰为什么用排云双掌,而不是降龙十八掌呢!

在在《天龙八部》中乔峰在很多场面用过降龙十八掌,比如,第一集和西夏高手过招时,在少室山一人战三雄时,聚贤庄大开杀戒时,等等,,,在局面不可控制时乔峰才会使用该上城武学。

好吧,那我们把乔峰所学武功做一下排名把,这样就不难看出啦。

萧峰,原名乔峰,精通武功:降龙十八掌、龙爪手、擒龙功、打狗棒法、太祖长拳、降魔掌、和排云双掌。

1、降龙十八掌

丐帮镇帮神功,外门武学中的巅峰绝诣,讲究刚柔并济,既非至刚,又非至柔,兼具儒家与道家的两门哲理。精义在于“有余不尽”,一掌之出,必须留有余力。掌力始终无尽无漏。

2、龙爪手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手指坚硬愈钢,铁指开砖如泥,手如钢爪般抓树撕皮。凡习功夫者,不论软功硬功,胥以凝神固精,静心敛气为主。欲凝神固精静心敛气,又非排除一切思虑,骗除一切隐疾,不能成就。

3、擒龙功

可以凌空取物,夺人兵刃。萧峰曾用此招制服燕子坞人众。丐帮失传的神功(武功秘籍一直都在,可惜就是没人练成),直到丐帮萧峰练成了此奇功。擒龙功乃是世上少有的隔空取物且攻击威力极其巨大的神功。

4、打狗棒法

丐帮镇帮之宝,是丐帮主代代相传的武功,轻动灵便,变化精微,招术奇妙,共有绊、劈、缠、戳、挑、引、封、转八诀,棒影飞舞,神龙夭矫,如流星赶月。

5、太祖长拳

传说因宋太祖赵匡胤而得名,本身拳招只有六十四招,但每一招都是相互克制,讲求实战攻防,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

6、降魔掌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出掌轻柔,若有若没。新三版修订为由玄苦传授,属于阴柔掌力

7、排云双掌

乔峰的得意功夫掌掌凌厉,霸气十足。三联版萧峰打虎曾用,新修版改为见龙在田。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降龙十八掌为乔峰第一武功,排云双掌呢只是他最差的武功,我们知道乔峰在局势不可控制时才会使出绝学降龙十八掌,而当时呢!只是打一只老虎,一只老虎🐯在我们看来很可怕,但是在乔峰眼泪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用自己最差劲的排云双掌是绰绰有余。

分析:乔峰应事轻重,发辉所学武功。







爱上百合花


我们看电视剧《天龙八部》,特别是最经典的TVB97版一版,乔峰在打出“降龙十八掌”时,总要有一套聚力运功的招式,上下聚动,左擒右拿,然后才拍出代表着“降龙掌”掌力的金龙,直取对手。每当此时,再配合乔帮主那独一无二的音响,当真是气势磅礴,“降龙掌”也不枉有天下第一掌之称,就问谁人能挡?

不过,这就会给观众产生一个疑惑,那就是乔帮主在聚力运功的时候,那他的对手在干嘛?都是像剧中的慕容复一样,都在等着用“斗转星移”,接下他的掌力来反弹给他吗,还是在思考破解之法,干嘛不逃或者用暗器偷袭乔帮主呢?细心的观众,还可能会有另一个疑问,那就是“降龙十八掌”明明有十八掌,为何乔帮主每次拍出的动作都是一样的,难道是从头到尾就只有一掌吗,该怎么分出“见龙在田”或者“亢龙有悔”这一些?

电视剧这么做,其实完全是出于影视艺术效果的需要。通过这样的画面,通过对“降龙十八掌”聚力运功的动作解析,来突显出“降龙十八掌”所蕴含的超强功力,用此来说明“降龙十八掌”拍出之后,为何能有石破天惊这样爆炸的威力。衬托出乔峰的英雄气概和高强功力,也达到了给观众感受“降龙十八掌”威力的视觉冲击效果。至于十八掌的发掌动作为何都是一样的,总不可能要每次发掌都要有不同的风格,这给后期的特技制作也会带来诸多的不便。更何况只要有金龙拍出,那就是“降龙掌”,影视效果即能得到,不必拘于一格。


影视武侠


首先萧峰的一生是充满着悲剧色彩的,出生不久后便他爹娘便遭遇了中原群侠的围攻,最终娘亲被杀,萧远山跳崖,让他被自己的仇人养大,要论金庸笔下身世最惨的主角,萧峰应该能算是第一名了,不过好在他的汉人师父对他都不差,也让他成为了名震江湖的丐帮帮主北乔峰,习得了一身实战近乎无敌的功夫。

众所周知,萧峰的武功主要来源于前任丐帮帮主汪剑通和少林寺的玄苦大师,所以萧峰会少林的擒龙功、龙抓手、降魔掌,丐帮的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这些武功都不足为奇,笔者并不是指威力平平,而是指这些功夫都是有出处的,古人连打仗都讲究“师出有名”,就是说打你都必须得有个理由,对于学功夫这事更是讲究,偷学别派武功的最令人不齿的一种行为,以萧峰的为人,他自然是不会像他爹那样去偷学别派武功,但这就怪了,他身上的确是有两门来路不明的功夫。

在《天龙八部》的故事中,少林和丐帮已经算是中原最大的门派了,丐帮是“天下第一帮”,而少林历来都是中原武林泰山北斗般的存在,萧峰能够将两派的武功集于一身已经算得上是“天选之人”,毕竟在原著故事中几乎找不到第二个有此待遇的人,如此看来他已经没有必要去学别派武功,毕竟在《射雕》的故事中那洪七公都一直在精进自己的降龙十八掌,可见武功不在于学得多,而在于学得精,那么萧峰另外两门绝世武功的存在就显得十分奇怪了。

其中这第一门功夫名为“太祖长拳”,萧峰在聚贤庄一役面对天下群雄围攻,正是凭借这一套太祖长拳来力压群雄,这套拳法从名字来看就知道,它乃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所创,一共有三十二势,而萧峰的太祖长拳是从何学来便无从考证了。

除了世人皆知的太祖长拳之外,萧峰还有另外一门威力巨大的招式,其名为“排云双掌”,比起萧峰的降龙十八掌来说,他的排云双掌却无几人知,尤其是在新修版的剧情中金老直接将萧峰的这门功夫给删除了,改为了降龙十八掌中的见龙在田,那么这招的威力又有多大呢?原著中那只大虫体验过。

这一招排云双掌正是萧峰的得意功夫,那大虫登时五脏碎裂,在地下翻滚一会,倒在雪中死了。”也就是说萧峰在面对猛虎的时候没有用降龙十八掌,反而是用了一套排云双掌,这意思很直白,人在最危险时会选择最优把握的招式,无疑这排云双掌是比较好用的,而降龙十八掌威力太大,杀鸡焉用牛刀呢?

既然太祖长拳能够力压中原群雄,排云双掌又能够一击将猛虎杀死,为何萧峰在原著中却几乎不用这两套功夫呢?

答案也许很简单,在文章开篇笔者就说了,来路不明的武功一般人不太敢用,尤其是萧峰这种大侠,用了便会遭人诟病,一次在天下群雄前用太祖长拳是因为被逼上了绝路,另一次击杀猛虎则是无人在旁,所以他才敢用,事实上即便萧峰不会丐帮、少林的武功,凭借此二招也足以跻身顶尖高手行列。大家怎么看呢?





影视哥哥


因为他还没用到降龙十八掌,老虎就已经被他击毙。

我们都知道,双方对阵,都是先试探对方,摸清套路,探明虚实之后,才决定用几分功力,而不是一上来就直接全力输出,爆最高伤害。

我们来看看原著怎么说的:

……提起右手,对准老虎额脑门便是一掌,砰的一声响,那头猛虎翻身摔了个筋斗,吼声如雷,又向萧峰扑来。萧峰适才这一掌使了七成力,纵是武功高强之士,受在身上也非脑浆迸裂不可,但猛虎头坚骨粗,这一记裂石开碑的掌力打在头上,居然只不过摔了个筋斗,又即扑上。 ……萧峰赞道:“好家伙,真有你的!”侧身避开,右手自上而下斜掠,嚓的一声,斩在猛虎腰间。这一斩他加了一成力,那猛虎向前冲出几步,脚步蹒跚,随即没命价纵跃奔逃。萧峰抢上两步,右手一挽,已抓住了虎尾,大喝一声,左手也抓到了虎尾之上,奋起神力,双手使劲回拉,那猛虎正自发力前冲,被他这么一拉,两股劲力一迸,虎身直飞向半空。 ……只见那猛虎在半空中张开大口,伸出利爪,从空扑落。萧峰一声断喝,双掌齐出,“啪”一声闷响,击在猛虎的肚腹之上。虎腹是柔软之处,这一招“排云双掌”正是萧峰的得意功夫,那大虫登时五脏碎裂,在地下翻滚一会,倒在雪中死了。

看到了吗,萧峰先是用七成功力,普通一掌打在虎头上,没打死。然后经过一番战斗,抓住机会使出排云双掌,打在老虎柔软要害上,五脏俱裂而死。

所以,他还没来得及用上降龙十八掌,老虎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