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很多人宅家吃喝玩樂,他卻對牙齒做了這件事,令人稱讚

小編最近發現自己的牙齒總有點不對勁,感覺有點酸酸的。回想起整個春節拘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子,口腔保健確實比上班期間要有所放鬆。告訴你,口腔也是個“小氣鬼” ,你不好好待它,它就會想方設法來“報復”你哦。

其實,居家這段時間,我們的口腔的保健比平時更為重要。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疫情防控時期不能出門,很多人的生活習慣都發生了變化,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甚至臉都不想洗、衣服也不想換,一身睡衣從早穿到晚。各種不規律生活習慣,可能導致牙齦炎、齲齒的發生。

那麼,加強個人口腔衛生護理,調整飲食習慣很有必要,能夠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維護口腔健康以及全身健康。

早晚認真刷牙,使用牙線、衝牙器

有些人在家一懶,認為沒有社交需求就放鬆了刷牙的要求,要知道刷牙並不只是為了清新口氣,更重要的是要清除牙齒上的牙菌斑。居家期間,大家時間相對充裕,完全可以做到進食後漱口刷牙,藉助使用牙線、衝牙器等。

因此,完全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好好護理自己的牙齒!每天至少早晚兩次,每次刷夠3分鐘,仔細清理每個牙面,小心使用牙線、衝牙器清潔牙間隙,把牙刷刷不到的地方也清理乾淨,降低患牙齦炎、齲齒的風險。

避免冷熱刺激,切莫啃咬硬物,牙齒很脆弱

這段期間,很多地區的氣溫都很低,大家不管是吃東西還是刷牙都要注意溫度,吃東西時避免食物過燙,以防對牙齒、對口腔黏膜造成損傷。刷牙時,如果水的溫度過冷,容易造成牙齒敏感,尤其是口腔狀況不太好的人群,受到冷水刺激會感到不適。口腔能耐受的溫度約在50~60℃,使用接近人體體溫37℃左右的水最為舒服。在吃核桃等堅果時、啃咬骨頭等硬物時要格外小心,儘量避免用牙齒直接啃咬,可以藉助工具,否則一不留神造成牙隱裂、牙外傷,就非常得不償失。

室內運動時注意防護,避免牙外傷

長期待在室內,平常那些喜歡鍛鍊、養生的人群內心小宇宙早就按捺不住了,想方設法在家裡面利用有限的空間進行各項鍛鍊,適當的運動是好事,但千萬要注意防護,避免在家中進行動作幅度大的運動項目。一來會影響到鄰居,二來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萬一一不小心重心不穩,撞到餐桌、櫃子等硬物時,小心造成面部外傷、牙外傷等。因此,呼籲喜歡鍛鍊的朋友,一定要增強防護意識。如果不幸發生牙外傷,切記要將折斷或者脫出的牙齒保存在牛奶或者生理鹽水中,儘快就診。

建議大家都自覺加強口腔保健意識,也希望這三條小提示可以幫助到大家,不要讓口腔問題在這疫情期間“纏上”你。